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苏轼中原行踪全景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苏轼生平行迹路线图 深度|苏轼中原行踪全景图

深度|苏轼中原行踪全景图

2024-03-30 14: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距昆阳城东南15公里处,是汉时县令王乔升仙之地。据《后汉书方术传》记载,王乔,河东(今山西)人,汉明帝时尚书郎,出任叶县令,每月初一、十五进京朝帝,从不见其车骑。帝命太史秘察,知其每次来朝,有双凫飞落,遂命人张网捕之,乃明帝所赐之鞋。后来,自天降一玉棺,乔言天帝召我,沐浴入棺,葬于此地,土自成坟。后人建观祀之,名曰“双凫”。苏轼、苏辙游双凫观,见墙壁有苏轼兄弟的恩师著名文学家梅尧臣游双凫观诗,也各题诗一首 ⑴卷二p82、⑶卷之一p14苏轼的诗构思奇特,直抒胸臆。清人王文诰有“用示变化之迹语,解说得好”之评。

苏轼父子离叶县至郏城,访“汉初三杰”的留侯张良故里(今河南郏县城东南的李口乡张店村),谒留侯祠。据《后汉书》载,张良,字子房,韩国城父人(今河南郏县)。留侯是张良的封号,留侯祠又称张良庙、子房庙。张良去世后,其后裔一支迁返故里居住,并建起留侯祠,四时祭祀。留侯祠前有牌楼山门,四柱三楼,正中门额题“留侯祠”三字。山门内东西各有一亭,东亭为授书亭,取张良下邳接受黄石公赠《太公兵法》之意为建;西为赤松亭,取张良晚年摒却世事,从赤松子学道之意。主体建筑是前殿。前殿五间,建于崇台之上,翠瓦飞檐,内立张良塑像,后殿供相韩五世的张良的祖、父牌位。据同治《郏县志》载:“汉留侯庙,在小丰保,张子房,韩人,而郏东南近邑也” ⑼卷六p160。张良“奇谋辅世,玄算入微,济生民之命,恢帝王之略,功成而不居,爵厚而不受”。苏轼深感钦佩,作《留侯论》一篇 ⑶卷四p103,为进京后应制科时所上二十五篇《进论》之一。

苏轼别郏城至襄城(今河南襄城县),初识著名文学家范仲淹之子范纯仁。范纯仁,字尧夫,在其父卒后出仕,时以著作佐郎知襄城县,据《东都事略》载:“纯仁为政宽大平易,为人忠厚笃实。”在纯仁陪同下,苏轼查考了颖考叔庙。

颖考叔,春秋郑国郑庄公的颖谷封人。据左传载:“颖考叔,纯孝也,爱及母,施及庄公”。三苏实地查看郑庄公置其母“姜氏于城颖”的莲花寨(今河南许昌市颖桥镇北)和庄公母子“黄泉相见”的古道残坎,由苏轼执笔写下《颖大夫庙》诗一首 ⑴卷二p82、⑽卷七p23。著名学者纪昀评价这首诗曰:“纯用谏王从讽之意,语特明透,直抒仁政治国的政治主张。”

过襄城,行至许州(今河南许昌市),正值以观文殿大学士知许州的宋痒指导民夫疏理西湖,苏轼特意前去游览。“天下西湖三十六,许州西湖在其中”。许州西湖是唐代许州刺史曲环镇守许州时,在州治西北隅取土筑城后导引潩河水蓄聚而成,占地100余亩,湖中有一横堤,堤东湖面比堤西大一倍,但底部泥沙沉积,水浅而浑浊。宋痒借征调黄河民夫之机,不顾连续七年粮食欠收,增调民夫一千多人开挖、疏浚。苏轼作《许州西湖》 ⑴卷二p81、⑾p963,对地方官不顾连年饥荒中的百姓之苦,役民开湖游春表示不满,又为西湖的景色所陶醉。居官后,还在西湖内建一“听水亭”,其弟苏辙在湖滨也建有“读书亭”。两亭虽茅檐草顶、泥墙木窗,苏轼却时常临亭观湖,酌酒赋诗,乐也无穷 ⑿卷二p64-65。苏轼之子苏过后也定居湖旁,种竹数亩,引湖水灌溉,名其宅院为“小斜川” ⒀卷六p402,自号斜川居士,读书著述,有《斜川集》20卷问世。

走到尉氏,天下大雪,苏轼“纷纷笠上已盈寸”,他冒雪谒晋代文学家“竹林七贤”的阮籍啸台。台在今尉氏县城小东门城楼上。据传阮籍常在此吟诗放歌,后人为仰慕先贤,在此筑台。台上有一厅,瓦屋三间,厅前花墙围绕,院内有古柏一株,筒瓦砌的七角水井一眼。苏轼登台赏景赋诗,作《阮籍啸台》 ⑴卷一p83、⒁p822。

朱仙镇,位于京师开封西南23公里处。据《祥符县志》载:朱仙镇为战国时期朱亥故里,魏历王20年,秦昭王破赵,信灵君“窃符救赵”勤驾屠户朱亥协助救了赵国,为纪念朱亥,称朱亥为朱仙,亥所居之庄为仙人庄,所居之镇为朱仙镇。苏轼作《朱亥墓》诗一首 ⑴卷一p85,后又撰《朱亥墓志》 ⑺卷四p470。

正月初五从万山入邓县至京师汴梁时,已是3月15日,在西冈赁一住宅居住。经吏部“铨选”,苏轼授河南福昌县(今河南宜阳)主簿(从九品),时仁宗下诏制举(制举为皇帝为选拔人才举行的特殊考试),经欧阳修推荐,苏轼和苏辙参加了秘阁考试。试前,苏轼上了二十五篇《进策》、二十五篇《进论》,考试时,苏轼作《王者不制夷狄论》等六论,“文义灿然,时以为佳”。八月二十五日,仁宗在御政殿试,所举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策问,苏轼作《御试制科策》一篇,入三等。宋朝开国一百多年来,制策入三等的只有吴育和苏轼两人(《宋史·苏轼传》)。仁宗在读苏轼兄弟的制策后,高兴地说:“朕为子孙得两宰相矣”。从此,苏轼文章遂擅天下,学者多从讲问,以其文为师法(王文诰《苏诗总案》)。

