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16年的雌性突然生孩子?动物的孤雌生殖本领,人类能做到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苏薇生孩子了吗 独居16年的雌性突然生孩子?动物的孤雌生殖本领,人类能做到吗?

独居16年的雌性突然生孩子?动物的孤雌生殖本领,人类能做到吗?

2024-07-11 08: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独居16年,从不与异性接触,竟然还能产生后代?

这并不是猎奇故事,而是在2018年,发生在哥斯达黎加一个动物园里一只鳄鱼身上的事。

这只美洲鳄独自生下14个蛋,其中7个很像普通的受精蛋,再经过三个月的人工孵化以后,其中一个蛋里已经有了成型的鳄鱼宝宝。

在过去的16年里,这只雌性美洲鳄从没与同类接触过,这是怎么一回事?

孤雌生殖的动物

不需要与异性交配、单独就能生殖的现象或许大家都见到过,比如蚯蚓只需从身上截取一部分,就能长出新的个体,这样的生殖称之为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是一种不需要生殖细胞参与的生殖方式,多发生在较原始简单的生物身上。除了一些冲类,还有用树枝扦插就能长成新树的柳树能植物。

这里说到的鳄鱼虽然也是独自就能完成生殖,但需要生殖细胞参与,因此不属于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的一种特殊情况,称为孤雌生殖或单性生殖。

不需要受精就能产出后代的孤雌生殖生物不算少见,不过在野外不易被观测到,所以有记录的孤雌生殖现象,大多发生在人类喂养的动物身上。

就在今年8月,美国芝加哥的一家动物园就出现了一例孤雌生殖的鲨鱼。这是一条雌性的肩章鲨鱼,在此之前,工作人员从没有让它与其他雄性鲨鱼接触过。

在去年,这条成年的鲨鱼开始产卵,不过产的都是些没有受精的卵,正常情况下并不能孵化出鲨鱼宝宝。但有人惊奇地发现,其中一枚卵竟然开始发育成了胚胎。

5个月后,这枚卵成功孵化出条小鲨鱼,要不是早在之前就有鲨鱼孤雌生殖的记录,那恐怕又是一个惊天巨闻。

2016年,在澳大利亚的一个水族馆内,一条从没见过雄性同类的雌性豹纹鲨,也成功生出三条小鲨鱼。

最初人们还怀疑是它体内储存了精子,不少动物都有这种本事,但检查鉴定后发现并不是,鲨鱼宝宝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鲨鱼妈妈,这三条小鲨鱼也成了第一次有记录的鲨鱼孤雌生殖后代。

除了鲨鱼与鳄鱼,这种孤雌生殖的现象在其他动物身上也时有发生。

2012年,一条同样没有接触过雄性的雌性网纹蟒产下了一些蛋,这些没有受精的蛋不仅没有萎缩、变色,而且经过人工孵化后,竟成功孵出6条小蛇。

这种孤雌生殖,在鸟类身上也会发生。

上世纪80年代,人们在两种常见的火鸡上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经过横斑洛克公鸡和白来杭母鸡杂交产出的母鸡,下出来的未受精的蛋,也有15%的能进行发育,不过大部分发育三天就会终止。

美国马里兰州动物生理及遗传研究所的P. Sarvella对此产生很大兴趣,他用一只母鸡下的的8000枚未受精的蛋进行孵化,最终成功孵化出7只小鸡,有三只在一周内就死亡,其他四只身体也明显很虚弱。

孤雌生殖在昆虫界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比如蚜虫会在春天,由一种被称为“干母”的蚜虫通过孤雌生殖的方式,产下30-40只称为“迁移蚜”的小蚜虫。

“迁移蚜”飞到各处繁殖出没有翅膀的蚜虫后代,被称为“流亡虫”,这些“流亡虫”后代在初秋繁殖出长翅膀的“性母”。

这些“性母”接着繁殖出没有翅膀的“性蚜”,性蚜有了雌雄的分别,需要交配才能继续繁殖出后代。雌虫会在树皮里产下一枚很大的卵,度过寒冬以后,这枚卵孵化出新的“干母”,开始下一轮的循环。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孤雌生殖在低等的无脊椎动物、以及脊椎动物中的鸟类、爬行类和节肢类中都存在,唯独不见哺乳动物。

这是因为,哺乳动物自带一种特殊的“印记基因”机制,缺乏雄性遗传物质的胚胎很难存活下来。

孤雌生殖原理

虽然生物的孤雌生殖千奇百怪,但按照大致的归纳,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种是即便与雄性发生了交配,还是能产出未受精卵的现象,蜜蜂就是这样一种生物,它们在交配以后会产出受精和未受精的两种卵,受精卵发育成工蜂,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

第二种是正常的孤雌生殖,即没有经过交配受精,也能正常产出后代的现象。我们所说的孤雌生殖也大多数指的就是这种。

最后一种孤雌生殖为周期性孤雌生殖,指的是雌性动物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两性生殖以后开始孤雌生殖,比如胡蜂的蜂王开始会产下许多受精卵,在后期需要培育新蜂王,蜂王就会产下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与新王交配。

