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和田青玉「山鼎」及其铭文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螭骨剑说法正确的是什么 东周和田青玉「山鼎」及其铭文研究

东周和田青玉「山鼎」及其铭文研究

2023-03-30 02: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东周和田青玉「山鼎」及其铭文研究

[按]此器20年前来自西安一居民家中,据主人介绍,此器名曰“山王鼎”。后查“六礼”相关资料,名曰“山鼎”。现从其说,对其进行考证。以鄕读者,并就教于方家。

一、山鼎的形制和材质

山鼎(见图),又名“山王鼎”注①。 盘口,长颈,折肩,八方腹,肩以下渐收,撇圈足。器高68.30㎝,盘口径14.80㎝,口壁厚度1.70㎝左右,颈长36.50㎝,其中:颈球5.00㎝ ,球上7.00㎝,球下24.50㎝;器肩对角径约29.50㎝左右,圈足高5.00㎝,足径20.10㎝,足壁厚度1.70㎝左右。

主体材料:和田青玉六块粘合「特注1」。纹饰、配件材料:材质不明。但好像是结构疏松比重较轻的石质材料,有的或为玄武岩,暂且均称之为“石料”吧。

器表呈黑漆古色,极显庄严肃穆。盘口内底平坦,中间小口直通腹腔,器颈内面钻孔台阶痕明显,外壁周围紧密排列石料镶嵌的雷纹,盘口外沿下部、颈部、以及圈足处,共六道玉石镶嵌的双“S”,和双卧“S”相间排列的蟠虺纹;盘口外壁、颈、肩,镶嵌三处共88字石料制作的铭文,个别铭文笔画脱落残缺。盘口下颈部7㎝处是一扁球造型,球面镶嵌两条横向排列的石料绞丝纹即绳纹装饰。扁球的上边为四个威严的玄武岩石料雕琢的龙首,龙舌下伸呈“S”形弯曲,舌尖外卷,贴于球面,舌尖下曲处与龙首下颏须相连,形成穿孔,孔内挂青玉圆环(特注2);器肩八个方角各嵌贴一石料蕉叶纹;器腹八个面边,由石料嵌贴的简化饕餮纹,形成“开光”边框。

就现状观察,这些石料嵌贴的纹饰以及龙首,曾经敷金,但由于年代久远敷金已经磨蚀殆尽。

此外,该鼎制作时,可能是因为色彩搭配的需要,和加强庄严肃穆之感,其嵌贴纹饰以外的器面均覆有黑漆(已没有任何气味),但其口沿、球面、器肩、器腹,或因长期触摸、擦拭,已经磨蚀,磨蚀处可见玉质发黄、通透,十分光滑,里面长满“饭糁”即絮状物。

另据观察对比,颈、腹壁厚度亦在1.70㎝左右。据器物铭文内容与相关资料显示,此器为东周即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晋邑(邵)觐献天子显王姬扁(公元前368—公元前320年在位),祭天礼地之鼎。

那么这种形制的鼎,到底是何名称?有何用处?为什么要用全玉制作,而不用名贵的黄金红铜制作呢?对此,《周礼》有着如下解释:“尊今作樽,盛酒器也。形制不一。《周礼》曰:尊有六类,即牲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鼎等是也。惟壶尊即壶,山鼎即壶也。形制不同,而盛酒则同也。《周礼》司尊彝,常六尊,设官专司。其重要可知。灌酒为祭祀之必要仪注,故尊、彝亦为礼器最要者,肇始必与彝同,惟今日存器只有商、周者为最古耳。尊之大者曰罍,形似壶。天子以玉饰;诸侯大夫皆黄金饰;士梓虽尊卑饰异,皆作云雷象,以其名字,故取于云雷也” 注②。

据此可知,此器为《周礼》六尊之一。

那么,它到底又是六尊当中的哪一种呢?若非原主人提示,笔者或许把它当成著尊、壶尊或大尊,现在看来它应该是“山鼎”之谓焉。之所以全玉制作——包括其它玉石料制作的各种纹饰和龙首——这是当时封建礼教的规制,即“天子以玉饰;诸侯大夫皆黄金饰;士梓虽尊卑饰异,皆作云雷象,以其名字,故取于云雷也。”

