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指南》解读系列之二:效能指标解读 – 教育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虚拟仿真电路概念解释 《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指南》解读系列之二:效能指标解读 – 教育圈

《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指南》解读系列之二:效能指标解读 – 教育圈

2024-07-15 08: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效能指标的内涵与作用

《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效能数据指标》是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专家组紧扣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目标与任务,旨在引导各培育项目单位贯彻新理念、新思路、新机制、新模式,推进基地培育项目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地开展建设。

 指标体系共包括基地建设、基地应用、示范特色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能够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的总体进展情况。其中一级指标对应了基地建设、成果应用、示范特色三个方面。基地建设部分主要评价资金投入、平台、资源、师资、建设成效等几个维度,指标的设计既看资金和人力的投入,更看资源、平台、成效的产出,既看硬件设施也看软件资源。评价注重将实训基地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来审视建设的投入与成效的比值。

基地应用部分主要评价基地服务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人员培训、课程资源共享及国内、国际推广成果等几个维度,指标设计既看理念更看效果,既看投入更看产出。基地建设的成果必须走向应用融合、创新融合,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因此虚拟仿真实训如何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环节、如何更好地与职业院校服务社会人员培训环节融合是这一部分评价的重点。共建共享本身是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因此如何进行资源共享、成果推广,发挥示范作用,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

示范特色部分主要评价各基地的个性化建设成效。特色发展是职业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立足区域、立足本校优势,方才可以实现差异化发展、高质量发展。因此各校在探索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校本建设模式、经验等方面,有本校的特色、专业特色、区域特色、行业特色的元素体现其中,因此也设置了示范特色指标的自选指标。

二、效能指标的制定原则

在效能数据指标的制定的过程中,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了来自职业院校、“双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专家,在指标体系的研讨中,秉持了以下几条原则:

1.相关性原则。数据指标的筛选以与实训基地建设与应用密切相关为基本准则,效能指标与建设应用目标要有某种程度的相关性,指标的实现一定要对实训基地建设目标的实现有实质性的贡献。

2.可获得性原则。筛选的数据指标具有含义明确、能够获取,且可以在不同时点重复进行统计;相关指标也设计了明确的计算公式,操作简便。

3.敏感性原则。筛选的指标能够区别实训基地间的不同建设水平,能够为基地建设、应用的成效和水平比较提供依据。

4.系统性原则。效能指标体系能全面反映实训基地建设的综合状况,既能反映基地建设的直接成效,又能反映间接效果,保证效能评价的综合性和可信度。

5.交叉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遵循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总计43项指标中有定量指标38项,形成了以定量指标计算为主的体系格局,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客观性,便于计量、比较;同时设置了5项定性指标又可以弥补定量指标评价的不足,相互补充。

三、指标的使用

对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进行效能评价,是落实《关于公布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21〕35号)“指导项目单位开展建设工作,监测建设进度,评估建设成效”的要求,进行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重要环节。效能数据指标是进行效能评价的标准体系。

数据监测需要保持纵向的可对比性,效能评价重点考察2020年基础数据上的建设增量及其建设成效,这意味着部分培育单位的部分效能指标可能有0的可能,但这并不影响到认定工作的结果。认定坚持“看过程也看结果”“注重持续改进”的原则,重点看基地建设的增量与成效。而且基地更重要不是软硬件建设,而是应用和模式的探索。

数据监测的纵向对比也要求培育单位认真细致地将建设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尤其是建设任务要进行时间上(分年度或分季度)、类型上(如资源、平台、环境、师资等方面)进行细分,进行统筹规划,使得建设方案具有可执行性和可评估性,既便于数据的填报又便于院校对这项工作进行自评。这也意味着旧的项目建设投入与成效并不能固化成建设成效的必然优势,在既看结果也看过程的导向下,培育单位需要在建设期内持续进行投入、建设,持续改进建设效果、探索建设与应用模式,以求取得更为良好的建设成效。

