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湘黔(6)解读西江千户苗寨20个景点(自由行攻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江苗寨苗年 一路湘黔(6)解读西江千户苗寨20个景点(自由行攻略)

一路湘黔(6)解读西江千户苗寨20个景点(自由行攻略)

2024-06-14 09: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如果你想去“西江千户苗寨”,这篇游记会详细告诉你,怎么去、怎么行、怎么住、怎么游!闲言少叙,请往下看……

🔺这是西江千户苗寨景区的《全景图》,左侧“大北门”和“西寨门”是进入景区的两个出入口。绝大多数游客是从左上角“大北门”进入的。右侧“苗寨景区”就是我们游览的西江千户苗寨景区!

🔺西江千户苗寨,是“地球”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由十多个自然村寨连成片而形成的。别看它这么“大”,你游览以后,就会有新的“体验”! ⭐上面这张图,是千户苗寨景区官方的“立体图”,你仿佛可以“鸟瞰”整个苗寨的布局。有几个“关键点”一定要在心里“背下来”! ⭐“大北门”是外地班车停靠点,也是通常进入苗寨的出入口。“西寨门”也是出入口,无班车,少有人走。“观景台”是观赏苗寨全景的最佳观赏点,夜景最佳。7号风雨桥就在“小北门乘车点”。1号风雨桥是乘“观景台”的发车地点。苗寨的❶号~❼号七座风雨桥横跨“白水河”,是苗寨的主要风光带。

⭐“大北门”:进入苗寨的主要出入口,是长途班车的终点站和始发地,游客绝大多数都是从这个“大北门”进入苗寨的。 ⭐“大北门”至“小北门”:如果你花20元买了景区交通,可以乘4次景交车。通常分别是“大北门”与“小北门”往返;“1号风雨桥”与“观景台”往返。 ⭐“观景台”:是拍摄观赏整个苗寨的最高观景台,尤其是苗寨夜景拍摄最佳,时间是在太阳落山以后,夜幕漆黑之前,灯光亮起之时。这时候天空呈现“宝石蓝”颜色。 ⭐“风雨桥”:❶~❼号风雨桥,是苗寨的风光带。这七座桥之间距离都很近,这桥到那桥就几分钟。从❶号风雨桥步行到❼号风雨桥,20分钟就能走到头,所以说,你游览千户苗寨时要“悠着点”!❽号风雨桥是新建的,官方图都没有标注。 ⭐“寨内交通”:1号风雨桥~7号风雨桥之间,是没有观光车的,但是有“村民服务车”通行,供村民出行及拉货服务,除此之外,其它车辆是禁止通行。 ⭐“田园风光”:在1号风雨桥的南侧田野,还有斗鸡等表演,早晨拍摄最佳。 ⭐“小吃街”:位置在❹号风雨桥和❺号风雨桥之间的白水河东侧,夜晚最为热闹。 ⭐“苗族博物馆”:在“芦笙场”北侧,刷身份证免费参观,共有两个楼层,值得一看。 ⭐“世博林”:附近的白水河两岸风景最佳,有很多出租苗族服装的店铺。这里也是通往“观景台”的徒步山上入口。 ⭐“西寨门”:是千户苗寨的西出入口,如乘车返回外地,还需到大北门乘车。 ⭐“展演活动”:展演地点详见下图。“芦笙场”白天有连续的民族歌舞等展演,夜晚非常安静;“表演场”是封闭的,夜晚有收费表演,但开场之前,外面有招揽展示。

🔺这是苗寨展演活动时间表,是淡季元月一日到三月三十一日,旺季比这些还要多。

🔺本期讲述的是“一路湘黔”的第11天,也就是3月17日,我们是从镇远客运站出发,乘长途中巴直接到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到千户苗寨每天有两趟班车,发车时间分别是:9点和14点30分,车行时间是两小时。

🔺快到苗寨的时候,要全部下车安检。庞大的“安检系统”就我们几个人,可惜“杀鸡用了宰牛刀”了。

🔺11点左右,中巴车停在了千户苗寨北大门停车场。这栋小房就是“直通车运营服务中心”,也就是网上所说的“微笑小屋”。回程“凯里南站”、“镇远”等地乘车,都是在这儿购票上车。