故,此器为天子祭祀之酒壶:“山鼎”是也。

二、山鼎铭文释读、字义及释意

(一)山鼎盘口外壁铭文摹本(自右向左竖读):

○铭文释读(自左向右横读):

山易弗晋櫑富出作愈明君暠出作愈明用邵册疆

○铭文字义:

1. 宣也,宣气散生萬物,有石而高,象形,凡山之屬皆從山所闲切(《金石字典》392页)

2. 蜥易,蝘蜓守宮也,象形,秘書說,日月為易象陰陽也,一曰從勿,凡易之屬皆從易,羊益切(《金石字典》592页)

3. 橋也,從丿從乀從韋,省臣鉉等曰,韋所以束枉戾也,分勿切(《金石字典》445页)。

4. 進也,日出萬物進,從日從臸,易曰明出地上,晉臣鉉等案臸道也,會意,即刃切(《金石字典》599页)

5.注③ 龜目酒尊,刻木作雲雷象,不窮也,從木畾聲,魯回切(《金石字典》672页)

6. 備也,一曰厚也,從宀畐聲,方副切(《金石字典》357页)

7. 進也,象艸木益滋上出達也,凡出之屬皆從出,尺律切(《金石字典》120页)

8. 起也,從人從乍,则洛切(《金石字典》62页)

9.注④ 薄也,从心俞声,论语曰,私靓愉愉如也,羊朱切(《金石字典》494页)② 空中木為舟也,從亼從舟從巜巜,水也,羊朱切(《金石字典》104页)

10. 照也,从月从囧,凡明之属皆从明,武兵切 古文明從日(《金石字典》590页)

11.① 尊也,從尹發號,故從口舉雲切(《金石字典》199页)② 姓也,亦郡也,一曰吳大言也,從夨口,吴平切,徐锴曰,大言故夨,口以出聲,詩曰,不吳不揚(《金石字典》199页)——山鼎“

”(君),此字与《金石字典》“吴”字更为接近;但“吴”与山鼎铭文前后字义相应,解之困难,以“君”解之尚可——可能为“君”字上下颠倒。故此考暂用“君”字。

12. (《金石字典》查无此字)①同“皓”(《现代汉语词典》446页)②(gao)﹤书﹥白(《现代汉语词典》367页)

13.⑤ 可施行也,從卜從中,衛宏說,凡用之屬皆從用,臣铉等曰,卜中乃可用也,余讼切(《金石字典》837页)

14.① 晉邑也,從邑召聲,寔照切(《金石字典》1314页)②:春秋晋邑(因特网:《带阝的古代地名》)。——因特网《甲骨文、金文篆字查询》“

”(召),与山鼎此字部首“召”,写法近似“

”(召)。

15.①,符命也,諸侯進,受於王也,象其札一長一短中有二編之形,凡册之屬皆從册,楚革切(《金石字典》112页)②告也,从册册,亦声,楚革切(《金石字典》608页)

16. 畺或從彊土(《金石字典》855页)

○铭文释意(大意):

宣气散 ,生万物,天子守土桥路通。

日出万物生长旺,龟目美酒贡不穷。

滋益草木起绿荫,巜巜水和载舟楫。

至尊天子暠日月,滋益草木起绿荫。

巜巜水和载舟楫,施行贞卜晋邑兴。

(二)山鼎颈部铭文摹本(自右向左竖读):

○铭文释读(自左向右横读):

晋弗櫗櫑易櫑山君山出俞用作明邵出俞用

作明邵富櫑易疆山君晋弗櫗出俞用作明邵

○铭文字义:

注⑥ 禾也,从禾蔑声莫结切(《金石字典》941页)。

○铭文释意(大意):

日出万物进,疆土桥路通。

稼禾生长旺,美酒贡不穷。

天子守疆土,龟目觐至尊。

宣气生万物,至尊天子幸。

宣气生万物,滋益草木生。

巜巜水载舟,贞卜可施行。

万事人乍起,日月囧乾坤。

晋邑囗邵地,滋益草木生。

巜巜水载舟,贞卜可施行。

晋邑囗邵地,宝畐方能备。

美酒贡不穷,天子守疆土(或因铭文嵌贴颠倒所致)。

疆土生万物,天子为至尊。

日出万物进,疆土桥路通。

稼禾生长旺,滋益草木生。

巜巜水载舟,贞卜可施行。

万事人乍起,日月囧乾坤。

晋邑囗邵地,(日月囧乾坤)。

(三)山鼎肩部铭文摹本(自右向左竖读):

