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之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虚拟细胞名词解释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之四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之四

2024-06-15 07: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十一章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元(neuron):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神经胶质(Neuroglia):是神经组织内除神经元外的另一大类细胞,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体积一般比神经元小,数量远较神经元为多。具有突起,但胞突不分树突和轴突,亦没有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和周围神经系统胶质细胞。

灰质(grey matter):为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集聚部位,富有血管,在新鲜标本中色泽灰暗。在脑部,灰质集中于表层,称为皮质。

白质(white matter):是泛指神经纤维在中枢神经内集聚而成。由于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含有类脂质,故色泽亮白而得名。大脑及小脑的白质位于皮质的深部而称髓质。

神经核(nusleus):在中枢,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或柱。

纤维束(fasciculus):在白质中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成束,称纤维束。

神经节(ganglion):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形成神经节。其中,由假单极或双极神经元等感觉性神经元胞体聚集起所形成的为感觉性神经元,由内脏运动神经元的胞体聚集在一起所构成的为内脏神经节。

脊髓圆锥(conus medullaris):腰骶膨大向下则急剧缩小,成为一个圆锥形的末端。

脊髓节:每一个脊髓节的前根和后根的外侧端在椎间孔处合成一条脊神经,经过相应的椎间孔离开椎间孔。

颈膨大(cervical enlargement)自第4或第5颈节到第1胸节,腰骶膨大(lumbosacral enlargement)自第2腰节起到第3骶节。颈膨大及腰骶膨大的形成,分别与上肢和下肢的出现有关,是由于此两处细胞和纤维数目增多所致。

终丝(filum terminale):自脊髓圆锥向下延为一根细长的无神经组织的终丝,止于尾骨背面的骨膜。

马尾(cauda equina):腰、骶和尾神经根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围绕终丝周围形成马尾。因第一腰椎以下已无脊髓,故临床上常在第3、4腰椎间或第4、5腰椎间进行穿刺,可以避免刺伤脊髓。

白质前连合(anterior white commissure):在中央管前方,左右前索间的白质部分称白质前连合。损伤后表现:出现两侧对称性、节段性的比损伤平面低1~2节段的温痛觉丧失。

固有束(proper fasciculus):紧贴灰质的表面,在白质的三个索内均有,即前固有束、外侧固有束和后固有束,分别位于前索,外索和后索,固有束主要由后角细胞的轴突构成,它们的行程不超越脊髓,往往在同侧或对侧灰质边缘集聚,升降一定距离后,又返回灰质内终止。固有束具有联系脊髓不同节段的作用,脊髓借固有束可完成节段或节间反射。

第四脑室脉络组织:下髓帆和菱形窝下外侧界之间的大部分第四脑室顶后部没有神经组织,室管膜后面直接由软膜和血管被覆,它们共同形成第四脑室脉络组织。脉络组织上的一部分血管反复分支缠绕成丛,成为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第四脑室脉络组织上有三个孔,不成对的第四脑室正中孔,成对的第四脑室外侧孔,向后借这三个孔与蛛网膜下腔交通。

锥体交叉(decussation of pyramid):在延髓和脊髓交界处,锥体内由端脑发出的皮质脊髓束纤维大部分交叉至对侧脊髓侧索下行,形成锥体交叉。此交叉呈发辫状,部分填塞了前正中裂。

桥脑小脑三角(pomtocerebellar trigone):延脑、桥脑和小脑的交角处,前庭蜗神经和面神经根恰好位于此处,该部位的肿瘤 (多为听神经瘤)可涉及这些脑神经和小脑而引起相应症状。

面神经丘(facial colliculus):在靠近髓纹上缘的内侧的特别膨隆,内含面神经膝和展神经核。

迷走神经三角(vagal triangle):在髓纹以下靠外下方,内含迷走神经背核。

大脑脚:中脑腹侧面的两侧个形成一个粗大的柱状隆起,由大脑皮质发出的两行下行纤维束构成。

内侧丘系交叉(decussation of medial lemniscus):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纤维弯绕中央灰质的外缘至腹侧形成内弓状纤维,在中央管腹侧的中线上左右交叉,称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转折上行形成内侧丘系。

斜方体(trapezoid body):听觉冲动经蜗神经传入蜗神经核,后者发出第二级纤维,大部分横过桥脑被盖前缘形成斜方体,交叉至对侧后与对侧不交叉的纤维合在一起上行成为外侧丘系。

三叉丘系(trigeminal lemniscus):三叉神经脊束核及三叉神经桥脑核发出的二级纤维绝大部分交叉至对侧上行,组成三叉丘系。该系紧随内侧丘系的背侧或背外侧上行,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传导对侧头面部的一般躯体感觉。

顶盖前区(pretectal area):位于中脑和间脑交界区,紧靠上丘头端。该区神经元直接接受来自视网膜经视束和上丘臂的视觉纤维,并接受视觉皮质和上丘的投射。顶盖前区传出纤维止于双侧动眼神经副核,完成瞳孔对光反射。是瞳孔反射的中枢。

小脑扁桃体(tonsil of cerebellum):蚓垂两旁,靠近延髓背面的小脑半球向下膨隆,称小脑扁桃体。位置靠近枕骨大孔。当颅脑外伤,水肿或肿瘤等导致颅内压升高时,该部嵌入枕骨大孔形成小脑扁桃体疝,从而使延脑受压,导致呼吸、循环障碍,危及生命。

新小脑(paleocerebelllum):是小脑半球外侧部,它在进化中出现最晚、最新的部分,在灵长类最发达;该部的出现与大脑皮质的发展有关,主要接受大脑皮质经由桥脑核中继的信息,故称之为大脑小脑或桥脑小脑。

小脑核:小脑髓质中央部埋藏的灰质核团。

后丘脑:位于丘脑的后下方,中脑顶盖的上方,包括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分别借下丘臂和上丘臂与下丘和上丘相连。

基底核:在端脑半球底部中央的白质中存在的较大的灰质核团,外置靠近脑底。包括纹状体,屏状核和杏仁体。狭义的基底核仅指纹状体。

纹状体(corpus striatum):有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尾状核和壳是较新的结构,合称新纹状体,苍白球是纹状体较古老的部分,称旧纹状体。纹状体在哺乳类以下的低等动物是调节躯体和内脏的活动,并对环境作本能性适应的高级中枢。在高等哺乳动物和人,成为皮质下调节躯体运动的重要中枢,是锥体外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维持肌张力和协调随意运动。

胼胝体(corpus callosum):位于大脑纵裂底,由连合左、右半球新皮质的纤维构成。在正中矢状切面上,略呈弓形。胼胝体前端尖细呈钩状,称胼胝体嘴,弯曲部称胼胝体膝,中间部称胼胝体干,后部圆钝称胼胝体压部。在经胼胝体所作的水平切面上,可见其纤维向两半球内部的前后左右辐射,广泛联系额、顶、枕、颞叶。

内囊(internal capsule):位于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在两侧半球水平切面上,两侧内囊呈开口向外侧横放的双“>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