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蒙氏数学活动教案40篇 幼儿园免费教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蒙氏数学课程目标 大班蒙氏数学活动教案40篇 幼儿园免费教案

大班蒙氏数学活动教案40篇 幼儿园免费教案

2024-07-16 12: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日小编为您分享40篇幼儿园大班蒙氏数学活动教案,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主要内容为认识序数15,初步感知序数,初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以下是由幼师OK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蒙氏数学活动教案模板”,仅供参考

👉️大班中班小班公开课下载

第1篇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学具,让幼儿经历100以内数与量对应的过程。

2.操作中,继续感知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3.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专注、细心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金色珠”;“数字卡片”;写好的数字卡片若干。

2.学具准备:“金色珠”;“数字卡片”;橡皮泥;写好的数字卡片若干。

3.《操作册》第6册第2122页。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游戏:点兵点将。幼儿站成圆圈,教师站在圈内,和幼儿一起念儿歌(儿歌附后),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逐个抚摸幼儿的头。当念完最后一句后,所有被摸过头的幼儿高高举起右手,喊一声:“到!”

2.集体活动。

① 复习数位。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如“123”,请幼儿说说这个数字个位是几、十位是几、百位是几。

② 学习按数取珠。

创设情境: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金色珠要和数字卡片做朋友,我们来它们吧!

教师拿出一粒金色珠,提问:“有几粒珠子?可以用哪个数字卡片朋友表示?”教师拿出数字卡片“1”放在这粒珠子的下面。

教师再取出一串金色珠,提问:一串珠子有几粒,它的数字朋友是谁?接着问:两串呢,三串呢,一片金色珠呢?

教师拿出数字片,如78,先读出数字卡片,然后取出7串金色珠和8粒金色珠摆在数字卡片“78”的下面。

③ 幼儿自由操作练习。

3.游戏活动。

游戏“看谁拿得对”。教师报数或出示数字卡,幼儿迅速拿出相应数量的金色珠,并相互检查。看谁拿得又快又对。

4.分组活动。

教师:数字卡片和金色珠想分头说说悄悄话,我们来把它们组织在一起。

按数取珠。幼儿两人一组,一人出示数字卡片,另一个按数字卡片取相应的金色珠。

按数做珠。幼儿自由分组,每组45人。每组提供数字卡一张。幼儿按照卡片上的数字,用橡皮泥做出等量的泥珠。绿色的橡皮泥代表个位,一粒绿珠表示一个“1”;蓝色的代表十位,一粒蓝珠表示一个“10“。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做简单小结,引导幼儿将学具收拾好。

第2篇准备材料:

1、三级分类组合板一套。

2、压膜图形一套:小不等、颜色不一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六边形、三角形。

3、标记卡:颜色标记(、非)各一张,图形标记(圆形、非圆形)各两张。

4、装图形及标记卡的小碟子个,夹标记卡和分类组合板的夹子两个,托盘一个。

直接目的:学习按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两次分类。

间接目的:

1、感知集合与子集合的关系。

2、良好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活动提示:

1、介绍教具,搬到操作毯上。取出分类组合板,在操作毯摆好二级分类板,剩下的三级组合板放在卷毯右边。

2、用二级分类板进行分类:

(1)取出碟中图形散放在长方形框内。

(2)取出、非标记卡分别放在左右两个小长方形框外的左上角和右上角。指着分类标记卡问:"它表示什么?"助幼儿理解两张标记卡分别指示下框应该放入什么颜色的图形。

(3)提问:框内图形有哪些颜色? 哪些是,那些不是?

(4)提示幼儿具体识别某种颜色的图形。例如:"请你拿一个的图形。""请你指出一个不是的图形。"(5)请幼儿将框内图形一个一个地找出并放入左下框内。

(6)请幼儿将框内剩下的非图形一个一个取出并放入右下框内。

3、用三级分类板进行图形分类:

(1)用剩下的分类组合板,将三级分类板拼好。并将剩下的四张分类标记卡按"圆形"、"不是圆形"放在左边两个和右边两个框的左上角和右上角。

(2)提问每张标记卡表示什么,助幼儿确认。

(3)分别指着颜色标记卡下的两个框提问:哪些是圆形? 那些不是圆形?圆形应放在有那个标记卡下的框里?

(4)请幼儿按标记进行再次分类。

4、活动结束时有秩序的整理教具。

错误订正:分类标记卡。

延伸变化:

1、提供剪成各种形状的单色和花色的布,请幼儿分类。提示幼儿,二级分类标记:有花纹、没花纹;三级分类标记:三角形、不是三角形。

2、提供红豆、黄豆、黑豆、花生米、木珠各八粒,蚕豆、绿豆、塑料珠若干粒,请幼儿分类。二级分类标记:够八个的、不够八个的;三级分类标记:是豆类的,不是豆类的。

教学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立的操作材料,。并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开展的拼图游戏环节,比较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激励了幼儿自主探索。

第3篇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小高矮与三只象的关系。

2、乐意参与活动并能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分操作材料、三只小不同象以及对应的三捆木头图片、PPT课件活动过程:

一、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导入: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象)是象一个人吗?还有谁?

2、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

3、哪个是象宝宝?为什么?

4、那妈妈呢?

5、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二、创设象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 “”、“小”、“不也不小”

1、引导语:象一家今天要感很重的工作所以要先吃的饱饱的才能干活,吃饭 需要什么?,碗呢?象宝宝早就准备好了三只碗。

2、哪只碗给爸爸?什么颜色的?哪只给妈妈?什么颜色的?

宝宝呢?什么颜色的?

三、情境“分香蕉”,体会香蕉的小和三只象的关系1、今天小熊一家要吃2样早餐。他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

2、到底是什么呢?(香蕉)第一样早餐是香蕉3、哪一个给象爸爸吃?为什么?哪一个给象宝宝吃?为什么?

哪一个给象妈妈?为什么?

4、小结:一般情况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所以吃得香蕉也是最多的……四、情境“分水”, 感知“高”、“矮”

1、引导语:第二样早餐是什么?(水)刚刚香蕉有有小,我们一下就看出来了。装水的瓶子有什么特征,要怎么分呢?为什么?在瓶身上标有数字最高的表上数字1、最矮的表上数字3,不高不矮的表上数字2。

几号瓶给象爸爸吃?为什么? 几号瓶给象宝宝吃?为什么?几号瓶象熊妈妈?为什么?

2、通过肢体语言引导幼儿感知“高”、“矮”小结:象爸爸胃口最 ,喝的水也是最多的……五、情境“运木头”,引导幼儿操作现在象爸爸妈妈吃饱了也喝了水,就要开始工作了,今天他们的工作是要搬运木头(出示木头图片),请小朋友观察哪一捆木头适合象爸爸搬运,哪一捆木头适合妈妈搬运,小象适合搬运哪一捆呢?

小象想请芽芽一班的小朋友忙分木头,看看到底象一家的成员能不能搬运适合的木头。

1.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2.请幼儿展示操作材料,集体指导。

六、游戏活动,

活动思:

一、选材来源于生活。

注重挖掘生活中的寻常事和平常物,如运木头和赠送礼物等活动。

二、目标制定合理。

该活动目标制定能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方面促进幼儿发展。

三、教学过程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整个活动以游戏的情境贯穿始终,从让幼儿感知5以内数的数量关系到操作中进一步感知通过添上或减少的方法使两组数量变得一样多,每个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过渡自然。

四、教学方法灵活,师幼互动积极、有效。

在教学活动中,不论是集中活动还是分组操作、游戏,教师通过多通道让幼儿来感知、体验和实践。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活动,情绪愉快,各种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在活动中,幼儿乐于参与,教师亲和力较强,师幼融为一体,互动积极,体现了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五、教具简单、方便、实用。

如,对比卡、图片、串珠、插花、穿线动物等都利用了废旧物品,如泡沫、空塑料笔芯、废旧的塑料花、可乐瓶也被老师们当作宝贝收藏了起来,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发挥了极的作用。

第4篇活动目标:

1. 观察比较物体的小,知道与小的区别。

2. 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的给熊,小的给小小熊”。

3. 能愉快主动地参与活动,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4. 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熊和小小熊图片各一张图片:帽子、衣服、包包、皮球、苹果等小各一张各种小不同的毛绒玩具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小(2)班来了两位好朋友(出示熊和小小熊)师:你们猜猜谁是熊谁是小小熊?你怎么知道的呢?(熊,小小熊小)二.分辨图片中的和小。

师:今天熊和小小熊还带来了许多好东西,我们来看看吧。(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师:可是熊和小小熊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了,不知道哪些是熊的,哪些是小小熊的,你们来它们找找好吗?找的时候一定要记住,熊用的是东西,小小熊用的是小东西,要不然它们会不高兴的。

教师让幼儿一一认识图片中的和小并示范将图片分类教师示范将东西放到熊那里,小东西放到小小熊那里。请个别幼儿上来进行操作。要求:送的时候要说,如:帽子个熊小帽子给小小熊。

教师小结:我们小(2)班的小朋友真聪明,把东西都送对了,你们看熊和小小熊都笑了,来我们表扬一下自己。

三.游戏:玩具送回家。

1. 教师交待要求师:你们看老师那里还有许多熊和小小熊的玩具呢。(出示各种毛绒玩具)我们把这些玩具送到熊的家里(教师用手指向布置的场景)小玩具送到小小熊家里,好不好?

2. 找找比比师:现在请每个小朋友找一样玩具说说你拿到的是玩具还是小玩具。

3. 将玩具送回家教师结合社会性进行谦让教育四.结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找找还有没有熊和小小熊的玩具(带幼儿出场)

教学思

本次活动中,孩子在视觉上能感知物体的小,在本次活动中很开心快乐,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家长只是配合,家长没有真正体验、没有对活动进行一些指导语,另外没有设计家庭延伸环节,没有做到培养孩子,教育教育家长的作用。

第5篇活动目标:

1.学习按小标记将物体树叶分类摆放。

2.能用身体动作表示小,初步体验小符号特征的意义。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1.小标记卡、2.树和小树各一棵学具准备:哭脸和笑脸各二份,小树叶若干。

活动过程:

(一)比树叶,说树叶小。

1.比较树叶小出示一片树叶。

师:瞧,今天我们班里谁来了?

再出示一片小树叶, 师:又来了谁?

师:我给树叶送标记,给树叶送标记,给小树叶送小标记。

2.认识小标记出示标记,师:有一个的人,而且两臂张开,两脚分开。我们一起来学学它的样子。(幼儿按照标记上人的样子做动作)。再出示小标记。师:小标记上人的样子,两手向下伸出,两脚并拢。(幼儿按照小标记上人的样子做动作)。

(二)找树妈妈"分树叶"1.游戏"分树叶"师:树叶怎么到我们教室里来的呢? (让幼儿自由回答)师:噢!原来呀秋天到了,树叶慢慢得变黄了,从树上一片片掉落下来,小朋友们利用星期天去捡的,然后把它带到了教室里。但这些树叶宝宝感到高兴吗?瞧:(教师过来出示哭的树叶和小树叶) 树叶宝宝怎么啦?

师:为什么哭呢?

师:对呀!树叶宝宝离开了家,离开了妈妈,离开了它们的好朋友就要哭了呀!那我们来做个有爱心的人,助他们找妈妈好吗?

(1)看标记:

出示两棵树妈妈(一一小,并且贴有小标记)。

师:那谁是小树叶的妈妈呢?他们有标记吗?

(2) 复习小标记。

(3) 送树叶回家:

A、 教师示范送小树叶到有小标记的树妈妈那里。

问:树叶我送它到哪里呢?

B、 师:瞧,树妈妈还在哭呢?原来它还有许多的孩子没找到家呢, 我们来忙吧!

音乐播放,幼儿集体活动。(为小树叶找妈妈)2. 找出错的地方:

师:来树妈妈找找看,有没有孩子找错了妈妈。

请个别幼儿助纠正。同时教师变树妈妈的脸为变成笑脸。

(三)送圆形宝宝回家教师出示许多小小圆形图片,请幼儿每人拿一个按小标记将它们送回"家"。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区域中投入各种小的图片,请幼儿根据标记继续进行分类活动。

教学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立的操作材料,并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第6篇活动目标

1、按小特征排序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皮球小各1个,图片,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题(出示熊和小熊)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客人,你们瞧!他们是谁啊?出示图片(小熊熊)两只熊哪里不一样?你们能猜出谁是熊谁是小熊啊!为什么? (熊要,小熊要小)

师:你们都认识了这两位客人了,你们怎么跟他们打招呼啊?(熊好,小熊好)

二、实物直观比小

师:熊和小熊想来做运动带来了一个球 (出示皮球).你们说这个球应该给谁呢?

你们觉得这个球是球还是小球啊?为什么?

我再拿来一个球,现在请你来比一比,哪个球,哪个球小?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比出来的呀?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较出小,一个东西是不能比小的,只有找个好朋友跟它一起比,两件东西一起比才能知道谁谁小.(目测法)

三、幼儿实物探索

师:两只熊啊,今天还带了很多东西我们一起去看看?有什么呀?请你找出的东西用手上的贴贴纸贴在它身上.教师和幼儿边说边检验.

四、按到小排序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灵,现在我要加难度靠考考你们,咦?又滚来一个球,现在三个球请你说说看哪个最哪个最小?请个幼儿来从到小来排排队,再请个幼儿从小到排排队.