🔺北门广场上正在表演苗族迎宾十二道拦门酒,表演时间是上午10点30分至12点。有意思的是,欢迎酒或茶都是苗族同胞免费敬送的,绝大多数游客怕“其中有诈”,居然绕着走过。

🔺广场右侧是游客中心,我们自助扫码支付了110元费用,其中20元景交车费用,可用4次。

🔺千户苗寨北门,也称“大北门”或“北寨门”,是进入苗寨的主要通道,客运站、游客中心、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均设在此。

🔺这就是北寨门,检票进入后,里面是大北门乘车点,排队检票上车……

🔺几分钟后,就到了“小北门”乘车点。这儿10米开外,就是千户苗寨的七座风雨桥中的“7号风雨桥”。 我们四人都是第一次来西江苗寨,下车后,我们在附近的“7号风雨桥”歇息了一会儿,并且商量着怎么去四号或五号风雨桥附近。因为我们知道那儿是景区的“中心”。 旁边有个美女导游,她告诉我们:进入寨子里面,可以坐我们的村民服务车,也可以步行过去,走着也不远的! 我们哪好意思与少数民族同胞抢村民的服务车,何况都是人货满载来到这里。于是,我们四人重整旗鼓,背着小包拖着大包,沿着河边步道进寨……

🔺六号风雨桥,五号风雨桥,四号风雨桥!大大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每座风雨桥之间相距都是一二百米,我们边行走,边拍照、边东张,边西望! 也就10多分钟,20来分钟,就来到了四号风雨桥跟前了!再往前走过仨风雨桥,就又出寨了!也就是说:七号桥到一号桥走下来,也就20多分钟吧,“还要啥自行车啊”! 我们按照计划,在四号、五号风雨桥选择住宿的客栈。在块刻着“西江千户苗寨,美丽回答一切”的巨石跟前,李郭两位哥哥看守行囊,我和黄弟去寻找合适的住宿。

🔺我们俩见胡同就钻,歪打正着就到了苗寨内最大的活动广场——芦笙场。苗寨里面似乎家家都有生意,我们走了三家客栈,不是价高,就是条件差,没有心仪的。 我们最后在距“苗族博物馆”(左侧吊脚楼)北100米远的地方,找到一家客栈(上图直走右拐就是),和老板谈了价,标间100元搞定!

🔺我们回去叫上两位哥哥,拖着行李包,来到了客栈。小木楼总共有三层,一层是饭店,二三层才是住宿的客栈。老板娘告诉我们,住二层三层都可以,自己选! 最后,我们左看右瞅,最后一致选择了二层,其实这是个“错误”的选择!为什么呢?听我慢慢解释…… 我们住好后,要到芦笙场看看热闹,路上遇到几个操东北口音的游客,问我们里面是否有合适住宿的地方。我们愉快地推荐了我们住的地方。 等我们从芦笙场回来后,老板娘笑呵呵地感谢我们帮她介绍了几位东北的客人,告诉我们,他们就住在我们楼上。 到了晚上,特别是半夜,我们楼上的游客,也太能吵吵啦!脚步“咚咚咚”,嗓门“喳喳喳”……楼下仿佛地震了一般! 亏得还是我们介绍来的,这个后悔啊!这不自讨苦吃嘛!还有,当初都想省几步楼梯,不选择三楼而选择的是二楼!?不过,我们还是忍了! 第二天,我们向老板娘抱怨,老板娘说,她也在二楼住,还去三楼找过两次,原因是他们都“喝高了”,兴奋所致! 老板娘还给我们普及了苗寨知识,木制的吊脚楼,不好做隔音的,基本都是这样,所以当初让我们去三楼你们不去嘛!嘚,这“包袱”甩的漂亮!

🔺住宿的楼下一楼是个饭店,门口挂着很多催人流哈喇子的腊肉和腊肠。

🔺老板说,他们的腊肉制品都是用木炭熏制成的,天南海北的游客购买后,还会找他们网购的。

🔺鱼儿,可不是我要吃你的,是他们想吃酸汤鱼,别赖我啊!

