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析中国传统脊饰符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螭吻在古建筑中的作用 小析中国传统脊饰符号

小析中国传统脊饰符号

2024-07-03 20: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小析中国传统脊饰符号——螭吻

- 吴 卫1   洪 山2      

摘 要:从何谓螭吻入手,对螭吻名称的衍化进行了回溯,探讨了魏晋鸱尾、唐宋鸱吻和明清螭吻等脊兽命名的历史演变过程;对螭吻的起源、螭吻的防火和螭吻的等级等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指出螭吻是封建皇权至上的礼制符号和防火防雷的图腾象征;透过正脊的这个脊兽——螭吻,我们看到了礼制和官本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屋脊造型产生的深远影响,感受到了古代建筑匠人的营造智慧,而这种创造精神正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财富。关键词:鸱尾;鸱吻;螭吻;起源;防火

一、何谓螭吻

螭吻,龙生九子之一,龙首鱼身,传说其好居高望远,常被放置在古建筑屋顶正脊两端,张着大口吞食正脊,其背部插有剑把,尾部上翘弯向天穹,远远望去,像给建筑物顶部立了一对犄角。《说文解字》中,对螭的解释为:“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云无角曰螭。”由此可见,螭是龙的一种,其和龙的主要区别则在于有没有角。螭吻亦作鸱尾、鸱吻、蚩吻、龙吻,关于“螭吻”的这种叫法,则是从明代才开始的。明代文学家杨慎(1488~1559)的《升庵集•卷八十一龙生九子》有:“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二曰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1]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1597~1679)在《夜航船•鳞介•龙有九子》中也有“二曰螭吻,好远望,故立于屋脊”,记载了螭吻因为其喜好远望而常立于屋脊的说法。

从现存至今的螭吻来看,其材质大部分都是由琉璃或者陶质材料等制成。2008年3月在广州五代十国时期南汉遗址(917~971),出土了一件黄釉陶螭吻(见图1所示),比国内现存最大的、山西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北端的金代(1115~1234)螭吻(见图2所示)还要早近百年。[2]该螭吻纹饰清晰,背部鳍纹舒展,周身布满鳞甲,底座配以云纹装饰,令人遗憾的是头部残缺,不能观其全貌而判断其吻部的具体形态。

图1 南汉遗址出土螭吻    

图2 山西大同华严寺金代螭吻

二、螭吻名称衍化回溯

从螭吻的名称变更来看,它体现着螭吻造型由“尾”到“吻”的演变过程。螭吻的早期名称为“鸱尾”,到了唐代才开始使用“鸱吻”这种叫法,宋元两代沿袭“鸱吻”称谓,明代才开始出现“螭吻”一说。

(一)魏晋鸱尾

魏晋时期的螭吻一般被称作鸱尾。在《隋书》卷六十八《宇文恺传》中,记载了隋代工部尚书宇文恺(555~612)“自晋以前,未有鸱尾”的论断,如果其断言是可信的话,从中可以判断“鸱尾”这一名称的出现是晋代(266~420)以后的事。[3]北魏郦道元(约470~527)所作《水经注》里面就有关于鸱尾的记载,《水经注•卷三十六•温水》记载了占城(中国古籍称之为林邑城,今越南中部地区)第二王朝建立者——范文(336~349)在位时期的城内建筑特征,其中有对城内鸱尾的描写:“今林邑东城南五里,有温公二垒是也……开东向殿,飞檐鸱尾,青琐丹墀,榱题桷椽,多诸古法……”,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林邑地区的建筑是大量吸收了中原地区的建筑特征的。从时间上来分析,范文所在位时期,正是中国的晋代。

这一时期,鸱尾的“尾”的特征已经十分明确。例如1996年,在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中,出土的一组精美的屏风漆画,即现藏于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的《列女古贤图》(见图3所示),画面题材取自汉代刘向的《古列女传》中的人物故事。画作手法与顾恺之(348~409)近似。[4]在第一张屏风漆画中,画面右上角的建筑物屋顶上所绘一对鸱尾,造型和鱼尾相似,并且出现了装饰性线条,弯向天穹,雄壮有力,立于屋顶两端,与整个屋顶完美地融合一体。几乎在同一时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鸱尾还有:位于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北魏古阳洞石刻建筑脊饰,以及甘肃麦积山石窟雕塑等。