五、分辨图片小

师:两只熊非常开心又来了一只熊,她来了,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哪个熊最,哪个熊最小?请幼儿从到小排序. 三只熊现在要去动物园找朋友做游戏.看是什么动物?你能给三只熊找到相应的好朋友吗?为什么?

小结:熊要找的动物做朋友,小熊要找小的动物做朋友,剩下来的动物就可以和中间的熊做朋友了.

六、幼儿操作,检验

师:动物园里还有很多其他的动物都已经放在你们的小凳子底下了,你们拿出来看看,请幼儿举起手中的动物摇摇,再举起最小的动物摇摇(幼儿上来粘贴)现在请你们他们找朋友吧.

师:你们看,熊中熊,小熊他们的朋友可真多啊,我们来看看这些动物是不是他们的好朋友?(比对小,如发现错误,请幼儿指出纠正)

七、延伸活动

师:玩累了,我有两块正方形的饼干,你们用眼睛看不出小的时候,有其他的好办法知道谁谁小吗?

这时候我有个好办法,我们可以把两块饼干重叠在一起,一边对齐,看看哪个有多出来边缘那就哪个比较。

现在请小朋友到后面每人拿一块饼干和不同颜色的好朋友叠在一起比一比看看谁的,谁的小。

八、舞蹈游戏:三只熊(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小)

师:今天家都很开心,我们来学学熊和小熊的动作来跳舞吧,我们用身体来表示熊,我们用缩起来动作来表示小熊,好好一起来跳舞吧。

第7篇一、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小'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2、让幼儿初步学习按物体的小进行排列,并学说从小到,从到小。

3、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二、 活动准备

1动物卡片一套(请、中、小、小小)幼儿,幼儿操作材料

2,图片,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比较猫和老鼠哪个?哪个小。

3画两颗苹果树一,一个小,树上画苹果,和小苹果。

三、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能初步学习按物体小进行排列。

四、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比较猫和老鼠哪个?哪个小?清小朋友们比较哪个?哪个小?

2今天,老师请来了小客人,你们西哪个知道他们是谁吗?(请出幼儿)

3、现在老师就把他们请出来,是谁啊?是班、中班的哥哥姐姐,后面两个是小班和小小班的弟弟妹妹,客人们来了,我们先请他们坐一下,那你们看看这里谁最了?谁最小了?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橘子,请几个小朋友来分一分,看看哪个小朋友分的最好了。

4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棵树,小朋友们看一看那是什么树?哪个树是?哪个树,是小?树上有什么水果?老师也给你们到来了两个篮子,苹果放在篮子里,小苹果放在小篮子里,并学说篮子放进了苹果,小篮子里放进来小苹果。

结束部分

玩游戏

4、刚才有动物宝宝们打来电话想来我们班做客,我们把他们请出来,是一群动物宝宝们,你们看到他们发现了什么啊?他们是排着队伍来的,是从最小的到最的是吗?先在他们口渴了老师这儿有牛奶你们说怎么分好?

教学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第8篇一、活动目的:

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性。

学习观察卡片上实物的小和长短,按指定的小标记进行排序及匹配活动。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材料介绍:

(一)材料提供各种实物图片若干,塑封的底版图一张(画有小标记),回形针10个,筐5个。

(二)使用材料(1)将筐里的实物分类。

(2)分别按指定的小标记进行排序活动。

(3)再给小动物分别匹配相应小的食物。

(三)教育功能:

(1)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学习分类。

(2)认识常见小动物,知道它们各自爱吃的食物,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能按指定的小标记进行排序及匹配活动。

三、指导要点:

引导幼儿看底版图,了解小标记。让幼儿取筐分类,找一个最喜欢的小动物按指定的小标记进行排序活动。说一说,这个小动物最喜欢吃什么,把它找出来,再给它们匹配相应的小食物。

课后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助他们梳理总结。

在活动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比长短”的文章,和同行的活动思,所以在准备学具和提要求时更谨慎了。引出“一端对齐法”的概念,对幼儿能较快地理解还是有助的。相信对将来三个以上的物体进行比较有一定的助。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魔术中开始、游戏中结束,整体感觉孩子们能尽快地融入整个活动的氛围,都还挺开心的。

第9篇一、设计意图: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知的发展不是有内部成熟或外部教学支配的,他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儿童通过他们的活动,逐步建立分化的理解认识结构"。

小班幼儿属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对数的概念的获得需要动用量的操作活动和游戏来完成。因此我以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过生日"为载体,设计了"树爷爷过生日"这个情景化的数学活动,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故事及游戏中手口一致的点数4以内的数,理解其实际含义,体验点数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点数活动,胆回应老师的提问。

2、能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4以内的数量物,说出总数。

3、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幼儿手、耳、眼、口、脑的协调能力。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小狗、小朋友、小羊、小熊等的电脑课件。

2、树爷爷、蚕豆若干、自制火车票。

3、《生日快乐》、《火车》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1、师:今天树爷爷要过100岁的生日啦!他请来了许多好朋友,你们看都有谁呀?

2、小朋友点数并回答以下问题。

(1)有几只羊,听它叫了几声?

(2)谁来了?来了几个?

(3)数数小熊来了几只?

(4)小狗跑来了几只?学4下小狗叫。

(二)游戏 :送蚕豆。

1、女孩子找出1颗蚕豆送给树爷爷吃。

2、男孩子找出2颗蚕豆送给树爷爷吃。

3、找3颗蚕豆放在桌子上,幼儿相互点数。

4、找4颗蚕豆,树爷爷吃蚕豆检验幼儿操作结果。

(三)游戏《开火车》。

1、陪树爷爷过生日。

2、出示四节车厢,请幼儿数一数有几节车厢,车厢上有几个苹果?

3、凭票对号入座,师检查幼儿操作情况。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欣赏沿途的风景,有些什么?数数看有多少?

活动思:

这个活动以青菜奶奶过生日为主要情节,引出整个活动。一开始是请出青菜奶奶的客人,通过摸一摸、闻一闻、猜一猜,认识几种常见蔬菜,接下来是是排队,引导幼儿学会按照数量的多少排序,最后是通过为青菜奶奶过生日、唱生日快乐歌、分吃生日蛋糕,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乐意和别人分享快乐。幼儿的回答是各抒己见,但是没有幼儿能回答出要每人一份,这里对幼儿来说难度也很;总之,整个活动下来,觉得自己准备的很不充分。

第10篇、数●区分"1"和"许多",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一、《串项链》

材料:有开口的串链(白色的一个,的若干个)。

操作方法:把串链一个一个串起来,再一个一个取下来。

指导建议:

1.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一个一个串起来,一个变成许多个""一个一个拿下来,许多变成一个一个",观察项链由一个白色的串链和许多个的串链连接而成。

2.可以将串链换成雪花片、回形针等材料进行类似练习。

3.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学期使用。

二、《玩卡片》

材料:卡片若干(分别标有表示"1"和"许多"的图案)。

操作方法:将卡片按照"1"和"许多"分类。

指导建议:

1.幼儿已经有"1"和"许多"的概念并能简单区分。

2.引导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根据图片内容表述:"一只小猫,许多小鱼……"3.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学期使用。

●学习用一 一对应的方法(重叠法、并置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三、《笔套找朋友》

材料:、小笔套若干。

操作方法:将笔套一一对应插起来。

指导建议:

1.也可搜集各种带瓶盖的塑料瓶,瓶身做娃娃,瓶盖当帽子。将帽子(瓶盖)和娃娃(瓶身)一一对应,为每个娃娃戴上相应的帽子,从而发现瓶盖和瓶身在数量上是否一样多。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学期使用。

四、《拧螺丝》

材料:螺丝钉、螺帽若干。

操作方法:拧螺丝。

指导建议:

1.螺丝钉和螺帽的数量可以不一样。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学期使用。

五、《小猫吃鱼》

材料:操作卡片一张(画有小猫图案),"小鱼"若干。

操作方法:喂"小猫"吃"鱼"。

指导建议:

1.指导语:"小猫肚子饿了,小朋友来喂它们吃鱼吧!"2.指导语:"是不是每只小猫都有小鱼吃了,请你们比一比小猫和小鱼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3.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学期使用。

●手口一致点数1-5,并能说出总数。

六、《按揿纽》

材料:揿纽若干,操作底板若干(标有数字)。

操作方法:根据数字按上相应数量的揿纽。

指导建议:

1.观察幼儿所放的揿纽数量是否正确。

2.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可提供5以内的数字和10以内的数字两套材料。

3.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

七、《娃娃夹辫子》

材料:身体上标有数字的娃娃卡片若干,夹子若干。

操作方法:根据娃娃身上的数字夹上相应数量的夹子。

指导建议:

1.观察幼儿的操作结果是否正确。

2.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可提供5以内的数字和10以内的数字两套材料。

3.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

八、《家具展览》

材料:标有各种家具的卡片若干,标有数字和点子的卡片若干。

操作方法:找出与卡片上家具数目一致的数字或点子卡片。

指导建议:

1.观察幼儿操作结果是否正确以及幼儿所使用的方法。

2.本套材料是结合"家"的主题制作的,可根据主题内容的变化调整材料,更改卡片上的图案。

3.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

九、《拼板找朋友》

材料:木板若干(标有点子或数字)。

操作方法:找到数量含义一致的木板拼在一起。

指导建议:

1.观察幼儿的操作结果是否正确以及幼儿所使用的方法。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

十、《搓丸子》

材料:底板若干(标有数字),橡皮泥。

操作方法:用橡皮泥搓出相应数量的丸子放在底板上。

指导建议:

1.观察幼儿的操作结果是否正确。

2.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可提供5以内的数字和10以内的数字两套材料。

3.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

十一、《日历》

材料:日历一本(左边写有数字,右边贴有表示一定数量的物体图案)。

操作方法:根据图案上物体的数量找出相应数字,或者根据数字找出相应数量物体的图案。

指导建议:

1.观察幼儿的操作结果是否正确。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

十二、《漂亮的蝴蝶》

材料:蝴蝶卡片若干(一边标有点子,一边写有数字),将其剪为两半。

操作方法:拼出完整的"蝴蝶"(即点子数和数字相对应)。

指导建议:

1.观察幼儿的操作结果是否正确。幼儿可能会根据"蝴蝶"的颜色和拼合处的轮廓拼出蝴蝶,教师应逐步引导他蜜察点子数量和数字之间的关系。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

十三、《小鸟回家》

材料:"树"卡片若干(树上有一个鸟窝,鸟窝上标有点子),"小鸟"卡片若干。

操作方法:根据鸟窝上的点子数摆上相应数量的小鸟。

指导建议:

1.观察幼儿的操作结果是否正确。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

●认读数字1-5。

十四、《拓印数字》

材料:底板若干(刻有突起的数字1~5),蜡笔若干,白纸若干。

操作方法:将白纸放在底板上,用拓印的方法涂画数字的形状。

指导建议:

1.观察幼儿拓印的方法是否正确,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涂画的是数字几。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

十五、《捏数字》

材料:数字底板若干,塑料垫板一块,橡皮泥。

操作方法:利用橡皮泥捏数字(可参照数字底板上的数字形状)。

指导建议:

1.还可结合美工建构活动助幼儿充分感知、认识数字,如用雪花片拼数字,用火柴棒搭数字等。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

、量●感知物体小、长短、多少的不同。通过比较能找出"最""最小""最长""最短""最多""最少"和"一样""一样长""一样多",并能用语言表达。能按物体的小、长短对物体进行顺向或逆向排序。

十六、《比小》

材料:帖若干,图示卡一张。

操作方法:按照图示将帖按小排队。

指导建议:

1.可以把帖换成纽扣、木珠等材料,引导幼儿找出"最的一个"和"最小的一个"。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学期使用。

十七、《三只熊》

材料:操作卡片一张,图片若干(分别标有、中、小三套物品)。

操作方法:将卡片按要求放入操作底卡中。

指导建议:

1.观察幼儿是否按照、中、小为熊宝宝一家找到适用的东西。教师可以向幼儿提问"谁的碗最,谁的碗最小",引导幼儿表述"爸爸用的椅子比妈妈的,妈妈用的椅子比爸爸的小",等等。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学期使用。

十八、《比长短》

材料:操作底卡一张,缎带若干。

操作方法:根据底卡的提示将缎带按照长短排序。

指导建议:

1.引导幼儿在操作中用语言表达"最长""最短",并按照"由长到短"或"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

十九、《我的家》

材料:可翻页的图书(左右两边的图案数目不同),写有"多"和"少"的字卡。

操作方法:每翻一页,幼儿可将左右页的图案进行数量上的比较,在多的一页上贴上"多"字,在少的一页上贴上"少"字。

指导建议:

1.可按由简到繁的顺序制作材料:两组物体数量在5以内;两组物体数量差异明显;两组物体数量超过5但未超过10,且数量差异不明显(如少1或多1)。

2.指导语:"请你比一比哪边多?哪边少?"3.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

二十、《抢座位》

游戏目标:通过亲自参与游戏,能够迅速正确的认识5以内的序数。

游戏玩法:

1、5个幼儿一组,幼儿座位按1~5的顺序坐好,座位1插面红旗为标志。

2、准备1~5的20张牌,每人抓一张后一起翻牌,然后马上按照自己手中的数字找座位,并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3、如遇两个相同的牌就要看谁先抢到座位,没有座位的要给家表演节目。(幼儿掌握后可逐渐增加数量到10)游戏规则:5个人必须是一起翻牌,不能提前偷看。

第11篇

【设计意图】

"和"小"是通过比较得来一组相对概念。幼儿不仅要在学习中获得这些相对的概念,还要让""和"小"的概念应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本设计以系列游戏的活动,使幼儿在""和"小"的惊喜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学会目测有明显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

2、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由到小和由小到之间的转变,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硬纸鱼20条(有小差别)、钓鱼竿若干、用积木围搭成一个"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装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单孔、多孔、粗细不一)数量多于幼儿人数,气球若干。

3、可变或变小的食物若干种,如饼干、水果、青菜、干木耳等。

4、照相机、白纸和画笔,幼儿自带小时候的照片和近照。

【活动过程】

游戏一:钓鱼

1、每次请一名幼儿来钓鱼,要求钓"池塘"中所有鱼中最的一条和最小的一条。鱼钓上来后,分别放在鱼筐和小鱼筐里。

2、尝试:请幼儿自由地钓鱼,仍旧要求钓最的和最小的鱼。

游戏二:超级比一比。

1、请幼儿将手放在眼睛前当望远镜,家一起来找找教室里的""和"小"。

2、将幼儿分成两组,玩超级比一比的游戏:比比谁的鞋子最?谁的头最?谁的嘴巴张得最?谁的手最?谁穿的衣服最?……

游戏三:人和小人

1、教师讲述故事《人国小人国》。

2、照片分享:小时候的我……(小手小脚,坐在推车里,不会自己穿衣裤和穿鞋袜、吃饭。)

3、提问:如果有一天你变了,你是什么样的?(个子高了,胖了,力气了,穿鞋,跑得很快,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上学等。)

4、启发幼儿运用想像力随意表现身体某部位的变化。将幼儿表现的身体轮廓印香在纸上。(可将胳膊伸长,两脚分开来表示人;用蹲下,胳膊、腿、脚收紧或绻起来的动作来表示小孩。)

游戏四:吹气球

1.引导幼儿想一想:有哪些能够变和变小的物体?

