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是什么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2024-07-09 12: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随着一个国家公民政治意识的觉醒和提高,公民对政治统治、社会制度、政治秩序的认同和支持愈来愈同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接受程度相关。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亦是如此。要保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除了马克思主义自身要不断地理论创新,以开放的体系不断地吸纳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之外,当务之急是将马克思主义有机融入大众日常生活领域,使其在社会心理层面具备“国民性”,让人民大众自觉接受、认同。

纵观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强调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与大众日常生活领域有机融合思想的当属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作为葛兰西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学说核心,“文化领导权”思想描述了统治阶级不诉诸暴力或强制方式便能使从属阶级的意识得以重新构造的过程,其强调的是一种文化的方式,其实质就在于用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和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去教育民众、争取民众“同意”的过程。这一思想对于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所启示。

一、文化领导权获取与巩固的基础——大众的同意、认同

在文化领导权的获取过程中,葛兰西特别强调大众对意识形态的“同意”、认同。葛兰西认为,国家的前提是同意而且要求同意。“文化领导权”的确立不是统治阶级单方面自上而下的“文化操纵”过程,而是一个在从属阶级积极参与过程中不断获取他们的同意、认同的过程。在他那里,“同意”被归结为一种心理状态,包括对社会政治制度或秩序等某些重要领域的认可,它是与大众日常生活中未加批判的“常识”直接相连的,是被群众自觉信奉与服从的。因此,葛兰西主张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价值观与这种群众经验性的“常识”有机融合。具体来说,文化领导权的获取是以市民社会广大民众“自愿的”同意为前提的,并且是以不断获取从属阶级的“同意”、进而达成统治阶级世界观指导下的“健全的常识”为旨归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得大众积极的“同意”与自觉服从,才能为无产阶级领导权融入市民社会塑造大众思想基础。

对大众同意、认同的强调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这同样要求我们应注重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日常生活习俗、常识的融合。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维系、协调、凝聚民族成员间的精神纽带,它被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和世界各地炎黄子孙的认同和接受,是大众共同的社会心理基础。因此,在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我们应弘扬民族精神,彰显民族特色,应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用符合大众认知心理和思维模式的通俗语言、大众文化形式进行普及宣传,从而更好地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奠定广泛的民族情感和价值认同基础。

在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获取过程中,葛兰西强调大众对这种意识形态的同意与支持,这不仅仅依靠外在的宣传,更多的是借助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自身优越性的展现这一内生性的因素来实现的。在我国现阶段,要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也必须使人们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物质载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一内生性的因素做起。正如邓小平指出的,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只有在搞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前提下,才能使大众切身体会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优越性,自觉自愿地认同、支持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二、文化领导权获取与巩固的实施场所——大众日常生活领域

在葛兰西那里,文化领导权的获取与巩固均离不开市民社会这一大众日常生活领域。在葛兰西看来,晚期资本主义国家作为“披上了强制的甲胄的领导权”,是由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政治社会是带有强制性的、暴力的国家机构,主要通过监狱、法庭、军队等专制机构行使强制职能,所以其不太可能首先成为文化斗争的场所。与此不同,包括教会、学校、新闻机构、文艺团体等在内的市民社会是制订和传播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民间机构,“这个市民社会的活动是既没有‘制裁’,也没有绝对的‘义务’,但是在习惯、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道德等等方面产生集体影响并且能达到客观的结果。”因此,市民社会才可能是文化领导权现实的实施场所。

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不具有必然的阶级性,它可以与任何阶级结合,关键是看这个阶级能否得到大众“自觉的”同意与认同。因此,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治社会的政治领导权这一核心之前就应在市民社会这一外围获取文化领导权,谁获得了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谁就获得了民心、就能得到社会广泛成员的拥护与支持。在此前提下,政治领导权的获取就是顺理成章的“和平交接”。

在文化领导权的获取与巩固过程中,作为市民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学校、出版社、群众性的宣传工具在传播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过程中,也应注重发挥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及网络社会的崛起,大众传媒在国民教育、知识传播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性”作用。一方面通过国家的主渠道、主流媒体弘扬主旋律,可以借助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在社会成员中间有效地宣传马克思主义,避免单纯“灌输性”方式所造成的强制服从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为马克思主义与大众心理之间的良性互动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在充分反映民生的基础上,可有效地促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为社会心理层次的动机、认知、态度和文化性格、转变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进而为人们所自觉信仰与拥护。