图3   列女古贤图

(二)唐宋鸱吻

唐代是对螭吻的造型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一个朝代。诸多成书于这一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对螭吻的称呼都开始有了改变,即由“鸱尾”到“鸱吻”的转变,如在唐道世法师《法苑珠林》中的“烟张鸱吻火列云中”和《旧唐书》所记载的“六月戊午,大风,拔木发屋,毁端门鸱吻,都城门等及寺观鸱吻落者殆半”等等,都能找到这一变化。正是在这个时期,鸱吻的造型开始出现突出由“尾”到“吻”的变化。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有一种说法是这一时期的鸱吻吸收了佛教当中“摩羯鱼”(即鲸鱼)的形象,[5]南北朝时,印度的“摩竭鱼”随佛教传入中国,摩竭鱼在佛经上是水神的坐骑,能灭火,装饰在屋脊两头可以灭火消灾。[6]从具体时间上来看,在至今已经发掘的隋唐遗址中我们可以发现,在隋唐早期出土的都是“尾”形的鸱吻,至中唐以后,在石窟壁画及雕刻中就有了以突出“吻”的鸱吻形象的出现,[7] (P.615)为后来出现的吻吞正脊提供了样式。

宋元时期的鸱吻形象,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螭吻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别。不仅鸱吻的“五官”变得日渐清晰,而且纹饰也变得更加丰富。如宋徽宗赵佶所作《瑞鹤图》(见图4所示),此画作于政和二年(1112),描绘的是都城开封汴梁宣德门上,祥云笼罩,鹤群翱翔的吉瑞之兆。画中对宣德门上的鸱吻描绘得十分细致,吞食正脊的吻部坚韧而有力,而尾部的鳍看上去柔韧而舒展,鸱吻头上长角,身上布满龙鳞纹饰。同时其背上出现“抢铁”,与《营造法式》的形制相似。[8]

图4《瑞鹤图》(局部)

(三)明清螭吻

明清以后,正脊上的龙头形吞口增多,螭吻在造型已经明显地呈现龙的特征。相比于前代,明代皇族特别强调帝王的正统龙脉,皇帝喜欢自命为“真龙天子”,这一时期的螭吻开始出现诸多有关其为龙生九子之一的记载。如杨慎(1488~1559)在《词品•卷二•椒图》中所说的:“……近阅陆文量(即陆容,1436~1497)《菽园杂记》云:‘博物志逸篇曰,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鸱吻虫八  蜡之类也’”。李东阳的《怀麓堂集》载:“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记载清代行政法规和各种事例的《大清会典》中也称脊兽为螭吻:“亲王府……正殿上安螭吻、压脊仙人,以次,凡七种。”如北京天安门正脊上所立的螭吻所示,一只龙头正张开大口吞噬着大脊,其正面还有一只浮雕游龙,与吞口相对的还有背面的小兽头——背兽,上文提到的宋代“抢铁”在这里成为了剑把。(见图5)东汉班固的《汉书•司马相如传》在关于“蛟龙赤螭”的注中早有“龙子曰螭”的记载,而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的“螭”条也有:“螭,龙无角者”,所以古代文献中将“螭”解释为龙子,所谓“螭吻”即指“龙吻”。由于明清两代官式建筑屋脊上的兽头多为龙形,加上明代李东阳(1477~1516)的《怀麓堂集》、杨慎(1488~1559)的《升庵外集》、陆容(1436~1497)的《菽园杂记》,以及清代翟灏的《通俗篇》中都谈到了“龙生九子”,[9]其中也涉及到对螭吻的龙子解释,使得唐宋的“鸱吻”在明清两代文人笔下很自然地被改称为“螭吻”了。从形象上看“螭吻”就直接解释了它是“龙之吻”,是龙生九子之一,该龙子好吞、好居高守望,以“螭吻”来传达这种正脊吞兽的图形语义,更加切中当时盛行的龙文化语境。

图5 天安门正脊上的螭吻 吴卫摄

三、螭吻的三个问题

要进一步弄清楚螭吻的深刻含义,一定要把握好有关螭吻的三个问题:一是关于螭吻的起源、二是关于螭吻的防火、三是关于螭吻的等级。

(一)关于螭吻起源

关于螭吻的起源在学术界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这一点冯双元先生对当今关于螭吻研究的三种主要观点(即西汉起源说、晋代起源说和北魏起源说)进行过详细论证。[10]前人对于螭吻的研究,过于局限在文献中出现鸱尾(吻)起源时间上的讨论,而很少从其功能需要出发去考虑。从功能上来看,正脊是屋顶的前后两坡交汇之处,正脊两端分别为两条戗脊(或垂脊)的交点,而这两个点的位置,正好是屋顶上螭吻所在的位置。建筑屋顶自从出现的那一天起,就承担着为人类遮雨挡风的功能,而屋脊是屋顶上最容易漏雨的地方,人们加以重点维护是毋庸置疑的,在此结构节点上通过添置起翘的构件去加以覆盖和保护脊垄是完全必要的。由此可见,螭吻作为屋脊维护构件雏形的出现,是众多古代能工巧匠们通过自己的不断实践总结而得出的必然结果,后人又在其实用功能上不断加以美化和装饰,并赋予其一定的人文内涵。