🔺酸汤鱼好了,再来杯自制的米酒,干!

🔺我们住宿的地方选的不错,离芦笙场也就六七十米,出来进去的路过这里。

🔺一般苗族的聚集地,都有芦笙场,其实就是文化活动的中心。每逢有重大节日和活动,都要在这里举行各种仪式。

🔺再看芦笙场的构造,都是用鹅卵石砌成大圆圈,象太阳鼓一样,四周有风雨长廊,中间则是演出的“舞台”了!

🔺穿着苗族服饰的主持人。

🔺场上演出的苗族歌舞。

🔺美丽的苗族阿妹。

🔺苗族有语言,唱歌歌词也听不懂。可惜的是,苗族的文字却丢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芦笙场四周,有四通八达的小巷。

🔺苗寨就是一个大花园。

🔺小巷也是曲曲折折……

🔺前面就到了白水河……

🔺初来乍到,我们必须从一端游览。从芦笙场,走过西江古街,又穿过“1号风雨桥”,顺着白水河岸边步道,去欣赏苗寨的“田园风光”。

🔺离开芦笙场,沿着西江古街南行,两侧吊脚楼都是店铺,卖着各种土特产品。看,这是“老姜糖”的制作现场,工人师傅正在像“抻面”一样,抻着姜糖坯。

🔺十分钟不到,就来到了苗寨最南端的“一号风雨桥”了。

🔺走过一号风雨桥,白水河东侧依然是吊脚楼群,而河西则是田园风光。

🔺吊脚楼依山而建,大片的农田陪伴在河谷地带,蓝天、赤楼、绿地,一幅“天地人”和谐的画面展现在眼前。

🔺顺着河岸步道向远方走去,耳畔听着哗啦啦的河水声音,满眼都是绿色的庄稼,偶尔有几声牛叫,或什么鸟在空中掠过……

🔺远处的吊脚楼与山“融为一体”,这儿是苗寨的最南端了。

🔺远离尘嚣的阡陌小路……

🔺木栈道非常平整,淳朴的村民在这儿晾晒着干菜。

🔺奔流不息的白水河……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马儿悠闲地吃着草……

🔺少年壮志不言愁!

🔺水车旋转田野绿……

🔺你瞅啥?

🔺金黄金黄的油菜花!咋拍的?找一枝型好的油菜花,用自己的黑背包做背景,相机大光圈,手动对焦,背景虚化……

🔺田园里面围拢好多人,他们在看斗鸡,只见两只毛已经掉差不多了的斗鸡,互相对峙着,用爪子抓,用尖嘴啄,不时引起一阵阵的哄笑声。

🔺看,这只斗鸡的脑袋,像“葛优”似的!

🔺到田园拍照的“苗族姑娘”!一个鲜艳靓丽的美女后面,一定跟着一个脖子上挎着大相机的“保镖”。

🔺有创意的田园酒吧。

🔺❶号风雨桥南侧,多了一座❽号风雨桥。

🔺返回的路上,我有一个“重大发现”,看前面那座风雨桥了吗?都说千户苗寨有七座风雨桥,实际是应该是八座!

🔺可能这座风雨桥是最后建的,而且在一号风雨桥的前面,总不能称“〇号风雨桥”吧!

🔺从❶号风雨桥开始游览……

🔺前面这座才是一号风雨桥呢!

🔺又回到了一号风雨桥了!

