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中的荣耀和耻辱指的是什么?《道士塔》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莫大的耻辱是什么意思啊 道士塔中的荣耀和耻辱指的是什么?《道士塔》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道士塔中的荣耀和耻辱指的是什么?《道士塔》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2024-04-21 22: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道士塔中的荣耀和耻辱指的是什么

荣耀和耻辱指是说这座道士塔既是民族耻辱的象征,又是近代中国文明衰弱的标志。它是曾经发生过的、我们必须正视的历史。

《道士塔》全文四个部分。作者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展示了近代中国由于愚昧和落后而带来的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作者有“道士塔”作题目,寓意深刻。这座道士塔既是民族耻辱的象征,又是近代中国文明衰弱的标志。它是曾经发生过的、我们必须正视的历史。

评价:

让绝大数中国人知道敦煌藏经洞的就是余秋雨的这篇带着幽怨的散文,作者通过对敦煌文献的散失,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沉重回顾,作者通过对王道士的渲染,给出了一个愚昧无知的王道士的形象。

这个曾经给了绝大多数中国人以内心极大痛苦的愚昧的中国人,其实却有着另外的具有血肉的模样和人格,和余秋雨本人描述的相差很大。

《道士塔》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主要内容:描写了作者站在王圆箓的塔前,在想象中重现了这个道士愚昧无知地毁坏,并贱价出卖国家文物,而当时政府对此不闻不问的一段令人痛心的历史中心思想:主要内容+表带了作者对因愚昧的道士和不作为的政府而丢失的文物的的痛心与憎恨。

道士塔节选中荣耀和耻辱指什么

道士塔荣耀指的是敦煌艺术的伟大成就,虽经浩劫但是敦煌艺术仍在中国,敦煌学仍在中国。耻辱指大量敦煌文物的流失,是民族的屈辱,也给研究华夏文明带来了巨大困难。

《道士塔》是余秋雨的一篇“文化散文”,揭示了酿成中国古代灿烂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作者对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反思,表现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读来让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扼腕。

《道士塔》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跟作者成功地运用对比手法密不可分。文章由小到大、由实到虚运用了五组对比,深刻地展示了近代中国由于愚昧和落后而带来的一场不可避免的民族文化悲剧。

余秋雨

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浙江省慈溪市),中国当代作家、学者 。

196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76年,出版论著《读一篇新发现的鲁迅佚文》 。

1983年,出版论著《戏剧理论史稿》。1984年,凭借《戏剧理论史稿》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1987年,出版论著《艺术创造工程》。

1991年7月,开始系统考察中国文化的重要遗址 。1992年,出版散文集《文化苦旅》。1994年,凭借《戏剧理论史稿》获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1995年,出版散文集《山居笔记》 。2000年,散文集《千年一叹》《千禧之旅》出版。

2002年,因《行者无疆》获得台湾白金作家奖。2004年,散文集《笛声何处》出版  。2005年,出版论著《艺术创造论》。2008年9月,“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成立 。

2012年,出版散文集《何谓文化》 。2013年,改写完成《吾家小史》 。2014年4月,《余秋雨学术六卷》出版;同年,出版长篇小说《冰河》 。2015年4月,长篇小说《空岛》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16年1月,文集《余秋雨散文》出版;11月,被选为世界余氏宗亲会名誉会长 。

2017年6月,散文集《泥步修行》《门孔》出版 。2019年4月,散文集《雨夜短文》、文集《中国文化课》出版 。

道士塔赏析 道士塔赏析简述

1、《道士塔》和《莫高窟》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如果说前者提示了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之悲剧,那么,后者则是对这一灿烂文化的赞叹和歌颂。两篇文章归结到一个主题: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文明,这种文明是如此博大而辉煌,又是如此命运多舛。它历尽沧桑,迄今仍然生生不息。两篇文章是作者对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反思,表现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道士塔》全文四个部分。作者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展示了近代中国由于愚昧和落后而带来的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作者有“道士塔”作题目,寓意深刻。这座道士塔既是民族耻辱的象征,又是近代中国文明衰弱的标志。它是曾经发生过的、我们必须正视的历史。