(游泳圈、气球、蹦蹦床、折叠床、扇子、被子、雨伞。)

2.幼儿尝试让气球变的方法。

(1)请几名幼儿用口将气球吹。

(2)用口吹难度太,可以用气筒打气。

3.思考用什么方法让气球变小。

(1)用自己的身体部位(用手戳破、用脚踩爆、用屁股压破)。

(2)借助外力的方法(用针刺破、用锤子或砖头砸破、用钉子戳破)(3)将绑紧气球的绳子解开,直接放气。

4.幼儿自由地到户外玩气球。

游戏五:食物变变变

1、家围坐在桌前,观察饼干、水果、青菜、火腿、干木耳、面粉等食物。

2、提问:怎样使食物变、变小?:

(吃一吃、炒一炒、切一切、剁一剁、摘断、真空包装、晒干、浸泡、油煎。)3、分享食物,把好吃的东西变小、变没有。

【活动延伸】

1、继续收集如望远镜、放镜、充气椅、蹦蹦床、吹泡泡等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以进一步加深对和小变化的认识。

2、展示如蝴蝶的成长变化过程等各种动物的成长资料(书、图片、录音故事),助幼儿初步理解"长"的概念。

3、充分挖掘一些潜在的、隐性的游戏。如从"拔河"可了解力气的和小、从"木桥"可比较胆子的和小、从"雨和小雨"可体验到声音的小。

教学思:

这一节课完成后,总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知薯解还是非常准确的。对整个知识的学习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完成的,是知识的学习不感到乏味枯燥。对幼儿表现好的,教师给予及时的奖励,让幼儿有一定的成就感。

这节课,我感到遗憾的是,有部分幼儿没有机会来表见自己,因为担心幼儿混乱,集体回答问题的机会多余幼儿的个别回答。整个课程让幼儿意犹未尽。

本次活动设计是从基础入手形成小相对概念的教学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在掌握和小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多角度的、多层面的思维。

在教学上打破了过去数学课的传统模式,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寓数学教育于语言、游戏之中。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和“小”的惊喜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第12篇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实践操作,尝试按一定的规律对物体进行分类。

2、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胸饰人手一份(猫、狗)分颜色与小。

学具:(1)鲜花铺(分颜色、分小)

(2)服装铺(分颜色、分小、分款式)

(3)日用品架(餐具)(分小、分颜色、分种类)

(4)食品架(薯片)(分颜色、分高矮)

(5)课件

(6)图书架(分小、分颜色)

活动过程:

1、实践感知:(听音乐进场)

T:小朋友,快来看,这是谁呀?(汪汪),他们呢?(咪咪),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咪咪和汪汪排队进商场好吗?想一想,商量一下,怎么排?

咪咪,我们一起来看看汪汪是怎么排队的?再来看看咪咪是怎么排的?(幼儿集体说,教师总结)

T:队伍都排整齐啦,接下来我们要进商场啦,商场里的货物可真多,有鲜花、有食品、有餐具、有图书、有服装,还有一个好玩的电子游戏室,请汪汪和咪咪一样一样地去玩一玩,如果你发现那些商苹有排列整齐呀,就来做理货员,把它们理一理,排一排。

2、幼儿分组操作:

3、集体参观百货商店,讨论:

T:咪咪,快来食品柜看看,这里的薯片可真多,颜色不一样,高矮也不一样,看看刚才的理货员是 怎么排的呀?(讨论,如有错误,集体修改)总结:哦,原来它们是按照高矮(颜色)不同来排队。

食品柜看完了,我们再来图书室看看吧……

4、运用迁移

T:马上要过新年啦,百货商场里呀想挂一些漂亮的气球来布置新年的气氛,请我们的小汪汪,小咪咪一起来忙想一想该怎么挂呢?看看谁想出的方法多?(先讨论)然后个别幼儿回答说一种,显示一种。

T:原来挂气球可以想到那么多不一样的方法呀,你们的本领可真!

活动思:

根据教材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在想小对于小班幼儿应该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设计了几个环节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复认识商品,并分类。通过实际操作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还不错。

第13篇活动目标

1.巩固、加深对、小标记的认识。

2.复习按照图形匹配标记。

3.继续学习按照、小标记将不同种类的物品进行分类,同时,把同种的物品对应排列。

4.训练幼儿在学习完毕能按要求整理好操作材料。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不受物体的形状、颜色、种类影响,按小标记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不受物体的形状、颜色、种类影响,按小标记进行分类并对应排列;边操作边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教具:黑板一块;小标记各若干;磁性图片若干(小皮球、纽扣、萝卜等)。

学具:第一组,人手一套插有小标记的分类卡,塑料珠、纽扣、图形片、花片(、小各一个)。

第二组,人手一套插有、小标记的分类盒,每人一盘、小卡片各4~6个(形状、颜色不同)。

第三组,人手一盘装有不同颜色,相同形状的图片,一人一个分类盒,形状标记、小标记各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按照图形匹配标记:

提问:复习小标记(这是什么标记?那是什么标记?)

老师今天带来的皮球有什么不同?(有皮球、小皮球)

让我们一起把标记送给皮球。(幼儿讲,老师操作枣标记送给皮球;小标记送给小皮球。)

2.按标记将不同形状、相同颜色的图形片分类:(出示这些图形片)

老师先示范:这是什么片片?该回哪个家?(幼儿讲,老师操作枣片片我送你到标记的家;小片片我送你到小标记的家。)

请幼儿把余下的片片送回家。(要求幼儿边操作边讲述操作过程)

3.按标记将不同种类的物品进行分类:

出示分类材料,(小纽扣、小萝卜、小皮球)

出示分类卡,请小朋友到前面来取出两个物品比较,然后分别放在、小标记下。(老师加以肯定或助。)

二、游戏活动:《丰收季节》

老师带家到农场去收水果和蔬菜,然后把它们送回家。(要求幼儿一边送一边讲。)(例:萝卜我送你到标记的家。)

三、小组活动

第一组,按标记将不同种的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应排列。(把小篮里不同品种的物品按标记送它们回家,然后把同种类的物品对应排列)(边送边说)

第二组,按标记将颜色、形状不同的物品分类。

第三组,按标记将不同颜色,相同形状的物品分类。

四、活动评价

老师小结活动情况。

第14篇设计意图

“”和“小”是通过比较得来得一组相对概念。幼儿不仅要在学习中获得这些相对的概念,还要让“”和“小”的概念应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本设计以系列游戏的活动,使幼儿在“”和“小”的惊喜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学会目测有明显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

2.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由到小和由小到之间的转变,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硬纸鱼20条(有小差别)、钓鱼竿若干、用积木围搭成一个“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装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单孔、多孔、粗细不一)数量多于幼儿人数,气球若干。

3.可变或变小的食物若干种,如饼干、水果、青菜、木耳干等。

4.照相机、白纸和画笔,幼儿自带小时候的照片和近照。

活动过程

游戏一:钓鱼

1.每次请一名幼儿来钓鱼,要求钓“池塘”中所有鱼中最的一条和最小的一条。鱼钓上来后,分别放在鱼筐和小鱼筐里。

2.尝试:请幼儿自由地钓鱼,仍旧要求钓最的和最小的鱼。

游戏二:超级比一比。

1.请幼儿将手放在眼睛前当望远镜,家一起来找找教室里的“”和“小”。

2.将幼儿分成两组,玩超级比一比的游戏:比比谁的鞋子最?谁的头最?谁的嘴巴张得最?谁的手最?谁穿的衣服最?……

游戏三:人和小人

1.教师讲述故事《人国小人国》。

2.照片分享:小时候的我……(小手小脚,坐在推车里,不会自己穿衣裤和穿鞋袜、吃饭。)

3.提问:如果有一天你变了,你是什么样的?(个子高了,胖了,力气了,穿鞋,跑得很快,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上学等。)

4.启发幼儿运用想像力随意表现身体某部位的变化。将幼儿表现的身体轮廓印 香在纸上。(可将胳膊伸长,两脚分开来表示人;用蹲下,胳膊、腿、脚收紧或绻起来的动作来表示小孩。)

游戏四:吹气球

1.引导幼儿想一想:有哪些能够变和变小的物体? (游泳圈、气球、蹦蹦床、折叠床、扇子、被子、雨伞。)

2.幼儿尝试让气球变的方法。

(1)请几名幼儿用口将气球吹。

(2)用口吹难度太,可以用气筒打气。

3.思考用什么方法让气球变小。

(1)用自己的身体部位(用手戳破、用脚踩爆、用屁股压破)。

(2)借助外力的方法(用针刺破、用锤子或砖头砸破、用钉子戳破)

(3)将绑紧气球的绳子解开,直接放气。

4.幼儿自由地到户外玩气球。

游戏五:食物变变变

1.家围坐在桌前,观察饼干、水果、青菜、火腿、干木耳、面粉等食物。

2.提问:怎样使食物变、变小?: (吃一吃、炒一炒、切一切、剁一剁、摘断、真空包装、晒干、浸泡、油煎。)

3.分享食物,把好吃的东西变小、变没有。

活动延伸

1.继续收集如望远镜、放镜、充气椅、蹦蹦床、吹泡泡等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以进一步加深对和小变化的认识。

2.展示如蝴蝶的成长变化过程等各种动物的成长资料(书、图片、录音故事),助幼儿初步理解“长”的概念。

3.充分挖掘一些潜在的、隐性的游戏。如从“拔河”可了解力气的和小、从“木桥”可比较胆子的和小、从“雨和小雨”可体验到声音的小。

活动思

这是个从基础入手形成小相对概念的教学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在掌握和小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多角度的、多层面的思维。

在教学上打破了过去数学课的传统模式,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寓数学教育于游戏之中。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意到了发展性原则,循序渐进,步步深入。

第15篇活动目标

1.能初步比较小。

2.能依照小的线索,判断出不同的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 趣味练习:比较(1-95 1-96)

活动过程

一、直观感觉小

1.出示图片:象和蚂蚁

教师讲解图片:象和蚂蚁虽然身材不一样,但是它们是相互助的好朋友,

象的身材,小蚂蚁的身材小,小蚂蚁坐在象的背上开心的玩。

2.观察

小朋友看一看苹果和草莓谁谁小?

蜜蜂和小狗谁谁小?

二、比较小

1.趣味练习-图片

妈妈的衣服和我的衣服,哪件更?

人和小朋友的穿着有什么不同?

谁的衣服比较?谁的比较小?

2.比较三张图片:小鸡,蝴蝶,象

观察后找出谁最?谁最小?

3.请幼儿拿出幼儿用书,并提问:

说说看,画面上琪琪和小威,谁的身体比较?谁的身体比较小?

请用图卡实际操作比比看,并想想看衣服、裤子、鞋子穿在哪里才是正确的。

三、幼儿操作

给幼儿提供活动角操作机会,熟悉将小物品做分类并将衣物与玩偶做匹配。

让幼儿在操作中能分辨小。

第16篇幼儿园小班数学礁:比较、中、小

生活化的数学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更有趣、更易掌握。

课题生成:

饼干是幼儿常见、喜吃的一种食品,它不仅种类繁多、艳,而且形状各异,味道丰富。遵循“生活即课堂”的宗旨,熟悉的饼干着手,尝试将数学教育的新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其目的是在生活活动中做个尝试,并在充分尊重幼儿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通动手操作,让幼儿掌握中小的区别,在探索活动中,让幼儿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力改变的。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中、小的区别。

2、在探索活动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的。

活动准备:

1、圆形饼干(、中、小)每位幼儿三块放人盘中。

2、投影仪、电视机。

3、课前请幼儿洗手并消毒桌面。

活动过程: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中、小的区别。

(1)观察饼干,感知形状与小,发散幼儿思维。

教师,“盘子里的饼干你们喜欢吗?它们都是什么形状 “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东西是圆形状的?”