笔者认为,关于螭吻的起源问题,要想单纯地通过文献上的只言片语来论证其具体的起源时间是片面的,应该结合图像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我们发现,最早在汉代画像砖上,已经出现了屋顶正脊两端的上翘构件(见图6所示)。对比同时代的其他画像砖,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点,正是在这一时期,屋顶的正脊两端上开始出现了上翘的状态。虽然我们不能够确定其具体形态是“尾”或是“吻”,但是相对于前代宫殿建筑平直单调的屋顶正脊,这已经是一种从无到有的突破。宋李昉(925~996)《太平御览》一书,第一八八卷“鸱尾条”引《唐会要》曰:“汉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于尾,以厌火祥。时人或谓鸱吻”,为螭吻正式登上汉代宫殿的正脊埋下了伏笔。所以,我们推断早在汉代,螭吻已经在帝王的宫殿中出现了。随着建筑构造工艺和防火防雷经验的不断丰富,螭吻的功能和形式自汉代以降也逐渐日臻完善,至晋代成为一种皇家建筑正脊上的标准程式构件而确定并传承下来。

图6《谒见》东汉 四川安仁出土

(二)关于螭吻防火

中国的古建筑大部分都是木质结构,木质材料的最大威胁就是火灾。在中国的象形文字中,最早的关于汉字“灾”字的能指就是大火焚烧房屋的形象。如在《说文解字》中,对“灾”的解释为:“災,天火也,本作烖。籀文作災。火起于下,焚其上也”,由此可见古人对火灾是有切肤之痛的。关于螭吻的防火功能,很多文献中都提到过汉代的“柏梁殿火灾事件”,使之成为螭吻历史上的经典案例。宋李诫(1035~1110)在《营造法式》卷二“鸱尾条”中引东汉荀悦(148~209)撰《汉纪》有:“柏梁台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于屋,以厌火祥”。而实际在今本《汉纪•十三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上没有发现此句,仅有“乙酉,柏梁台灾……越人勇之曰:‘越俗,有火灾复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这和以后西汉的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中:“(太初元年)十一月乙酉,柏梁灾。……勇之乃曰:‘越俗有火灾,复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于是作建章宫”类似。唐苏鹗《苏氏演义》上也有:“蚩者,海兽也。汉武帝作柏梁殿,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在宋王溥(922~982)《唐会要》卷四十四“杂灾变”条也有类似记载:“开元十五年七月四日。雷震兴教门两鸱吻,栏槛及柱灾。苏氏驳曰:东海有鱼,虬尾似鸱,因以为名,以则降雨。汉柏梁灾,越巫上压胜之法,乃大起建章宫,遂设鸱尾之像于屋脊,画藻井之文于梁上,用压火祥也。”这说明刚开始汉代人只是强调“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来克火灾,并没有明确说以鸱尾形象来胜火,而是在唐宋以后文献中才明确了“设鸱尾”的用途,即以“鸱尾之像”能避火消灾。

建筑物发生火灾,除了人为引起的因素外,由雷击而引发大火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的,在封建正统观念里,天子所居的大殿螭吻被雷击是非常不吉利的征兆,所以通过反复实践结合神话故事创造了尾部起翘的螭吻这种独特的造型。经过现代科学证明,古建筑正脊螭吻的尖端部分会形成放电现象,其尖端与雷雨云所携带的电荷发生缓慢的“中和”,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消雷作用。[11]螭吻发展到了后来,已经出现了金属丝做成的龙头吐丝(吐舌)的结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了避雷防火的功能。[12]

(三)关于螭吻等级

中国历代帝王都十分热衷于宫殿的修建,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有“蜀山兀,阿房出”之句,意为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将整个蜀地木材都砍伐一空去修建规模庞大的阿房宫。气势恢宏的中国古代皇家宫殿建筑是直接服务于封建皇权的,在一定程度上,巍峨雄伟的宫殿建筑就是皇权的象征。