🔺“一号风雨桥”,苗语读作“哿嗡僦”(读音“哥翁就”),故有“龙头桥”之意,苗语的“嗡”意为“龙”,“僦”意是“桥”,此桥2008年建成。

🔺一号风雨桥的西端50米,就是去往最高观景台的车站。一般进寨时购买的20元交通费,就是从这儿去往观景台往返的费用。

🔺桃花依旧笑春风……

🔺❷号风雨桥……

🔺顺着白水河西岸,从一号风雨桥向二号风雨桥游览。

🔺手机“丝绢流水”拍小瀑布。

🔺“二号风雨桥”苗语读“嘎铥僦”,读音“ga diu jiu”,也是2008年建成。

🔺苗语“嘎铥”是啥意思?“嘎铥”就是“螃蟹”,“嘎铥僦”就是“螃蟹桥”,据说与桥对过水井里的一只能丰水的神螃蟹有关,

🔺在西江千户苗寨,“风雨桥”是苗寨的一大亮点。风雨桥也称“花桥”,流行于湘、鄂、黔、桂等地,由桥、塔、亭等组成,因行人过往能避风雨,故名得名。

🔺西江千户苗寨现在有七座风雨桥(实际八座),连接着白水河两岸。站在二号风雨桥中间望三号风雨桥和两岸拍照的游客们。

🔺岸边生长着许多常绿灌木“鹅掌柴”。

🔺在“二桥”与“三桥”之间,好多身着苗族服饰的“美女”在河边拍照。我瞧瞧地换上了长焦镜头……

🔺长焦就是好,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把远在天边的“镁铝”拉近的“面前”。

🔺戏水互拍。

🔺美丽相遇。

🔺形影不离。

🔺水中魅影。

🔺鳞次栉比的吊脚楼。

🔺❸号风雨桥……

🔺沿着河岸继续向北走,前面就是“三号风雨桥”了。

🔺当前位置显示“三号风雨桥”,过桥通往“芦笙场”和“民族歌舞表演场”。这边则是夜市烧烤一条街。

🔺“三号风雨桥”苗语称“僦哟妃”,读音“jiu yo fei”。

🔺“哟妃”也称为“游方”,有恋爱、爱情或情人的含义,汉译名为“游方桥”或“情人桥”,2008年9月重修。

🔺传统的风雨桥不用一颗铁钉,以榫衔接,纵横交错,结构精密,非常坚固。现在建造的风雨桥已经是木料和水泥的结构了,坚固持久性也增强了!

🔺桥面两旁设置“美人靠”,中间为长廊式走道。不过,这些风雨桥已经采用水泥和木材的混合结构,使得风雨桥的坚实性和抵御洪水的能力大大增加。

🔺风雨桥上部建塔、亭,多层檐角翘起,绘凤雕龙,塔亭顶有宝葫芦、千年鹤等吉祥物。

🔺河岸大道与沿河步道,常有石板通道相连,这儿常是拍民族服饰的风景地。

🔺世博林位置……

🔺从三号风雨桥继续向北走,快到四号风雨桥,就是“西江·世博林”了!

🔺“西江·世博林”有石碑记述:2010年3月22日,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共同举办“和谐城乡互动发展”为主题的世博论坛。

🔺为了弘扬世博精神和西江苗族人民亲近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世代植树造林的优良传统,特营造纪念林,并命名为“西江·世博林”。

🔺由于这里地处“三号风雨桥”和“五号风雨桥”之间精华景区,游客非常多,有很多出租苗族服饰的店铺,生意都很兴隆。

🔺这里还是步行登山去半山观景台的通道,不过,我们都嫌累,傍晚计划去一号风雨桥乘车点上去。

🔺❹号风雨桥……

🔺来到“世博林”,也就到了“四号风雨桥”了,该桥2008年9月建成。四号风雨桥苗语称“僦岽乧”,读音为“jiu dong dou”,苗语中“僦”为“桥”,“岽乧”意为“读书”。

🔺一座桥与“读书”有什么关联呢?原来西江民族中学在此,也有人称该桥为“学子桥”,现已搬迁。

🔺站在“四号风雨桥”上,向下游看,前门拐弯处是“五号风雨桥”,右侧木栈道的那边就是西江小吃街。

🔺再向上游瞭望,百米之外就是刚才过来的“三号风雨桥”。拦河瀑布和风雨桥背景,很受拍照游客的青睐。

🔺这是穿着在“世博林”租借的苗族服饰美女们,正在摆姿拍照。

🔺姐妹同框。

🔺自我陶醉。

🔺接下来应该去五号风雨桥,考虑四号风雨桥距我们住宿地不远,也该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了,其它留着明天游览,晚上还要去半山观景台拍苗寨夜景……

