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公管院长朱旭峰:AI技术平权和技术鸿沟会同时发生,带给普通人跃迁机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蒸汽机的应用领域和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清华公管院长朱旭峰:AI技术平权和技术鸿沟会同时发生,带给普通人跃迁机遇

清华公管院长朱旭峰:AI技术平权和技术鸿沟会同时发生,带给普通人跃迁机遇

#清华公管院长朱旭峰:AI技术平权和技术鸿沟会同时发生,带给普通人跃迁机遇|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AI未来指北》栏目由腾讯新闻推出,邀约全球业内专家、创业者、投资人,探讨AI领域的技术发展、商业模式、应用场景及治理挑战。

文 / 郭晓静 郝博阳

18世纪60年代的一天,一群暴徒闯入一个家庭,并高喊着“让你制作的机器见鬼去吧”,然后砸毁了男主人发明的纺织机,甚至纵火点燃了他们的房屋。

这个男主人名叫詹姆斯·哈格里夫斯,他本来是一个普通的纺织工人,因为发明了大名鼎鼎的"珍妮纺织机",而赢得了大量的报酬。而他的发明,因为威胁到了工人的生计,遭到了暴力反抗。

历史上,新技术造成的或对传统劳动力的替代问题从未间断过。今天,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发展,让人们重新提起了历史上曾经遇到过的问题。新技术的发展是不是会让大量工作被取代?是不是会造成更大的技术鸿沟?甚至,人类的生存,是不是也会受到“机器”前所未有的威胁?

担心被“机器”替代的人曾经用尽全力反抗,似乎也没有抵挡住技术进步的滚滚车轮。反而是身处于大时代中的个体,如何看待技术的进步,可能会深刻影响个人的人生轨迹。站在AI大时代的背景之下,我们究竟如何看待似乎每日都在进化的人工智能技术?它的影响,真的能够和蒸汽机对人类历史的影响相提并论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朱旭峰进行了深度交流。处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初期,很多问题并无定论,朱旭峰老师的研究领域覆盖了公共政策理论、可持续发展政策、科技治理、转型与公共治理等,与他的对话,给我们了一些全新的思维视角,去认真思考,如何应对新技术的爆发式发展。

以下为对话精华:

一、大语言模型并非突破式创新,要说AI是又一次工业革命可能为时过早

腾讯科技:人工智能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意义,是否能超越蒸汽机的发明?

朱旭峰:AI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突破,技术的突破和技术的突破性原创创新,理论上不是一个概念。原创的创新其实是从0到1,可以说AI的人工智能创新目前所谓技术突破并不是0到1的创新,而是由于各种软硬件的技术提升、成本的下降使得原来一些AI算法技术理念直到今天得以实现。我并不认为ChatGPT,生成式的AI是突破性的创新。如果要说突破性的创新是在20年前,当时人工智能基本的算法刚被提出,这是突破性创新。

我再举个太阳能光伏的例子,现在光伏产业方兴未艾,中国的光伏产业市场占有率非常高。但是真正意义上光伏的技术,从0到1的创新其实是在二、三十年前,但是那个时候每生产一度电需要花的成本是100美元,远远不可能市场化。

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技术的进步是量变的进步,现在的光伏技术,每生产一度电只要一美分,因此它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而现在像ChatGPT这样的应用能够被全世界使用,其实本质上也和其他的软硬件技术的提升,以及成本的降低分不开。最近这半年OpenAI、ChatGPT的爆发,我们可以说它是技术涌现,但是它不是一个大的突破性创新。

第二,我们来看它和蒸汽机的比较。蒸汽机带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它所带来的影响不仅是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它影响的是整个世界的格局,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蒸汽机的发明推动英国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甚至也给君主立宪制打下了一个经济基础。

不可否认,蒸汽机的发明使得大量的农民失业,但是农民失业一转身就变成了产业工人,进入到了工厂成为了无产阶级。我们从世界格局来看,工业革命使得英国经济崛起,形成了大英帝国,也影响到了全世界很多国家。

这种重大的变化可以说是蒸汽机带来的,所以我们叫做工业革命。但是你要说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发展会不会形成所谓的又一次工业革命?我看目前下这个判断为之过早。可以这么说,最近这一百年类似级别的创新其实每几年就会有一个。如果把基因工程、原子能、人工智能等都放到一起来看,到底谁更厉害?可能很难比较了。从最开始的电报、电话的发明、飞机的发明到后来互联网,这些新技术的发明对社会、经济、政治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我相信AI也一样,这个我们不能否认,但是人工智能尤其是单指大模型应用的爆发是否会像蒸汽机那样,把人类社会从所谓的封建社会带向资本主义社会,带来如此大的一个变化,我觉得现在下这个判断还为时过早。

腾讯科技:AI可以带来效率提升,效率的提升可能就意味着能给世界带来更多的繁荣,您觉得AI这次革命可能对几十年后的世界繁荣产生什么有益的影响?