中原交游行踪

嘉祐六年(1061年)八月,苏轼应制科考试入三等。据《石林燕语·卷二》载:制科分五等,上二等皆虚,惟三等以下取人,然中选者皆第四等。故苏轼《谢制科启》有“误占久虚之等”句 ⑺四十六卷p142。后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今陕西风翔)节度判官,全衔为:将士郎,大理评事,签书风翔府节度判官公厅事。

是年十一月离京赴任,苏轼两兄弟生平第一次离别,苏辙冒雪送苏轼到郑州。郑州,距汴梁140里。十一月十九日未明,在郑州西门外,兄弟惜别,难舍难分。苏轼、苏辙在准备制科考试,借居怀远驿站,在读韦应物“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诗句时,两人感慨不已,相约将来及早退引,归隐田园,共贱“夜雨对床”之约。苏轼“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见乌帽出复没”,有感而发作《辛丑十一月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寄子由》 ⑴卷四p95有“寒灯相对记畴西,夜雨何时所萧瑟?”之句。

别郑州抵渑池。渑池(今河南渑池县),东距河南府(今河南洛阳)150里。渑池是苏轼兄弟嘉祐元年(1056年)进京赶考时,踏入中原的第一站,苏辙科举及第后,又任渑池县主簿(未赴任)。苏轼兄弟郑州西门话别后,苏辙作《怀渑池寄子瞻兄》诗一首:“曾为县吏民记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⑶卷之一p15、⑵地方文献选录759;苏轼作《和子由渑池怀旧》 ⑴卷三p96 ⑵地方文献选录p758寄子由:“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苏轼别渑池,经陕县出中原,十二月十四日到风翔府(今陕西风翔)签判任。这是苏轼从政的开始。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二月,苏轼由风翔还朝,除判登闻鼓院。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二十五日,苏洵卒,苏轼舟载父枢由汴水、入淮河、沿江而上,经江陵入蜀。治平四年(1067年)八月葬父于眉山安镇乡可龙里。熙宁元年(1068年)七月,苏轼服丧期满。十二月,苏轼兄弟离家返京。返京与第一次进京路线相同(曾枣庄《苏轼评传》)。

熙宁元年(1068年)二月四日到京城,差判官告院。时王安石任参知政事,主持“熙宁变法”。熙宁四年(1071年)御史知杂,事谢景温,诬苏轼,苏轼不辩请求外出。六月,告下以太常博士、直史馆通判杭州,七月,离京赴任。

苏轼离京舟行至陈州,途中作诗八首 ⑴卷六p260。苏轼在诗序中说:“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有感于余心者,聊为和之”。

苏轼到达陈州,观文殿学士、新知河南府张方平知陈州(今河南淮阳),辟苏辙为州学教授。苏轼到陈停留七十多天,游柳湖、观铁墓、入厄台,与张方平唱和。

游柳湖。陈州府治,是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周围十五公里,城墙高八米,座落在湖中,是中原有名的湖心城。城北湖为柳湖,“柳湖作云屯”。游柳湖,苏辙作《柳湖感物》,苏轼次韵 ⑴卷六p263。二苏作诗处,是一高台,后苏辙在此建有八角亭。据《淮阳志》载:为纪念苏氏兄弟,明成化六年(1470年),陈州知州戴昕重修八角亭,亭为船形,象征“宦海匾舟”,四周植莲,暗喻出污泥而不染,故又称“苏亭莲舫”,清康熙年间重修。

观胡公铁墓、厄台。胡公是舜的后代,周武王分封于陈,所建方国为陈国,死后葬此,称胡公铁墓。厄台,又称弦歌台,位于城西南湖高台之上。据《史记》载:孔子居陈讲学,离陈过蔡去楚之负涵(今河南信阳),由于战乱,被困于陈蔡之野,绝粮七天,弟子饥饿难耐,孔子依然讲诵弦歌不止。后人为纪念孔子“厄于陈”,在此筑台建庙,又称绝粮祠、厄台。有群房72间,主体建筑为正殿,单檐歇山,绿硫璃瓦复顶,周有回廊,以24根石柱擎托。康熙50年(1711年)重修。苏轼观铁墓、厄台,考辩共真伪,作《观铁墓厄台》。辙之友人柳子玉舟行过陈,游厄台,苏轼作《次韵柳玉过陈绝粮诗》二首 ⑴卷六p274。

与张方平唱和。张方平时任陈州知州,神宗时为参知政事(宰相),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先于苏轼出京。张方平任知州,即辟苏辙为陈州教授。苏轼出京至陈,张方平作《读杜诗》,苏轼次韵 ⑴卷六p265。纪昀评价次韵诗:“字字深稳,句句飞动,而结意蕴籍”。八月二十三日,张方平迁南都(今河南商丘)留台,苏轼作《送张安道南都留台》诗一首 ⑴卷六p2659,张方平作诗赠别,劝以离是非远祸。诗中有:“地邻沧海莫东望,目作阮公远是非” ⑸卷一p6。据《石林诗话》载,苏轼在陈收到宋代著名画家、时任陵州知州文与可的“北客归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的话语相劝。

初识张耒、崔度。张耒,字文潜,楚州淮阴(今江苏清江)人。据《宋史》本传载,张耒,十三岁能文,十七岁已作《函关赋》,为人传诵。苏辙任陈州教授,他从学于子由。二十岁,进士及第,授临淮(今安徽泗县)主簿。熙宁八年(1076年),苏轼在密州修超然台,张耒应约撰《超然台赋》。元祐中,苏轼在翰林院,张耒官至翰林舍人,始为门人,和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号称“苏门四学士”。