🔺穿过风雨桥,就到了小吃街了。

🔺小吃街到了傍晚,逐渐热闹起来。

🔺各种小吃摊做着准备,热情地招揽每一位游客。

🔺苗寨的小吃饭店到处都是,我们还是回到住宿附近去就餐。

🔺此时,芦笙场也“消停”了许多……

🔺从❶号风雨桥→观景台……

🔺晚饭后,我们再一次来到一号风雨桥那边的景交车站,人不是很多。

🔺我们由此乘景交车前往山上的观景台。

🔺也就几分钟,就到了半山观景台。其实,路边都可以从高处观赏的苗寨的风光,只是角度不同。

🔺观景的地方,有延伸到山上的吊脚楼遮挡了一部分景色,所以,我们趁天黑之前,走动着寻找前景开阔的地方。

🔺这个观景台比较大,游客大都聚集在这里。围栏处也没有想象中的摄影大咖密排着占领机位。

🔺站在围栏处,也就看到这样。

🔺夜幕降临。

🔺等待时间。

🔺半山观景台。

🔺尽收眼底。

🔺苗寨的灯光逐渐亮起来了。

🔺站在一个观景台上拍,拍多少张,也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这张近景吊脚楼也遮挡一部分,就这样了!

🔺观景台周边的吊脚楼还没来得及看,走,景交车在前面等候着呢。

🔺景交车到了一号风雨桥停车场,我们步行去世博林,租服饰的还在忙碌着。

🔺夜晚游客好像比白天多。

🔺走过四号风雨桥……

🔺小吃街还是挺热闹,我们不再溜达,回到住宿地,因为,明天还有一整天游览的时间,睡觉!

🔺第二天早上,也就是3月18日,我们在住宿附近吃过早餐,就开始了新的一天苗寨自由行……

🔺早晨,薄雾弥漫在山头,给苗寨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诺大个芦笙场好像还在梦中没有醒来。

🔺环顾四周,见一棵开满鲜花的树,如少女一般光鲜亮丽,在鳞次栉比的吊脚楼群和晨雾的映衬下,格外醒目。

🔺山间的吊脚楼升起了一缕炊烟,伴着远处一阵阵的婉转的鸟鸣,这便是苗寨的早晨……

🔺芦笙场一圈风雨长廊,平静地守候着时而喧嚣,时而寂寞的芦笙场。

🔺我们崇敬地寻觅着苗寨的风情,沉浸在无限的新奇之中。

🔺这些“道具”服饰,安静地等候着游客的“青睐”。

🔺随着时间不停地“跳动”,人们也仨仨俩俩地聚集在芦笙场上。

🔺七点,小巷里导游的“喇叭”在由远而近地走来,游客们陆陆续续地聚集在芦笙场的周边,听从导游讲述着游览的安排。

🔺从芦笙场沿西江古街向白水河行走,路过一个垂花吊脚门楼,上面悬挂着“也东寨”的匾额。

🔺千户苗寨是由十几个寨子组成,也东寨是其中之一,而且随着发展现已连成一片。

🔺走进也东寨,沿着石阶向上走,小路时宽时窄,曲曲折折,据说早年的“苗王”就住在上面。

🔺小路两侧都是不同于西江古街两侧的吊脚楼,这里的房屋建筑都是很古朴的,大都做着作坊或客栈的生意。

🔺走了一段就没再上去,下来后继续朝白水河方向行进。

🔺村民们正在维修吊脚楼。

🔺西江古街的游客也逐渐开始增多。

🔺水是古寨的灵魂,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白水河。

🔺那是上游的四号风雨桥。

🔺❺号风雨桥周边风景……

🔺“五号风雨桥”没有苗语桥名牌匾,是2013年建成的。

🔺休闲的人们。

🔺相机拍的白水河落差形成的瀑布,由于是自动曝光,瀑布水流呈“颗粒”状。

🔺于是,我改用手机拍“丝绢流水”效果,还是很有震撼力的。

🔺拍摄方法: ❶打开手机的相机,点“更多”; ❷进入后,点击“流光快门”; ❸然后,选择“丝绢流水”按钮; ❹取景构图,上下左右看好边框。拍摄对象如果需要调整远近,可点击屏幕中的拉伸数值调整; ❺最后,点击下面的开始拍摄按钮◎,虽然有防抖功能,但尽量稳住手机,最好身体靠树或墙。拍摄过程中,你会看到画面流水白色流水雾化扩展,几秒后画面完美后,点击拍摄快门按钮◎停止,就这么简单,一张丝滑流水(亦称水流雾化)的作品就OK了!