(2)品尝饼干,比较、中、小。

教师:“三块饼干比较一下,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图案、花纹、厚薄等。)

“请你挑一块你最喜欢的饼干尝一尝,然后说说你吃的饼干?”(从、中、小来分。)

“你吃的叫什么饼干,你是怎样知道中饼干的?”(让幼中饼干是相对、小饼干而言的。)

小结:“中饼干比饼干小些,比小饼干些,安排们叫它中饼干。”

2、在探索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力改!

教师:“刚才有位小朋友咬了一口饼干,你们看,饼干被口洧什么变化?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

“饼干被咬,掰了以后,像什么呢?”……发挥幼儿想像探索或中饼干的变化。(像船、山峰、扇子……)

教师:“饼干被小朋友咬了以后,发生了许多变化,改变的形状。”

3、请幼儿继续吃饼干,想像、交流。(先吃完饼干的水、漱水。)

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比较、中、小”是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生活中常见物“饼干”进行粗浅的数学活动。活动来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幼儿在活动中感到亲切、自然。活动过程难易结合、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恰当的设问激发了幼儿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多通道感知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便于幼儿掌握学习。生活化的数学活动使幼儿真正做到了“生活即教育”,让小班幼儿在没有学习压力和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粗浅的科学道理,从而掌握了有关数学的奥秘。

专家点评:

皮亚杰认为:“认知的发展不是由内部成熟或外部教学支配的,它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通过他们自己的活动(外显的物体操作和内隐的智力活动),逐步建立分化和理解认知结构。”对幼儿来说,探索的过程要比探索的结果更为重要。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的有关数学的探索活动容易引起幼儿兴趣,也更容易掌握要学的内容。

因此,隐含在生活和游戏中的数学值得好好开发和利用。

思与讨论:

谈谈你对“生活化的数学”的认识,检验一下生活化的数学对幼儿是否有作用。

第17篇幼儿园小班数学礁:比较小

温州三幼 得胜园区 邵丹阳

活动目标

1、按小特征排序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皮球小各1个,图片,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题(出示熊和小熊)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客人,你们瞧!他们是谁啊?出示图片(小熊熊)两只熊哪里不一样?你们能猜出谁是熊谁是小熊啊!为什么? (熊要,小熊要小)

师:你们都认识了这两位客人了,你们怎么跟他们打招呼啊?(熊好,小熊好)

二、实物直观比小

师:熊和小熊想来做运动带来了一个球 (出示皮球).你们说这个球应该给谁呢?

你们觉得这个球是球还是小球啊?为什么?

我再拿来一个球,现在请你来比一比,哪个球,哪个球小?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比出来的呀?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较出小,一个东西是不能比小的,只有找个好朋友跟它一起比,两件东西一起比才能知道谁谁小.(目测法)

三、幼儿实物探索

师:两只熊啊,今天还带了很多东西我们一起去看看?有什么呀?请你找出的东西用手上的贴贴纸贴在它身上.教师和幼儿边说边检验.

四、按到小排序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灵,现在我要加难度靠考考你们,咦?又滚来一个球,现在三个球请你说说看哪个最哪个最小?请个幼儿来从到小来排排队,再请个幼儿从小到排排队.

五、分辨图片小

师:两只熊非常开心又来了一只熊,她来了,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哪个熊最,哪个熊最小?请幼儿从到小排序. 三只熊现在要去动物园找朋友做游戏.看是什么动物?你能给三只熊找到相应的好朋友吗?为什么?

小结:熊要找的动物做朋友,小熊要找小的动物做朋友,剩下来的动物就可以和中间的熊做朋友了.

六、幼儿操作,检验

师:动物园里还有很多其他的动物都已经放在你们的小凳子底下了,你们拿出来看看,请幼儿举起手中的动物摇摇,再举起最小的动物摇摇(幼儿上来粘贴)现在请你们他们找朋友吧.

师:你们看,熊中熊,小熊他们的朋友可真多啊,我们来看看这些动物是不是他们的好朋友?(比对小,如发现错误,请幼儿指出纠正)

七、延伸活动

师:玩累了,我有两块正方形的饼干,你们用眼睛看不出小的时候,有其他的好办法知道谁谁小吗?

这时候我有个好办法,我们可以把两块饼干重叠在一起,一边对齐,看看哪个有多出来边缘那就哪个比较。

现在请小朋友到后面每人拿一块饼干和不同颜色的好朋友叠在一起比一比看看谁的,谁的小。

八、舞蹈游戏:三只熊(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小)

师:今天家都很开心,我们来学学熊和小熊的动作来跳舞吧,我们用身体来表示熊,我们用缩起来动作来表示小熊,好好一起来跳舞吧。

第18篇幼儿园小班数学礁:变变小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可变性,体验“变”或“变小”带来的快乐。

2、体验想象的乐趣,胆表达自己“变小”或“变”的愿望。

活动准备

1、没吹气的气球(与幼儿人数相等)

2、木耳、雨伞、胖海

3、课件-比较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好玩的玩具了?

(出示没吹的气球)

二、展开

1、让孩子体验气球变化带来的快乐。

(1)教师:你们想玩吗?你能让气球变吗?(每人一个气球试一试)

(2)小朋友使劲往气球里吹气,气球会变。

有的小朋友力气太小,没能让气球变,怎么办呢?

除了用嘴吹以外,谁还能想个别的办法让气球变?

(往气球里面充水、用打气筒往里面打气等)

(3)小朋友能让气球变,你能让的气球变小吗?用什么方法让的气球变小?

(把手松开气球就变小了。)

2、经验提升:什么东西会变或变小?

(1)教师:除了气球能够变变小,你还知道哪些东西能够变变小?

下面我们一起来变个魔术吧!

(2)出示:木耳、茶叶、胖海(加入水)--变

雨伞、被子、纸(折叠)--变小。

(3)教师小结:原来在我们周围有这么多的东西会变化,只要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

你就会发现,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东西都是会变化的。

3、利用故事激发幼儿的想象,胆表达自己“变”或“变小”的愿望。

(1)教师:你们www.qinzibuy.com相变吗?当你变成很小很小的小人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幼儿发挥想象,自由发表意见。

(2)有一个小朋友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一个很小的小人,

咱们看一看他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吗?

教师:刚才咱们想象成小人做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如果我们变成巨人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把自己的想法讲给你的好朋友听好吗?

第19篇幼儿园小班数学礁:小小的树叶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小标记将物体树叶分类摆放。

2、能用身体动作表示小,初步体验小符号特征的意义。

活动准备

1、小标记卡

2、树和小树各一棵学具准备:哭脸和笑脸各二份,小树叶若干。

活动过程

一、比树叶,说树叶小。

1、比较树叶小出示一片树叶。

教师:瞧,今天我们班里谁来了?

再出示一片小树叶

教师:又来了谁?

我给树叶送标记,给树叶送标记,给小树叶送小标记。

2、认识小标记出示标记

教师:有一个的人,而且两臂张开,两脚分开。我们一起来学学它的样子。

(幼儿按照标记上人的样子做动作)。

再出示小标记。

教师:小标记上人的样子,两手向下伸出,两脚并拢。

(幼儿按照小标记上人的样子做动作)。

二、找树妈妈“分树叶”

1、游戏”分树叶”

教师:树叶怎么到我们教室里来的呢? (让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噢!原来呀秋天到了,树叶慢慢得变黄了,从树上一片片掉落下来,

小朋友们利用星期天去捡的,然后把它带到了教室里。但这些树叶宝宝感到高兴吗?

(教师www.qinzibuy.com过来出示哭的树叶和小树叶)

看:树叶宝宝怎么啦?

教师:为什么哭呢?

教师:对呀!树叶宝宝离开了家,离开了妈妈,离开了它们的好朋友就要哭了呀!

那我们来做个有爱心的人,助他们找妈妈好吗?

2、看标记:

出示两棵树妈妈(一一小,并且贴有小标记)。

教师:那谁是小树叶的妈妈呢?他们有标记吗?

3、复习小标记。

4、送树叶回家:

(1)教师示范送小树叶到有小标记的树妈妈那里。

提问:树叶我送它到哪里呢?

(2)教师:瞧,树妈妈还在哭呢?原来它还有许多的孩子没找到家呢, 我们来忙吧!

音乐播放,幼儿集体活动。(为小树叶找妈妈)

(3)找出错的地方:

教师:来树妈妈找找看,有没有孩子找错了妈妈。

请个别幼儿助纠正。同时教师变树妈妈的脸为变成笑脸。

三、送圆形宝宝回家

教师出示许多小小圆形图片,请幼儿每人拿一个按小标记将它们送回"家"。

第20篇幼儿园小班数学礁:和小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能比较出物体的和小。

2、寻找发现生活中小不同的物品。

3、能主动参与,在活动中积极探索。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比较

2、各种小不同的物品,如:碗、盘子、汤匙、玩具、衣服、鞋子等。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观察图片

看看图片有什么?(衣服)

你知道是谁的衣服吗?(妈妈的衣服,孩子的衣服)

哪是妈妈的衣服?哪是孩子的衣服?

你是怎么知道的?

(妈妈的衣服,孩子的衣服小。)

二、找一找

1.请小朋友拿一个自己喜欢玩具,然后在教室里找一个,比自己的玩具的,或比自己的玩具小的玩具。

2.请幼儿讲一讲,自己手中的玩具,哪个?哪个小?

三、比一比

请幼儿观察图片

教师:图片上有什么?(苹果,草莓)

你喜欢苹果还是喜欢草莓

--苹果和草莓谁谁小?

--小狗和蜜蜂水谁小?

--象和蚂蚁谁谁小?

四、游戏:的小的

教师任意出示一个物品,请幼儿找出比老师手中的这个物企的或小的。

为激发幼儿兴趣,可以比赛的形式进行。

第21篇幼儿园小班数学礁:小比较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较的物体,会比较小。

2、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数学卡

2、不同小,相同形状的图片,形状标记、小标记各若干个。

活动过程

1、出示数学卡比较

教师:林子中象和蚂蚁是好朋友,象和蚂蚁虽然身材不一样,但是他们互相助,象的身材,小蚂蚁坐在象的背上开心的玩。

(1)小朋友看看,小蚂蚁的身体和象的身体比起来有什么不同?

(小蚂蚁的身体小,象的身体)

(2)谁来说一说这是什么水果?(苹果,草莓)

哪一个水果呢?我们用圆圈把它画出来吧?

(3)小狗和小蜜蜂也来玩了,小蜜蜂和小狗的身体谁更小呢?

我们用小圆点把他画出来吧。

2、出示数学卡比较

妈妈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哪一个更一些呢?

(1)请幼儿观察比较图片中衣服,鞋子的小。

(幼儿相互说一说)

(2)请幼儿联想生活中,爸爸、妈妈和自己的衣服鞋子的小。

(3)请小朋友看这三张图片,你认识他们吗?

(小鸡,蝴蝶,象。)

教师:最的动物,我们用圆圈画出来,最小的动物,我们用圆点画出来。

(幼儿说,教师画)

3、按标记将相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图形片分类。

出示这些图形片:

(1)这是什么图形片?该回哪个家?

(幼儿讲,老师操作图形片,我送你到标记的家;

小图形片我送你到小标记的家。)

(2)请幼儿把余下的图形片送回家。

(要求幼儿边操作边讲述操作过程)

4、游戏活动:《丰收》

老师带家到农场(区域)去收水果和蔬菜,然后把它们送回家。

(要求幼儿一边送一边讲。)

例:萝卜我送你到标记的家。

5、活动评价

老师小结活动情况。

第22篇幼儿园小班数学礁:水果店(区别小)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继续感知分类,认识区别小。

2、初步积累按事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摆放的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图片:水果2

2、水果筐子、橘子、苹果、梨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水果

1.教师:你们看到了哪些水果?

2.提问:水果店里的水果是怎么摆放的?

(引导幼儿说出分类摆放的相关经验。)

二、摆放水果

1.教师:今天,我们也来开个水果店,好吗?

可是,橘子、梨、苹果这样乱七八糟放在一起能开水果店吗?

(引导幼儿说出:橘子、梨、苹果分别放在三个筐子里。)

2.幼儿分放水果,教师观察。

引导幼儿边放边说:苹果苹果在一起,梨和梨在一起,橘子橘子在一起。

3.教师:现在,水果店里整齐多了。但是,苹果和小苹果的价钱是不一样的,

而且我今天想买苹果送给朋友,可是苹果、小苹果放在一起,我挑起来真是麻烦。

那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说出把同种水果按小分开放。)

4.幼儿按小分类,最终分成六筐水果。

三、游戏:买水果

1.教师当老板,幼儿买水果,一人可以买1-3个水果。

2.说说自己买了几个或小的什么水果。

第23篇幼儿园小班数学礁:小兔拔萝卜(小分类)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小,并用身体语言认识和理解小标记。

2、学会看标记给物体进行小分类。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并体验其乐趣。

活动准备:

1、布置场景:种满萝卜的一块地。

2、小篮子各一个,录音机,音乐磁带《拔萝卜》

3、兔妈妈头饰一个,人手一个小兔的胸饰。

活动过程:

一、按萝卜特征分类。

师:“小兔子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家的萝卜丰收啦!今天妈妈带你们去田里拔萝卜好吗?”