崔度,时为陈州助教。苏轼和苏辙、崔度饮酒月下,甚欢。熙宁五年(1073年)八月十日,苏轼在杭州任,作《八月十日夜看月,有怀子由并崔度贤良》 ⑴卷六p375。后苏轼贬海南,崔度还前去探望。苏轼在写给欧阳仲纯的信中有:“崔度者,顷年在陈,与之甚熟,今作过之行妻子仍在陈”的记述。

九月,苏轼别陈州至颍州(今安徽阜阳)。熙宁四年(1071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抵达杭州任上。

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苏轼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在密州任上二年,熙宁九年(1076年)正月,迁尚书祠部员外郎。此时苏轼官职衔爵全称是:朝奉郎、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知密州知州事、骑都尉、借紫。十一月十五日改知河中府(今陕西永济西)告下,苏轼遂罢密州任,途经澶(今河南濮阳)濮(今山东鄄城)之间。澶州距京师250里,濮州距京师350里。据苏轼《栾城集·逍遥堂会宿·叙》载,苏轼兄弟别离七年,苏辙自京师来迎。苏轼作《满江红》词一首 ⒃卷二十七p1483兄弟久别相见之状,跃然纸上。词下阕:“一樽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况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余苦泪,眉上喜气占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熙宁十年(1077年)二月,别濮州至陈桥驿。苏轼改知徐州,“有旨不得入国门”。据苏轼《与眉守黎希声三首》载:“改差彭城,便欲赴任,以儿子娶妇,暂留城东景仁园中” ⑺卷五十三p1561。范镇,字景仁,时以户部侍郎致仕。在京师郊外范镇园中,苏轼借居两个月,作诗六首、词三首。

《送范景仁游洛中》,《次韵景仁留别》,三月三日,范镇前往西京洛阳游,作诗送之,范镇作留别诗,苏轼次韵答之。

《书韩幹画马》。韩幹,唐代著名画家,以画马著称。驸马王诜知苏轼寓居郊外,三月二日致简苏轼在城外四照亭相见,席间赋《洞仙歌》《喜长春》词二首。三月三日,又送韩幹画图,请苏轼题跋,苏轼在画轴上作《书韩幹画马》诗。后又至京城王诜花园中相会。据《王直方诗话》载:东坡与孙洙(巨源)会于王晋卿花园中,与晋卿、孙洙在一起品茶、联对,苏轼并赋《满庭芳》词一首。

《京师哭任遵圣》。任孜,号遵圣,四川眉山人,以学问气节和苏洵一样,名重乡里弟任师中,同举进士,官至中大夫简州平原县令卒。苏轼评价他“文章得少誉,诗语龙清壮”。

《送鲁元韩知卫州》。鲁元韩,名有开,安徽亳州人。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曾通判杭州,苏轼与鲁一起任职,此日,任卫州(今河南辉县市)知州,苏轼送之。

《次韵子由送蒋夔代州学官》,是苏轼四月舟行至南都所作的六首诗 〔30〕卷五十三p1561的最后一首。

苏轼,代张方平作谏用兵书疏 ⑺卷三十七p1048,劝神宗勿用兵西夏。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载:“此疏既奏,上(神宗)为之动,及永乐之败,颇思其言。”

别南都舟行出中原,熙宁九年(1076年)四月二十一日到达徐州任所。元丰二年(1097年)三月,苏轼罢徐州任,以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知湖州军州事。

徐州,距京315里,苏轼别徐州抵南部,作《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诗。三月十日到达南都。苏轼兄弟相见,拜访张方平在南都停留半月。

一是作《荐诚院五百罗汉记》。荐诚院在今山东郓城新镇内,建铁塔高120丈。熙宁十年七月十七日黄河在澶州(今河南濮阳)曹村决口,淹没41县,毁田30万顷。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到徐州城,苏轼组织当地军民抗洪。僧人应言建议疏导积水,被苏轼采纳,洪水退后,受到朝廷嘉奖。当地百姓为应言请赏,应言不受,此时,应言从郓城来谒苏轼叙说建院经过,遂为其作《荐诚院五百罗汉记》 ⑺卷十二p392。

二是拜访吕希道。吕希道,宇景纯,河东人,时监南粮院,和苏辙情谊甚深,此时正值病中。苏轼到徐州后,还两次写信给吕希道,表达关切之情。

元丰三月二十四日别苏辙,舟行经永城、夏邑出中原,四月二十日,到达湖州住所。

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神宗病逝,哲宗年幼,英宗之后即宣仁太后以太皇太后名义听政,起用司马光为相。六月,汝州团练副使、常州安置的苏轼,责授朝奉郎知登州。十月十五日,抵登州(今山东蓬莱)任,二十日,告下,以礼部中召还。苏轼别登州,经青州、济齐、郓州,十一月到达南都。

在南都商丘,著名画家程怀立,为苏轼画像。苏轼作《传神记》送程怀立。《传神记》 ⑺卷十二p400是苏轼绘画经验的总结和绘画理论的概括,也是苏轼绘画理论的代表作 〔34〕(吕静飞《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p1326,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8月第二版)。

十二月抵京师,次年二月,即元祐元年(1086年)二月擢为起居舍人,三月晋中书舍人,十月提为翰林学士知制诰,次年七月又兼侍读。

元祐初年,苏轼的政治主张既得罪了新党,也得罪了旧党,处在新旧两党的夹击之中,他连章上疏,请求出任地方官。元祐四年(1089年)三月,以龙图阁学士充浙西路兵马钤辖知杭州军州事。