○铭文释读(自左向右横读):

山君疆易櫗富山君櫗易弗疆用册邵贞

明作山君櫑富用册邵贞弗疆櫑易晋弗

○铭文字义:

注⑦ 卜問也,從卜貝以為贄,一曰鼎,省聲,京房所說,陟盈切(《金石字典》1227页)。

○铭文释意(大意):

宣气散,生万物,至尊天子守疆土;阴阳调和禾苗旺,至尊天子功德厚!

阴阳调和禾苗旺,富足桥路通疆土;施行符命祷上苍,为我邵地做贞卜!

日月升起天子幸,龟目美酒贡不穷;施行符命祷上苍,为我邵地做贞卜!

富足桥路通疆土,龟目美酒贡不穷;阴阳调和万物兴,富足桥路(通疆土)!

三、山鼎铭文的书体及山鼎的来源、觐献时间

要认识这么一些问题,首先必须简要回顾中国文字发展、演化的历史。按照汉字演化的历史,书体的排列顺序应该是从“仓颉造字”开始的。仓颉文字,曰为古篆。古篆流传于世者罕见。以下依次为: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与行书。

甲骨文,是殷墟出土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因甲骨载体而得名。甲骨文是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

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铭文”。由于周以前铜按类属称为“金”,故青铜器铭文亦称“金文”。金文以钟鼎铭文最为多见,故此又叫“钟鼎文”。

籀文,即大篆,专家学者大都认为是战国晚期的秦国文字。籀文笔道匀称,字体整齐,说明它是官定的标准文字。

“篆”本是大篆和小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作大篆,故后世则用“篆文”专指小篆。战国未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实行了“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统一文字,丞相李斯主持了这项工作。他废除了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并将秦国固有的籀文进行简省删改,同时也吸收民间的字体加以规范,便形成了一种“小篆”的书体。总体上说,小篆书体保留了大篆“笔道匀称,字体整齐”的传统,字体结构是由均匀圆转的线条所组成,字形整齐、长方,形成“圆中见方,方中寓圆”的特点。

隶书,整齐又长方形的小篆,写起来并不方便。因此,民间很快的又出现了一种较为草率的新字体,它破坏了小篆的端庄工整,把圆转弯曲的线条写成带方折的字形。据说这种新字体在下层小官吏、差役(皂隶)、奴隶中较为流行,所以称为“隶书”。 草书,文字学所指的“草书”,是一种特定的字体,它是民间从隶书发端萌芽的。在西汉初期用隶书书写的帛书和简牍中,可以看到有些字已经有连笔书写的现象,到西汉晚期,就出现了具有后世草书风格的字体。进入东汉以后,这些在民间流行的草书,经过文人书法家的加工,就有了比较规整、严格的形体。草书不但笔画勾连、字间勾连,而且形体高度简化,后来又出现了草书的变体,就是所谓的“狂草”,把汉字的形体简省得太过分了,而且还带有随意性,一般人难以辩认,因此逐渐失去了实用的价值,只能做为一种书法艺术品供人欣赏。 楷书,也是直接脱胎于隶书,它把隶书的扁形改为方形,人们常把汉字称为“方块字”,就是针对楷书而言。楷书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又经历了不少变迁,到隋唐之际才基本成熟。做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就是以楷书作为印书的主要字体,在宋代刻印的书籍中,楷书被美术化,写得更加规矩和美观,称为“宋体字”。后来还有模仿宋体字而加以变化的,叫做“仿宋体”。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不像楷书那么工整,也不像草书那么奔放。因为行书比楷书随便些,可以写得快,又不像草书潦草得让人不易看懂,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如果写得端正一点,就叫“行楷”;如果向草书靠拢,写得放纵一点,就叫“行草”。被称为“书圣”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他创作了大量的行书作品,长期以来,更是备受后人珍藏宝爱的艺术精品。 按照中国文字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知道,甲骨文流行于殷商,金文、籀文流行于商代到春秋战国,小篆流行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所谓的“甲骨文”、“金文”,是以书字的载体而命名的,似乎与书体本身并无更多的内在联系。因而,从书体本身的角度说,甲骨文、金文应该是属于“籀文”的范畴。并且春秋战国时期,是七国文字在不同国家并行的时代,各种文字既不统一,也不规范,尽管字义相差无几,字形却是迥异。这在《金石字典》收录的文字中,就有着充分的证明。而赵汝珍先生在《古玩指南》一书当中,所列书体则达20种之多,如:诅楚文、金剪书、悬针篆、填篆、方填书、雕虫书、偃波书、绞篆、鹤头书、鸟篆、鸟虫书、鹄头文、徵信文、回鸾文、符书文、云头文、鸟脚文、鱼文、龙文、虎文、石鼓文等。古文篆字,见之于秦之前的铜器铭文者,既不同于古篆,又有异于大小篆,汉代时谓之为奇字。可见,古文篆字在汉代即有“天书”之嫌。