在使用效能指标指导实训基地建设中,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理性看待效能指标的指导和评价意义。要科学、理性地看待效能数据指标的作用,避免陷入唯效能指标的倾向。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认定工作既看结果更看过程、既看理念更看效果,建设基地的过程中要注重建设经验、模式的探索,注重建设成效。

2.整体化地理解效能指标的内涵与价值。要将效能指标的使用置于对《建设指南》的整体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效能指标是对实训基地建设进行评价的一套体系,它提炼了实训基地建设的最大公约数,以便于进行横向比较,但指标本身不应该成为建设活动的根本导向,建设过程要在《建设指南》的综合运用中系统把握。

3.要将对效能指标的运用贯穿建设全过程。对效能指标的运用,要充分运用好其指导意义,保持持续一致地建设,效能评价不仅只是依凭建设效能数据来评价,还要综合年度总结报告、实地抽查复核等形式开展,也就是建设的过程要表现出持续性,不能以旧充新、不能停滞不前,要保持建设和创新的节奏。

四、效能指标的分项说明

(一)基地建设指标

基地建设指标共包括资金执行、管理平台、校本资源、教师发展、建设成效5个二级指标,主要考察实训基地的建设投入和基本产出,其中前4项属于投入部分的评价,第5项对应投入的建设产出的评价。

在这一部分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资金执行部分:(1)最终投入的预算资金需要与提交的建设方案中的预算需保持大致相当,不能出现较大出入;(2)资金投入是包含政府财政资金、企业资金、学校自筹资金等来源的,其他第三方以设备、资源等投入建设的,投入的设备、资源等可以折算为到位资金;(3)资金预算到位率和预算支持执行率须高于90%。

2.管理平台:这一部分有4个三级指标,也即是提出了4项建设基本要求,即平台独立、平台互联、符合网络安全管理要求、管理规范。其中,在平台的独立性要求上主要是针对实训教学资源和活动的特殊性而提出的要求,要求平台有独立的访问地址和管理后台;其次按照《建设指南》中要求的要与其他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独立平台也需要通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与备案。管理科学规范是需要自我证明的一个指标,需要学校根据指标释义来具体说明和证明基地建设中体现了管理科学规范的理念、实现可视化、智能化,能够用于开展基地建设的诊断改进。

3.校本资源:这一部分有4项三级指标构成,在指标释义部分都有明确的公式说明。

三级指标释义标准要求虚拟仿真实训资源更新率年度更新的虚拟仿真实训项目数/虚拟仿真实训项目总数×100%要求高于50%含有虚实仿真实训资源的课程占比含有虚实仿真实训资源的课程数/课程总数×100%;要求高于40%含有虚实结合实训资源的课程占比含有虚实结合实训资源的课程数/含有虚实仿真实训资源的课程数×100%;宜高于20%含有虚拟仿真实训资源的教材占比含有虚拟仿真实训资源的教材(含活页式教材或实训手册)数/教材总数×100%;要求高于20%

这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有两个概念的范围:

(1)课程总数的范围,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所支持服务的专业的全部课程总数,包含各专业开设的各类型课程。如果是面向全校范围的实训基地,那就是覆盖全校的全部专业,如果是面向一个或几个专业群建设的基地,那就是覆盖专业群包括的全部专业。 

(2)教材总数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所支持服务的所有专业正式出版的全部教材,包含了纸质教材和电子教材。出版的教材范围涵盖已签订出版合同的教材。对于尚未出版但已经在校内经审核使用的含有虚拟仿真实训资源的校本教材,可以作为基地建设的特色建设成果,在示范特色指标中予以说明。