出京郊,太皇太后、哲宗遣内侍赐龙茶、银合 ⑶后集卷之二十二p1410,抵陈州(今河南淮阳)。对陈州签判赵令田寺协助知州傅钦之大力赈灾,深表嘉许。

别陈州,五月达到南都。在南都商丘,一是为范镇作墓志铭。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因反对新法,以户部侍郎致仕。元祐二年(1087年)闰十二月去世。元祐四年(1089年)八月葬于今襄城县汝安乡。二是和陈师道相会。陈师道,江西诗城(今江苏徐州)人,少学文于曾巩。元祐二年,苏轼荐为徐州教授。苏轼出守杭州,陈师道不顾上官阻拦,托病请假,至南都送苏轼出中原至宿州(今安徽宿县)方归。有《后山先生集》、《后山谈丛》。

元祐四年(1089年)七月三日,苏轼达到杭州任所。元祐六年二月二十三日,苏轼以翰林学士承旨制诰,召还入京。三月六日,别杭州、过扬州,五月达到南都。

代张方平作《故龙图阁学士腾公墓志铭》 ⑺卷十五p439。腾公,字元发、达道,东阳人,官知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卒于元祐五年(1090年)十月。据《墓志铭》载:腾公“为文与诗,英发妙丽,每出一篇,学者争诵之”。

苏轼在南都作《辞翰林学士承旨第三状》 ⑺卷二十三p680 、《杭州召还乞郡状》 ⑺卷三十二p911,朝廷不允。五月二十四日别南都,二十六日到京,六月兼侍读,八月以龙图阁学士知颖州军州事。

元祐六年(1091年)闰八月十三日,苏轼别京至陈州,应张永的曾孙张祖之请,作《题张乖崖书后》 ⑺卷六十九p2199。

张永(946——1015年)字复之,自号乖崖,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人,官至礼部尚书,曾出知益州(今四川成都),卒谥忠定,有《乖崖集》。张永诗“雄建古谈有奇骨”。苏轼在“书后”云:“元祐六年闰八月二十三日,过陈,见公之曾孙祖,以轼蜀人,德公益深,故出公遗墨,求书其后。”

苏轼离陈州,舟行经今河南项城、沈丘出中原,十七日入颖州(今安徽阜阳),二十二日到达颖州任所。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以龙图阁学士知扬州军州事,充淮南东路兵马钤辖,八月又以兵部尚书召还。苏轼九月二日别扬州,舟行经宿州入中原,过夏邑、永城,九月二日至南都。

作《祭张文定公文》 ⑺卷六十三p1952。张方平,卒于元祐六年(1090年)十二月二日,时任尚书右丞的苏辙为其请诏,谥文定。方平卒,苏轼设灵位祭文,又应文定之子张恕、婿王讯(字定国)之请,撰《张文定墓志铭》 ⑺卷十四p444。元祐七年(1091年)八月九日,葬于宋城(今河南商丘)永安乡仁孝里,苏轼作祭文一篇。

苏轼又作《九日次王定国》、《在彭城日,与定国为九日黄楼之会。今复以是日,相遇于宋。十五年,忧乐出处,有不可胜言者,而定国学道有德,百念灰冷而颜益壮,顾予衰病,心形俱悴,感之作诗》 ⑴卷三十五p1904-1905)。苏轼知徐州时,王定国曾赴徐州停留十日。苏轼在《定国诗叙》云:“念昔日,定国过余于彭城,留数日往返,作诗几百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

朝廷下诏,差充卤薄使,不许迁延时日,苏轼即别南都,赴京师。

元祐八年(1093年)是苏轼一生中又一个倒霉时期的开始,八月一日,继室王闰之卒于京师,九月,主持“元祐更化”,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不再听元祐执政大臣的意见,苏轼因是“元祐更化”时期重新起用的,被哲宗视为旧党,哲宗批准他出知“重难边郡”的请求。九月十三日,苏轼委以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左朝奉郎、定州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知定州军州及管内劝农事、轻军都尉、赐金鱼袋。

苏轼作为哲宗的侍读,朝廷的要员,出守边远重镇,但哲宗拒绝苏轼上殿面辞。苏轼说:“臣备位侍读,日侍帷中屋,前后五年,可为亲近,方当戍边,不得一见而行,况疏远小臣欲自通,已难矣。”出京前,以小史高俅,托咐给王诜。王诜,字晋京,是英宗和宣仁高太后的女儿魏国大长公主的驸马,东坡好友,多诗书往来。据宋·王明清《挥尘录·后录》载:“高俅者,本东坡小史(相当于今‘秘书’),笔札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师中山(据《元和郡县志》)载,定州,战国时为中山国,汉代置中山郡,定州城中有小山,故名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史令已多,东坡以属王晋卿。其情节后被写入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

二十七日离京至陈桥,致信范祖禹。范祖禹,字纯父,成都华阳人,先后参与纂修《资治通鉴》、《神宗实录》,官至国史院编修,礼部侍郎,侍讲学士,擢右正言,拜翰林学士、侍进学士。《苏轼诗集》卷三十六云:“元祐中,范纯父、东坡数次上书文论事,曾约各草书一疏。东坡访纯父,求所作疏先观。遂书名于文末,云轼不复自为矣。纯父再三求观,竞不肯出,云无以易公者”。苏轼去信中说:“不肖所及寡落,惟公爱念,以道义相期,眷予无穷,既别,感恋不可言。乍寒,不审起居安否,某已次陈桥,赡望益远,惟万以时自重”。哲宗亲政,因反对重用蔡京、章惇,范祖禹贬死化州。

别陈桥至雍丘。据叶梦得《避暑见闻录》载:“元祐末,米元章知雍丘县,苏子瞻出帅定武,乃具饭邀之。既至则对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列其上,而置 其旁。子瞻见之大笑,就坐,每酒一行,即申纸共作字,一二小史磨墨,几不能供。薄暮,酒行既终,纸亦尽。乃更相易携去,俱自以为平日书莫及也。”

