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书总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被讨厌的勇气英文原版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总结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总结

2023-03-29 22: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又一本对话类书籍!喜欢。《哲学的慰藉》、《当尼采哭泣》也是对话体。这类形式的书很好读,故事性和实用性都很强,读起来也很有意思,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内容会显得很散,读完后回想会不太容易抓住说了什么。于前天读完,昨日回顾全书尝试概述整本书的内容和打动我的地方,如有缺陷或表达有误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零、引言: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

光怪陆离的世界之所以复杂,并非是世界本身复杂,完全是我们把世界看得复杂。我们每个人都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面,如何看待这一主观就是全部,所以问题不在于世界如何,而在于我们自己选择如何。因此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无穷大,大到可以改变“世界”。

一、我们的不幸,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不同于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把造成现在困境的所有原因全部归结于过去和心理创伤。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把现在甚至未来全部的不如意都归结到过去对于解决当下问题、面对生活、承担责任是毫无益处的,只会令人陷入无助的决定论的泥淖。真正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挣脱来自过去的束缚,摆脱情感的支配,改变我们对它们的看法,考虑现在的“目的”,即症状的意义

要注意,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否认过去对现在的影响,也不否认感情的存在,只是超越了这一“唯原因论”,认为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感情或创伤本身(实际上阿德勒心理学否认心理创伤的存在),而是我们赋予它们的意义。事实上,“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我们可以不受过去的束缚,也不受感情的支配。而我们之所以过着不幸的生活,是因为这样选择无论表面上看起来多么不幸,其深层次都包含了“利己”的成分,是一种对自己的“善”(非道德层面,在这里理解成“好处”)。也就是说,不幸是由我们每个人亲手选择的。

-----------------一-------大-------波-------例------子------来-------袭----------------------

比如小A由于童年时被虐待有非常强烈的社恐,他每次出门或者社交前都会看受到很强烈的不安和恐惧,甚至还会有剧烈的头痛和腹痛,这些症状其实是由他本身(也许显意识并不知道)所制造出来的,为了达到“不出门”的目的。一方面回避人际关系、减少自己再次受到伤害的可能,另一方面引起父母的担心、重视和照顾。总之,虽然不幸福,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按照自己的目的进行的行动,这种社恐的“不幸”,是“利己“的”。

还有,对于对孩子大发雷霆的母亲而言,她其实并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而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也就是说她想通过大发雷霆的方式来震慑住女儿,或者是觉得讲道理太麻烦,所以想用更快捷方便的方式令对方屈服。而作为相应的手段,这位母亲没有用语言“温和地说出你的愤怒”,而是选择了“愤怒地说”。在这种情境下,愤怒其实是一种达成目的的手段和工具。

再举个书外的例子。在《尼采的哭泣》中困扰尼采的偏头痛和布雷尔的妄想,其实也是满足了他们潜意识里的某种诉求。对于尼采来说,偏头痛赶走了尼采有时面对存在黑暗的压力、使得他辞去了大学的教职得以安心著述、免除兵役、有了对面对死亡的真切体会从而更加有洞察力和勇气;而对于布雷尔来说,对贝莎无止境的妄想寄托了他的热情、远离安逸现实的希望、自身魅力的证明、逃离孤单、衰老和缺乏意义的恐惧。看似最困扰的症状、充满痛苦的生活,实际上却是我们潜意识里制造出来帮助我们达到某种目的的方式。

有人很讨厌自己吗?(有!)无论如何都只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找不到喜欢自己的理由。按照阿德勒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之所以只看到缺点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为了达到不要喜欢自己的目的,所以你才只看缺点而不看优点。这样的话,你就不用与任何人有关联,也就不会被他人讨厌、在人际关系中受伤。保持满是缺点的自己实际上是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一位一遇到人就脸红的姑娘,为了逃避与人交往带来的打击和自我否定而“让”自己换上了脸红恐惧症,从而不用面对真正的人际关系,活在“我如果治好了我的病,我也可以……”之类的幻想中。

还有,你曾经羡慕过其他人、渴望成为其他人吗?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希望成为其他人时,意味着他此时此刻是不幸福的,因为不会爱自己,所以渴望成为别人,这样就可以“爱”自己,从而达到“幸福”。但这其实也是为自己的不改变而找出的借口。

……

-----------------一-------大-------波-------例------子------结-------束----------------------

人的不改变并不是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是不愿意脱离熟悉的舒适区而拒绝改变。的确,也许最开始的选择是无意识地行为,并且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但即便如此,依然是你自己选择成为了这样的你。既然如此,现在的你必然也可以进行重新选择,是继续之前的生活还是从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人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因为在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和恐惧与维持现状带来的不满与将就,前者更需要勇气和突破,要面临更多的未知,而后者更加的熟悉和轻松。要知道,这个结果依然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因此,我们的不幸,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二、自卑感与追求优越性