1、在《拔萝卜》的音乐声中,兔妈妈拔出两个小不一样的萝卜。

师:“好,妈妈先来拔!”“你们看,这两个萝卜有什么不一样?哪个?哪个小?”

2、出示两个篮子。

师:“我们把拔好的萝卜放到篮子里,小兔子们,你们说说看,这两个篮子有什么不一样?”(一个篮子、一个篮子小)

“你们说,萝卜应该放在哪个篮子里?小萝卜呢?”

教师请个别小兔子来放,边放边说:“萝卜放到篮子里,小萝卜放到小篮子里。”

3、小兔拔萝卜,并给萝卜分类。

师:“现在,妈妈要请兔宝宝们自己来拔萝卜了,小兔子们听清妈妈的要求,拔两个不一样小的萝卜,然后坐在妈妈身边。请个别幼儿把萝卜放在对应的篮子里,并且要学说一句话:萝卜放到篮子里,小萝卜放到小篮子里。

二、认识小标记。

1、教师指着篮子问:“小兔子们真能干,一会儿就拔了这么多的萝卜。看看这个篮子里装的是什么?”(萝卜)萝卜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

(教师出示标记)标记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观察并模仿标记(两只手伸出来,两脚分开,表示的意思。)

指着小篮子问:“这个篮子里装的是什么?”(小萝卜)小萝卜又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幼儿观察模仿小标记(这个小人啊,身体转过去了,只看到了后面的头发,他的手靠着身子,两脚并拢,表示小的意思。)

三、游戏巩固认识小标记。

师:“我们来做游戏啦,兔妈妈拿出什么标记,小兔子们就做什么动作,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1、游戏《找朋友》

师:宝宝们做得真棒!妈妈这儿还有好多小标记,我请每个兔宝宝过来拿一张标记。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

(1) 标记找标记作好朋友

(2) 标记找小标记作好朋友。

2、为萝卜匹配标记。

师:“小兔子们,这个篮子里装的是什么萝卜?应该选哪个标记贴上去?”(请小朋友将自己手中的标记贴在相应的篮子上)

并且边贴边说:“标记送给萝卜,小标记送给小萝卜。”

四、按小标记进行分类。

师:“小兔子们手里还有好多萝卜呢,我们把这些萝卜送到有小标记的篮子里吧。(要求边送边说:萝卜送给标记,小萝卜送给小标记。)

五、结束部分。

师:“今天,小兔子真不错,不仅妈妈拔萝卜,还认识了标记和小标记,我们的周围也有的东西和小的东西,我们一起找一找,好吗?”

第24篇幼儿园小班数学礁:摘苹果-按小分类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小,引导幼儿给物体进行小分类。

2、学说“苹果放到篮子里,小苹果放到小篮子里。”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并体验其乐趣。

活动准备

1、布置场景:挂满苹果的苹果树两棵。

2、小篮子各一个

3、趣味练习-比较脚的小

活动过程

一、感知苹果的小。

1、教师: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农民伯伯种的苹果丰收啦!

今天我们一起到果园里去看看好不好?

2、出示课件-丰收的苹果

教师:树上结了许多红苹果,农民伯伯开始摘苹果了,一摘,摘了一个苹果;再摘,又摘了一个。

看!摘了几个苹果?它们一样吗?(一个,一个小)

二、摘苹果

1、教师:刚刚,农民伯伯在果园里摘苹果了。老师这里也有两棵苹果树,

我们也来摘苹果好不好?

2、要求:每个小朋友摘两个不一样小的苹果,摘好了就坐到位置上

(可以和边上的小朋友讲一讲你摘了几个苹果,哪个,哪个小)。

三、分苹果

1、出示两个篮子。

教师;你们说说看,这两个篮子有什么不一样?

(一个篮子、一个篮子小)

2、教师:我们要把www.qinzibuy.com摘到的苹果放进篮子里,你们说,苹果应该放在哪个篮子里?小苹果呢?

3、教师请个别小朋友来放,边放边说:

苹果放到篮子里,小苹果放到小篮子里。

四、趣味练习-比较脚的小

五、结束部分。

教师:今天,我们小朋友不仅农民伯伯摘苹果,还会将苹果放在篮子里,

小苹果放在小篮子里,进行分类,真能干!

其实,我们的周围也有很多的东西和小的东西,我们一起找一找,好吗?

第25篇小班数学:有趣的和小 【设计意图】“”和“小”是通过比较得来得一组相对概念。幼儿不仅要在学习中获得这些相对的概念,还要让“”和“小”的概念应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本设计以系列游戏的活动,使幼儿在“”和“小”的惊喜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学会目测有明显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

2、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由到小和由小到之间的转变,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硬纸鱼20条(有小差别)、钓鱼竿若干、用积木围搭成一个“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装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单孔、多孔、粗细不一)数量多于幼儿人数,气球若干。

3、可变或变小的食物若干种,如饼干、水果、青菜、木耳干等。

4、照相机、白纸和画笔,幼儿自带小时候的照片和近照。 【活动过程】游戏一:钓鱼

1、每次请一名幼儿来钓鱼,要求钓“池塘”中所有鱼中最的一条和最小的一条。鱼钓上来后,分别放在鱼筐和小鱼筐里。

2、尝试:请幼儿自由地钓鱼,仍旧要求钓最的和最小的鱼。 游戏二:超级比一比。

1、请幼儿将手放在眼睛前当望远镜,家一起来找找教室里的“”和“小”。

2、将幼儿分成两组,玩超级比一比的游戏:比比谁的鞋子最?谁的头最?谁的嘴巴张得最?谁的手最?谁穿的衣服最?…… 游戏三:人和小人

1、教师讲述故事《人国小人国》。

2、照片分享:小时候的我……(小手小脚,坐在推车里,不会自己穿衣裤和穿鞋袜、吃饭。)

3、提问:如果有一天你变了,你是什么样的?(个子高了,胖了,力气了,穿鞋,跑得很快,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上学等。)

4、启发幼儿运用想像力随意表现身体某部位的变化。将幼儿表现的身体轮廓印

香在纸上。(可将胳膊伸长,两脚分开来表示人;用蹲下,胳膊、腿、脚收紧或绻起来的动作来表示小孩。) 游戏四:吹气球

1.引导幼儿想一想:有哪些能够变和变小的物体?

(游泳圈、气球、蹦蹦床、折叠床、扇子、被子、雨伞。)

2.幼儿尝试让气球变的方法。

(1)请几名幼儿用口将气球吹。

(2)用口吹难度太,可以用气筒打气。

3.思考用什么方法让气球变小。

(1)用自己的身体部位(用手戳破、用脚踩爆、用屁股压破)。

(2)借助外力的方法(用针刺破、用锤子或砖头砸破、用钉子戳破)

(3)将绑紧气球的绳子解开,直接放气。

4.幼儿自由地到户外玩气球。

游戏五:食物变变变

1、家围坐在桌前,观察饼干、水果、青菜、火腿、干木耳、面粉等食物。

2、提问:怎样使食物变、变小?:

(吃一吃、炒一炒、切一切、剁一剁、摘断、真空包装、晒干、浸泡、油煎。)

3、分享食物,把好吃的东西变小、变没有。 【活动延伸】

1、继续收集如望远镜、放镜、充气椅、蹦蹦床、吹泡泡等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以进一步加深对和小变化的认识。

2、展示如蝴蝶的成长变化过程等各种动物的成长资料(书、图片、录音故事),助幼儿初步理解“长”的概念。

3、充分挖掘一些潜在的、隐性的游戏。如从“拔河”可了解力气的和小、从“木桥”可比较胆子的和小、从“雨和小雨”可体验到声音的小。 【设计评析】

这是个从基础入手形成小相对概念的教学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在掌握和小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多角度的、多层面的思维。

在教学上打破了过去数学课的传统模式,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寓数学教育于游戏之中。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意到了发展性原则,循序渐进,步步深入。

第26篇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区别物体小、长短的不同,并能按小、长短给4个物体排列顺序。

2、有一定的观察、比较能力。

3、愿意尝试不同的排序方法。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性。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应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接触过3以内的小比较。

物质准备:

教具:四条小不同的鱼。

学具:剪下《幼儿用书》(P13、14)小排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长短不同的纸条若干,排序图。幼儿用书(P7),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鱼儿快乐游。

1、教师出示四条小不同的鱼: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2、教师出示排序板:鱼儿要去参加游泳比赛,要求它们有顺序地排成一条线。请幼儿来小鱼排队,并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排队才能有顺序呢?

3、个别幼儿示范,教师引导幼儿将小鱼排在排序图上,从小红旗后面开始排。说说小鱼是按什么顺序排队的(从小到或从到小)。启发幼儿思考:除了这样排队,还能怎样排队页时有顺序的呢?再请个别幼儿示范。

二、幼儿操作活动。

1、去比赛:请幼儿将小动物按小顺序在排序板上排队。

2、纸条比长短:请幼儿将4根长短不同的纸条在排序上有顺序地排列。

3、找一找: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P7),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有什么?请找出最的动物,并将它圈起来;找出最长的动物,并在最长的动物旁边画圈。三、评价活动。

1、展示幼儿的操作活动,请幼儿说说按什么顺序排列物体。

2、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排序方法。

教学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第27篇活动目标:

1、会辩认数字1、2、3、4、5,了解1、2、3、4、5所代表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1、2、3、4、5取相应的实物。

3、增强对数字的敏感性。

4、乐于参与集体游戏,分组游戏。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一个数字转盘;

2、学具准备:"数字卡片"1--5;工作台;物卡与幼儿人数相等;印章若干12个;左边写好数字,右边画了格子的作业纸;"数、物拼板"12份"数字卡片"中空心数字1--5;水彩笔12份。

3、活动室准备:在每个桌子摆放1、2、3、4、5的数字。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师幼儿互相问候。

走线,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和老师一起走线,教师变换两臂动作;叉腰--侧平举--摸肩,幼儿模仿。另一教师在另一处等待,给每一位经过的幼儿发一张数字卡片。(1-5的数字卡片)

线上游戏:辩认数字1--5。

请小朋友根据自己手中的数字卡去寻找数宝宝的家,找到了就坐下来。

请手上拿着数字1的小朋友把"1"字举起来,请你们坐到1号桌上。

依次请其他的孩子坐到座位上去。

2、集体活动。

A教师出示数字转盘,请一名幼儿转一转,其他幼儿观察,教师提问:"数字转盘上有什么?"(指针和数字)

B教师转动转盘,待转盘停止时指针指向数字几,就请幼儿集体声的读出这个数字。

C5以内的按数取物。

现在请小朋友《取学具儿歌》师:摆好工作台,学具拿出来。

生:--工作台,--拿出来。

轻轻拿,轻轻放,我的学具我爱护。

a每个幼儿一套1--5的物卡,请幼儿根据转盘上的数字举

相应数量的物卡。请3-5名幼儿转动数字转盘,其他幼儿在读出数字的同时要从工作台上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

B操作"数物拼板"

出示物卡,请一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取出相对应的数字放在拼板上。

活动思:

本次活动是想通过用简单易懂的方法教会幼儿感知5以内的数数。这节课下来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课堂中没有灵活准确运用量词,自己对数学语言组织还有所欠缺,自己的语言有点零乱,嗦,也没有激情的教学语言,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改进的地方。

第28篇幼儿园小班数学礁:方形和小方形

活动前思考

1、设计意图:

方形是低年龄幼儿比较感兴趣的,而且幼儿在生活活动中经常会碰到方形的物品。幼儿在吃点心、玩玩具的时候老师都会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形状,认识形状的名称。幼儿在多次认识中已经知道了方形,在此基础上老师进一步提高要求,让幼儿通过观察来区别小方形。

2、重点难点:

认识方形和小方形,区分小。

过程实录

活动目标:

1、巩固对方形的认识,能区分方形和小方形。

2、学说句子:方形回到篮子或小方形回到小篮子(方形回家了、小方形回家了)。

活动准备:

1、、小篮子。

2、方形和小方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实物直接引出主题。

1、教师出示一些纸片片让幼儿观察。

提问:老师这里有许多的片片,看看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小纸片片供幼儿观察。

提问:看看这两个方形有什么不一样?(老师出示方形、小方形让幼儿认读)

评析:直接出示实物,将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过来了,通过让幼儿观察图形的不同,又将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二、教师做游戏,让幼儿通过观察知道游戏的规则。

教师:方形和小方形要来做个游戏了,你们看他们是怎样玩游戏的。

教师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说一句“变变变,什么出来了?”然后伸出一只手让幼儿说是什么形状出来了。游戏数次。

评析:游戏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所以在这里采用变变变的游戏形式,让幼儿观看游戏的玩法,进一步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并激发了幼儿想自己操作的欲望。以游戏的形式进入主题,看似平常,却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三、幼儿参与游戏,体验游哮来的快乐和成功。

1、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一个方形,在发的过程中教师说“给你一个方形或给你一个小方形。

2、第二次发方形,老师边给边提问:这是什么形状的?

3、游戏“方形变变变”。

*幼儿学老师的样子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当老师说变变变,小方形出来了,幼儿就把小方形举起来。当老师说变变变,方形出来了,幼儿就将方形举起来。游戏数遍后可以让幼儿将两个方形交换位置再玩几次。

评析:幼儿在此环节中有了自己操作的机会,当他们自己动手操作时,他们的学习兴趣点达到了高潮。个个幼儿都变得专心致志,

四、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换游戏。

鼓励幼儿拿着两个图形找一个老师与她一起做变变变的游戏。

评析:通过与其他老师的游戏,一方面让幼儿对小方形的区别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另方面促进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五、送方形回家。

1、教师:方形娃娃玩累了它想回家了我们送它们回家吧。

2、出示两个方篮提问:这是一个什么篮子?

