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在雪域高原跨越十年的“光明”记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藏高原海拔多少米高度 一段在雪域高原跨越十年的“光明”记忆

一段在雪域高原跨越十年的“光明”记忆

2024-07-17 20: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央广网西宁12月12日消息(记者樊永涛 通讯员谢莉蓉)过去十年,从青海到西藏,电能流过的温度与脉搏,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十年前――2011年12月9日,被誉为“电力天路”的青藏联网工程投运,犹如一条巨龙腾跃而起连接青藏,结束了西藏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

十年中――“电力天路”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清洁电能。在这项伟大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的背后,有这样一支队伍,在昆仑千古的冰峰下,在银线飞架的瀚海边,在雄鹰才能飞过的唐古拉山,倾情守护着这条“光明天路”的稳定畅通。

负责“电力天路”青海段线路运维工作的班组被称为“唐古拉之鹰”电力天路运维班,共有成员8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每人每年运维里程达1000公里。

国网青海检修公司输电运检人员在海拔五千米的风火山地区对“电力天路”±400千伏柴拉直流线路进行空中走线巡检,查找并消除线路缺陷。(央广网发 谢莉蓉摄)

如世界屋脊上翱翔的鹰,勇敢而坚毅

青藏联网工程±400千伏柴达木至拉萨直流输电线路(简称“柴拉线”)平均海拔4650米,含氧量只有内地的40%至50%,初上柴拉线,一般人都会出现白天恶心、呕吐、吃不下饭,晚上头疼胸闷睡不着觉等高原反应。在这种高海拔缺氧的恶劣环境下长周期巡视检修线路是对运维人员极大的挑战。

起初几年,时任班长的马兴义深知高原反应在高海拔地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靠氧气和药物只能让高原反应的症状暂时缓解,过多使用身体还会产生依赖。而他们要长期在这种高海拔环境下工作,就必须摆脱对氧气瓶和药物的依赖,靠自己主动适应和习惯当地的含氧量,才能真正战胜高原反应。

马兴义带领班组员工尽可能坚持不用或者少用氧气,努力让身体在高反作用下自然调整主动适应高海拔气候环境,缓解高反带来的生理反应。他不断鼓励班组成员:“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突破了这道障碍,以后工作中高反的危险就能少很多。”

柴拉线青海段总长608.6千米,共有1394基铁塔,为方便线路运维管理,沿线设有五道梁、沱沱河两个运检站长期有运维人员驻守,这也是他们开展线路集中检修和故障抢修时的驻地。班组和两个运检站时常会有人员进出流动,每当有新人加入,马兴义都会带他们前往五道梁或者沱沱河习服一段时间,通过生理调适让身体通过高原反应这一关。

从一天三次呕吐减少到一天一次,从晚上只能睡两个小时到五个小时,马兴义带领着班组人员用这种既有效又痛苦的方式与高反做抗争。从一步三喘到自由地行走,从每天只能巡视10基塔到每天完成50基塔的巡视任务,从海拔4300的昆仑山到海拔5300的唐古拉山口,小伙子们在较短的时间内逐渐彻底克服了高原反应,适应了青藏高原的高海拔气候。

10年里,为了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他们常年挑战五道梁,越过沱沱河,翻越唐古拉。全线有近510公里处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生命禁区”,而剩下的100公里线路都在远离公路的戈壁深处,冬季干冷漫长、大风多,夏季温凉多雨、冰雹多,每两个月巡视一遍,平均每人每个月要走100公里,每个月他们至少有20天是在行走中度过。正如运维班的名字――“唐古拉之鹰”,勇敢而坚毅,在世界屋脊上忠诚守护着这条“光明天路”。

像雪域高原上生长的草,乐观而顽强

“唐古拉之鹰”电力天路运维班因“电力天路”而生,与“电力天路”相守。这支运维队伍中都是“80后”“90后”青年,平均年龄只有30岁,他们从内蒙、新疆、湖北、吉林等地聚集在青藏高原腹地。

2017年,“唐古拉之鹰”班长的接力棒交到了王辉手中,来自新疆的王辉在这个班工作了九年。从一开始的普通班员到班组安全员、再到班长,一个个睡不着的夜晚,他在深思如何消除安全隐患让线路更稳定;一个个迎着朝霞上山的清晨,他在脑海里勾画着“天路地图”。

“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六月飞大雪,夏天穿棉袄。”这是电力天路上的真实写照,上午晴空万里,可能下午就突降雨雪风雹。这里是离天最近的直流输电线路,沿线天气变幻莫测,自然环境异常恶劣,工作条件极其艰苦。

2018年7月的一天,王辉和同事们一行两辆车到唐古拉山上检修线路,检修到一半时天突降暴雨,人在山上,车停在山脚下,大家立马收拾工器具向山下撤退。两辆车一前一后沿原路返回,路面湿滑泥泞,走着走着,前面居然出现了一条湍急的河流。这里之前并没有水流,而是由于突降的暴雨汇集在地势低洼处形成的。水流浑浊,看起来并不深,车辆加了油门准备冲过去,没想到驶到水流中间时车头突然一沉,陷下去了。