那么,该山鼎的铭文究竟是属于哪种书体?该山鼎是谁觐献天子的?又在什么时候觐献天子的呢?这在山鼎铭文中都有间接证明。

现在先来看看该山鼎是谁觐献天子的。

该山鼎铭文中的“邵”,在《金石字典》里的解释是:晋邑也。网上《带阝的古代地名》曰:邵,春秋晋邑。这至少可以证明:(1)该山鼎铭文之“邵”,即东周时期的晋邑。(2)该山鼎是晋邑觐献东周天子祭祀天地的礼器。因为按《周礼》等级制度,礼器,天子以玉饰;诸侯大夫皆黄金饰。这种玉制礼器,晋邑是没有资格使用的,也是不敢使用的,它必须是觐献天子祭祀天地的贡品。(3)东周天子祭祀天地礼器的来源,可以由宫廷自己制作;也可以由地方觐献——这在《周礼》礼器的来源上,是否算一个新发现?——不然,该山鼎何以要贴上“邵”地的标签呢?所以,该山鼎应该是晋邑觐献天子祭祀天地的礼器。

明确了该山鼎由谁觐献,谨献给谁,那么现在就可以看看该山鼎被觐献的时间及其铭文的书体了。

史载,东周显王(姬扁)36年(公元前332年)以前,华阴长涧河以东属魏国阴晋邑,邑城遗址在今岳庙东...,后魏势渐衰。以至于显王(姬扁)36年,魏惠王将阴晋邑献给秦国以求和……(百度网《百度知道》)。这说明,公元前332年以前,晋邑属于魏国,公元前332年以后,晋邑则属于秦国了。那么,该山鼎觐献给东周天子显王,是在公元前332年之前还是之后呢?如果在此之前,该山鼎铭文书体应该属于“魏籀”;如果在此之后,则该山鼎铭文书体就属于“秦籀”了。

根据我国文字发展和书体演化的历史,该山鼎铭文的书体应该是东周时期秦国的籀文。因为,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基本做法,是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并将秦国固有的籀文进行简省删改,同时吸收民间的字体加以规范,这才形成了一种新的“小篆”书体。也就是说,小篆书体是脱胎于秦国大篆而形成的,或者说小篆书体在根本上就是秦国大篆的书体。而所谓的小篆“字形整齐、长方、线条圆转,圆中见方,方中寓圆”的特点,势必有着秦国大篆的基本形态。而该山鼎铭文书体所体现的,也正是这样一种特点。为此,笔者专门对《金石字典》收录的金石文字的书体进行了比较,结果是只有秦权、秦量、秦碑文、石鼓文、古陶文等少数几种书体具有“字形整齐、长方、线条圆转,圆中见方,方中寓圆”——而不是那种“两头尖尖,中间粗,四肢伸展”——的书体特点。如,秦瓦文石索、秦量诏版恆轩中的“下”;秦琅琊台石刻望堂金石、石鼓文昌硕临本中的“不”;秦量积古、秦铜量恆轩中的“之”、秦琅琊台石刻望堂中的“五”、秦瓦石索中的“亟”(四个异体字),等等。因此,该“山鼎”铭文书体应该是东周时期秦国的大篆。