3、要求边送边说一句话“方形回到篮子里。小方形回到小篮子里。”

4、幼儿一个一个轮流上来送方形回家。

评析:送方形回家这个环节既是一个活动的尾声部分,又是一个让幼儿巩固知识的复习过程。幼儿通过这个环节,既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又学说了一句完整的话语。

活动后思

老师针对低年龄的幼儿的特点,以神秘的变魔术方法吸引幼儿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图形,并进行比较,幼儿果然变得专心了,进行对比之后,我给他们每人了一个方形和一个小方形,采用变变变的方式,让幼儿将两个图形进行对比。本次活动的选材十分适合小小班幼儿的认知年龄特点,抓住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用多种形式达到了一个目标,同时又通过一个个游戏逐层推进、逐步提高要求。及格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使幼儿的注意力始终处于集中状态。教师还注重了低年龄幼儿的语言、社会能力的发展。若在最后环节添上一些让幼儿的情绪得到高涨的游戏活动会更贴切托班幼儿的心理。

第29篇幼儿园小班数学礁:小标记找朋友

设计思路:

日常生活中幼儿接触到的许多事物都存在有量的特征,尤其是、小这一特征是3-4岁幼儿容易感知和体验的。因此,我设计了“小标记找朋友”的游戏,首先让幼儿通过形体动作感知、体验小标记的含义,再为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小小的物体匹配相应的标记,最后将小物体归类并匹配小标记。通过这个数学活动让幼儿感知、体验和比较物体的小,认识小标记从而初步建立对小概念的认识。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使幼儿的感知能力和比较能力得到发展。

活动目标:

1、认识小标记。

2、学习为小不同的物体匹配相应的标记。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寻找身边小不同的物体,对、小有初步的认识。

2、教学具准备:小标记人手3-4张;活动室内布置小不同的物品若干,如玩具柜中提供小不同的玩具、书架上摆放小不同的图书、以及小不同的杯子、盆、盘子、勺子、照片等;小不同的椅子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小不同的玩具筐各一。

活动过程:

一、认识小标记。

教师出示小标记,引导幼儿用动作模仿和小标记的形态,理解标记所代表的含义。“老师送给小朋友每人一张卡片,卡片上画的是一个娃娃。请小朋友看一看你的卡片上的娃娃是什么样子,请你来学一学它的样子。”

二、巩固认识标记的含义,学习为标记匹配相应的物体。

1、为标记找椅子。

“教室里有许多椅子,它们一样吗?”(有有小)“想一想拿标记的小朋友应该坐什么椅子?拿小标记的小朋友坐什么椅子?”幼儿根据标记找到相应的椅子坐下,并检查“你拿的什么标记?坐的是什么椅子?”。

2、为物品匹配标记。

“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小不同的物品都想和标记做朋友,请你选一张标记,给它找一个好朋友。”幼儿自由选择标记贴在相应物体上,游戏复进行3-4次。

3、将小物品归类并送标记。

教师出示小不同的两个筐子,请幼儿思考:“这两个筐子一样吗?哪些物品应该住进的‘家’(筐子)中?哪些应该住小的‘家’中?”请幼儿将物品按小进行归类。

“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让我们知道哪里是玩具的家,哪里是小玩具的家?”幼儿为物品送标记。

活动延伸:

1、这样的游戏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进行。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可以引起幼儿活动的环境,提供丰富、有趣的材料,让幼儿在给小物体送标记的过程中,获得对事物的体验,认识到物体之间小的差异。

2、在数学活动角中,教师可以提供各种小游戏让幼儿感知、比较物体的小。如:摸箱游戏,让幼儿摸出一个玻璃球,再摸出一个比这个球(小)的球,并按照标记放在相应的筐子里;又如,做果子游戏,让幼儿用油泥制作小不同的果子,再将果子按照标家在“树上”,幼儿通过揉、团的动作,触摸、观察比较果子的小不同。

3、在认识小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小排序的活动,如:给小不同的鞋子排队,给小不同的碗排队等。并可进一步进行小对应的活动,如:给小不同的瓶子找瓶盖、给小不同的动物喂食物,从而获得小对应的经验。

第30篇幼儿园小班数学礁:给“”与“小小”送礼物

活动目标

1、通过送礼物等游戏的方式,认识小标记及其特征。

2、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小。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小标记图片、小娃娃各一

2、各类小不同的物品:幼儿人手一份、教师处若干

3、一把椅子和一把小椅子、小娃娃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玩个游戏。

我说‘请起立’,你就说‘我起立’;

我说‘请坐下’,你就说‘我坐下’,试试看好吗?”

二、游戏

1、教师:今天,有两位客人和我们一块儿做游戏。

(1)出示娃娃

这是,我们拍拍,对它说句话好吗?

(你好!我喜欢你!欢迎你!)

“请起立”

“我们一起说‘力气、是个胖子、要吃蛋糕’…”(加上动作)

(2)出示小娃娃。

这是小小,我们也和小小打个招呼好吗?

(小小你好!小小我请你喝水!小小我跟你玩!)

“请起立”“我们一起说‘小小力气小、小小不锻炼、小小吃小面包’…”

三、游戏:给、小小坐椅子。

1、教师:这儿www.qinzibuy.com有两把椅子,看看它们一样吗?

(不一样。一把、一把小)

我请和小小坐椅子,谁来助它们?”

2、小结:坐椅子,小小坐小椅子。

四、幼儿送礼物

要求:幼儿能在目测比较出礼物的小后,将对应的送给客人,并能讲一句话。

1、教师提供,个别幼儿进行。

(1)相同的两件东西,比较后的送给,小的送给小小。

(2)相同的三件东西,比较后的送给,小的送给小小。

(3)从许多同类的东西中(每类3---4个)找出小不同两件东西,比较后,的送给,小的送给小小。

2、每个幼儿将自己小篮里的礼物送给和小小。

3、将小小送回相应的家,幼儿在娃娃家游戏。

第31篇幼儿园小班数学礁:制作小、形状标记

活动目标:

尝试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制作形状或小标记。

活动准备:

1、教具:小三角形各一个,小圆形各一个;小方形各一个。

2、学具:幼儿用书,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A、按特征分类。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这里有哪些图形?它们有什么不同?教师在黑板上画三个方格作为图片的家,启发幼儿将相同的图片送进一个方格中。请一位幼儿上来送图片回家,边送边说:什么片片,我送你回家,……

B、制作特征标记。

教师指着一个格子中的圆形图片,引导幼儿看图说说:这里是什么图片?它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什么标记来表示?(引导幼儿用画圆来表示)

接着引导幼儿制作三角形,方形,、小标记,指导方法同上。

2、操作活动。

A、第一、二、三组。

制作小标记: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小分别将动物或小动物圈在一起,再在方框中画出、小标记。

B、第四、五、六组。

制作形状标记: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将相同形状的物体圈在一起,并在旁边的方框里画出形状标记。

观察各种形状的积木,请你给三角形的积木涂色。

3、指导幼儿操作,并进行活动评价。

第32篇活动目标:

1、学习给4个不同高矮的物体进行排序。

2、懂得要从小红旗后面开始排队。

3、能按要求进行排序活动,并能简单地说出自己排序的方法。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小、长短排序的经验。

2、物质准备:教具:四张长颈鹿的图片,排序板。学具:宝塔玩具、套娃玩具若干套,排序板,《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长颈鹿宝宝。

(1)教师出示一张长颈鹿的图片,请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在哪儿见过它?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长颈鹿有一个长长的脖子,个子很高。

(2)出示三张长颈鹿的图片:长颈鹿宝宝都来玩游戏啦!可是他们的个子有高有矮,没有排好队。出示排序板,启发幼儿思考,可以怎样来给长颈鹿排队?

(3)请个别幼儿示范,根据幼儿的方法把长颈鹿在排序板上从小红旗开始由高(矮)到矮(高),引导幼儿边排边说:最矮的、矮的、高的、最高的,或者从高排到矮。

(4)继续启发幼儿思考:除了让最矮的长颈鹿排在第一个,还能让谁排在第一个,也可以有顺序地排队呢?

二、幼儿操作。

(1)排宝塔:请幼儿取出宝塔玩具,把它在排序板上从左往右按顺序排一排。

(2)排套娃:请幼儿取出套娃玩具,在排序板上按顺序排队。

(3)哪个排错了: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第8页),观察画面上小动物是怎样排队的,看看是谁排错了,把排错的小动物圈出来。

三、活动评价。

(1)教师将最高的长颈鹿排在排序板的第一个,请幼儿思考:最高的长颈鹿也想当小排头,后面的长颈鹿应该怎样才能有顺序呢?引导幼儿排出与示范时不一样的排法。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了解幼儿排序的方法。

教学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第33篇活动目标

体验学习问答儿歌的乐趣。

巩固对常见车辆的认识。

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鼓励幼儿胆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 准备一张“数轮子”图片(图片上画有一辆三轮车,一辆自行车,一辆面包车)

2. 准备录音机,儿歌《轮子歌》录音磁带。

3. 准备学习包《主题活动,哪辆车跑得快?》亲子手册《主题活动,车轮印真有趣》

活动过程

一、数数轮子

出示“数轮子”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看一看图上有什么车,数一数有几辆车,每一辆车有几个轮子。

启发幼儿仔细观察各种车辆车轮的数量,比较哪一辆车的车轮多,哪一辆车的车轮少,哪一辆车和哪一辆车的车轮一样多。

鼓励幼儿在图片上贴上与车辆车轮数量相同的圆点。

二、学念儿歌

播放儿歌《轮子歌》(见“小小资料库”),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以问答的形式学念儿歌《轮子歌》

教师与幼儿互换问答角色念儿歌,体验学念儿歌的乐趣。

幼儿分为问,答两组,完整地朗诵儿歌一遍。

三、模仿游戏

启发幼儿把自己想象长一只轮子,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表现轮车,自行车,三轮车,小汽车,火车等车辆的行驶。

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结伴组合进行模仿游戏,如两人组合模仿自行车,四人组合模仿小汽车,多人组合模仿好小火车等进行模拟游戏。

活动延伸

1. 科学区中提供不同坡度的斜坡,玩具车,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积木,让幼儿操作,发现车速与坡度的关系,探索什么形状的轮子滚得快。

2. 美工区提供纸盒,瓶盖,塑料吸管或圆柱体的冰棒棍等材料,鼓励幼儿制作带轮子的玩具。

3. 提供学习包《哪辆车跑得快?》学习单,引导幼儿想一想,看一看哪辆汽车跑得快,将跑得快的车子涂上颜色,并说说为什么。

4. 建议家长指导幼儿操作亲子手册《车轮印真有趣》学习单。

教学思:

在今天的数学活动《轮子歌》的执教过程中,发现孩子们的经验还是太缺乏了,可能是因为小班幼儿的关系吧。他们对于周围事物的认知还停留在非常粗浅的层面。

一个轮子是什么车?这个问题问下去,有几个聪明的孩子能答上来是轮车,因为在星期一的课堂上我已经告诉他们了。当我问三个轮子是什么车?这一问题时,孩子们都沉默了,心里咯噔了一下,难道孩子们连三轮车都说不上来。他们的知识经验还是比较贫乏的,让我也意识到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的开展,不断丰富他们的认知。四个轮子什么车?这一问题,有孩子说是挖泥车,有孩子说是小汽车,有玩具实物的助,孩子们回答起来就容易多了。

第34篇活动目标

1、按小特征排序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皮球小各1个,图片,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引题(出示熊和小熊)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客人,你们瞧!他们是谁啊?出示图片(小熊熊)两只熊哪里不一样?你们能猜出谁是熊谁是小熊啊!为什么? (熊要,小熊要小)师:你们都认识了这两位客人了,你们怎么跟他们打招呼啊?(熊好,小熊好)二、实物直观比小师:熊和小熊想来做运动带来了一个球 (出示皮球).你们说这个球应该给谁呢?

你们觉得这个球是球还是小球啊?为什么?

我再拿来一个球,现在请你来比一比,哪个球,哪个球小?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比出来的呀?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较出小,一个东西是不能比小的,只有找个好朋友跟它一起比,两件东西一起比才能知道谁谁小.(目测法)三、幼儿实物探索师:两只熊啊,今天还带了很多东西我们一起去看看?有什么呀?请你找出的东西用手上的贴贴纸贴在它身上.教师和幼儿边说边检验.

四、按到小排序师:你们的小眼睛真灵,现在我要加难度靠考考你们,咦?又滚来一个球,现在三个球请你说说看哪个最哪个最小?请个幼儿来从到小来排排队,再请个幼儿从小到排排队.

五、分辨图片小师:两只熊非常开心又来了一只熊,她来了,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哪个熊最,哪个熊最小?请幼儿从到小排序. 三只熊现在要去动物园找朋友做游戏.看是什么动物?你能给三只熊找到相应的好朋友吗?为什么?

小结:熊要找的动物做朋友,小熊要找小的动物做朋友,剩下来的动物就可以和中间的熊做朋友了.

六、幼儿操作,检验师:动物园里还有很多其他的动物都已经放在你们的小凳子底下了,你们拿出来看看,请幼儿举起手中的动物摇摇,再举起最小的动物摇摇(幼儿上来粘贴)现在请你们他们找朋友吧.