别雍丘至卫州(今河南辉县市),距汴京一百三十五里。在卫州,苏游百泉,为涌金亭题匾,作《游百泉诗》。

百泉,又名珍珠泉、搠刀泉,位于苏门山南麓,因泉出无数,故名泉。在百泉湖北岸,唐时建有灵源亭,又名“百泉亭”,亭内有一口方井,井内泉窦称为“圣水”。苏轼游百泉,正值涌金亭兴建,苏轼为涌金亭题写“苏门山涌金亭”六字,后题“眉山苏轼”,字可七八寸,端楷有法,并作《游百泉》诗一首 〔43〕(《河朔访古录》卷十三《辉县》:城内西街文庙,有宋苏东坡游百泉诗〈原注:正书,无年月,在启圣祠大门东壁。〉。

过百泉抵相州(今河南安阳),作诗二首。第一首是《谢运使仲适座上送王敏仲北使》 ⑴卷三十七p1992诗,访河北西路转运使谢卿才。谢卿才,字仲适,临淄人,时王敏仲出北辽,也路过此地。王敏仲,官至户部侍郎,户部尚书。第二首是《和钱穆父送别并求顿递酒》 ⑴卷三十七p1994。苏轼离京时,号称“元祐四友”(蒋之奇、王钦臣、钱穆父、苏轼)的钱穆父寄投《赠行》。十二月二十三日到定州任。

中原贬谪行踪

元丰二年(1079年)乌台诗案爆发,苏轼于是年七月十八日在湖州(今江苏吴县)被捕,押至汴京,投入御史台监狱,经多方营救,十二月二十八日出狱。神宗手谕:“苏轼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令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元丰三年正月初一,苏轼离开汴京,经陈州(今河南淮阳)、蔡州(今河南汝南)、新息(今河南息县)、光山,二月一日到贬所黄州(今湖北黄冈)。

京师至陈州155公里,苏轼正月初四到达陈州,停歇在文与可家中。文与可,宋代著名画家,湖州竹派创始人,已于上年正月去世。苏轼在文家首次见到他的“飞白书”。“飞白书”是一种独特的书法,东汉书法家蔡邕所创,特点是笔划中丝丝露白,故名飞白。赌物思人,苏轼作《文与可飞白赞》 ⑺卷二十一p614,寄托对文与可的哀思。

正月十日,其弟苏辙自南都“奔驰二百里与苏轼惜别”。乌台诗案中,苏辙上书以自己的官职(苏辙时任应天府通判)为其兄赎罪。苏轼贬官黄州,苏辙贬到筠州(今江西高安)任盐洒税,苏轼兄弟在陈州相聚三日,“相逢知有得,道眼清不流”,苏轼作《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 ⑴卷二十p1018诗:“此别何足道,大江东西州,平时种种心,次地莫去留”。

正月十四日,苏轼与文与可四子文务光饮别。正月十八日到距陈二百六十里的蔡州(今河南汝南),天下大雪。苏轼因诗文干予时政而入狱,他“下马作雪诗”,表明自己“悲歌为黎元” ⑴卷二十p1019的初衷和心迹。

过蔡州向东南走150公里,到达新息(今河南息县),蜀之乡人任师中,曾作新息县令,时任泸州知州,是其父苏洵的好友。苏轼作《过新息留示乡人任师中》 ⑴卷二十p1021诗,第二天早晨离开县城,在距县城五里多处渡过淮河,行至加禄镇南40里的大许店郭守祥家中寄宿,墙壁上有四句诗,“字势颇拔俗”,在得知是光、黄间狂僧黁公之作,遂作《书黁公诗后》 ⑴卷二十p1023五言诗一首。

净居寺,又名梵天寺,位于光山,县南四十里,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北齐天宝年间(555年),中国佛教天台宗创始者慧思、智顗大师创建,门额石刻“敕赐梵天寺”,为宋真宗御笔。苏轼至光山县,游净居寺,有《游净居寺》 ⑴卷二十p1021诗。苏轼在诗中,把大苏山、小苏山称之为“吾家山”,有“回首吾家山,岁晚将焉归”之句。据《光山县志》载:净居寺内苏轼作诗处是一高台,名曰苏轼“读书台”,寺因三苏而建,又以苏轼作诗而名,故有“诗城乐地”之称。

光山县和黄州交界有一春风岭,见梅花遍野,遂作《梅花二首》 ⑴卷二十p1026,二月一日到达黄州贬所。

苏轼居黄五年,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神宗诏移苏轼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苏轼作《谢量移汝州表》 ⑺卷二十三p656,四月十日别黄州,十二月一日抵泗州(今江苏盱眙),上《乞常州居住表》 ⑺卷二十三p657,舟行经永城、夏邑,二月至南都(今河南商丘市)。南都至汴京八百里,据《宋史·苏轼传》载:苏轼“上书自言饥寒,有田在常州,愿得居之,朝奏夕报可”。苏轼作《满庭芳》词和《春日》诗一首。在《满庭芳》叙中说:“余居黄五年,将赴临汝,作《满庭芳》,一别黄州,既至南都,又蒙恩放归阳羡,再作一篇” ⒃卷二十七p1474。其《春日》诗云“鸣鸠乳燕寂无声,日射西窗泼眼明,午醉醒来无一事,只将春睡赏春晴” ⑴卷二十五1331。

南都,是宋时四京之一,苏轼停留两个月,办了五件事。

一是拜见前辈张方平。张方平,号文定,位至参知政事,是苏洵好友。苏洵携苏轼、苏辙进京赶考时,张方平给韩琦、欧阳修写了推荐信。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张方平已致仕退居南都,愤然上书营救。南都官吏不转呈,他就派儿子张恕上京到闻鼓院投书。苏轼到南都拜谒张方平,张方平宿患眼疾,遂嘱苏轼编辑他自己的作品全集,苏轼欣然接受。苏、张交谈之中,见到常为张方平治眼疾的医生王彦若,遂作《赠眼医王彦若》 ⑴卷二十五p1331。诗。据《栾城遗言》:“坡公于张文定坐上赠二诗,引喻博辩,详切高深,坡公敏于著述如此”。