但这里需要注意是,该山鼎铭文与其它金石文字相比,它是制造、嵌贴文字,而不是铸刻文字。可能是因为整齐美观、便于嵌贴的需要,该山鼎铭文书体显得更加规整统一,那种“字形整齐、长方、线条圆转,圆中见方,方中寓圆”的特点更加明显。

另外,关于“译文释义”,这里只是根据《金石字典》由《说文解字》得来的字义释其大意,因为古人的语言方式,尤其是祷词方式,现代人很难说清。那么是不是现代人对于古人文字、文章的意思就不能翻译、难以求解了呢?对于类似的问题,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机先生,在《文物学论文的撰写》讲座文稿中,谈“文物鉴定的八个步骤”时,说到的“文物定名”问题,恐怕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他说:

(文物)定名比较麻烦,定名应该是“名从主人”,当年那个使用它的时候的人把它叫什么名,这个名就是它的名字。比如,一双鞋,有的文章称其为“如意履”,到底是古人这么叫还是你给取的呢?你要不在下面给它分注开就容易糊涂了,只能叫某一个东西就是当时那个名字,比如说青铜器“镬”,“镬”只是先秦才有的名字,到了汉代叫鐎壶,不叫镬,很多文章管汉代的这个东西叫镬,这就不对了,不是名从主人了,如果出土了一个东西是我们从来没见过的,根本不知道的,特别是考古,会发现有些东西很奇怪,那么这样的话你可以用一个描述性的名字来记载,比如,有人说某物件叫“望远镜型陶器”,我们一看就知道,古人绝不会叫“望远镜型陶器”,这是一个描述性的名称,或者“三角什么纹”,不管是原来的名,还是新起的名,这都是可以的。若是新起的名你就无妨把它说的更加口语一点,更现代一点,让大家知道这个名是你后起的。下边就是用途,你只知道一个东西怎么回事,你不知道干什么使的,这就是一个很大缺陷。知其用途后,又知道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当时什么背景要求它有这样的活动、这样的用途,然后才能知道这个东西的历史地位,就是说鉴定本身是要经过质地、真伪、时代、制作、定名、用途、社会背景、历史地位整个的过程才能把它说清楚(《中国国家博物馆网》·2010-05-15孙机《谈文物学论文撰写》)。

所谓“译”,就是把外国文字译成本国文字,把外国语言译成本国语言……把古人的文章译成现代文章,或者使它口语化,目的是要明白它的意思,让现代人看得懂,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有现代语言的成分或因素。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古人的文章,只要抓住它的字义表述它本来的意思,不歪曲,不歧义,就应该是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你讲非要说古人的口语原话不可,现代人说得了吗?谁又知道古人这些祷词的口语原话是个什么样子的?谁又知道古人的口语与现代人的口语究竟有何完全的不同?何况古人的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本就是天悬地殊呢?

那么,该“山鼎”是在什么时间被觐献给天子的呢?铭文当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显王(姬扁)公元前368年登基,公元前320年逊位,在位48年。公元前332之前, 晋邑是魏国领地,当年被献归秦国。假设被献秦国之后的晋邑为得到天子的庇护,当年就向朝廷觐献了礼器,那么时至今日,“山鼎”在世的时间就是2343年。退一步讲,“山鼎”觐献的时间,假设是在显王逊位的前一年,即公元前321年,那么“山鼎”在世的时间,也应该有2319年了。

东周的国体,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256年结束,共存在514年。这期间,曾有过列侯儧越礼制,擅自郊天(在郊外祭祀天地)的事件发生,这就是史载东周平王(姬宜臼)十五年(公元前755年)“秦文公復立怒特祠,以祭大榟之神”和“鲁惠公闻秦国儹祀上帝,……遂儹用郊禘”,而导致“天下纷纷多事”的事件(见《东周列国志》第四回)。那么,该山鼎是否与这次“秦文公郊天”有关呢?若果真如此,该山鼎的存在,那就至少要再向前推435年了。但笔者认为这不可能。因为:(1)秦文公虽然妄自尊大,擅自郊天,那不过是儧越礼数试探天子。真正使用“天子的礼器”郊天,那他还是不敢的。(2)那时的晋邑还属于魏国,不属于秦国。晋邑没必要也不可能向秦国觐献“天子的礼器”。并且自此以后到魏国献地晋邑给秦国,好像再也没有发生过秦国儧越礼数擅自郊天的事情。(3)到公元前368年至公元前320年显王姬扁,已是东周晚期,也就是史称的战国时期。尽管这一时期诸侯纷争,逐渐强大,但天子的威仪仍存。作为祭祀天地的礼器,该山鼎非天子莫属,晋邑不可能也不敢觐献给其他的人。