师:你们看,熊中熊,小熊他们的朋友可真多啊,我们来看看这些动物是不是他们的好朋友?(比对小,如发现错误,请幼儿指出纠正)七、延伸活动师:玩累了,我有两块正方形的饼干,你们用眼睛看不出小的时候,有其他的好办法知道谁谁小吗?

这时候我有个好办法,我们可以把两块饼干重叠在一起,一边对齐,看看哪个有多出来边缘那就哪个比较。

现在请小朋友到后面每人拿一块饼干和不同颜色的好朋友叠在一起比一比看看谁的,谁的小。

八、舞蹈游戏:三只熊(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小)师:今天家都很开心,我们来学学熊和小熊的动作来跳舞吧,我们用身体来表示熊,我们用缩起来动作来表示小熊,好好一起来跳舞吧。

教学思

本节课我能按我的教学目标完成我的教学任务。我通过量的实物让幼儿比较小一样,在第一环节出示盆子让幼儿比较、小一样时,多数的孩子能通过观察比较找出盆、小盆、一样的盆 。在集体操作练习这个环节是突破教学教学重难点的环节,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个绿色的圆形、一个黄色的小圆形、两个蓝色的一样的圆形。在操作过程中我清楚地观察到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能力强弱,部分孩子都能积极参与,但有部分孩子操作目的不明确,这可能我给他们准备的圆形太多,以至导致一些孩子不懂得怎样拿。在第三环节游戏中我进行了一些调整,孩子的兴致最高,通过活动延伸这一环节巩固了孩子对小的认识,但在摸到物体后孩子对物体的描述还欠佳。在日后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还得多加强培养。

第35篇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热爱自然,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2.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3.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了解一些简单的植物生长的知识。

2.挂图。

3.纸,树、叶子、小鸟(成形的)剪纸、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挂图一:

情景:天空一片乌云,一颗光秃秃的树,有机只哭叫着的小鸟在树的上方盘旋。边飞边说:“我没有家了,我没有家了”。

1.看后自由讨论。

2.教师启发引导。

①你们看到了什么?

②小鸟哭了,为什么?

③树为什么没有树叶?

幼儿讨论:树死了,树被人砍了,树枝被人折了,等等。

3、教师进行环保教育。

①师幼共同探讨树的用途:从根茎,从茎叶,从净化气防治沙尘暴。

②师幼共同探讨保护数木、花草的方法。

4.再看挂图一

启发幼儿想一想,小鸟现在没有家了,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办?

小结:教育幼儿要有爱心、同情心,来助小鸟建一个新家。[礁来自:屈.老师礁网.]

二、观看挂图二:

情景:一棵枝叶茂盛的树上,落满了叽叽喳喳的小鸟,他们在说:“我有新家了!谢谢小朋友们”。树的上方有笑眯眯的太阳公公,太阳公公说:“小朋友们,你们做得好!”树的下方有美丽的鲜花和绿绿的青草,蜜蜂、蝴蝶在上面飞来飞去的跳着舞。

三、操作:

1.通过观看挂图二,激发了幼儿助小鸟建新家的兴趣。

2.粘贴树、小鸟,添画花草、太阳、蝴蝶等。

3.鼓励幼儿胆自由创作。

教师说明用胶水的方法并巡回指导。

活动延伸:

两个小朋友一组,把自己的作拼编成故事讲给对方听(受挂图二情节的启示)。然后交换作品欣赏。

活动思

本教育活动,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拟人手法,创造的环境,如尊重他们的意愿,允许他们自由讨论,自由选择喜欢的颜色进行绘画、粘贴,自幼创编故事等。找到了幼儿的兴趣需要与社会教育要求之间的结合点,引导幼儿的兴趣,“多目的”地发展下去,使幼儿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第36篇教学目标:

1、教幼儿能够对小区别较明显的4-6个物体,按从小到或从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

2、复习5以内的数数。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实物套娃1套

2、小不同颜色不同的圆形塑料片一组5张,每人一组。

教学过程

(一)观察: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幼儿积极性,并发给每个幼儿小不同的圆形塑料片各5个,先让幼儿摆弄观察,然后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塑料片是什么颜色。

(二)引导幼儿按小进行排序

1、先请幼儿把塑料片找出来放在一起。

2、依次按从小到的顺序进行排序。

3、教师检查,对分类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启发和助。

4、请幼儿看看塑料片,塑料片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排序,指定幼儿回答。

(三)引导幼儿数数,并查出套娃有几个

(四)拼摆游戏

1、请幼儿拿出塑料片,任意拼摆一种东西或图形

2、教师巡视,对拼的好的幼儿给予表扬,!出自:屈老.师!请幼儿说说自己拼摆的东西一共用几个塑料片拼的。

(五)小结

教学思:

一环又一环的情境创设抓住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在兴趣中学会了能按从到小排序或从小到排序,真正做到在玩中学。

本节课幼儿操作的材料很多,能力差的幼儿有的操作没能完成,这需要教师课下助幼儿完成,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第37篇活动目标:

1. 初步理解5以内相邻数的意义,感知其多1和少1的关系。

2. 能够表达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彩色串珠、数字拼板、数字胸饰15、小房子的卡片每人5个

活动过程:

1.走线,教师弹琴,让幼儿跟着音乐走线。

2.线上游戏:《好朋友抱抱抱》

第一轮教师请出6个小朋友,边拍手边念儿歌:一二三,两人抱抱。(找到旁边的好朋友抱在一起)重复两次。第二轮教师可请9或12人一起来玩,边拍手边念儿歌:一二三,三人抱抱。(找到旁边的三个人抱在一起)重复进行两次。

3. 回座位。

(1) 教师按顺序出示小花形状的数字胸饰15,让幼儿认识。

(2) 游戏:《小花开门》。

游戏过程:教师先请3个小朋友上来玩一次游戏,给幼儿按顺序带上数字胸饰13这三个,站成一排。教师说1号小花开门,带有数字胸饰1的那个小朋友做开门的动作,向前走出一步。教师再提问幼儿:“你们看看1号小花旁边的小花是几号啊?”幼儿回答:“是2号,他们两个是离得最近的”。教师告诉幼儿1和2是两个相邻数。再以同样的方式请出3号小花,3号小花开门向前走出一步。引导幼儿说出2和3是相邻数。(即离得最近的两个数就是相邻数,引导幼儿说出2的相邻数有两个,1和3)。

(3) 教师出示彩色串珠让幼儿观察,然后回答相应的问题:“2比1多几?(2比1多1)2比3少几?(2比3少1)2有几个好朋友?(2有两个好朋友)是几和几?(1和3)。

(4) 教师总结:像这样,1以上的每一个数都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比它少1,一个是比它多1。(即这两个数就是离它最近的两个数,也就是它的相邻数。)

(5)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给猫奶奶家的房子贴上门牌号。教师先给幼儿发放数字拼板和小房子的卡片,让幼儿先从小袋子里面取出小房子的卡片和数字拼板,再把袋子放在小椅子的后面,按顺序把数字卡片摆好在小房子上面,给每座房子贴上一个门牌号。操作完成之后,让幼儿观察,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分别说出1、2、3、4、5的相邻数是几和几?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5.游戏《找朋友》。

教师可把全班幼儿分为5个一组上来玩游戏,并带数字胸饰,让幼儿记住自己的数字是几。游戏开始,教师可以任意说出一个数字,如教师说“4”,则请带有数字胸饰4的那个小朋友拉着比4多1和少1的两个幼儿一起站出来,(也就是4的两个相邻数请出列)看看谁最快最准,并给予表扬或奖励,并分别报出自己的两个相邻数(5或者3),并说出5比4多1,3比4少1。最后家一起说出4的相邻数是3和5。(游戏可复进行)。

效果分析及思:

本次活动开展得还算很成功的,部分幼儿在课堂常规方面表现得都是挺好的,能够初步理解相邻数的意义,并能感知其多1和少1的关系,能够快速回答出5以内的相邻数。但经过家长们的馈,有部分幼儿课堂常规不是很理想,没有完全达到本次活动的目标,掌握得不够理想,这也是本次活动中本人所忽略的细节部分,所以在下次活动中我一定会特别注意这些细节,让活动目标更明确。在以后的每次教学活动中,我一定会顾及到所有的孩子,让家长们满意。

第38篇目地要求:区分“1”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

准备:袋子、两个装满豆子的瓶子、毛巾架子、环境布置有一和许多

科学:蒙氏《“1”和许多(一)》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好,组织幼儿听着音乐走线。

小班数学礁《认识1和许多∩氏数学

(二)集体活动。

1、区别1和许多

出示2个神秘袋:

师:猜一猜袋子里装的什么?你们知道这两个袋子里分别装了多少块花片吗?”(教师晃一晃袋子,幼儿听听积木碰撞的声音、摸一摸袋子,感知不同的数量;将积木倒出来,用眼睛看不同的数量)。

教师小结:

刚刚我们的装一个花片的神秘袋子的“1”片花片摸起来很少,摇摇没什么声音;“许多”摸起来满满的,摇一摇有声音。

2、出示2个摇摇瓶:

教师拿瓶子摇,请幼儿听豆子在瓶中摇晃发出的声音。

师:刚才你听到豆子在瓶子中发出的声音,哪个瓶子里装了1粒豆子?哪个瓶子里装了”许多“粒豆子?”

教师揭掉包在瓶子外的布,请幼儿观察“1”和许多粒豆子。同时摇晃瓶子,辨别“1”和许多。

小结:装“1”粒豆子的瓶子,摇晃是发出的声音很脆,“许多”粒豆子发出的声音很响,“哗啦哗啦……”

(三)出示毛巾架,幼儿挂毛巾,感知1和许多

1、出示毛巾架,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啊?上面的毛巾去哪了?

2、出示毛巾,分毛巾,挂毛巾,感知“1”和许多。

师:瞧!在老师这儿呢。我这里有几条毛巾,你们知道吗?

师小结:

老师这里有很多条毛巾,是不是?现在老师要把这许多毛巾分给小朋友。

(1)分毛巾给每位幼儿,感知许多可以分成很多个“1”。

师:现在你们手里有几条毛巾啊?老师刚才有几条毛巾啊?

师小结:老师有许多条毛巾,现在把毛巾分给你们了,你们手上有几条毛巾?许多条毛巾分给你们就变成了每个人只有一条毛巾了,许多就变成了很多个“1”。

(2)挂毛巾,感知很多个“1”可以变成许多。

师:请小朋友把自己手上的毛巾挂在这个毛巾架上,我们一组一组地将自己的毛巾挂在自己的号数上。

师:你们的毛巾都在哪?现在毛巾架上有几条毛巾?

师小结:你们每个人手上的毛巾,一个人只有一条,挂在毛巾架上,就变成了许多条毛巾,一条一条毛巾,放在一起就变成了许多。

(四)教师小结,活动自然结束。

师:我们教师有些东西是一个的,我些东西是许多的,等一下请小朋友去找一找。

第39篇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学习二等分的方法,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于部分。

2、培养幼儿的比较和判断能力。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二等分的方法,发展思维灵活性。

难点: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材料:苹果、绳子、纸(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吸管、杯中的水、等分练习册、若干图形、笔。

四、设计思路

尽管幼儿在生活中已接触过许多等分的实例、但要他们亲自实践对物体的等分、尤其是理解等分的方法,还是有’定难度的。因此,活动前首先为幼儿提供由易到难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充分积累感性经验,然后再组织讨论,使幼儿‘对等分的方法知其所以然。

在操作探索,讨论归纳后,幼儿对等分有了进一步认识后,可以在思维方面提高要求,即设计练习纸及游戏活动以有利于促使幼儿采用变通思维,培养幼的判断和思维能力。

五、活动流程

讲解演示一探索操作一讨论理解一巩固提高

六、活动过程

(一)讲解演示

1、教师出示一个苹果,问幼儿,如果两个小朋友,只有一个苹果,苹果怎么分着吃?

2、组织讨论等幼儿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让幼儿注意观察,一个苹果如何分成为相等的两份,使幼儿感知二等分的含义。

(二)探索操作

1、提供操作材料,指导等分方法。

材料、绳子、正方形、三角形、吸管、杯子中的水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三)讨论理解

1、组织幼儿讨论各材料的等分方法。

2、教师总结:一个物体(图形)被分成同样的两个部分,就是物体(图形)二等分。

3、讨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①请幼儿把等分部分与原来的材料作比较,看它们的有什么不同。

②总结:整体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二个部分合起来是原来的一份。

(四)巩固提高

1.每人一套等分练习纸.请功儿把二等分的图找出来,并画上圈。

2、幼儿动手,老师巡回。

3、玩游戏;找朋友

方法:教师把各种几何图形等分成二份,一份在参加的游戏幼儿手中,另份贴在磁性黑板上.游戏前,幼儿在活动室周围边走边念儿歌:勤锻炼,身体好,找个朋友来赛跑。念到最后字。幼儿分别到黑板上取下一个和自己手中一份同样的图形,并把两份图形拼成一个整体,看谁拼得又对又快:

七;活动延伸:感知将图形三等分,扩范围感知等分现象。2.欣赏故事《两只狗熊》,感受二等分在生活中的应用。

班计算礁:学习二等分

课后思:

本活动首先以苹果为例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对等分的愿望,在幼儿有操作的愿望后,我又通过幼儿的操作活动来满足幼儿的求知欲,让幼儿探索二等分的方法,在幼儿操作探索时我没有急于指导,而是让他们有充分的操作摆弄时间,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得出二等分的含义及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而后我又采用巩固提高的方法,让幼儿做练习纸,加深幼儿对等分的进一步认识,最后以游戏活动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整个活动以探索,讨论,游戏贯穿全过程,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寓教育于游戏操作活动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40篇活动目标:

1、认识序数15,初步感知序数。

2、初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

3、形成良发好的秩序感。

4、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学具“动物与房子”、数字卡片、《操作册》、火车头饰、胸牌、串珠、记录表、房子底图等。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听音乐走线

(2)、游戏:五个手指头

二、集体活动

(1)、动物搬家

A、引题,出示教具房子(可开窗的)

告诉家一个好消息,森林里,动物们的新房子盖起来了,可漂亮了。

B、复习数数

请你们数数,新房子一共有几层?(由下往上数)

1、2、3、4、5,一共有5层

C、感知序数

1、如果我们用数字宝宝给楼层做上标记,怎么做呢?