🔺这是五号风雨桥。

🔺五号风雨桥和四号风雨桥之间的白水河东岸,就是西江的小吃街。

🔺守望……

🔺继续向前走,五号风雨桥渐渐远去……

🔺前面就是六号风雨桥,沿河观光路紧贴着主题客栈的门口。

🔺行走的苗寨美女。

🔺白水河游戏的鸭。

🔺❻号风雨桥,过桥……

🔺五号风雨桥继续向北走,3分钟就到了六号风雨桥了。到了六号风雨桥就得过桥,为什么呢?好像没有游客步道了。

🔺六号风雨桥和五号风雨桥一样,没有苗语桥名和牌匾。这座风雨桥同五号风雨桥都是于2013年春季建成的,它也是七座风雨桥中最短的桥。

🔺站在六号风雨桥,回看五号风雨桥,白水河两岸,左侧是木栈道,通往寨里的小吃街,右侧都是酒店客栈。

🔺再往北侧看,白水河两岸都是高高的吊脚楼,鳞次栉比的。

🔺回望六号风雨桥……

🔺❼号风雨桥及周边风景……

🔺六号风雨桥距七号风雨桥更近,走两分钟就到了。这就是七号风雨桥。

🔺“七号风雨桥”苗语为“僦餸嗡”,读音“就送翁”,“僦”是桥,“餸”为“拦截”,“嗡”为龙,汉语意思为“回龙桥”。

🔺苗族人崇拜龙,其实含义就是:拦截留住龙,保村佑寨,招财进宝,吉祥幸福。

🔺七号风雨桥不同于其它六座桥,这座桥是要下台阶过桥,又处在寨子的边缘,所以,显得很冷清。

🔺七号风雨桥里面正在维修。

🔺外观七号风雨桥。

🔺这是在七号风雨桥往北拍到的照片,那个建筑是啥?是小北门通往大北门的游客步行栈道。

🔺上来看就是这样的栈道。

🔺七号风雨桥就是小北门所在地,这儿进去就是寨子里了。

🔺这就是“小北门”到“大北门”的观光车乘车点。

🔺从这儿进去,排队乘车。如果你花20元车费的话,这次就是4次乘车的最后一程。

🔺游西江千户苗寨,风光带主要是白水河和跨河的七座风雨桥之间。昨天从一号风雨桥走到四号风雨桥,今天又从四号风雨桥走到七号风雨桥。这之间如果均速步行,也就20左右分钟左右就能走到,可见苗寨不是很大,这出乎我的想象!

🔺我们今天晚上还要住在苗寨,所以说还要从七号桥往回走……

🔺苗寨的房屋建筑大都建在山坡上,如果拉个木料水泥什么的,啥车也上不去,运输工具还得靠这最原始的“马背驴驮”。

🔺白水河两岸的古树的臂膀伸的够远。

🔺别具一格的园林建设。

🔺白水河两岸鳞次栉比的吊脚楼群。

🔺这是白水河五号风雨桥到四号风雨桥之间西岸的建筑群。沿河大都是饭店,上面都是客栈。

🔺吊脚楼群都是建在山坡上,冷眼看上去,树木像是长在了房顶上。

🔺又折返到五号风雨桥了。

🔺你细看风雨桥上挂着不少“马提灯”,这种灯是古代骑马夜行挂在马身上的,有玻璃罩防风雨。

🔺白水河将整个苗寨一分为二,造就了迷人的风光。

🔺白水河边,“彩蝶”翩翩。

🔺银光闪闪,熠熠生辉。

🔺回客栈的路上,路过西江农贸市场。

🔺这是当地居民购买果蔬的市场。

🔺铺满鹅卵石的西江古街。

🔺又回到了芦笙场,这里正在演出。

🔺西江的土地十分匮乏,苗寨每家每户都有生活来源,比如开客栈、美食、工艺等,还有像宝安、演出、清洁的工作,是发工资的。看这些苗寨妇女到时间去芦笙场表演,是有固定工资的。