三、文化领导权获取与巩固的主体——知识分子

在葛兰西那里,无产阶级在市民社会获取与巩固文化领导权的过程,离不开知识分子,特别是“有机的”知识分子的组织与传播作用。在葛兰西看来,知识分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在一定意义上,每个人都是知识分子。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知识或是行使某种技能,每个人都证明了他拥有知识分子的能力,具有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的可能性。但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执行知识分子的职能,都能成为一个阶级建立文化领导权所依靠的“有机的”知识分子。为此,葛兰西基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历史性特点,将知识分子划分为“传统的”知识分子和“有机的”知识分子两种类型。前者是指在社会变动过程中,凭借文化的持续传承而保持相对稳定地位的知识群体。后者则是指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上,能够对群众实践活动提出的原则和问题加以研究并整理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同这些群众组成一个文化和社会集团的知识分子。葛兰西认为,“知识分子是统治集团的‘管家’,用他们来实现服从于社会领导和政治管理任务的职能”。在文化领导权的获取与巩固过程中,“有机的”知识分子发挥着指导、组织、教育、治理方面的职能。借助这些职能的发挥,无产阶级“有机的”知识分子可以传播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过程中整合其他阶级、阶层的知识分子,使大众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中“自愿”地认同统治集团的统治。

知识分子在文化领导权的获取与巩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也适用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在注重马克思主义与民族特色相结合,构筑社会共同心理基础的同时,还应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包括广大学者、理论工作者在内的广大知识分子特别是知识精英阶层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广大知识分子既要有效地促使政治权利知识分子化,即在不断地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与政治理论水平同时,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丰富拓展其知识结构,促进党员干部队伍的知识化,确保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又要大力推进社会的知识分子化,即发挥知识分子作为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的作用,借助于教育等方式推进普通民众的知识分子化,提高人民的知识水平。包括技术知识分子与人文知识分子在内的知识分子在引领社会价值、繁荣社会文化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四、文化领导权获取与巩固的方式——教育与自觉相结合

在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获取方式上,葛兰西采用了与俄国十月革命暴力夺权的“运动战”不同的“阵地战”方式,即无产阶级在市民社会领域对资产阶级思想阵地不断实施“分子式”的外围入侵,逐步攻克一个接一个的市民社会机构(例如学校、出版社、群众性的宣传工具、工会、家庭等),最终彻底瓦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夺取并建立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长期进攻策略。“阵地战”作为一种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长期文化上渗透、进攻、瓦解的方式,在具体实施中有机地实现了教育和自觉的结合。在葛兰西那里,教育具有普适性,它广泛适用于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杰出人物与追随他们的群众、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先锋队与主力之间。国家作为教育者的角色,担负着建立新型文明的教育职能。在教育方式上,葛兰西一改以往对无产阶级采取的单纯外部“灌输”的教育方式,而是将教育与自觉,特别是与无产阶级“批判性的自觉”相结合,注重教育过程中民众积极性的调动。因为在他看来,教育的权威来自于社会的公认和威信。一种阶级意识真正被民众接受需要的是民众“发自内心的”认同。如若缺乏民众对这种阶级意识的“自觉”及认同感,采取任何教育方式都是苍白无力的。教育与自觉结合的方式,可以极大地促进无产阶级夺取与巩固领导权的进程。与此相一致,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也不能离开教育这样一种直接影响群众的有效方式,应继续发挥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用。借助国家各级党政机关的思想政治建设、党校系统学习能够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觉悟与政治理论水平,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丰富拓展其知识结构,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借助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开展则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来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为党的发展培养后备力量,以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教育也不应是单纯的外部灌输,而是应更多地与广大受众的自觉自省有机结合,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加强道德修养,陶冶思想品德,提高精神境界,更好地理解接受马克思主义。

总之,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大众心理健康、构筑社会共同心理基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客观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正成为人民大众普遍认同、接受和自觉实践的价值理念的过程;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感召力的过程。我们应从大众日常生活领域着手,在大家共同参与支持下,促进马克思主义同大众日常生活的有机融合,促成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早日实现。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