从中国古建筑屋顶的形式来看,除了卷棚和攒尖外,其余的都有明显的正脊,正脊作为整个建筑结构中的最高处也是最重要的大脊,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起翘的鸱尾造型产生后可能逐渐成为一种官式做法而存在,能够反映古建筑等级的重要载体身份。所以,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螭吻立于建筑物屋顶的至高点(也是最惹眼的地方),它在给古建筑增添了威严和神秘色彩的同时,也体现着古代建筑物的等级规格。如唐代对于建筑营缮制度就有严格的规定,在唐《营缮令》中,对于不同品级的官员所居住屋舍的间架、藻井、屋顶装饰都有明确的规范。在《营缮令》中,还有“宫殿皆四阿鸱尾”的规定。[7](P.496)并且在《唐律》中,对于建舍违令者,杖一百,强迫拆改。宋人叶梦得(1077~1148)在《石林燕语》中,就有关于建筑“其制设吻者为殿,无吻者不为殿”的说法。从西安的唐代长安宫殿遗址所出土的鸱尾(如昭陵献殿出土鸱尾和九成宫遗址出土鸱尾等)来看(见图7所示),这一时期的鸱尾在造型上基本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规格尺寸却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因为这些鸱尾是位于不同级别的建筑物屋顶之上的缘故。

螭吻到了清代,还出现了“迎吻”这样庄严的封建皇家礼仪活动。每当大殿的螭吻烧制完成,皇帝都会派专门的大臣前往迎请,并要举行庄严的迎吻仪式。在《大清会典》中,明确记载了清代的迎吻活动。如在《清史稿》中所录:“若大工迎吻,祭琉璃窑神暨各门神,如祭司工礼”、“凡三大节进表……又亲耕、亲蚕、授时、颁诏、殿试、送榜、迎吻,凡前导以御仗出入者,皆奏导迎乐……若大工迎吻,祭琉璃窑神暨各门神,如祭司工礼……”由此可见,在清代,迎吻活动和诸如“亲耕、授时”属于同一个级别,也是一项十分隆重的皇家礼仪活动。到了这一阶段,螭吻已经 被彻底礼制符号化了,成为封建皇权的象征,是一种皇权至上的精神载体。

图7 长安遗址出土鸱尾

四、结语

螭吻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最初保护正脊结构功能的起翘构件鸱尾,到防火的神兽鸱吻,并逐渐成为龙子螭吻,演变为封建建筑等级的象征符号,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古人注重礼制的仪式化造物装饰范式。螭吻立于大殿正脊之上,给正脊增添了高低起伏的天际线美感,为中国大屋顶建筑正脊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不能不算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符号的又一创新。同时,作为龙子和皇权的象征,螭吻也被赋予封建皇家宫殿威严的气势。螭吻威猛的吞口造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震慑来自天空的妖孽,是人们防火防雷消灾的图腾化象征,也被赋予古人渴望平安幸福生活的精神寄托。透过正脊的这个脊兽——螭吻,我们看到了礼制和官本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屋脊造型产生的深远影响,感受到了古代建筑匠人的营造智慧,而这种创造精神正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财富。

参考文献[1] 吴卫.赑屃驮碑考窥[J].求索,2005(4):129.[2] 百度百科之“黄釉陶鸱吻”条,http://baike.baidu.com/view/3511075.htm[3] 村田治郎.中国鸱尾史略(上)[J].古建园林技术,1998(1):60.[4] 邹文,周志.中国绘画经典(上) [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7:39.[5] 臧丽娜.鸱尾考略[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82.[6] 徐华铛.龙生九子[J].古建园林技术,1994(1):59.[7] 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96/615.[8] 赵青,马莎.鸱尾小考[J].装饰,2007(7):96.[9] 周颖. “龙生九种”考[J].红楼梦学刊,1986(1):148.[10] 冯双元.鸱尾起源考[J].考古与文物,2011(1):58.[11] 吴保安,邢江平.五台山佛光寺古建筑避雷原因探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4):97.[12] 翁文国,范维澄.中国古建筑防火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1(5):20.

图片出处图1:《南汉遗址出土螭吻》,《网易新闻》,2008年3月21日。出自:http://news.163.com/08/0321/04/47HJH5DO0001124J.html图2:《山西大同华严寺金代螭吻》,《中国民族宗教网》出自: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216356-1.htm图3:《列女古贤图》,出自:中国绘画经典[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7:39图4:《瑞鹤图》(局部),出自:中国绘画经典[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7: 162图5:《天安门正脊上的螭吻》,吴卫摄图6:《谒见》,东汉,四川安仁出土。出自:http://6660409.blog.163.com/blog/static/47241969201151611624986/图7:《长安遗址出土鸱尾》,出自:http://www.hanminzu.org/bbs/redirect.php?fid=62&tid=273418&goto=nextnewset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中国传统装饰纹样艺术符号研究》项目编号:08K004

作者简介1、吴卫(1967~),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曾于1988~1990年留学日本千叶大学デザイン学科。现任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湖南省包装设计艺术与技术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委员、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南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现主要从事传统艺术符号和高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通讯地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路88号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处,412007。2、洪山(1987~),男,湖南邵阳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2011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通讯地址:湖南省株洲市湖南工业大学学生宿舍29栋129,邮编:412007。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