🔺紧邻芦笙场大门过道的这栋吊脚楼建筑,就是西江苗族博物馆了!博物馆是免费的,刷身份证、出示健康绿码就可进入。

🔺敬酒是苗族的一种传统的习俗,也是一种款待客人的方式,博物馆门口有五位苗族姑娘敬酒的铜像,就是表现如此。

🔺西江苗族博物馆不是很大,这是博物馆一楼的展厅布局。有宗教信仰厅、生活习俗厅、历史厅、生产厅等。

🔺这是生活习俗厅关于“礼酒习俗”的展台。

🔺美丽的苗族妇女。

🔺手捧牛角酒的苗族姑娘。

🔺生活习俗的实物展台。

🔺这是宗教信仰厅,苗族的宗教属多神教,又称“巫教”,或“巫鬼教”。

🔺二楼展厅呈“回”字型,游览步道设有“美人靠”供游客小憩。

🔺二楼展厅主要有:建筑技艺厅、苗医苗药厅、银饰服饰厅、多功能厅和歌舞艺术厅等。

🔺咱们先看看“建筑技艺厅”……

🔺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贵州省雷山县地方传统手工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苗寨吊脚楼框架皆由榫卯衔接。一栋房子的柱子、屋梁、穿枋等有上千个榫眼。

🔺苗族木匠不用图纸,仅凭着墨斗、斧头、凿子、锯子和各种成竹在胸的方案,便能使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梁梁相扣,使一栋栋木楼巍然屹立于斜坡陡坎上。

🔺这是苗医苗药厅内的雷公山区药物分布沙盘。

🔺雷公山鸟类标本。

🔺这是采集在雷公山上的“百两金”草药标本,是治疗“咽喉炎、肾炎等病症的草药”。

🔺这是银饰服饰展厅。苗族服饰有“服饰大族”之誉,其特点是色彩艳丽,图纹丰富,款式多样,雍容富贵。

🔺这是西江苗族女童盛装。

🔺这是西江苗族玉钩型女盛装。

🔺西江苗族牛角型女盛装。

🔺西江苗族老年女盛装。

🔺银牛角头饰。

🔺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银饰。

🔺从二楼步道,看博物馆外。

🔺这是“歌舞艺术厅”。

🔺枪?这是苗族乐器。“芦笙制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铜鼓舞的表演形式,主要是以铜鼓为主,还配合芦笙、大鼓等乐器作为伴奏,一般都在节日中进行。

🔺生产厅。

🔺展厅中间有个大圆“铜盘”……

🔺上面刻着:回月、正月、二月、三月……春分、清明、谷雨、立夏……狗、野鸡、猿猴、水獭……三月出洞、四月啃秧、五月吃月……羊大龙、狗竹鼠、鸡狸猫……

🔺雷山县十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简介。雷山县独有或与其他县共有名录11项,即苗绣、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鼓藏节、苗族医药、苗族飞歌、苗年、苗族铜鼓舞、苗族织锦、苗族芦笙舞、仰阿莎、苗族贾理。

🔺从博物馆二楼望去,前面就是芦笙场,它们之间斜过道。

🔺出口是设在“传习所”,进出不走回头路。

🔺昨天傍晚,我们去了山上的观景台,拍苗寨的大场景。今天,我们要在白水河及古街赏苗寨夜景。

🔺傍晚的芦笙场,有很多穿着苗族服饰的姑娘拍照留影。

🔺左手一弹指右手弹着弦,舟楫摆渡在忘川的水间……

🔺“姐妹们再靠紧一些,喊‘茄子’!”

🔺“五朵金花”。

🔺这年头,不会吹芦笙啥的,都不敢开饭店了!