朱旭峰:其实所有的技术创新都是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发明了汽车,交通就方便很多。我们发明了飞机,两个国家之间互相飞只要几个小时。所以其实所有技术的进步都是为了提高效率,AI的进步很明显也是可以从方方面面大幅提高效率,比如说文本的生成、图片的生成,甚至于机器、软件的编程等等,AI都能够帮助开发者大规模的提高效率。这种过程中其实会创造大量的财富,这方面我们一定要特别、特别的支持AI发展。

二、人工智能的出现,技术平权和技术鸿沟都会同时发生

腾讯科技:微软的CEO纳德拉说:“之前科技革新带来的是GDP的大幅增长,这次AI的革新可能带来的是一种科技平权”,您同意这种看法吗?

朱旭峰:我相信像AI的出现,技术平权和技术鸿沟都会同时发生。可以说任何一个帮助信息传播的技术都会有技术平权的功能,比如欧洲中世纪,当年他们发明了印刷机,早在没有印刷机的时候大家看书怎么看?是非常少量的书只能由少数的精英获得——少数的牧师、神父。

在欧洲中世纪并不是每家每户都能够有《圣经》,所以真正《圣经》神权的解释权基本上是掌握在一个地方的牧师、神父手里。后来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本的成本大幅度降低,使得每家每户都有一本《圣经》,都会自己理解上帝是怎么造福人类的,最后其实可以带来非常大的变化:第一,神权的衰弱,这就是技术平权,原来解释神权,以及神权的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最后由于技术的发明,技术的进步,人人都能掌握关于《圣经》的知识。第二,新的宗教出现,像欧洲后来新教的出现其实都是由于印刷术的发明带来了后续的影响。第三,文艺复兴,也是由于知识的普及,每个人都能够看书了,知识普及了,所以形成比较好的社会基础,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文艺复兴。当然文艺复兴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欧洲的黑死病,大家发现死了这么多人,上帝没法救你了,很多人就不再相信神,信科学了。

但是你要想第二个问题,所谓的技术鸿沟如何伴随新技术而产生?新的技术的产生当然会形成新的精英阶级,新的精英阶级当然是少数的。所以我相信人工智能的发展一方面对普罗大众来说是技术平权,但是对于非常少数的,他能够掌握到这个技术的精髓,并且可以运用人工智能创造新的产业、新的机会,这就会产生新的精英,这些人当然会拉大普通人和他们的差距。这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技术鸿沟。

目前其实很多人担忧人工智能的发展。因为他们会担心由于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会失业。但是,新的技术的发明总会有一些人由于掌握了这些技术而成为新的精英阶层。我们社会应该鼓励这样的情况发生,有一个技术进步,你就成为了世界的精英领袖,我们当然希望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这是我想说的第二点。

至于另外一个层面的数字鸿沟,比如说对老人,对于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在人工智能,或者是数字社会可能是占到了劣势,他们没法应用人工智能的技术享受到它带来的生活便利。这本质上不是AI所造成的,本来这些人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所以AI技术的发展最开始并没有考虑到服务这些人,最后导致这些人在使用AI的时候非常不方便。未来怎么办?我们当然要更多地使用这些AI,让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学会运用这些AI,让这些数据反哺人工智能,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他们。

我相信未来,比如说现在数字社会大家都在说老年人打车不方便,为什么?因为人人都有手机了,但是打车现在都靠手机软件,老年人没有手机怎么办?未来很有可能不需要手机,在一个电线杆子上面有一个人脸识别的系统,只要脸照一下就能够叫出租车了,这是不是就解决了老年人由于数字社会打不到车的窘境?所以,这个问题并不是反对AI的理由,而是加强AI发展的理由。

三、人工智能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算力,但对可持续发展也有助力

腾讯科技:AI需要大量算力支撑,这是否对环境仅仅会产生负面影响?AI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如何?

