从《劝学》看荀子的教育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观点的作用是什么 从《劝学》看荀子的教育观

从《劝学》看荀子的教育观

2024-07-17 12: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

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论断

《劝学》开篇即亮明观点:“学不可以已。”学习不能中断,学习不可停止,这样的观点反映了荀子要随着时代前进,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认识事物能力的一种迫切要求。先秦时代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也谈不上先进,荀子能有这样的理念,能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很不容易的。

这首先基于荀子对学习作用的深刻认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直木“以为轮,其曲中规”;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木受绳则直”);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会变得锋利(“金就砺则利”),这些事例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转变原来的状况。

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人经过“博学”以及“日参省乎己”的修养,就可以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成为一个“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可见学习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里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这就说明,通过学习、教育,不仅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而且可以转变人的社会习俗。教化的作用于此可见。

其次,荀子能提出这样的观点,还取决于他对学习作用的深切领悟。作者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的比喻来说明学习的作用。接着用日常生活中习见习闻的情况组成四组比喻(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说明在人的固有条件并无变化的情况下,借助外力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根据同理推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自己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3

申述为学的态度应持恒专一

论述这一理由,作者首先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之后才点明本意:“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一个人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紧承这一论断,作者又反面设喻,说明“不积”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河”。正反对照,说明“积”与“不积”效果完全不同。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其次,从 “舍”与“不舍”的角度来论述学习贵在坚持不懈的道理。先用骐骥与驽马对比,接着用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事物的好坏成败,关键在于“舍”与“不舍”。人们学习,如果一曝十寒,时学时辍,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如果能持之以恒,即使再艰深的知识也可学会。

最后,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至此,有关“积”的内容已经阐述得十分清楚,于是作者紧扣“用心专一”进行小结:“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意为如果不专心致志,对事物的理解就不能豁然贯通;如果不精诚努力,就不能使自己的工作出类拔萃。而善行积累了,也不必担心不能彰显:“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4

提出以学之全、学之粹为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荀子所谓学习的重要性,就是学习可以转变人的习性,提高人的才智和品行。

所谓学习的正确策略,就是不能只苦思冥想而要面向实际,善于学习和利用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技术成果。

所谓学习的正确态度,就是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从点滴知识积累做起。

所谓为学的便捷之法和迅疾之道就是为学要亲其师,好其人。

荀子的这些观点,从认识论上讲,符合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具有唯物论的因素。从时代作用上讲,适应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在统一事业中对于人才的迫切需要,具有历史进步作用。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