🔺这是五号风雨桥的傍晚景色。

🔺西江古街。

🔺一号风雨桥观光车停车场。

🔺半山吊脚楼群。

🔺鳞次栉比的吊脚楼。

🔺河边客栈的观景台。

🔺夜晚的拦河坝流水拍成丝绢流水效果。

🔺一号风雨桥。

🔺二号风雨桥。

🔺白水河。

🔺风雨桥夜晚流金溢彩。

🔺走过风雨桥。

🔺相机拍瀑布。

🔺华为手机P30“流光快门”拍,曝光4秒。

🔺“金碧辉煌”的四号风雨桥。

🔺苗寨的夜晚。

🔺“世博林”夜晚也是很热闹。

🔺不过,穿着苗族服饰的“模特”明显有些孤独。

🔺苗寨白水河两岸灯火辉煌。

🔺从四号风雨桥过来,我们来到了“苗族歌舞表演场”,这里正在进行演出前的招揽宣传。

🔺游客们围拢过来,这时候你可以不加掩饰地拍模特,只要不影响她们的“工作”。

🔺给苗族美女拍张特写,正对焦时,美女配合着一笑,我一激动,手一抖,挺好的照片就这样拍“虚”了!

🔺再来一张,表情有点木讷了。

🔺这边吹芦笙的小伙,甘当绿叶了。

🔺回客栈路过芦笙场,夜晚,这里很安静!

🔺第三天,也就是3月19日,早晨的光线柔和,我们漫无目的的走着……

🔺山上雾气很大。

🔺街路农家院为了引起游客的“共鸣”,“滴溜八卦”地拴着苞米、辣椒等农作物,来吸引游客。

🔺来到了四号风雨桥,苗语是“僦岽乧”。

🔺白水河两岸有穿苗族服饰拍照的。

🔺游客大都在西岸,我为了拍她们,只好在东岸。

🔺永恒的记忆,美好的瞬间。

🔺回看四号风雨桥。

🔺我牛不“牛”!

🔺这么快就到时间了?

🔺这个台阶通往“龙宫”……

🔺花非花,叶非叶。

🔺依山傍水的苗寨。

🔺苗寨就是个大花园。

🔺留下美好的瞬间。

🔺河岸边上的旅行团又进了店……

🔺二号到四号风雨桥之间的白水河,是拍照观赏的最佳地点。

🔺三号风雨桥上。

🔺远望二号风雨桥……

🔺绿色的白水河。

🔺二号风雨桥,苗语称“嘎铥僦”。

🔺里面正在晨练,男人在吹芦笙。

🔺妇女也在排练。

🔺苗族大妈像朵花。

🔺在玩手机

🔺二号风雨桥全景。

🔺上午10点多,芦笙场没有表演,却有很多拍照的美女。

🔺穿着各式各样的苗族服饰,摆着各种造型。

🔺我站在远处端着相机,用长焦对准了她们,虽然听不到她们说的什么,但从面部表情来看,不言而喻。

🔺我们是在3月17日中午到的西江千户苗寨,今天已经是3月19日中午,游览了两整天。我们回客栈整理行囊,暂时结束了贵州的行程。

🔺我们从客栈出来,也就是芦笙场附近,沿着西江古街向北走去。

🔺也就20分钟,就到了七号风雨桥,也就是小北门观光车停车场。我们乘观光车,来到了大北门广场。

🔺大北门广场看上去比寨里的芦笙场还大,往来的游客总要在大北门合影留念的。

🔺不一会,大北门广场走来了许多身着苗族服饰的群众,不同年龄段的都有,她们踩着鼓点,跳着欢快的舞蹈,迎送游客。

🔺苗寨的拦门酒有有名,用牛角来乘酒给客人喝,以显示客人的尊贵。你不喝酒没关系,还有茶,全是免费的。

🔺这位老者敬的是“恭喜酒”,表达了苗族热情好客的美好祝福。

🔺这么宏达的场面,我情不自禁地拿起了运动相机,用“小行星”模式拍摄短视频,能展现其壮观场景。

🔺这是短视频的截图。

🔺我们来到广场旁边的“微笑小屋”,购好去往凯里南的车票。西江千户苗寨到凯里南高铁站,从9点开始,每一小时一班,一个小时到车程。

🔺这就是凯里南站,来早了,去小吃街吃了午饭。

🔺G1338次下午两点半上车,傍晚五点多到韶山,又开始了长沙及周边之旅。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