二是游览南都名胜。据记载,唐尧封阏伯于此,为火正,死后葬在今县城西南3里处,故名“阏伯台”。台下有一湖,占地十顷,宋人谓之商丘海,又名“南湖”,湖前有一山叫幸山,妙峰亭在湖东阜。妙峰亭是南都留台王胜之所建,苏轼泛舟南湖,登幸山览妙峰亭,并为之题榜,作《南都妙峰亭》《和胜之三首》《渔父四首》 ⑴卷二十五p1324-1329。

三是鉴赏赵昌名画。据《国画见闻志》记载,赵昌,字昌之,工画花果,时称绝伦,退居南都的王廷老藏有赵昌的画轴,苏轼得知后,前去王家赏画。王廷老,字伯敭,是苏轼弟苏辙的姻亲。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王伯敭任两浙转运使,与苏轼多有唱酬,在王廷老家中,苏轼鉴赏赵昌之所画梅花、黄葵、芙蓉、山茶,作《王伯敭所藏赵昌画四首》 ⑴卷二十五p1334诗。

四是救济后学李方叔。李廌,字方叔,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时年25岁。苏轼贬黄州时,方叔慕名求学,多有书信往来,苏轼称“后生有奇骨,出语已精悍”。苏轼到南都,闻听李方叔的父亲、祖母、母亲、前母之丧,因家庭贫,四丧未举,遂将故人赠送的绢十匹,丝百两资助,并为李方叔的父亲李宪仲作哀词 ⑴卷二十五p1333。

五是安葬苏辙保姆杨氏。熙宁十年(1078年)6月,杨氏卒于徐州,享年68岁,苏辙载其灵枢暂殡开元寺。二月十四日,苏轼将其安葬于宋城(今河南商丘县)东南三里的广寿院西,为“百世之后,陵谷易位,知其苏子之保姆”,作《保姆杨氏墓志铭》 ⑺卷十五p473。

三月五日,神宗驾崩,哲宗即位,苏轼得到消息后,作《神宗挽词三首》 ⑴卷二十五p1336并代张方平作《神宗功德疏》 ⑺卷四十四p1279后,于四月三日自南都舟行至灵壁,二十二日抵达,常州贬所。

告别中原行踪

元祐八年(1093年)9月,苏轼出知定州(今河北定县)。绍圣元年(1094年),党祸再起,苏轼因“凡作文字,饥斥先朝”,四月十一日,落端明殿学士,翰林学士兼侍读,依前左朝奉郎知英州(今广东英德);十三日,复降充左承议郎,仍知英州。闰四月三日,告命下,遂罢定州任(今河北定县)。怀着“吾南迁其速返乎”忐忑不安的心情,苏轼由真定,过临城、内丘、邢州(今河北邢台)入相州(今河南安阳)、汤阴。

汤阴,因县治所在荡河之南而得名。是年汤阴夏旱秋涝,灾情十分严重,苏轼在汤阴,只能以豌豆、大麦粥食之,作《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 ⑴卷三十七p2025、⒂p468诗。诗中真实地记录了汤阴灾情:“朔野方赤地,河填但黄尘,秋霖暗豆荚,夏旱臞麦人”。大灾之年,有豌豆大麦粥,就算山珍海味了。诗中有“逆旅唱晨粥,行疱得时珍”之句。

过汤阴,十四日至滑州(今河南滑县),定州送他的人不肯前行,英州来接他的人未到。此时的苏轼,政治上的打击,忧悸成疾,悸伤血气,忧隔饮食,年近六旬两目昏花,仅辨道路,左手麻木,右臂无力,加之平时不善安排生活,所得俸禄,随手散尽,道路之费,资用不继。上书哲宗,从水路坐官船舟行,作《赴英州乞舟行状》 ⑺卷三十七p1042。

离开滑州治白马镇,往东南走25公里,苏轼达到滑州的韦城,已是四月十五日。书旧作《中山松醪赋》寄赠吴安诗。吴安诗,字传正,宰相吴充之子。元丰八年,任直集贤院兼侍讲,苏轼任韩林学士兼侍读,二人在资善堂(宋代皇帝子孙读书处)为哲宗讲读,吴、苏有“方外之游”。苏轼在韦城和吴安诗的外甥、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族人欧阳思仲相遇,苏轼忆其与吴交游:“予曾作《洞庭春色赋》,传正独重之,予亲书其本。近又作《中山松醪赋》,不减前赋,恨传正未见之,乃取李氏澄心堂纸、杭州程奕鼠笔、传正所赠水供堂墨,录本以授思仲,而授传正,且祝深藏之” ⑺卷六十六p2071。二赋书法后收入明代刻印的《晚香堂苏帖》。

苏轼别韦城、渡过黄河后,十八日抵达陈留。陈留因建筑群形若凤凰,又名“凤凰城”。距京师汴梁25公里,此时,其弟苏辙已到汝州就职,便折道汝州,找苏辙筹集路费。二十一日,到达襄邑(今河南睢县)。据《睢州志》载:苏轼“途经襄书旧作《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苏轼在二赋后记中云,“始安定郡土以黄柑酿酒,名之曰‘洞庭春色’,其后犹子德麟得之以饷予,戏为作赋。后予为中山守,松节酿得,复为赋之以其事,同而文类,故录为一卷。绍圣元年闰四月二十一日,将适岭表遇大雨,留襄邑书此,东坡居士记。” 〔7〕p2547后邑人将此二赋刻于石碑,并于碑上建亭,名曰“宝墨亭”。据《睢州志载》:乾明寺因苏轼曾在此歇居并留有墨宝,后被列为襄邑八景之一。