还有,该山鼎是否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晋邑觐献大秦皇帝的呢?笔者认为这也不太可能。因为:(1)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晋邑是否存在,目前尚不见明确记载。(2)《金石字典》对“邵”的解释是:晋邑也。网查《带阝的古代地名》曰:邵,春秋晋邑。(3)秦始皇死后,生前所用器物大都掠入秦陵地宫,即便该山鼎能够幸免,又有谁敢于藏匿?

四、相关问题

(一)由上述铭文释意的语句来看,似有“不顺”、“颠倒”或“重复”之嫌,尤其是颈部铭文部分。这种“不顺”、“颠倒”是否古人与今人语言方式不同?这种“重复”是否古代祷词就是如此,就像今天的教民祷诵经文?本人不得而知。但笔者觉得那也只能是暂时如此了,因为该山鼎铭文之间相邻字意的连接本就如此。

(二)从现状看,该山鼎肩部铭文中的“作”字,是本来就嵌贴颠倒了的。对于这种情况怎么看,因此否定该山鼎及其铭文的真实吗?

对于这样的两个问题,孙机先生在《文物学论文的撰写》中谈历史虚无主义的论述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曹锦炎先生《自铎铭文考释》(《文物》2004年第2期)的相关内容,恐怕能够给予回答。

先将孙机先生有关论述的原文抄录如下:

……大家都知道《文物法》定的文物是三性:历史性、艺术性、科学性,另外《文物法》没说的就是文物的稀缺性,这个东西很少,物以稀为贵。此外文物还有一个不可再生性,文物的稀缺性与不可再生性也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文物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它就与一般的古物、一般的古董、一般的旧货分开了,其分开的关键就是要通过鉴定,文物只有通过鉴定以后认为有这个价值了,它才是文物,由于文物是一个历史实物证据,现在有一种学说就是历史的虚无学,根本就没有历史,历史是过去人的一些活动,这些活动已经过去了,你根本就看不见了,那么你现在看见的就是历史记载,而这个历史记载的人又有他的主观的看法。所以历史记载都是主观的,因此就没有历史,这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说法。

但是拿到文物的这个实物,你怎么虚无也虚无不了,实物在这,实物就是我们历史的最鲜明的、最直观的见证物,我们只要一说中国,人家知道就是长城,长城就是一件大文物。它代表中国,我们一说北京,就是天安门,天安门就代表北京,我们一说商周,大家就想起来司母戊鼎,我们每位同志都见过,但是它不叫司母戊鼎,它应是“后”母戊,皇后的后,因为当时商朝的大部分字反过来、正过来都行,当然有的左右不行,有的反正都行,所以那是一个“后”。在刚一出土的时候念公司的“司”,变成“司母戊”,而“司母戊”是讲不通的,“后母戊”的“后”代表它的身份,后不是完全一定指的皇后,我们知道“徯予后,后来其苏”这个后就指国王,国王这级都叫“后”,后来分开了,王是王,后是后,那么后母戊鼎是说身份是后,名字是母戊,给这个人做的鼎,后来妇好墓出土的后母辛鼎等等,把这个例子都说得很清楚,总而言之,这些实物使我们对于历史有了鲜明的直觉,是根本不能被虚无主义所抹煞的证据(《中国国家博物馆网》·2010-05-15孙机《谈文物学论文撰写》)。

再将曹锦炎先生《自铎铭文考释》的相关内容抄录如下:

