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西北丨 一路向西北:重新认识西部之旅(视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北旅游景点推荐理由大全简短 区域·西北丨 一路向西北:重新认识西部之旅(视频)

区域·西北丨 一路向西北:重新认识西部之旅(视频)

2023-12-21 07: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片来源/新华社

大西北旅游备受北上广游客青睐:大西北各省份省会城市与一线、新一线城市旅客共同拉动大西北旅游消费。2020年5月1日—2021年4月30日期间,大西北热门客源省份前8名为陕西、甘肃、内蒙古、新疆、北京、广东、上海、江苏。

西北游各年龄段游客分布情况:80后、90后是大西北主要客群,这类人群充满好奇心、探索欲,热情、自由、个性化,与大西北文旅资源特色适配。

游客停留时长分布情况:停留天数为1—3天的游客占比60.00%。提升过夜率与提升文旅产业服务质量成为发展要点。

飞猪、途牛和携程等旅行平台也都将目光转移到了西北游这一广阔的市场,各出奇招布局西北游;万豪、洲际、凯莱等酒店集团也已纷纷布局。

IP营造

如何提升西北游文旅产品服务、质量,改变目前仍以消费自然风光为主的现状,是当下西北旅游业发展的要点。国内旅游业在经历了景点、城市、线路竞争后,已逐步进入区域竞争阶段,合作已经成为应对区域竞争的主要手段。

宁夏大学文化旅游学院院长王磊认为,“目前,大西北的旅游业不缺资本、不缺市场、不缺游客,缺的是好的模块和好的IP。”

西北分散的旅游景点,提高了个人游的门槛。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一级巡视员宋奇慧认为,国内旅游业正向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并重转型,将大西北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的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大西北各省区应互为客源地、目的地,联合客源地开展营销推广,共同打造精品线路和自驾游线路。

携程集团执行副总裁、首席市场官孙波表示,“大西北”这一概念为市场所需,而且需求逐渐形象化、立体化。携程集团愿意持续关注“大西北”这个命题,计划分五年时间培养100个新的旅游网红民宿产品,未来会慢慢吸纳更多玩乐性质的产品。

西北旅游协作区秘书长王晓民表示,全国面积最大的西北旅游协作区已有20年的历史,建立的自然共享、线路共推、结汇联动、责任共担、协同发展模式在全国具有典型性。

一位旅行博主写道:“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西北的大地行走。采集几小时的枯枝,只为点一堆半小时就会熄灭的篝火。”丝绸之路、唐蕃古道、黄河沿岸……每个场景,每个时空,都在等你去探索。

叫响“文化陕西” 打造文旅强省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潘英丽

巍巍秦岭横贯东西,黄河、渭河、汉江、嘉陵江穿境而过,北部是陕北高原,南部是秦巴山区,中部是关中平原,这里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的陕西。

图片来源/新华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陕西,作出“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指示。

三秦儿女牢记殷殷嘱托,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从丰富产品供给、促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创新突破,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丝绸之路的诗和远方。

从文化旅游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转变

今年4月份,全国首个沉浸式唐风市井生活体验街区“长安十二时辰”在西安惊艳亮相,当传统与现代邂逅,创新让传统文化焕发出蓬勃生命力,火速刷屏朋友圈。

为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方面积极作为,《陕西省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实施意见(2021-2025年)》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建成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国际文化旅游中心,形成文化旅游万亿元级产业板块。并从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市场主体提质增效、促进融合发展、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发展数字文化旅游产业、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扩大开放水平和优化设施和服务等8个方面,提出20项主要任务。

“我们将以文化强省、旅游强省为目标,逐步实现由文化旅游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转变。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赋能、推进旅游为民、发挥旅游带动作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努力实现创新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高阳表示,陕西省将力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示范区、中华文化传承示范区。

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贯彻落实“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重要指示要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扎实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适用性。

持续加大政策指引的陕西文化建设,对于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义。今年以来,以陕西省图书馆新馆为代表,包括汉中市图书馆等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先后投入使用,已成为具有文化底蕴的地域名片。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郭明历介绍说,近年来,陕西省内城市书房、文化驿站、非遗传习所、艺术乡村等嵌入式服务空间不断涌现,新型公共文化设施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日渐丰富,提升了人民的生活品质。话剧《麻醉师》《柳青》《平凡的世界》,歌剧《大汉苏武》,秦腔《大树西迁》《西京故事》《关中晓月》,音乐类节目《丝路欢歌》《永远的山丹丹》等一大批具有国家水准和陕西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正是陕西省群众文化生活蓬勃发展的真实体现。其中,话剧《柳青》《平凡的世界》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歌剧《大汉苏武》,话剧《麻醉师》《柳青》荣获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话剧《平凡的世界》《长安第二碗》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叫响“文化陕西”

今年4月份,全国首家考古专题类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面向公众试行开放。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陕西省新增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30余座。