苏轼到汝州,晤见其弟苏辙,并先后观吴画壁,拜谒老子行宫,游小峨眉山。

观吴画壁。苏轼对唐代画圣吴道子的画,爱之、珍之、咏之,先后为吴画两次题书作跋,四次作诗。到汝州后,正值苏辙捐百 修葺龙兴寺吴画壁 ⑶后集卷二十一p1396。他对苏辙“力捐金帛扶栋字,错落浮云卷新霁”给予高度评价,题写了《子由新修龙兴寺吴画壁》 ⑴卷三十七p2027诗一首:“他年吊古知有人,姓名聊记东坡弟”。苏轼、苏辙两位文学巨星,两次以吴画为题赋诗作文。嘉祐七年(1064年)三月,苏轼在陕西风翔任签判时,在凤翔城北街开元寺中大殿墙壁有吴道子画,苏辙写下了《题画文殊·普贤》,苏轼作《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三十年后,绍圣元年(1094年)闰四月,在汝州又以吴画为题写诗作记,在中国文学美术史上成为美谈。

拜谒老子行宫。老子,道教祖师。在嵩山之阳,郏城境内中顶莲花山上有一行宫。老子任东周柱下史,见周室衰败,在函谷著《道德经》。郏城东周时,为周王领地,据《国语·郑语》载:“惟谢郏之间,其冢君侈骄,其民怠沓,其君未及周德”。公元前491年老子至中顶莲花山,讲解《道德经》。北魏时邑人在老子讲经驻跸处,建老子行宫,山下讲经处建有迎恩宫,占地20亩,宋时香火最盛,号称“天下三顶之一”,是道教圣地。绍圣元年闰四月十八日,苏轼在陈留折道汝州时,蜀之里人扬济甫之子扬子微,在陈留道中相遇。子微笃学有文,知数术,云轼必“不死岭表”。苏轼当即书《赠扬子微》 ⑺卷七十一p2266云:若斯言有徵,当为写《道德经》相偿,此纸可所以志也。”以外儒内道作为晚年精神支柱的苏轼,登山拜谒老子行宫,以求子微“斯言有徵”。

游小峨眉山。小峨眉山海拔250米,距郏城西北16.5公里处,背靠嵩山奇峰,面临汝水旷川,山体分东西两道,宛如峨眉。据《郏县地名志》载,苏长公(苏轼)拜谒老子行宫途中游此小山,喟然叹曰:“类蜀之峨眉山也”,遂命之“小峨眉”。“蜀国多仙山,峨眉貌难匹”。自此,蜀之峨眉与中原峨眉,并驾齐驱,一同列入古代著名的地理专著《名山记》中。据《东坡年谱》记:“子由因苏轼远徙,乃分俸钱七千与侄苏迈,移家就食于宜兴,苏轼与子由告别后遂行”。

苏轼自汝州至陈留,得旨舟行。据《苏香堂晚帖》记载:苏轼在给友人信中说,“迈往宜兴,迨、过随行。此二子学颇长进,迨论古事废兴治乱,稍有可观;过作诗词,亦不凡矣。此亦竟何用,但喜其不废家业耳,蒙问亦及之”。

苏轼离陈留至杞县,和米芾相会,并作诗赠马梦得。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襄阳人,能诗文,善书画,是北宋四大书法家,时任杞县令。苏轼到杞县,来芾扶疾出迎。马正卿,字梦得,雍丘(今河南杞县)人,苏轼签判凤翔,他随从苏轼赴任。苏轼贬官黄州,苏轼《东坡八首》 ⑴卷二十二p1183叙中记载:

“余至黄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余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至此,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苏轼《马梦得穷》 〔7〕卷七十二p2297一文,曾深情写道:“马梦得与仆同岁月生,少仆八日,是岁生者无富贵人,而余与梦得为穷之冠。即吾二人观,当推梦得为首。”元祐年间,正卿来往于雍丘、京师之间,和苏轼交往颇多。苏轼过杞县,作《过杞赠梦得》 ⑴卷三十七p2028诗:“万古仇池穴,归心负雪堂。殷勤竹里梦,犹自数山王”。纪昀评曰:“语含两意,诗人之笔”。

苏轼告别米芾、马梦得,到达宁陵(今河南宁陵县)。据《新唐书》记载,安史之乱中,刘昌以三千人守宁陵,叛将李希烈率五万众陈于城下,刘昌深堑以遏地道四十五天,衣不解甲,身先士卒,大破李希烈。苏轼过宁陵,县令告诉苏轼,他的前任县令晏昙,为纪念守城壮举,建刘昌庙,苏轼遂作《书刘昌事》 〔7〕卷六十六p2050,对有功于宁陵的唐朝大将刘昌深怀敬意,赞扬刘昌守城事“甚壮伟”。

离宁陵走五十五里,苏轼到达南都商丘。到达南都后,苏轼在写给尚任定州签判孙敏行的信中,表露了他此时的心情:“某庇蒙粗遣,旦夕离南都,如闻言者尚纷纷,英州之命,未保无改也,凡委顺而已”。此时朝中以力排元祐诸臣,在陪都商丘已成街谈巷议。苏轼唯恐累及亲朋至交,除乡人之外,一律拒见。乡人张君房追饯南都。张君房,字元明,苏轼总角之交,曾官至助教,时在南都行医;友人王巩派专使致书欲求一见。王巩,字定国,自号清虚先生,长于诗。苏轼答简:“书意欲一相见,固鄙怀至愿,但不如彼此省事之为愈也”;曾布派专使来慰。曾布,字子宣,江西南丰人。元丰末,苏轼自登州还朝,曾布为户部尚书,始与往还。不久曾布出任地方官吏,二人书信不绝。苏轼出守定州,曾布为韩林承旨,又相会于朝,向苏轼请撰《塔记》,苏轼答简云:“《塔记》久草下,因循未曾附上,今不敢复寄,异时万一北归,或可录呈” 〔7〕卷五十p1468;顾道发、句通直送行,苏轼却悄悄舟出南都附近的许口,才致简顾道发:“屈烦诸公冠盖出饯城外,非放臣所宜,故不敢见,只恃公知照”。苏轼五月九日写此信简后,舟行经永城、夏邑出中原。

