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实录体”,你了解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被采访者是什么意思 “口述实录体”,你了解吗?

“口述实录体”,你了解吗?

2024-01-02 09: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内容:

 

  XX学员:

  你好!来信你谈到“口述实录体”写作,询问如何看待这种形式?怎样写好这种形式?很好!说明你在钻研问题。

  下面我们就此问题交流一番――

  写人物通讯,离不开人物之间的对话。

  这些对话,生动、具体,现场感强。不少记者在写人物通讯时,都千方百计地把人物间的对话写好、写生动。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形式,那就是你谈到的,让被采访人自己说话,记者全程记录、整理,被称之为“口述实录体”的形式。这种形式很受读者欢迎。

  一、“口述实录体”的两个典型例子

  例1:

  曾参加二战报道的著名中国记者萧乾,比较早的就使用过这种形式写作。他在写新闻人物时,更多让人物的语言、行动去展示自己,以增强稿件的感染力,如在《一个破坏大队长的独白》中,萧乾采取自述形式,让主人翁直接和读者对话,整篇报道一气呵成,主人翁的战斗形象栩栩如生。

  如“嘿,咱‘新八路’可也不含糊呀!你瞧,你瞧,这块疤痕是他妈的枪刺,这是弹片,还有,别吓坏你呀!这是枪穿过的,从七七,我放下书本,你信吗?胳膊大了,个子大了,胆量大了,真好像是得到高粱的灵感。可是今日华北平原上,每个人都长大了。”

  看了之后,让人深切感到主人翁的战斗形象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

  例2:

  人民日报记者刘衡写的《妈妈教我放鸭子》一文(见1983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也是这种写法:

  请看:

  1979年,我初中毕业。妈妈说:“现在党的政策好,不割‘尾巴’,不消灭‘海(鸭)陆(鸡)空(鸽)’,你跟着我养鸭吧!”我说:“姑娘伢跟着鸭屁股转,人家笑话!”

  妈妈说:“谁会笑话?我八岁就用鸭篙子了。”我说:“你那是旧社会,‘饿得没法,就去放鸭!’”

  妈妈叹气了:“咱们家,吃的多,做的少,什么时候才能不吃国家救济啊?”我见妈妈伤心了,赶紧说:“妈,我跟你去,我不怕丑了!”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这种口语化、口述实录体的写作形式,生动,活泼,给人以清新之感,应当大力提倡。

“口述实录体”,你了解吗? 

《人民日报》(1983年12月12日 第2版)

  二、如何看这种“口述实录体”?

  “口述实录体”,顾名思义,就是记录被采访人的说话,然后整理成文。

  也许有人觉得这种“口述实录体”好写,不就是记录别人的谈话吗?如实记录就是了。

  事情好像是这么回事,可又不是这么简单。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对这种“口述实录体”十分赞赏,当年他给刘衡写信表示了这种心情。同时,他还对如何写好这种形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说:追求“口语入文,神情活现”;“写‘话’,是写作的最高境界。”

  他进一步论证说,古今中外的作品,凡是能够传世的,无一不是因为写了‘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而人物之传神,端赖于语言。言为心声,人物的性格、心态、感情、喜怒哀乐、都靠语言的表达与流露。但是,语言又是最难学的。作为新闻记者,学习语言,捕捉语言,应该是一门重要的基本功。

  范敬宜的这番论说,可谓说到了“点子”上了!

  三、 如何写好这种“口述实录体”?

  主要有以下三点:

  1、 选准采访对象。

  “口述实录体”的写作形式受人们欢迎和喜爱,但不等于说,什么样的题材都可以写成这样。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写好这种形式,贵在选准对象。也就是说这个对象要适合于写成“口述实录体”才行。大家在采访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有的人善谈,有的人则木讷;有的说话条理清楚,有的则杂乱无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视情而定,不可一味都往“口述实录体”上靠。

  2、记录谈话原生态。

  在采访时如遇到适合于写“口述实录体”的对象,就要全力以赴去完成。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如实记录谈话原生态。记录时最好把采访对象的每一句话、包括表情等都如实记录下来,以求真实、感人。

  现在技术发达了,可以用录音笔、录音机等手段记录;回来后按照录音整理。这样整理出来的文字,比较可靠、扎实。

  3、念给被采访人听。

  稿子写成后一定要念给被采访人听,一则让被采访人认可、确认;二则可订正、纠错。

  有时因各种原因,造成记录有出入、不准确的地方。把稿子念给被采访人听后,就可以避免这些毛病。

  把稿子与被新闻采访者见面,还可以避免有些记者“笔下生花”、“人为拔高”等毛病出现。过去确有些记者带有这样的毛病,他们为了稿子生动、好看,习惯将自己的话当成采访对象的话写进稿子里。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事实有出入、把没有说的话强加在采访对象头上,这就犯了写稿之大忌,千万要警惕!

  写好“口述实录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记者在选择采访对象、如实记录、整理成文等方面下更多的功夫。好在前辈记者提供了样本,我们只要多看、多学习,并在实践中勇于磨炼,就一定会写出精彩的篇章!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