陕西以文化创意推动文化传承,以IP授权等方式设计开发“公交卡”“文物盲盒”等各类文创产品上千种,让文化遗产走进了当代生活。“我们鼓励文化旅游与相关行业以及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深化‘文旅+’‘+文旅’融合发展。健全数字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构建智慧旅游云生态圈,建成一批数字文化旅游产业新经济实体,让陕西的文化和旅游持续扩大国内国际影响力。”高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下一步,陕西将积极推进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重点抓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等基础工程建设,做大产业规模,做强做优重点产业链。

在今年的海外中国旅游文化周上,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云端向海外游客发出诚挚邀请:欢迎大家从世界四大古都、丝绸之路的起点、兵马俑的故乡和中国大地原点所在地陕西,开始了解中国。秋色正好,让我们一起相约到万山红遍的秦岭,在充满唐风秦韵、山河秀美的陕西,展开一次无限探索与丰富体验的旅程。

黄河宿集:打动人的不止风景,还有场景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何玲

黄河·宿集,一个被黄河和沙漠环绕的湿地村落。逛农场、观星宿、做西夏陶,或深入茫茫沙漠,设宴湿地湖泊,探索史前岩画……

如何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一个废弃的村落开始,成为西部丝路上获奖众多的民宿集群,成为西北代表性的度假目的地,华正文旅董事长陈祖品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回答了相关问题。

在陌生的地方,有回家的感觉

华正文旅引进了四家国内头部民宿品牌:西坡、大乐之野、墟里、飞蔦集,并创立了新品牌“南岸”,组成中国第一个民宿集群。

图片来源/宿集营造社

把控整个项目的美学风格。项目由华正文旅统一规划和建设,在建筑风貌把控、整体村落感营造、屋顶编织技术等传统工艺的使用上,保证了与黄河古村更为接近、与原生环境更为贴合。苍茫风光与土房子以及丝路特色的装饰,组成极具辨识度的形象,一度被媒体和粉丝称为“东方摩洛哥”。

整个“黄河宿集”的项目,加上拿地成本,华正文旅一共累计投资了近1.17亿元,其中土建部分占了三分之一,软硬装部分占了三分之二,投资标准已接近1万元/平方米。此外,项目所引入的民宿品牌,每一家的众筹金额都达到了1000万元以上。当然,有的品牌在两年的时间内就快速收回了投资成本。

“民”,让故乡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容器,“宿”,令旅行者的体验安宁、祥和。2019年,刚刚开业的“黄河·宿集”春节期间入住率就最高达85%。三年来,全年平均入住率均高于70%,客房均价2000元/间/夜,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还曾创下四个月满房的奇迹。

褪去网红爆款的外衣

在重塑在地性的过程中,黄河宿集褪去网红爆款的外衣,品牌内涵进一步丰富。玛莎拉蒂、宝马、梵克雅宝、徕卡等世界品牌在黄河宿集举办了多场活动,华正文旅“自然度假目的地”正逐步塑造建立。

中国越来越多的旅行者不再担心路程遥远,而是需要更加有品质、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权威平台今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得益于集群化的精准定位和目的地营销,2021年中卫地区旅游市场数据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包括房价、入住率和总收益,平均房价超出行业水平1000元左右。

华正文旅现在在做黄河、沙漠、草原宿集,下一步可能是热带雨林、海岛、雪山。草原宿集选址在科尔沁草原,那里有树、有水、有丘陵,与黄河宿集的景观完全不一样。文旅行业不是一个赚快钱的行业,看准方向,认真去做,剩下的一切交给时间,交给市场去检验。

有品质的内容,有节制的丰盛

广阔苍茫之上强劲的生命力,华正文旅希望在设计里让客人感受到这一点。想“复原”的是村落的外形、邻里亲睦的乡村感,但里面的生活是新的,是高品质的。

图片来源/宿集营造社

黄河边的“滩枣”之前都是落在地上没人捡的,现在却成为了南方客人喜爱的一个项目。生态红枣在其平台上一年销售十几万斤,贺兰山红酒年销售也有10万瓶以上。旅游的需求和创造都是综合的,可以很好地促进三产融合和产业发展。

华正文旅和古宁夏瓷的非遗传人合作,创立了“下河沿陶社”品牌,他创作的一款小酒壶,出现在北京、上海的酒吧里,很受欢迎,还一起研发了用黄河边的陶泥和釉料做的独一无二的餐具、茶具、酒具系列。

在小湾村长大的李学静,如今成为了“黄河宿集”的一名线路管家,有很多员工开业时就来了。黄河宿集解决了160多人的就业,还以“旅游+”的方式来引导周边农民自主参与生态养殖、农事体验,人均年增收1.5万元。

在黄河宿集,帐篷和活动设施都是可移动可拆卸的,卫浴连入宿集统一的排污体系,采用生物降解技术排污,垃圾分类处理,营地鼓励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

客户愿意把度假的时光交给黄河宿集,是华正文旅的荣幸。陈祖品给黄河宿集打60分,“并不是说我对它不满意,我认为,它就像我的孩子一样,还在不断地成长,还有进步的空间。”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中国经济时报《个人碳账户问卷调查》

●地方奋力稳增长⑥丨山西:聚链成群 稳企赋能

●“一城一策”看楼市②丨热点城市楼市政策调整频率加快

●热点丨人民币国际化呈逆势发展势头

监 制丨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