苏轼告别中原,未至英州贬所,八月再贬惠州(今广东惠阳)。绍圣四年(1197年)四月,又贬琼州昌化(今海南儋州)。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哲宗去世,徽宗继位,五月大赦天下,苏轼量移廉州(今广西合浦),九月改舒州(今安徽安庆)团练副使,永州(今湖南零陵)安置。行至英州,复朝奉郎,提举成都至局观,外州任便居住。行至常州,瘴毒大作,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六十六岁的苏轼卒于常州。

魂归中原行踪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九月,在颍昌府城西大庄店(今河南许昌县椹涧乡西长店村)居住的苏辙,得知其兄病故的消息。“兄轼已没,遗言葬汝”,苏辙即派次子苏适携《遣适归祭东茔文》 ⑶卷二十p1393回蜀,在苏洵墓前祭告。其父生前已在祖茔为轼、辙选定了墓地;又派三子苏远,携其《祭亡兄端明文》 ⑶后集卷二十p1388,去常州祭奠亡兄,协助料理丧事。

在长社(今河南许昌)定居的“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廌,闻听苏轼病逝噩耗,“哭之恸,即走许、汝间,相地卜兆授其子,作文祭之曰:皇天后土,鉴一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万古英灵之气。” ⒄列传一百八十九p13117

崇宁元年初,苏轼三个儿子苏迈、苏迨、苏过护其父灵枢从常州舣舟亭上船,经运河的润州(今江苏镇江)、扬州(今江苏扬州)、楚州(今江苏淮安),过淮水(楚州至泗州段),入汴水,沿泗州(今安徽泗县)、宿州(安徽宿州)、南京(今河南商丘),入惠民河(汴梁——颍昌段)出颍昌 ⒅下册p44,走旱路,沿许洛古道,移往李廌“卜兆”的郏城墓地安葬。

苏迈兄弟护其父灵枢途经京城汴梁时,遵其父遗嘱,苏迈赴京城汴梁,迁其继母王闰之,赴郏与其父苏轼同穴安葬。被誉为苏轼的“守护女神”的王闰之,字季璋,二十一岁与苏轼结婚,生苏迨、苏过,侍奉苏轼二十五年,元祐八年八月初一病故于京师。苏轼作《祭亡妻同安郡君文》称,“旅殡国门,我实少恩,唯有同穴” ⑺卷六十三p1960。并作《阿弥陀佛赞》为之超度 ⑺卷六十三p619苏辙有《祭亡嫂王氏文》 ⑶后集卷二十p1388

四月二十三日,王闰之灵枢到达颍昌,苏辙率家人路祭,并作《再祭亡嫂王氏文》 ⑶后集卷二十p1389,祭文曰:“茔兆东南,精舍在焉,有佛有僧,往寓其堂,以待兄至。”王闰之灵枢至汝州郏城茔兆旁宋仁宗敕修的广庆寺内停放,以待苏轼灵柩到达,择日同穴安葬。

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五月初一,苏轼灵枢由迨、过护送到颍昌,路祭的有苏辙、李之仪。苏辙率家人致祭,作《再祭亡兄端明文》 ⑶后集卷二十p1390。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山东)人,元丰进士,与苏轼交游其厚,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九月,苏轼出守定州。他奏请以李之仪为签判,一同赴任。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苏轼再贬海南儋州。二人飞鸿传书,苏轼有《答李端叔十首》及数件信函,赵鼎臣《竹隐畸士集》卷二十《书杨子讲所藏李端叔帖》 ⒆言:“东坡先生既谪儋耳,平日门下客皆讳而自匿,惟恐人知之。如端叔之徒,始终不负公者,盖不过三数人。”

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七月,苏轼在北归途中,猝死于常州。噩耗传来,李之仪悲痛欲绝,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十计日来,方有生意”。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五月,苏轼灵柩运至颖昌,此时在颍昌任职辇运,“昨日已具马将北去,忽报东坡丧舟来,亟往郊外致奠。”(库本《与赵仲强兄弟》第八简·《姑溪居士前集》卷二十五 ⒆)李之仪号啕涕零,含泪挥写《东坡挽词》:“月附昨沉岂人力,辉光他日看丰碑。”认为苏轼必定名彪青史、万古流芳。

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闰六月二十葬于汝州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小峨眉山下。 (刘继增)

注释:

本文是提交1999年10月26日至28日在徐州召开的中国第十一届苏轼研讨会的论文,收入由徐州市人民政府、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编印的《中国第十一届苏轼研讨会论文集》第254—257页。

参考文献

⑴ 苏轼诗集/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2月第一版

⑵ 渑池县志/渑池县志编纂委员会.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⑶ 栾城集/曾枣庄、马德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3月第1版

⑷ 欧阳修集/余冠英等,北京:国际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10月第1版

⑸ 张方平集/郑涵点校,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

⑹ 唐河县志/唐河县志编纂委员会,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

⑺ 苏轼文集/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中华书局1986年3月第一版

⑻ 同治·叶县志/叶县县志编纂委员会,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

⑼ 同治·郏县志/郏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⑽ 嘉靖·襄城县志/天一阁藏,上海:上海书店1963·2影印本

⑾ 许昌县志/许昌县志编纂委员会,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

⑿ 民国·许昌县志/许昌县志编纂委员会,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3月第1版

⒀ 斜川集校注/舒大刚等,成都:巴蜀书社1996年12月第1版

⒁ 尉氏县志/尉氏县志编纂委员会,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

⒂ 汤阴县志/汤阴县志编纂委员会,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

⒃ 苏东坡全集/毛德富等,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

⒄ 宋史/脱脱,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⒅ 中国史稿地图集/郭沫若,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

⒆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11月版

扫码加入“河南日报传媒”粉丝交流群

有福利!有惊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