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游记散文浅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苏轼游记的特点和风格 苏轼游记散文浅探

苏轼游记散文浅探

2023-04-28 00: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苏轼游记散文浅探

发表时间:

2012-03-07T08:59:58.290Z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

2011

12

月(下)供稿

   

作者:

 

王莉芳

[

导读

苏轼(

1036---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州人)。

王莉芳

(安徽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738

2011

12-0107-02 

  

摘要:苏轼的一生是不平静的,他仕途坎坷数次被贬,这使得他有更多的机会行走在路上,与山水自然亲密接触,从而进行天人沟通。他

的记游散文内容广泛,具有深沉的哲思,既有时代性又有超越性,是我国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一座高峰。

关键词:行走;哲思;时代性;超越性

        

一、苏轼的生平和踪迹

 

        

苏轼(

1036---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州人)。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嘉祐二年(

1057

)进士。

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他是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与父苏洵、弟苏辙都以文章名世,号称

三苏

,同属

唐宋八大家

之列。他

一生涉猎广泛,在诗、词、文、书、画等领域均有开创和贡献。苏轼的一生是极不平静的。他经历了宋朝五位皇帝的统治,仕途曲折,数

次被贬,踪迹遍布中国各地。

        

苏轼童年、少年是在家乡度过的,二十岁时(嘉祐元年

1056

),他和弟弟随父到京都汴梁考试,结识了当时德高望重的欧阳修等高官

显宦。仁宗嘉祐二年(

1057

),苏轼的文章得到欧阳修的赞赏,考中进士。

 

        

嘉祐六年(

1061

)朝廷任命他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他与弟弟在郑州分手后写下了那首有名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在这首

诗里他说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

仿佛预示着自己一生的漂泊和寻觅。也是在凤翔,他为百姓祈雨,感动神灵,天降甘霖。为

此,他写了一篇《喜雨亭记》刻在后花园的亭子上以示纪念。也是在这里,他还应太守陈希亮之约,写下了《凌虚台记》。

        

治平三年(

1066

)老父病逝,苏轼与弟苏辙扶柩归乡。神宗熙宁二年(

1069

)苏氏兄弟回到京都,王安石恰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开始

了大刀阔斧的清除异己和推行新政。神宗熙宁三年(

1070

)苏轼上万言书与神宗皇帝,激怒了王安石,遭到罢黜。熙宁四年(

1072

)他携

家眷去了杭州。

        

神宗元丰二年(

1079

),苏轼因

乌台诗案

被贬往黄州,任团练副使。被贬黄州是苏轼官宦生涯的一次变故,更是他人生的一次转

折。在黄州其间,苏轼对人生、生命、宇宙做了更加深沉的思索和探讨,写出了两篇足以代表他自己也足以代表我国游记古代散文的顶峰

之作的《赤壁赋》。此后,他又流转于各地,直到

1101

年,病逝于常州。

 

        

我们追寻苏轼的踪迹,从他颠沛流离的命运中受到震颤,从而在阅读作品时更加能够体会他的伟大心灵。他的官宦生涯如果是经,勾

画出人生的大体轮廓;他的诗词文章就是纬,是他心灵思想血肉丰满的完全体现;而他的游记散文又是连接着经和纬的那些点,是他人生

的坐标。

        

二、苏轼游记散文的体裁内容

 

        

苏轼的记游散文从形式和内容上大题可以分为三类,以下分别述之。

 

        

(一)

亭台

类记游散文。

 

        

在中国古代,

与文人士大夫一直有着不解之缘,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亭,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亭最初是边防建筑之一,建

在城上,用于休息和瞭望。秦朝时建亭编户,比如我们都知道刘邦发迹之前是

泗水亭长

。魏晋时亭的观赏集宴功能加强。王羲之的《兰亭

集序》使兰亭得以闻名。隋唐时,特别是安史之乱之后,随着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士大夫追求享乐,私家园林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亭

的作用就愈发重要,而与之相呼应的一种文体

亭记

就应运而生。在唐代,李白、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杜牧等均有

亭记

类诗文,对后

来宋代

亭记

文章的创作起到铺垫作用。

 

        

到了宋代,

崇文抑武

的政策就更加鼓励了士大夫的享乐生活,而

不仅是游乐之地,还是

政绩

的一种体现;在描写优美景致的同

时,还流露着某种

歌功颂德

之意,包含着作者的政治理想或主观感受。

,似乎成了一种抒发个体感受和观点的媒介。欧阳修的《醉翁

亭记》《丰乐亭记》等九篇

亭记

无疑承前启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欧阳修之后,

亭记

文写作的范围更加自由而广阔。苏轼因为踩在

巨人的肩膀上,因而看的更远。

        

苏轼的

亭记

类散文,比较有名的有《喜雨亭记》、《凌虚台记》《超然台记》、《放鹤亭记》、《灵壁张氏园亭记》、《三槐堂

记》、《韩魏公醉白堂记》等。从题目上看都以建筑的名字命名的,有的是为自己所写,有的是应朋友之托而写。但实际上,对亭、台、

堂本身并没有作过多精细的描述,而是记述建造此物的过程、命名的缘由,以及因此而抒发的情感、发表的议论。也就是,

以亭记事

”“

亭抒情

”“

以亭议论

。当然,抒发的情和发表的论是因文而异的。大体来说,有如下几点:(

1

)抒发与民同忧乐之情,例如《喜雨亭记》,

从中可见作为官员的苏轼具有一颗

爱民如子

之心。(

2

)发表万物无常的感慨,例如《凌虚台记》,从这里初见苏轼作为

哲人

的一面。

3

)抒发超然物外的情怀向往情远闲逸的洒脱,例如《超然亭记》和《放鹤亭记》。(

4

)表现对朋友的钦慕赞美之意,如《三槐堂记》

《韩魏公醉白堂记》等。苏轼的这些

亭记

类散文是在宋朝那个士大夫互相酬唱大背景下的时代产物,具有时代特性。从这些文章当中,我

们可见苏轼那种为民的思想,旷达的胸襟,深邃的思考和诙谐有趣的个性,以及领略到苏轼那种才华横溢、挥洒自如的文风。这时候,苏

轼的一些独特之处已经有所体现但还不够成熟。例如《超然亭记》中已初见苏轼那种超凡脱俗、不拘于物的潇洒旷达与无往不乐的乐观豪

迈之情。而这些作为他个性的东西在后来得到更加清晰地体现。

        

(二)自然山水类散文

---

前、后《赤壁赋》

为例

        

我们前文已经说了

乌台诗案

和被贬黄州是苏轼人生的转折点,而人生的低潮可能恰恰是为文的高潮。贬谪文学由来已久,那些被贬

到各地的文人士大夫或寄情于山水或探险于林泉,在或愁苦或逃避中寻找自己的心灵出路。苏轼,在这一点上,同样是这个链条上的一

环,但是这一环,却尤其重要。因为,他为游记散文或者说游记散文中的贬谪散文增添了更多新的内涵,那就是哲理的思考,宇宙的情

怀,普遍的意识。他溶于那个时代又远远超于那个时代,因为哲学的问题往往带有穿透时空的意义。政治的纷扰,生存的艰难,命运的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