朱旭峰:首先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还不是完全划等号的,联合国2015年通过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有17个方面。其中环境保护相关的目标有五六个,包括气候、清洁能源,以及水下生物、陆上生物等等,包括生物多样性等等,这些是一方面。第二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是包括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进步、扶贫、教育、卫生、男女平等、社会公平等等这些。

所以,我结合你的问题从两个角度说。第一,它对一般性的、比较大的、宽泛概念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影响?可以这么说人工智能的出现首先它是大大提高了效率,提高了效率当然就能减少大量的无谓资源的消耗。这方面我们相信它是对可持续发展有正面作用的。比如说过去我们谈一件事情必须要见面,飞机来、飞机去。现在有一些公司的老总很多时候就在线上开会,这些事情不光是现在才有,电话、电报的发明其实也大大减少了资源的消耗。

其次,人工智能包括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可以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气候的监测、企业的经营管理,特别是交通的管理等提供大量的帮助,这些帮助最后可能一点一滴帮助了节能减排,帮助了生物多样性,也帮助了某些具体动物保护等等,这些有很多很多案例,这里就不多说了。

反过来我也想说一下,大型的算力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微软刚刚宣布它要建立一个核聚变的发电站,为什么?就要供应它大量的算力,过去的水电站已经不够用了。但是可以相信随着人工智能的技术提升,算力肯定会更节能、效率会更高,所以能源的消耗会下降。

还有第三点十分重要,人工智能其实更大意义上解决了社会劳动力不足问题。现在全世界都出现了生育率下降、劳动力的不足、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的问题,由于人工智能的出现,出生人口劳动力不足这件事情可能就不再是一个非常严重问题,政府其实有可能就不需要大量鼓励生育了。毕竟出生一个人就是对社会环境的消耗,从这个角度来讲,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让社会和政府不用担心人口减少,最后使得人均消耗的社会和环境的资源得到控制。从这个角度上面来讲,人工智能出现可以大大的降低社会以及环境资源的消耗。

四、理性看待人工智能对工作的替代:新职业会产生,市场也有自己的调节系统

腾讯科技:刚才说到失业的问题,之前有一些调查,超过80%的专家相信到2060年人工智能可以替代基本上所有人类的工作。如果所有现在工作被取代之后,人可能做什么工作呢?

朱旭峰:结合我刚才的一些观点,我们可以继续延伸讨论。首先,人工智能的出现肯定会替代很多职业。正如历史上每一次重要的技术进步,都会替代很多职业一样。比如说汽车的发明,最后使马车车夫的职业消失了。19世纪末的时候当时汽车的发明,如果再做一次专家的调查,他们也可以说30年以后马车车夫这个职业将会消失,我们肯定相信是这样的。但最后的结果呢?人类并不是集体失业。

新的技术会创造新的职业,这些人会加入到这个新的行业里面去。比如蒸汽机的发明,使得农民大量失业。但是农民并不是完全失业,他们可以变成产业工人。

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去推演的话,AI的出现当然会造成很多职业被替代。但是我不相信到2060年全世界就不工作了,全是AI来做是不可能。总能有新职业的出现,我们这么多人肯定会找到自己新的职业。这是第一点。

第二,政府完全不用担心这方面所造成的社会舆论的压力。我再举历史上的一个例子,汽车的发明使得当时英国的马车车夫非常担心,觉得这个职业要被取代了。那个时候马车车夫是精英阶层,只有非常少数的人掌握这个技术,他们还很有影响力。他们就向英国政府呼吁,我们要加强对汽车新技术的管理。最后英国就出台了一个政策,就是在汽车开的时候前面有一个人站着,然后专门去摇旗子来保护安全,听起来很对。但是由于前面站了一个人,所以汽车的速度永远不可能提高,最多就是20公里/小时。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的汽车产业二十年以后就大幅度落后了。反而美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很快,美国的马车车夫行业社会影响、游说能力没有那么强。汽车产业背后是整个工业体系,到了19世纪末的时候整个世界工业的中心就从英国转移到了美国。

这种情况在现在看来,英国当时的政策在一百年以后来看是非常可笑的,但在当时真的是由于社会力量推动限制某些新技术的发展所造成的理性决策的后果。但是现在来看,这是一个很傻的决定。

第三,人工智能的出现其实是和人力成本、劳动力成本是跷跷板关系。每一个企业家都会做一个决策,到底是买一套设备来做服务和产品,还是聘用一些人来做?谁便宜,他就会用谁。