2、幼儿自由探索贴楼房号

3、小结

我们给楼层做标记时,应该从下往上数,这是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序数要看从哪边数起,开始数的那个叫第一,依次数下去。就像数楼房号应该是从下往上数的,开始数的是第一层,接下去是第二层…

4、教师操作教具“动物与房子”

“看看有哪些动物住进了新房。”师示范打开窗发现里面有动物,小象住进第一层,小狗住进第二层,接下去由幼儿说。

提问:(1)小象住第几层?小鸟住在第几层?

(2)师任意关上一扇窗,请幼儿说说“是第几层的什么动物不见了。”

D、操作学具

1、教师示范

2、幼儿动手操作

E、在身边寻找数字

A、在生活中寻找

今天我们学习了序数15,在生活中哪里还能找到序数

出示图片:火车、银行、医院、影剧院

B、在幼儿园寻找

晨检牌、玩具、点名号、排队等

三、游戏:开火车

材料准备:黄、绿、蓝三列火车(头饰)

三种颜色的序数胸牌,各有数字15

A、能根据“车票上车”。

1、小动物们邀请我们去参观新房子,我们坐着火车出发吧。瞧,开来了三列火车,分别是黄火车…

2、这些是火车票(出示胸牌),你们要根据车票的颜色和编号上车,比如:车票是的,上面有数字2的,你就应该上红火车在第二号的位置。

B、放音乐开火车

四、分组活动

到动物们的新房子了,我们做份礼物送给它们吧

(1)、刷墙:提供房子底图、油画棒,将墙壁刷上各种颜色,刷好后告诉客人老师:第一层是什么颜色…

(2)、串窗帘:提供5粒不同颜色的珠子,幼儿串好珠子后记录珠子的序号。

(3)、《操作册》练习:给家人涂毛巾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操作材料:

师方面: (1)5层可开窗的楼房、贴上磁铁的数字卡片

(2)蒙氏教具“动物与房子”、贴上磁铁的数字卡片

(3)有关序数的图片

(4)幼儿玩具小火车、楼房号

(5)三列火车(头饰)、三种颜色的数字胸牌

(6)开火车的音乐

(7)操作学具时的音乐

幼儿方面:(1)20份蒙氏学具

(2)房子底图、油画棒装盘7份

(3)五种颜色的珠子、记录表、油画棒装盘7份

(4)操作册、油画棒7份

《序数1-5》教学思:

序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无处不在的,比如:你家住在第几层,排队你站在第几个,入坐你坐在第几排第几号,请把书翻到第几页,等等。我这节课的目标有三个:1.认识序数1-5,初步了解序数的意义。2.初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3.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秩序感。活动过程的设计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准备活动。为了体现蒙氏教学的特点,在准备活动时,我安排了幼儿走蒙线,在音乐声中,幼儿安安静静地走线,我感到,我紧张的心情和幼儿躁动的情绪都平和了下来。接下来是师生问好,问客人老师好,这是一个礼貌地培养。然后和幼儿做了一个手指操《一盏灯》,儿歌把数学从1-5的顺序复习了一遍,为下面的教学做了一个铺垫。

第二部分是教学的新授环节,以‘小动物搬家’为主线,出示新楼房,让幼儿为楼房做标记,小动物们住房进新家,以快速问答的方式,让幼儿说出‘小动物住在第几层’,这种问答节奏的变化形式,很好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接下来又以游戏‘猜猜是谁不在家’的形式,让幼儿完整地说出‘第几层,哪个小动物不在家’。游戏是幼儿喜欢的,‘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正是新纲要所遵循的原则。在这个游戏活动中,个别幼儿没记住该楼层的小动物,导致他讲述得不够完整,如果不把小动物藏起来,而是把小动物放到‘楼下’,能让幼儿看到小动物,幼儿能说得相对更完整一些。

第三部分是一个游戏环节,通过游戏‘买票上车’,让幼儿加深对序数的理解,及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动物们周末要乘火车去旅游,来到火车站,看到火车,为火车车厢做标记,然后请5名小朋友为小动物们买票,并把小动物们送上车厢。不足之处,是在讲解车厢的时候,没强调‘第’几车厢。

第四部分是延伸活动,也是以一个游戏‘开火车’结束。小朋友们自己开着火车和小动物们一起去旅游,小朋友们自己说出想要去的地方,第一站去‘××’,第二站去‘××’,……虽然是整节课的结束,但又好似在恢的氛围中掀起了一个小高潮。美中不足:如果能配上音乐,那将是一个更加难忘的音乐之旅。

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以一个完整的故事串联,这让每个环节都自然地过渡,层次清晰又环环相扣。在活动中能够动静交替,寓教于乐,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虽然在备课的时候也复推敲,但一节课下来,还是不免会有瑕疵,那句话说得对‘实践出真知’。做为一个老师,只有在与幼儿的互动中,才能不断积累经验,只有多看多听,才能取长补短,不断进取,才能上好每一节课。

第41篇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涉及到的内容是孩子们经常接触的、用到的比较两组物体(5以内)的多少。三岁左右的孩子们吃饭时用到最多的就是碗和勺子,所以在活动开始时我请孩子们自己对碗和勺子进行比较,孩子们会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勺子放在碗里或将勺子和碗一一对应,这样孩子们在自己探索的基础上会较容易掌握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在孩子们掌握了这两种方法之后,紧跟操作练习,给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孩子们操作完学具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进行巩固。这样,孩子们会在自己感兴趣的基础上,较好地学会本次活动内容。本次活动较好地体现了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的教学方式。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探索两组物体(5个以内)的多少。

2、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

3、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掌握重叠和对应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会比较两组(5以内)物体的多少。

活动难点:

幼儿自己尝试找出比较物体多少的两种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超市游戏。(碗和勺子)

2、学具准备:超市游戏。(每人手中两种蔬菜,每种蔬菜不超过五个。)

3、颜色不同的雪花片若干。(每人二组,每组不超过五个,用学具袋装好。)

4、猫和老鼠头饰若干。(各占幼儿人数的一半。)

5、操作册第1册第17-18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好,听音乐走线。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今天,老师买了好多的碗和勺子(出示四个碗和五个勺子)

教师:请小朋友们老师看一下碗和勺子哪个多一些?哪个少一些?你是怎么发现的呢?

(引导幼儿自己尝试用重叠和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在幼儿发现了一种方法后,老师进行及时鼓励与总结,并强调是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比较的;若幼儿没有发现,教师要进行合适的引导。)

3、分组活动。

第一组:玩“超市游戏。”比较学具袋中的两种蔬菜,(每种蔬菜不超过五个。)哪种多一些?哪些种少一些?一样多?

第二组:玩雪花片。比较自己手中的雪花片哪种颜色多一些?哪种颜色少一些?一样多?

第三组:完成操作册中第17-18页的练习。

4、集体游戏:猫捉老鼠。

教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吧!(放音乐《一只小小老鼠》。)

每组8-10人,分别戴上猫和老鼠的头饰。(每种头饰不超过五个。)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当音乐停止时,要请幼儿说出自己组中猫和老鼠谁多一些?谁少一些?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小朋友们今天真棒!都学会了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重叠和对应。好,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你小学具袋的门打开,把手中的学具宝宝一个一个装进去,不要忘记把学具袋的门关上!

活动延伸:

1、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一下男孩和女孩谁多一些?谁少一些?

2、请幼儿回家后比较一下家中爸爸和自己的衣服或鞋子谁的多一些?谁的少一些?幼儿将学具收拾好。

第42篇“数”在食、衣、住、行等的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几乎没有一个民族不知道1、2、3、……或“很多”这些与“数”有关的概念或名称。仅就最单纯的数东西来说,便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是抽象的科学,

【活动构思】

“数”在食、衣、住、行等的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几乎没有一个民族不知道1、2、3、……或“很多”这些与“数”有关的概念或名称。仅就最单纯的数东西来说,便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是抽象的科学,要是幼儿学好数学必须使其具备相当丰富的感觉经验以培养逻辑思考的能力。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正以感官教育为基础,让幼儿在操作感官教具时,不断积累感觉经验,将数量,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逐步形成数概念。在过程中开启孩子的智慧,借助教具的操作,触类旁通,真正成为一个懂得思考的孩子。本节数学活动中,我将利用邮票上的数值进行加法运算游戏,借用蒙氏的错误订正,让幼儿自己自由地进行工作,加深对数位的理解。

【直接目的】

1、利用邮票游戏教具做加法运算。

2、加强数目加算练习。

【间接目的】

1、加深对数位的理解。

2、培养运算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准备材料】

1、托盘;

2、邮票箱教具;

3、彩笔、题目卡;

4、加法订正板红线。

【基本操作】

一、复习10以内的加法,并进行错误订正。

二、介绍本次工作名称:邮票游戏的加法工作。

三、复习邮票的一些简单知识。

1、取出写上加法的题目卡,为幼儿巩固加数的含义。

2、用邮票表示数字。

3、请幼儿观察数字,询问幼儿数字有哪几个数位。示范拿取对应的定位筹码,将定位筹码按个、十、百、千的顺序排好。

4、按照题卡选择邮票,分别把与数字对应的邮票放在对应的定位筹码的下面。

5、操作邮票得出竖式结果。

四、给幼儿不同题卡引导幼儿立进行计算。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安静进行工作。

五、工作结束,请幼儿将教具放回原处,离开课室。

区域延伸:提供邮票箱进行进位加法横式练习。

【活动思】

这是一次蒙氏数学教学活动在本班的的初步尝试。孩子们通过操作形象的邮票教具,初步学习了不进位的加法。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都在安静的环境中,自由有序地进行工作。

本堂课加强了幼儿数目的加算练习,也加深了对数位的理解,为小学的加法运算奠定基础。活动过程中,采用了三段式教学法复习不同颜色的邮票代表不同的位数,加强幼儿数位的理解。最后的错误订正,让幼儿对照该标准自已发现并自动纠正错误,无需老师的提醒,提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培养细心、耐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自觉性和立思考能力。但在进行新工作展示时,老师的语言还需要更加简练些,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提供更多的时间给幼儿进行自由练习,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幼儿。

👉️更多幼儿园课件

推荐课件下载 版本1中班数学活动《森林运动会》公开课视频+PPT课件+教案+音乐 版本1中班数学活动《森林运动会》公开课视频+PPT课件+教案+音乐 大班数学活动《我会编应用题》PPT课件+教案+教具图(无公开课) 大班数学活动《我会编应用题》PPT课件+教案+教具图(无公开课) 大班数学活动《小猪和十二只蚊子》学习分配PPT课件教案音乐图片 大班数学活动《小猪和十二只蚊子》学习分配PPT课件教案音乐图片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日历》公开课视频+PPT课件教案和反思+教材分析+教具图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日历》公开课视频+PPT课件教案和反思+教材分析+教具图 大班数学课件 版本2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公开课视频+希沃白板+教案+PPT课件+说课稿 版本2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公开课视频+希沃白板+教案+PPT课件+说课稿 希沃大班数学《时钟王国大闯关》认识整点公开课视频+希沃白板课件+教案(非PPT)信息化 希沃大班数学《时钟王国大闯关》认识整点公开课视频+希沃白板课件+教案(非PPT)信息化 一等奖大班数学《图形碰碰乐》版本2公开课优质课视频+希沃白板课件+教案送PPT(信息化教学) 一等奖大班数学《图形碰碰乐》版本2公开课优质课视频+希沃白板课件+教案送PPT(信息化教学) 微课大班数学《按物品的不同用途分类》希沃白板课件+教案+教具图(无公开课) 微课大班数学《按物品的不同用途分类》希沃白板课件+教案+教具图(无公开课) 幼儿园大班数学绘本《比比谁多谁少》比多少公开课优质课视频+PPT课件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绘本《比比谁多谁少》比多少公开课优质课视频+PPT课件教案反思 获奖大班数学《珀利警车巡逻记》公开课视频+希沃白板课件+教案反思+说课稿(送PPT)拼接图形 获奖大班数学《珀利警车巡逻记》公开课视频+希沃白板课件+教案反思+说课稿(送PPT)拼接图形 大班数学《一分钟》微课视频+PPT课件+教案+反思(非公开课) 大班数学《一分钟》微课视频+PPT课件+教案+反思(非公开课) 版本2中大班数学《有趣的分类》课件PPT+教案反思 版本2中大班数学《有趣的分类》课件PPT+教案反思

🏷标签:大班 蒙氏数学 活动教案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