3、第一部分记叙了外国冒险家疯狂地掠夺和俞劫数以万计的敦煌文物。作者的感情表面上是平静的,但平静中已涌动着无法遏目的悲愤。

4、第二部分点出敦煌文物被毁被盗的原因之一:愚昧和无知。劈头就是一段议论,悲愤之情跃然纸上。接着叙述王道士破坏敦煌文物的罪恶行径,无奈中兼有揶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作者悲痛之情的迸发,这是一种出于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的神圣之情。

5、第三部分揭示了造成敦煌国宝大量流失的根本原因:旧中国的落后和腐败。作者用凿凿有据的事实告诉人们:我们必须正视这场中国近代史上的浩劫和悲剧,唯有正视历史,才能反思。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悲愤、无奈之情。

6、第四部分写这场悲剧的终结。历史已翻过新的一页。大量的敦煌文物的流失,不止是民族的屈辱,也给专家们研究华夏文明史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是,中华民族毕竟站起来了,令人欣慰的是:敦煌的辉煌仍然在中国,敦煌学仍然在中国。比之前三部分,这一部分虽然简短,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是复杂的,压抑、悲痛和自豪的心情交织在一起。“道士塔”作为民族文明的耻辱和衰败的象征虽然成为历史,但它足以警策每一个中国人:决不能重蹈覆辙。

道士塔中的荣耀和耻辱指什么

荣耀和耻辱指是说这座道士塔既是民族耻辱的象征,又是近代中国文明衰弱的标志。它是曾经发生过的、我们必须正视的历史。

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文明,这种文明是如此博大而辉煌,又是如此命运多舛。它历尽沧桑,迄今仍然生生不息。

如今许许多多优秀的中国文化正面临别国的掠夺,比如说,无耻的韩国人成功地完成了江陵端午祭的申遗,唐朝时代的琵琶如今却被日本人收藏,而我们束手无策。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有一种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再流入他人的口袋。

表达的思想

《道士塔》是余秋雨的一篇“文化散文”,形象地深省并揭示了酿成中国古代灿烂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作者对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反思,表现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读来让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扼腕。文章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跟作者成功地运用对比手法密不可分。

文章由小到大、由实到虚运用了五组对比,深刻地展示了近代中国由于愚昧和落后而带来的一场不可避免的民族文化悲剧。

以上内容参考知网-荣耀和耻辱的见证——从对比入手读《道士塔》

余秋雨的道士塔一文,以道士塔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在祭奠古上海文明的同时对今上海文明又作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小市民”“大市民”的概念。

原文: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找见证明。

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周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

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

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此文出自近代·余秋雨《道士塔》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一篇散文。《道士塔》《莫高窟》应是劫后的苏醒。《阳关雪》则早已跳出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圈子。

莫高窟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在甘肃省敦煌县境内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一大宝库。

1907年,斯坦因到来,他通过宗教精神的交流将王道士俘虏了。斯坦因说:“道士之敬奉玄奘,在石窟寺对面新建凉廊上的绘画有显明的证据,所画的都是一些很荒唐的传说……我用我那很有限的中国话向王道士述说我自己之崇奉玄奘,以及我如何循着他的足迹,从印度横越峻岭荒漠,以致于此的经过,他显然是为我所感动了。”

当时王道士把经卷卖给斯但因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他多次求助官方予以重视,而且是逐级上报,但无人过问,致使他灰了心。二是为了完成他的宏愿,清扫洞窟,修建三层楼,架设木桥。三是唐玄奘沟通了他们的思想,斯坦因这个探险家追求事业的精神感动了他。因此他虽则思想极为矛盾,极不愿意外国人将这些文物带走,但在无奈的情况下,也只好让了步。

高二语文《道士塔》教案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和内在联系

  2、学习本文灵活新颖的笔法表达悲怆苍凉的感情。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树立保护文物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在记述中抒发浓烈情感

   教学难点: 本文灵活新颖的笔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方法:

   教具: 敦煌莫高窟的有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公元336年,一个和尚云游四海,来到了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到此已是傍晚,想找地方休息,正在四顾,忽然看到这座山金光闪动,象有千佛跃动,当时的乐樽和尚,怔怔的站着,眼前是万道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他有所顿悟,把手中的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筑窟造佛象,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的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后来的.敦煌莫高窟。(出示有关图片资料,简略介绍敦煌艺术)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余秋雨,浙江余姚人。(详见教材)

   二、阅读课文提示,了解学习目标。

   三、整体理解课文内容,思考: 本文有四节,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想想各节之间的联系

  1罪人塔——2愚昧无知毁坏文物——3贪图私利,出卖文物;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4牢记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四、分析理解课文:

   第一节:罪人塔

  设问:

  1、道士塔是怎样的?描叙塔群体现了什么气氛?

  2、王道士是何人?为什么说他是罪人?而要他担起文化重债是无聊?

  3、文物被劫掠的情况?

  4、在写事、写人中倾泻了什么感情?

  明确:

  A悲凉

  B通过外貌描写,知其是平民、愚昧无知、是出卖文物之罪人。但这不仅是个人罪行,而是一个民族悲剧。

  板书看塔悲凉

  写人愤怒——平民愚昧出卖文物罪人

  ↓文物被掠

  民族悲剧

  归纳:以道士塔为引线,简要介绍王道士其人,概述文物被劫掠,愤怒指出这是一个民族悲剧。

   第二节:愚昧无知,毁坏文物

  设问:

  1、当时欧美艺术家做什么,中国的文官做什么?敦煌文物被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愚昧的王道士犯了何罪?他的心理活动和罪行细节,写得真实吗?

  3、文中的四个“惨白”含义,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4、该节有什么写作特点?

  明确:欧美艺术家有突破,歆羡东方艺术;中国文官昏庸无视艺术,无知道士掌管佛教艺术

  王犯罪而不知:涂抹壁画、毁坏雕塑,塑“天师、灵官。”对他的心理活动描写和罪行细节描写,是依据道士身份,揣摩想象,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真实)

  看到两个“惨白”是真实情况,脑子两个“惨白”是混乱,难以言心之痛

  板书

  欧美艺术家歆羡东方艺术;中国文官昏庸漠视艺术,

  ↑根本原因

  王罪行:涂壁画,毁雕塑,塑天师—愚昧犯罪而不知

  归纳:介绍王道士毁坏文物的经过,突出了他的愚昧无知,表达了作者悲愤难忍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与对话——想象有椐、生动跨越时空,在叙事中表愤情

   第二课时

   第三节:贪图私利,出卖文物;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

  设问:

  1、发现藏经洞后,中国文官对文物采取什么态度?外国冒险家冒着危险赶来,与之形成什么对比?

  2、细读王道士盗卖文物的经过和表现,突出了什么?

  3、外国冒险家用什么手段掠走文物?又有哪些开脱之辞?

  4、作者如何驳斥,带着什么感情?

  明确:

  A中国官员无赤肠,不下决心保护国家文物,而是放任不管并饱私囊;外国冒险家来掠夺文物,排除危险。两者形成对比突出了中国官员的昏庸自私。

  B王道士的贪图小利,愚蠢卑鄙。

  C万里冲刺,长驱而入,欺骗掠夺。抢救,使之见光明,无力研究

  D驳斥其没有基本前提,采取欺骗手段占有,要和他们比学问。

  板书王发现藏经洞—

  中国官员:放任不管,私占文物

  王:贪图私利,出卖文物

  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

  外国学者:抢救遗产,中国无力研究

  作者驳斥:无基本前提,欺骗手段占有,要比学问

  引诗表义愤,拦车却两难

  归纳:发现藏经洞,面对大量的珍贵文物,各色人士粉墨登场,首先,是愚蠢,卑劣的王道士贪图小利使大量文物流失,而中国文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外国冒险家不顾一切,冒死赶来掠夺,又大言不惭的说是他们抢救了文物,而中国无力研究。作者怀着义愤驳斥,并穿越时空拦下车队,却又左右为难——在此,作者直抒感情,抱恨无穷。

   第四节:牢记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设问:我国敦煌研究所的专家比我恨得还深表现在那里?