但是反过来讲,大量的失业就意味着很多人失去工作,劳动力供给大大增加,很有可能劳动力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也有可能反过来去竞争机器。这样的情况在现在的社会不是没有,比如印度的劳动力供给极其丰富,劳动力的成本极其便宜。他们的洗衣产业,有洗衣工厂,可能雇了一千个人手洗衣服。人家说很可笑,你为什么不买个洗衣机?洗衣机也不贵,技术上也不是特别难。但是老板宁愿聘请1000个劳动力去手洗衣服,为什么?因为一千个劳动力要比买一个洗衣机还便宜。反过来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印度的洗衣服工人没有办法找到更好的工作,他宁愿以非常低的收入去洗衣服也找不到别的工作,这时候每个人都是理性的。当然,这样的社会只有在印度这样富余劳动力极其廉价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想象机器和劳动力互相之间本身就是企业家的选择。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来讲最后的结果其实是大量的机器替代了人,部分技能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人类仍然可以和机器来竞争。其实是有一些高技术、需要有创造力的、机器完不成的职业,仍然需要由人来承担。

腾讯科技: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人压低自己的劳动成本跟机器去竞争”,是否会造成一种严重的贫富差距?

朱旭峰:你刚才问题的前提是什么?大量的工作会被取代,人会大量失业。但是我刚才的观点是什么?正因为人大量减少,使得我们需要机器,这是核心问题。如果有无数的劳动力,我们有些企业不会用机器,肯定会用人。正因为现代社会往往是劳动力非常贵、非常值钱,所以会采用机器来做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并不会出现人会压低自己的成本来跟机器竞争,除非像印度这样。印度社会不是非常典型的现代社会,现代社会往往是生育率低劳动力不足而且越来越贵。

腾讯科技:现在大模型训练整体需要算力,投入门槛很高,可能有能力去训练大模型的公司就几家。在这种情况之下,会不会出现只有少数公司掌握核心技术的情况?

朱旭峰:这个担忧也不少见。其实在历史上,所有新技术的产生都会造成有些人的垄断。比如说蒸汽机的发明,瓦特垄断了所有的知识产权。瓦特自己没有造过蒸汽机,他干的一件事情就是卖专利,这使得他暴富。但是现在的蒸汽机还是一个高科技产品吗?不是了,人人都能生产蒸汽机,教科书上都会讲蒸汽机的工作原理。一个新技术的产生肯定是有技术垄断,这个事情本身就写在教科书里,不然我们就没法鼓励创新了。新技术的创新,肯定要让技术的发明者首先得到好处。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在扩散,它的成本也在降低。

刚才你说的问题前提是,由于投入非常大,只有少部分非常大型的企业才能有能力去购买足够算力的芯片和设备,才能做这个事。但是五年以后,这些设备可能没那么值钱了。这些算力,可能不需要消耗那么多资源了,就可以解决同样的问题。这样的话,小公司也能够得到技术扩散以后的技术进步,我觉得这个不用担心。

但是我们要担心的是什么?因为刚才的过程,其实是市场化的自然过程。因为它贵,技术领先者能掌握技术垄断的超额利润,所以别人买不起。但是问题是这个产品规模越来越提高、技术越来越进步,它会越来越便宜,别人就买得起。但是怕的是什么?行政力量干预了这种社会和技术的流动,比如说美国对中国的技术禁令,限制一些国家能够使用这些技术,这才是问题,这是行政力量对市场的干预。

腾讯科技:您刚才大概讲了新技术产生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市场化的方法就可以相对化解。在历史上我们看到蒸汽机发明之后有卢德运动等,实际上是政府干预了以后出现了各种各样对工人的保护措施,才慢慢进入了平稳的状态。政府在新技术产生之后的治理过程之中应该是什么角色?做什么事情?

朱旭峰:刚才花了很多时间讨论的问题,其实是经济问题本身,主要是就业,以及社会贫富差距本身上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由市场来解决。但是人工智能的出现,并不仅仅会有经济上可能的负面或正面的影响,它也有其他的比如伦理问题、隐私问题、治理问题。对这些问题,政府要出面。

如果人工智能造出来的产品杀人了,这个本质上不是经济问题,政府当然要出面管理。我们大量出现的是什么?现在政府出面要去治理人工智能,并不是去限制技术的发展、限制对经济的推动,以及限制对经济推动以后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不是这样的。我们要防止的是人工智能所产生的伦理、道德,以及对隐私等等问题的破坏,这方面,政府应该出面监管。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