对于大多数的动物来说,孤雌生殖并不是一种很好的繁衍后代的方式。因为依赖孤雌繁殖的种群基因库会越变越小,更容易被疾病伤害,环境适应能力也相对较弱。

所以孤雌生殖仅仅是一种备用选择,大多时候它们都会选择两性生殖,只有在身边缺少雄性,或者生存条件严苛时,才不得已启用这一紧急的生育措施。

但也有一些孤雌生殖的动物比较特殊,科莫多巨蜥就是这样一种,即便它们混合在有雄性的群体中,还是有一些会选择孤雌生殖。

我们都知道,动物在进行繁殖的时候,精子和卵子是两大“必需品”,孤雌生殖的个体仅为雌性,它们不能产生精子,那所需的精子是从哪来的呢?

其实真相是,精子在孤雌生殖中被替代了。

在雌性的生殖系统中,卵细胞会进行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子和三个小的极体。这些极体包含了多余的遗传物质,保证卵子有正确的染色体数量,同时排出多余的细胞质。

当雌性进行孤雄生殖时,这些极体就顶替了精子的位置,与卵细胞结合形成胚胎。

孤雌生殖不是简单的基因复制,在卵子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会发生重组,因此后代会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

这种孤雌生殖有一个弊端,生出的新个体都是雌性,无法产出雄性个体。

这是因为新生的个体只能从母体中获得两条X染色体,无法获取决定生物性别的Y染色体。

有科学家发现,经过孤雌生殖产出的新个体,以后也能够进行孤雌生殖,即便不能产出雄性个体也不能阻碍它们后续的生命延续。

不过,孤雌生殖也不是说绝对不能生出雄性个体,有一些动物还是能够做到的。在2006年英国一家动物园里,一只雌性科莫多巨蜥就独自生出了雄性的后代。

之所以与其他动物相反,是因为它们的性染色体比较特殊,雌性科莫多巨型携带的染色体为WZ,雄性的染色体为ZZ。

当科莫多巨蜥进行孤雌生殖时,后代的染色体除了WZ,还有携带WW或ZZ两种染色体的可能,WW染色体的卵难以存活,只有ZZ染色体的卵成功孵化,所以孵出的后代都是雄性。

孤雌生殖的研究与应用

知道孤雌生殖的原理后,能否通过技术手段,让一个两性生殖的动物能够进行孤雌生殖呢?

其实这项技术已经有了突破,在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就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首次让雌性动物进行孤雌生殖。

进行实验的研究对象是两组不同的果蝇,一组需要雄性交配才能进行繁殖,一组不需要雄性就能进行孤雌生殖。

研究人员将可以孤雌生殖的果蝇卵子的基因活性,与不能进行孤雌生殖的果蝇进行对比,分析在发生孤雌生殖时,哪些基因是开启的,哪些基因是关闭的,最终确定了44个与孤雌生殖有关的基因。

研究团队确定这些孤雌生殖的候选基因后,通过在另一个物种身上激活它们,并证实了这些基因的功能。

研究团队尝试了各种基因组合,最后发现了一种可诱导约11%雌性果蝇进行孤雌生殖的基因组合,它们生殖的后代同样具备孤雌生殖的能力。

这项研究取得的成果,不仅能让不会进行孤雌生殖的生物具备这种生殖能力,还能通过基因组合的改变,让一些能够进行孤雌生殖的生物失去这个能力。

比如,有些农业害虫通过孤雌生殖能获得更快的繁殖速度,进而危害庄稼,如果让它们失去孤雌生殖的能力,能够有效控制它们的数量,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既然能够通过改变基因组合实现一些生物的孤雌生殖,那么这种技术用在人身上,是否也能让人也具有孤雌生殖的能力?

首先要知道,人类进行孤雌生殖的弊大于利。

前面就说过,哺乳动物有着特殊的基因机制,如果没有雄性精子的某些基因,胚胎是很难存活的。

另外,两性繁殖是推动人类不断进化的主要动力。

人类的新生儿将父母的基因重组,从而发生变异,后代更具有多样性,环境适应能力更强。人类也因此一步步从原始向高等方向进化。

如果人类进行孤雌生殖,阻断了进化不说,新生儿由一个单一的卵细胞发育而来,会使许多隐性疾病暴露,到时人们不仅一生饱受疾病残疾困扰,寿命也不会很长。

并且该研究团队也表示,虽然果蝇中被操作的基因与人类相同,但果蝇和人类早期的发育有种很大的差异,在现有条件下,将这项技术用在人类身上,是不可能成功的。

地球上的生物都是在物竞天择中存活至今的,任何一种生殖方式,都是经过严格的自然筛选得出的正确选择,人为的干预只会适得其反。

人类的两性生殖虽然有许多繁琐的方面,但有些爱情总是不期而遇,有些陪伴虽平淡却弥足珍贵。促进人类走向高等的繁衍方式,更加容易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更适合人类本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