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题《教育类专业知识》(考生回忆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英语演讲比赛动作 2022年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题《教育类专业知识》(考生回忆版)

2022年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题《教育类专业知识》(考生回忆版)

2024-06-29 10: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案例1.我是小学一年级新任教师,执教一个月来,我发现,这些孩子急于表达的往往是“吴老师,某某....”的“告状”,无论在教室里、操场上还是餐厅里,无论在上课、写作还是活动时,有时候课堂上一不留神,教学就被“告状”打断。如何让一年级孩子不要总盯着别人的短处、错处看?我反复跟学生明确“管好自己就好”。然而,这样的表述有些简单粗暴,对天真热情的孩子可能是一种打击,而且“管好自己”与“告状”之间没有绝对的非此即彼的关系。可能有的孩子会特别委屈:“我已经管好自己了啊!但我看到某某小朋友违反纪律了。”

过了一段时间,班级告状之风有增无减,我决定采取必要的措施。比如,在课堂教学时,A举手发言:“老师,我看见B在玩橡皮。”于是,教师走过去没收了B的橡皮。三番两次之后,一个个“A同学”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甚至有些“A同学”会无心听课,一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找寻一个个可供“告状”的“B同学”。或者,在自由活动时间,C同学和D同学在玩耍,你一拳、我一脚地“切磋”,有分寸且都不介意,彼此开心。而一旁经过的E同学,却立刻找到教师:“老师,C同学和D同学在打架。”如果教师过于重视这样的“告状”,就会立刻化身警察去查案,除了阻止C同学和D同学的游戏,还会不断追问:“你们为什么打架”“谁先动手的”“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这样的询问与教育,不但让C同学和D同学无限困惑、无法回答,而且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最可怕的是,这样的处理滋长了一个个“E同学”的“告状”热情,那些与自己无关、他人之间的交往,都成了E同学“告状”的好题材。我尝试培养帮助教师“管学生”的“小助手”。但是又出现了这一种情况,“站好队,站不好就多站一会儿。”这是“小助手”在批评站队不整齐的同学。“做眼保健操的时候不许睁开眼睛。某某某,你睁眼睛了,你的名字被记下来了。”这是“小助手”在监督同学做眼保健操。“音乐课上某某某被批评了。”这是“小助手”在向班主任汇报同学在专用教室上课时的表现。看来这样改善“告状”效果也不太可行,真是让人越想越烦。

案例2.学生乐乐把巧克力带到学校,同学君君到王老师那举报,巧克力被没收了。在不少中小学,学生带零食到校都属于违规行为。但王老师的处理方法出乎意料,她惩罚了君君。事后王老师说出了实情:乐乐带巧克力来学校被君君举报,我便把那款巧克力没收了,中午举报者君君又来告状,说由于她举报乐乐,乐乐骂她,还想打她。于是,我把两个学生一并喊来,问乐乐为何骂人。乐乐含着一汪泪水喊道:“她威胁我,如果不给她吃巧克力,她就告诉老师。我没给她,她就告我的状,后来她还笑话我。”君君不仅威胁、勒索同学,而且来告状时只挑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说,即使在乐乐说出真相后还想抵赖。我对君君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君君才能老实下来。后来我对他们说,乐乐带零食来学校是不对,但君君以告诉老师为由来威胁同学,问同学要好处,性质更恶劣,最后我决定让乐乐当着君君的面吃掉巧克力。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