  文中引用一位日本学者的话,目的什么?

  中国的专家为什么没有太大的激动,而是默默的?

  明确:不愿抒发感情,加紧钻研,抢时间,争速度,实干精神,

  取得的成绩得到世界的公认。

  愚昧的道士掌管敦煌艺术宝库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的敦煌艺术研究家不会忘记耻辱,会在保护,研究敦煌文物的道路上做出更大成绩。

  板书:恨+实干=成绩

  ↓

  世界公认

  不忘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五、小结:

  本文以道士塔为引线,记叙了在愚昧无知的王道士的掌管下,敦煌文物被破坏以及被外国冒险家劫掠的经过,表达了作者由这一巨大的民族悲剧而生发的悲怆苍凉的感情。设问:文章笔法新颖灵活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章带有一种悲怆苍凉的感情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如何表达的?

  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笔法新颖灵活:来源生活高于生活想象、有椐、生动(如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

  跨越时空(如对话、拦车)(结合完成练习四)

  直接抒情、在叙事中抒情(结合课文,并完成练习三)

  语言多姿多彩——有时简洁,有文言遗风

  口语化,有时鲜明,带有警醒意味

  结束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干出成绩,才能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和平崛起。

   六、巩固复习(课后练习)

   七、布置作业

   教后记

   板书设计

  1、罪人塔

  看塔悲凉

  写人愤怒——平民愚昧出卖文物罪人

  ↓文物被掠

  民族悲剧

  2、愚昧无知毁坏文物

  欧美艺术家歆羡东方艺术;中国文官昏庸漠视艺术,

  ↑根本原因

  王罪行:涂壁画,毁雕塑,塑天师—愚昧犯罪而不知

  3、贪图私利,出卖文物;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

  王发现藏经洞—

  中国官员:放任不管,私占文物

  王:贪图私利,出卖文物

  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

  外国学者:称是抢救遗产,中国无力研究

  作者驳斥:无基本前提,欺骗手段占有,要比学问

  引诗表义愤,拦车却两难

  4、牢记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恨+实干=成绩

  ↓

  世界公认

  不忘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道士塔是几年级的课文

道士塔是人教版高二必修的课文。《道士塔》是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一篇散文。《道士塔》《莫高窟》应是劫后的苏醒。《阳关雪》则早已跳出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圈子;《上海人》是在祭奠古上海文明的同时对今上海文明又作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小市民”“大市民”的概念。

道士塔我们失去了什么

敦煌文物的流失。

《道士塔》全文四个部分。作者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展示了近代中国由于愚昧和落后而带来的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

简介

第一部分:引出了敦煌石窟的罪人王圆箓,并记叙了外国冒险家疯狂掠夺文物的事实。

第二部分:点出敦煌文物被毁被盗的原因之一:愚昧无知。

第三部分:提出造成国宝大量流失的更本原因:旧中国的落后与腐败。

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悲愤、无奈之情。告诉人们:我们必须正视这场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浩劫和悲剧,唯有正视历史,才能反思。

第四部分:写这场悲剧的终结。

大量的敦煌文物的流失,不止是民族的屈辱,也给专家们研究华夏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好在历史已翻过新的一页,令人欣慰的是:敦煌的辉煌任然在中国,敦煌学任然在中国。

发现藏经洞

光绪二十六年(1900)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说必然性,是因为他走进洞窟,雇用人员清理洞窟中堆积多年的淤沙,踏踏实实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只有清除淤沙,藏经洞的洞门才能显露出来。说偶然性,是因为王道士当初清除洞窟淤沙,不是为了要发现什么,而是为了保护洞窟,发现藏经洞完全是偶然的。

可以说,无论什么人发现藏经洞都是一种贡献,都是一个了不起的重大发现。因为藏经洞的发现就预示着“敦煌学”的产生。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同样有功,而不能视为过错。至于有人说应该在某个时代发现合适,那纯粹是一种主观主义的一厢情愿。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