“……世世鼓勿「之」,後孙之「勿」忘。

世世鼓之

‘之’字原与下行的‘勿’字位置互倒,造成铭文错乱,卒不可读,今据文意调整。这件甬钟的铭文原是在铸造时使用单字模嵌入主体陶范上的,类似于后世木活字的用法。由于不平整,每个字的四框往往有印痕,这在拓本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观察原器更为明显。这是吴越地区青铜器铭文常见的一个现象。这种范铸铭文方法,虽然便于铸造多件同铭器,但工匠稍有不慎(或因不识字)便会造成铭文错乱。如陈仁涛《金匮论古初集》著录的一件出土于安徽寿县的越王者旨於晹戈,铭文作‘越王晹旨於者’,实应为‘越王者旨於晹’,铭文竖列两行,因第3字与第6字字模互易误植而致。再如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越王者旨於晹矛,铭文除‘者’字外,不仅全部倒置,而且将最后‘於晹’二字误列于上端,结果铭文错讹成‘於越王晹旨者’,无法读通。本件钟铭‘勿’‘之’二字紧邻,也由于同样原因,造成了两字位置互易。”(《文物》2004年第2期)。

该山鼎虽出于北方秦魏而非南方吴越地区,恐怕铭文错乱的现象亦无可避免。但曹锦炎先生《自铎铭文考释》所列上述铭文错乱现象,可参照同类文物铭文习惯予以勘误,而象该山鼎这种“祷词”式铭文勘误,在没有确实的参照根据之前,也只能是暂时如此了。

(三)由上述器物的沁色,恐怕我们已经看出,该山鼎的玉质,已经严重老化。并且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它身上嵌贴的纹饰,不断有脱落。笔者平时检查发现后,都是用胶随时把它贴在原处。这说明该山鼎已步入老年。这种玉质发黄、通透,里面长满“饭糁”的状况,据我了解的常识,如果没有两三千年的时间,恐怕是难以形成的。

综上,笔者认为,该器物应该是业界前所未见的《周礼》记述的山鼎。它应该是东周晋邑觐献天子(姬扁)祭祀天地的礼器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物价值。

注释:

注①:“山王鼎”一说,源自原物主。

注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9月版《新编古玩收藏知识大全》330页)

注③:櫑(lei) 同“罍”或“酹”。

注④:愈 古愈愉通。

注⑤:用 与“周”类似。周 密也,從用口,職留切(《金石字典》206页)

注⑥:櫗(mie):为“禾”旁。因电脑字库查无此字,故以“櫗”代之。

注⑦:贞 与“鼎”类似或相同。《金石字典》亦曰籀(zhou)文二字同。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荊山之下入山林川澤螭魅蝄蜽莫能逢之以協承天休易卦巽木於下者為鼎象析木以炊也籀文以鼎為貞字凡鼎之屬皆從鼎都挺切(《金石字典》1531页)

「特注1」:此山鼎原被中央电视台《我有国宝》栏目选中,鉴定程序中被蔡国声)一票否决。否决理由:“东周的时候有粘胶吗?”其实,二里头遗址发掘的“绿松石粘嵌青铜龙牌”就是用胶粘嵌的。至于春秋,用胶的历史就更明确了,鲁班不仅发明了木工工具,还发明了鳔胶(鱼鳔胶)等,到了东周怎么就没有胶了呢?但辩之无用。这种滥用“话语权”封杀珍贵文物的“砖家”,真乃令人愤慨!

「特注2」:此挂环虽为青玉,却似弯曲对接两端粘接而成。原本百思不得其解。后因为一玉柄短佩剑拍照,不慎将玉剑格坠破。后试图用“哥俩好”粘胶修复,当两管胶合好抹到断面时,玉块顿时发软,待小心将其粘接,稍时,玉块又变硬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哥俩好”粘胶可以软化玉石,不知古人使用了什么软化材料,后经查阅相关资料,360百科这样写到:1、化学不是谁发明的,化学本身就有,在古时候人们就接触到了,例如,火的使用。2、古代化学主要于宏观方面发展化学,主要是炼丹术士推动了化学的发展。3、近代化学是在元素层面研究化学,现在是在微观、瞬间层面研究化学。又,《答案网》说:炼丹术是古代炼制丹药的一种传统技术,是近代化学的先驱。我国自战国以来就创始和应用了将药物加温生华的这种制药方法,为世界各国之最早者。

附图: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作者:孙保鹏。本文电子版文本由作者本人提供。如需转载、翻印须经本人允许。未经允许擅自转载、翻印或用于商业目的,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