4.教师发展:这一部分共有5个指标,其中2项计算比例值、3项为绝对值填报,主要从教师参加虚拟仿真实训培训、资源开放来评价培育单位教师对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的参与度;从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相关课题、虚拟仿真类大赛获奖来看教师队伍在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方面的工作成果;从引进和培养人才方面来评价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效。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参加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专题培训的教师占比、参与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开发的教师占比两项指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都是以全校为计算范围的,参加各类培训的教师总人次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所支持服务的所有专业的承担教学任务、实训指导任务的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的总人次,教师总数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所支持服务的所有专业的所有承担教学任务、实训指导任务的教师。

(2)引进、培养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项指标,统一的要求是引进或培养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应具备虚拟仿真技术应用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且拥有相关经历。这一指标还需要准备相关佐证材料,说明引进人才符合师德师风高尚、技能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要求。

5.建设成效:这一部分包括了5个三级指标,其中3项为计算比例值,1项为填写具体数值,1项为有无、提供佐证说明即可。

(1)任务终期完成度:要求达到100%,在基地建设期结束前要实现建设任务全部完成的目标,因此要在任务书中科学合理地分解建设任务,使得各项任务可以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

(2)虚拟仿真实训解决“三高三难”痛点和难点的情况:这一指标要求高于80%,其计算的基数是实训基地服务覆盖范围内的专业和课程中所遇到的实训痛点、难点。

(3)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年度平均利用率:这一指标是落实“重建设更重应用”的指导思想,推进提升实训基地的应用率,保证建设成效。这个指标的计算公式稍显复杂,但明确两点,按照公式计算就很简明:第一,在校生和社会人员都是实训基地服务覆盖范围内的专业的学生或参加这些专业学习的社会人员;第二,年度最大实训学时是根据本校的教学计划安排计算的最大实训学时,也即是一个实训室在符合各项安全和制度规定的前提下所能安排的最大实训学时,但《建设指南》也给这一数值设立了一个上限3000学时。

(二)基地应用指标

基地应用指标包括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课程共享、国内推广、国际推广5个二级指标,对应了现代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两大基本功能。

1.人才培养。这一部分包括了8个三级指标,囊括了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服务覆盖的专业、订单班或现代学徒制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实训在校生的占比情况,以及学生利用实训基地考取技能证书、参加虚拟仿真类大赛获奖的情况。随着云技术的进步,云端进行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的手段开始普及,指标体系也设计了云端参加虚拟仿真实训的人时数的统计。另外,教学满意度是衡量人才培养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在指标体系中也针对师生对虚拟仿真实训的满意度设置了相应的指标。

在这一部分中,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建设指南》中本部分的前4项指标的计算公式中的计算基数(分母)均为该基地服务覆盖范围内的专业或专业相关的要素的总数。如果是面向全校的综合性基地,则基数为全校所有专业;若是面向1个或几个专业群的基地,则基数为服务的专业群的全部专业。

(2)虚拟仿真实训服务的专业,需要该专业实训教学中实际使用到了实训基地的场地、资源、课程等,并且体现了虚拟仿真技术与专业实训教学的结合。

(3)虚拟仿真实训服务职业技能等级鉴定项目的认定只要求该项目采用了虚拟仿真实训的资源即可。

(4)师生对虚拟仿真实训的满意度,需要在监测系统中上传问卷调查报告作为佐证。

(5)对在校生参加虚拟仿真实训的人的统计,扩大了在校生的认定范围,将虚拟仿真实训课程资源共享院校的在校学生也纳入统计范围中。

2.社会服务。这一部分的指标与人才培养部分的指标基本相同,主要评估对象变成社会人员,本部分的计算范围仍是基地服务覆盖范围内的专业或专业相关要素。

3.课程共享、国内推广、国际推广部分的数量填报虽然是以填报绝对数值为主要形式,但需要提供相应的佐证材料,因此数值的填报需要有事实材料作为依据和支撑。

(三)示范特色指标

建设效能评价特别鼓励各培育项目结合本区域、本行业、本校、本专业群等的实际,突出建设亮点、突出特色优势,彰显示范性。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