“过不去了,只能让后面的车把我们拖出去,我下去挂拖车绳。”王辉立马做出决断,毫不犹豫地脱掉鞋袜和外裤,跳进了冰冷的水流中。河流最深处,身高一米八五的王辉已经被水没过了大腿,原来,在河道下方还有一条比较深的沟。水流湍急,他扶着车身一步一步小心地走到车尾,从后车厢取出拖车绳,在前后两辆车之间挂好。车上的人都下来合力推车,两辆车同时加足马力,在后面车的拖动下,前车终于退离了河道。

此时,他们的身后是山,左右两侧各形成一条河并在前方交汇,他们被困到了一座“孤岛”上,过不了河,更回不去家。最终,他们在车里熬过了一夜,第二天雨过天晴河水退去才艰难通过。

“电力天路”运维路上,车辆被陷的情况数不胜数,最难忘的一次是2018年夏天年检期间,遭遇漫天大雪,路被大雪覆盖,检修车辆陷入积雪中,前来救援的车辆也相继陷入,总共五辆车同时被困。最终是四十多人用绳子和木棍通过人力硬生生把五辆车逐一拉了出来。

十年里,数不清有多少次,正在塔上工作的他们被突降的暴雨浇湿淋透;数不清有多少次,完成检修工作的他们遇大雪封路,被困雪夜;数不清有多少次,车轮陷入泥坑,他们在风雪泥泞中推车前行,车轮带出的泥水将他们扑成泥人,弹出的碎石击打在他们的脸上擦出血痕。但“唐古拉之鹰”们如雪域高原上乐观而顽强的野草,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吓不倒他们,始终迎着困难上、扛着使命干。

是日月山川间播撒的光,温暖而有爱

在线路运维过程中,运维班组发现,沿线大型鸟类活动频繁,加上鸟类喜欢在高处筑巢的习性,对线路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对鸟类生命安全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他们决定主动帮鸟类在安全区域筑巢,引导鸟类在杆塔安全区域栖息活动,将以往的“驱鸟防鸟”转变为“引鸟护鸟”。他们先后累计在该线路上安装了人工鸟窝168个,用“生命鸟巢”将国家电网的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电网运维管理。

后来,“生命鸟巢”社会责任根植项目被纳入国网青海电力生产经营工作范畴,与电网建设和运维管理工作同步推进实施,在应用范围上被推广到了三江源地区玉树、果洛等地的电网中,“生命鸟巢”数量得到飞跃式增长。自2016年“生命鸟巢”项目实施以来,国网青海电力在青海三江源地区共计安装人工鸟窝4572个,成功引鸟筑巢2300余窝。

青藏公路是运维人员每次巡线检修的必经之路,十年来,他们在这条路上走了上千次。青藏公路交通繁忙,时常会遇上大堵车,王辉还会当交通疏导员。

2018年的一天,王辉在完成检修回去的路上,天已漆黑,车堵了一个多小时依然一动不动。王辉拿上手电筒决定步行去前方一探究竟,走了一公里多才找到堵车的源头,原来是由于那一段因修路有一定围挡,还有山上的大石头滚落到了路上,两侧车辆互不相让,于是造成了长达几公里的罕见大堵车。见此情景,王辉发动就近的司机们一起动手把落石都搬掉,将修路的围挡物根据路面情况适当搬移,打开了一个通道,他又在原地当起了交通疏导员,直至交通完全畅通,彼时已是凌晨一点多。

在出色完成运维检修任务的同时,“唐古拉之鹰”们都养成了习惯,每次巡线检修时,都会特别留意拾捡沿途的塑料袋、饮料瓶、防尘网、塑料地膜等影响生态环境的废弃物。在这些光明使者的用心守护和不懈努力下,“电力天路”安全运维水平不断攀升,沿线生态也在不断改善。

“唐古拉之鹰”的绿色环保行动也逐渐带动了越来越多同事的自觉自愿加入。如今,呵护三江源头绿色生态已经成为该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和青年志愿者常态化的公益志愿行动。大家时常利用休息时间,集体到线路附近及周边生态保护区清理污染环境的废弃物,共同为三江源头绿色生态贡献一份力量。

“总要有人来守护电力天路。”尽管十分辛苦,可这些小伙子的脸上不见一丝愁容,笑容时刻荡漾在他们黝黑的面庞上。“唐古拉之鹰”电力天路运维班现任班长王国鑫说,“电力天路”沿线有青藏高原的辽阔壮美,有可可西里藏羚羊的活泼灵动,运维“电路天路”很苦,但也很幸福。我们会继续尽我们所能守护好这条光明通道,呵护这里的生态环境,以实际行动净一方土地、保一片光明。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