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苏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苏州园林平面示意图 园林苏州

园林苏州

2024-06-09 23: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不改变文物原状”

苏州园林部门多次组织实地踏勘、专家论证,并委托苏州园林设计院编制了《可园保护修复方案》。

2012 年,可园的修复工程正式启动。

因可园长期为单位使用,园内除主厅挹清堂及亭廊之外,园中其它主要建筑几乎都经历了“现代化改造”,以满足使用者的现代办公需求。

在修复过程中,施工单位注意到,可园虽曾为多方使用,但其总体布局仍保持着作为正谊书院、学古堂时期所记载的样貌,修复前,主管单位把可园定位为清代古典书院园林。

秉持着“不改变文物原状”这一原则,可园采取了修缮、复原修缮和恢复性重建等3 种修缮方式。修缮,即揭顶不落架大修。打牮拨正,局部加固的原状修缮,主要用于大木构架,保存尚好,构架体系较为完整,仅局部有所损伤的建筑,如挹清堂、博约楼、讲堂、一隅堂、东合楼等。复原修缮,即按苏州传统建筑的型制进行复原性修复,即落架大修。主要用于因使用单位使用功能的改变而造成内部空间、构架体系改变的建筑,或木构架严重倾斜、存在安全隐患的危房。如门厅、浩歌亭、濯缨处、瓢亭、思陆亭、黄公亭、陶亭、连廊。恢复性重建,即对于有史料记载,但场地已无实物存在的建筑,采用恢复性重建的方式予以复原。

如坐春舻,原址已经灭失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据《可园记》记载:“池亩许,……左平台,临池可钓;右亭,作舟形,曰坐春舻。可风,可观月,四州廊庑,可步……”。挹清池周边“四周廊庑”不完整,坐春舻现已不存。为此,施工单位依据可园修复方案,精心施工,在原址重修了廊庑和坐春舻,力求重现这座昔日书院园林的完整性。

修缮文脉犹存

翻阅历史资料,实地细致测绘,可园修复前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但在保护修复过程中,总有不期而遇的“惊喜”:打开一面墙、剔除一块砖后经常又会遇到新的难题。制定修缮方案—落实修缮—发现问题—调整方案—再次落实修缮。“这样的修复流程,在可园修复过程中极为寻常。”参与可园修复工程的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透露。

以可园主厅堂挹清堂为例,挹清堂位于园林核心区域,依山面水,是整座可园的景观聚焦点和观赏点。建筑面阔13.21 米,三间带廊;进深7.63 米,分前后廊、内五界,构成清晰柱网和完整的大木构架系统,是可园修缮前保存状态最好的建筑。

建筑揭顶后,经多个部门共同勘验、商议,最终决定对挹清堂全柱腐烂情况严重的前后廊柱进行更换,对上部保存良好、下部腐烂严重的两个正开间廊柱,则采取了“墩接”。此外,因廊柱边间长达到4.65 米,比正间大,导致桁条弯曲变形,则对照传统园林的做法,增加了两个廊柱,增强其稳固性。厅堂正贴大梁用料偏小,挠度下垂偏大,考虑到安全因素,在不落架、不改变山界梁、童柱的情况下,对大梁进行了更换。

不仅仅是挹清堂,在后期水池清理阶段,西南角池底发现有石桥的基础,经文物部门勘验,判断此处历史上曾有石曲桥,随后便在水池修复中予以了恢复。

在可园连廊修复过程中,修缮人员曾就是否像传统连廊一样给其加上座槛反复讨论,最终在一张1914 年江苏省第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合影中,发现挹清堂至博约堂段连廊曾有“吴王靠”,于是就在修复设计中将其恢复了原样,现如今,修缮后的连廊已然成为了可园建筑的一大特色。

技术尝新,重现可园神韵

在修缮技术上,整座可园以传统工艺为主,创新工艺为辅。

可园修缮项目负责人表示,传统工艺能更好契合园林美学,在传统工艺基础上运用新材料、新方法,既能保护历史建筑的文物价值,有能达到耐久度和美观的要求。

据介绍,可园修缮过程中运用到了木柱墩接加固处理、花漏窗制作和实拼门制作三种创新技艺。

以成功申请专利的花漏窗制作工艺为例。花漏窗是苏州园林的点睛之笔,不同样式的漏窗构成不同形状的画框,透过漏窗感受园林之美,别有一番韵味。

可园内原有的花漏窗样式传统,均是采用瓦片搭配、木片钉搭、麻丝缠绕而后粉刷等工序,这种传统工艺制作的花漏窗制作流程较为繁琐,不便规模化生产,且窗芯部分结构不够牢固,运输极为不便。

据介绍,考虑到相关要素后,可园修缮时,对花漏窗制作进行了改进。以制作作台、打米字格放样、定位花漏窗骨架和制作花漏窗窗芯、制作设有镶边的钢筋混凝土外框并行,将将窗芯采用分体制造、现场组装的方式,使得窗芯能批量制造,提高了产品规格的统一性和加工效率。特别采用铅丝网为骨架,提高了花漏窗的整体性;制作了定位骨架,定位钉可重复利用,便于规模化制作;且筋混凝土外框提高了花漏窗的牢固性,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损伤。

围绕“书院园林”的功能定位,恢复了古建筑的原有功能和可园与沧浪亭的整体格局,恢复了可园的文物原貌,重现历史上“沧浪亭、文庙、书院”三大胜景。

2018 年,可园一、二期项目全部竣工并对外开放。

如今,可园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传统文化传播中心,该保护项目不仅恢复了可园作为书院园林的内部和谐,而且保留了园林在苏式生活中的地位和传统。

赶赴马来西亚领奖的苏州市世界文化遗产古典园林保护监管中心主任朱海俊告诉记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专家认为,清代园林可园的精心保护,体现了中国传统景观保护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利用传统和当代技术与材料的结合,恢复植物景观,修复诸如石桥等传统特色构筑物,取得了园林内自然元素和建造元素间的平衡。”

据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0 年设立。该奖项旨在表彰为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而作出贡献的地方政府组织或个人在保护地方遗产、彰显其文化价值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获奖项目充分反映了对遗产本体价值的深刻理解、展示了杰出的文化遗产保护成就,并对地方政府制定实施相关政策和社会参与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身心禅 | 潘维基:门券里有精彩天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