人人都有自卑感,因为人作为一种存在存活于这个世界上太过于无力、弱小,因而人天生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的状态,继而生出“追求优越性”的需求,也就是“希望进步”或“追求理想状态”。因此,人在现状和自己的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使得人们产生一种自卑感,这是一种带来激励、促使人们努力和成长的健康状态。

这里要明确两点:

第一,“自卑感”并不等同于“劣等性”。举个例子,书中哲人的身高是155cm,这只是一个“低于平均数的客观测量数字”而已,这并不意味着一种“劣等性”,事实上,个子矮小也有自己的优势:矮小的身板会显得更加亲切、易于接触。因此,因为自己的身高矮于一般人而感到自己的价值感也低于一般人的感受实际上是一种主观上的“自卑感”,并不是客观上的“劣等性”。正因为是一个主观性的解释,所以人得以自行选择如何看待。

第二,如果将自己的“自卑感”当做了某种拒绝改变的借口的话,此时就不再是健康的自卑感了,而是“自卑情结”,在这种心境的驱使下,人们会在本来并没有因果关系的事情之间建立强烈的因果关系,从而阻止自己摆脱目前的生活状况从而真正的迈向新生活。就好比“我之所以人际关系不断受挫,就是因为小时候父母给予了我很少的陪伴”或者“我之所以经营不好婚姻关系,就是因为我爸妈在我小时候离婚”之类异常绝对肯定的句子。这些理由给自己与改变之间制造出了巨大鸿沟,其实这不是“不能”,而是“不想”

对于自卑情结的应对有以下几种方式:

1. 死磕。

这种方式是健康的,是“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部分,例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努力工作等。”

2. 虚荣。

第一种方式需要成长和改变的勇气,如果没有的话,人们就会用一种不健全的方式来应对,即“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一方面用“如果不是XXX,我也能XXX”来否定自己在某方面不足和别人的努力和卓越,另一方面是用权势钱财作为抬高自己的工具。 “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如果真正地拥有自信,就不会自大。” 从这个角度来看,优越情结和自卑情结其实正是一体两面。

3. 卖惨。

这是一种将自卑感尖锐化来换取另一种异常的优越感的方式,人们借由自己不幸的经历来显示自己的特别,从而别人的关注、同情和照顾,达到一种“支配地位”。虽然确实很难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受伤的人所遭受到的痛苦也是确实存在的,但“只要把自己的不幸当作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那人就会永远需要不幸。”

在这一部分的最开始我们提到“追求优越性”是我们很自然的需求,那么这种优越性从哪里来呢?它不是来自于与别人的比较,而是不断靠近理想中的自己。这一点很重要。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三、人际关系与人生课题

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带来烦恼无数,但人却无法独自生存在这茫茫宇宙。阿德勒心理学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是一切烦恼的根源。但同时,幸福之源也在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建立起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书中提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点建议:在人际关系中去除竞争意识,转为伙伴意识。

他人不是竞争对手、更不是敌人,世界也不是一个充满陷阱与危险的丛林。相反,他人是伙伴,是一同前行可以互相帮助的朋友,只要能这么看待,便不会把别人的成功与自己的失败画上等号,那么世界也就自然变成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

第二点建议:在人际关系中要避免进入“权力之争”。

在面对无端指责或者破口大骂的时候,阿德勒心理学建议不要反击也不要忍耐,要对对方的行为不做任何反应。学习不借用发怒的手段而是通过语言的力量来交流。无论认为自己又多么的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为诘难对方,因为“原本主张的对错与胜负毫无关系。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

第三点建议:不要寻求他人的认可。

这一点很好理解,寻求别人认可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按照别人所期望的做。但这是一条“不归路”,一方面别人不可能真正的满意;另一方面舍弃了自己真正的价值和自我。要注意的一点是:“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抗拒“倾向性”,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如果说获得他人的认可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倾向性,那么是选择让石块从山坡上滚落还是选择得不到认可的自由之路,这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不按别人的意愿行事,自然会“收获”别人的讨厌。因此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

第四点建议:学会课题分离——人际关系的起点。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简而言之就是当眼前面临一个课题的时候,要首先考虑“这是谁的课题?”

假如孩子不爱学习,这其实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因此父母不可能去替孩子学习,也不可能违背孩子的意愿而强迫他去学习,父母能做的,是如何在平时与孩子之间建立起那种“当孩子陷入困境的时候想要真诚地找父母商量”的信赖关系。

在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中尤其如此,当把属于对方的课题分离出去了,除了对对方的尊重之外,还有一份信任,即我相信你有能力解决自己的课题、过好自己的生活。

总而言之,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课题分离就是将缠在一起乱七八糟的人际关系之线解开。

第五点建议:获得勇气

人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害怕面对课题,而是因为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令人们迈向自身课题的方法叫做“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

