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唯心、客观唯心、朴素唯物、历史唯物、辩证唯物主义的内涵、区别和联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观点是什么意思举例 主观唯心、客观唯心、朴素唯物、历史唯物、辩证唯物主义的内涵、区别和联系

主观唯心、客观唯心、朴素唯物、历史唯物、辩证唯物主义的内涵、区别和联系

2024-07-03 08: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目录 一.主观唯心主义二.客观唯心主义三.朴素唯物主义四.历史唯物主义五.辩证唯物主义

一.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论或主观唯心主义是一个哲学理论。其提出某主体的心灵,如其感觉、经验、意识、观念和或意志等是世界中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外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中国陆九渊心学的“吾心即是宇宙”,英国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观点,即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相关语句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英国);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康德(德国); “物是感觉的复合” ——马赫(奥地利)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古希腊)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二.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它认为在物质世界和人类产生之前就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理念、理、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这种客观精神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物质世界。因此,客观精神在先,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在后,是客观精神的表现和派生物,是第二性的。代表人物有中国宋代的朱熹,他认为精神性的“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性的“气”是“理”的派生物,主张“理在气先”。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称先于物质世界存在的客观精神为“理念”,认为只有“理念”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或影子。黑格尔称客观精神为“绝对精神”或“绝对观念”,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等一切事物都是绝对精神在其运动变化过程中的外化、体现。客观唯心主义的特点,是把人的意识、一般概念与它们所反映的客观内容,所依赖的物质实体完全割裂开,把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绝对化、神化,使之变成一个脱离、先于并主宰物质世界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因此,客观唯心主义总是同宗教密切联系,是哲学化了的宗教。恩格斯指出:“在黑格尔那里,创世说往往采取了比在基督教那里还要混乱而荒唐的形式。” 相关语句

“存在即合理” ——黑格尔 “上帝创造一切” “神创造一切” “柏拉图的理念”

总结:主观唯心主义强调内心,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客观唯心主义有神论。

三.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三个阶段的最初形态。按照恩格斯的说法,朴素唯物主义有以下基本特征。 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或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它总是把某种或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物质本原的物质基础。 相关举例

如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这些都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典型观点。中国古代的气一元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但是仍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范畴。 中国的五行说,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的名称代指气的五种运动形式(区别于五材):金、木、水、火、土,作为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 印度古代的“四大”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水,风,地,火构成。 总结: 它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而不是由超自然“神”或神秘力量创造,肯定了世界的本源是物质。 它试图从物质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说明万物的产生,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它将世界本源规定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 Materialism)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其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解释历史事件发生的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它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它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是这些阶级互相博弈的结果。” 与阶级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诉求是阶级冲突的主要着力点。马克思的历史观点交叉了社会学研究与历史研究,从阶级入手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 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套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质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即社会的系统与架构,与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决定社会意识(即伴随体系架构产生的意识,诉求,思想等等),社会意识又可以塑造与改变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要素所有者与生产力提供者之间的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即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揭示的经济组织形式)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可以作为研究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如果以阶级的观点看待社会组织,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不同阶层的人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可能会引发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历史唯物主义为德国哲学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俄国哲学家列宁评价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修正为经济唯物论。

相关语句

1.金银不是天然的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 2.要想美好地度过一生,就只有两个人结合,因为半个球是无法滚动的,所以每个成年人的重要任务就是找到和自己相配的一半。 3.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 4.人的存在,是有机生命所经历的前一个过程的结果。 5.野蛮的征服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6.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7.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8.和实生物”。 9.“和而不同”, “民为邦本”。 10.“天人合一,民胞物与”。

五.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是由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部分组成。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变革。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它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它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 相关语句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认为自己的意志能够决定一切,这是一种根本颠倒了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唯意志论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战国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东汉王充:“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南朝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明朝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天下唯器”,“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