要注意,鼓励并不是表扬,因为表扬中隐含了一种有无能力的纵向等级之分,也不是评价,因为评价性语言也是带有一种“权威感”的纵向关系。

可以真诚自然的表示感谢、尊敬或者自己真实的喜悦感。人在接受到这些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是有价值的,而“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要注意的是,“「有价值」不是从行为标准,而是从存在标准看待的”,即一个人其实只要活着,就对身边的人有价值。而你所能创造的价值,远远比这要多得多。

第六点建议:形成“共同体感觉”——人际关系的终点

阿德勒认为他自己所叙述的共同体“不仅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地域社会,还包括国家或人类等一切存在。”,“在时间轴上还包括从过去到未来,甚至也包括动植物或非生物。这个概念所指的既有范围,包括了从过去到未来,甚至包括宇宙整体在内的「一切」。”

“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同时也是共同体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关于这个概念,文中用了一个很有趣的比喻,你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但共同体其实是个地球仪,你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共同体的中心。所以我们要学会放下过剩的自我意识,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变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

如何在“共同体”中寻求到归属感呢?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即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阿德勒心理学中的三大人生课题,又称三大羁绊),找到一种实现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阿德勒心理学给出了三大建议:“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1. 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并不是自我肯定,这其中的差别在于: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而“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拿出改变的勇气,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另一种自我接纳失败的例子是无法做到特别优秀,就去选择特别差劲,以此来达到报复和特别关注。阿德勒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廉价的优越性追求”。这是因为他无法接受普通的自己,没有一种“甘于平凡的勇气”。但普通、平凡并不等于无能。

2. 他者信赖

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即使被欺骗、利用了也依然相信,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

如果用“课题分离”的思维来理解这件事情,就很简单: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信赖可以加深彼此间的关系,如果由于一味地担心“被背叛”而不去信赖别人,最终会难以和任何人建立起身后的关系。这里要注意一点,阿德勒心理学并没有基于道德价值观去主张“要无条件地信赖他人”。如果你并不想与那个人搞好关系的话,也可以用手中的剪刀彻底剪断关系,因为剪断关系是你自己的课题。

3. 他者贡献

如果你做到了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那么此时他人对于你来说就变成了伙伴,从而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我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的一种自我牺牲,事实上阿德勒将这类人视为“过度适应社会的人”

他者贡献其实是通过获得自己是对他人有益的感觉,体会到自己的的存在价值。这里注意,获得贡献感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寻求他人认可,但这正如前所述,是一种失去自由的贡献感,而“幸福”中本就包含了“自由”的概念,因此通过寻求他人认可获得的贡献感,并不指向幸福。

而恰恰“如果能够真正拥有贡献感,那就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因为即使不特意去寻求他人的认可,也可以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

四、把握当下的生活

这一部分其实主要说的就是“活在当下”这个话题,但是书中的这一部分用了特别多我很喜欢的意象,我迫不及待跟大家分享。

哲人没有把人生比作一条有限长度的线,而是比作了一条有限长度线上的无限数量的点,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人并不可能完整的计划好人生,“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并且,暮然四顾时常常会惊觉:「已经来到这里了吗?」”;“在舞蹈中,跳舞本身就是目的,最终会跳到哪里谁都不知道。当然,作为跳的结果最终会到达某个地方。因为一直在跳动所以不会停在原地。”哲人称这样的人生为“现实性的人生”,而那种总是“在路上”,一直盯着山顶或者终点走去的人生为“潜在性的人生”,前者以登山本身为目的,后者只以到达山顶为目的,至于通过什么方式到达山顶并不在意,因为「终点」迟迟没有来,所以人生也迟迟没有“开始”。

还有一个有趣的类比。

“请你想象一下自己站在剧场舞台上的样子。此时,如果整个会场都开着灯,那就可以看到观众席的最里边。但是,如果强烈的聚光灯打向自己,那就连最前排也看不见。” “我们的人生也完全一样。正因为把模糊而微弱的光打向人生整体,所以才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不,是感觉能够看得到。但是,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因此,“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世界充满了各种意外,但面对这些意外或者悲剧,我们依然可以做些什么,抵抗“倾向性”。所以人生“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自由也许会使我们迷茫,但只要坚持“他者贡献”这一引导之星,那么就不会迷路。

写在最后:

这本书真的很好读也可以给人很多启发,我把它重新总结后减去了很多有趣的辩论和例子,原书并不像我总结的这样显得枯燥和无趣,因此有条件的话还是推荐大家去读一读原书,一定会很有收获。此外这篇读后总结对于我来说的意义在于重新消化一遍书中的道理,如果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的话,那真的是再幸运不过了。

Ps,我真的很喜欢书中用的很多意向,因此特地汇总如下:

18度的井水、带着墨镜看世界、模糊的眼镜、人际关系之卡、马喝水、读书时离得太近、斜坡滚石头、世界地图、地球仪、一条线上的点、登山、旅行、跳舞、强烈的聚光灯、北极星、近视眼镜……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