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器乐曲演奏体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苏南吹打将军令作品分析与感悟 民族器乐曲演奏体裁

民族器乐曲演奏体裁

2023-09-05 02: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独奏、重奏简介独奏就是一个人演奏某一种乐器,可以有伴奏。重奏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结合在一起的乐曲,它的每一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奏。  顾名思义,独奏就是一个人演奏某一种乐器,可以有伴奏。我国的独奏音乐可说是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涌现著名残曲《高山》和《流水》等。隋唐时期琵琶名手叠出,新调繁兴。过去传承的民族器乐曲,独奏和合奏往往没有严格的区分,同一首乐曲可以灵活采用独奏或重奏等不同演奏形式,如唢呐曲《小开门》、《百鸟朝凤》等既可独奏,又可采用合奏形式。解放后,独奏音乐得到了蓬勃发展;涌现了大量的各种民族乐器的独奏曲,其中有不少是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曲目,而更多的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作品。。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结合在一起的乐曲,它的每一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奏,这种形式为重奏。传统的笙、笛重奏,笛子重奏,唢呐重奏等乐曲,其织体写法一般都比较简单,多采用支声性复调织体写法。解放后创作的重奏曲,织体写法丰富了,重奏的特点更强了,如:筝、高胡、扬琴王重奏《春天来了》;管子、笛、筝、打击乐四重奏《空谷流水》;丝弦五重奏《欢乐的夜晚》等。   合奏

合奏指由众多的人演奏多个乐器声部,或众多乐器齐奏同一声部。形式多种,常见的有管乐合奏、丝竹乐合奏、吹打乐合奏、打击乐合奏、民管弦乐合奏。  

  由众多的人演奏多个乐器声部称合奏。在我国众多乐器齐奏同一声部(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也习称合奏。合奏的乐队采用“吹、打、弹、拉”各类乐器,色彩丰富,音响丰满。合奏的形式多样,常见的体裁有管乐合奏、弦乐合奏、打击乐合奏、丝竹乐合奏、吹打乐合奏、民族管弦乐合奏等。  1.管乐合奏   由笙、笛、管子、唢呐等管乐器合奏,常辅以打击乐器。民间流传的以唢呐为主的管乐合奏俗称“唢呐曲”,如《百鸟朝凤》、《大合奏》、《云里摸》等;以管子为主的管乐合奏俗称“笙管乐”,如《哈哈腔》、《放驴》、《柳叶青》等。在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芦笙乐队纯粹是一种管乐合奏形式。许多管乐合奏曲虽然使用打击乐器,但很少出现独立的锣鼓段,打击乐只起节奏衬托作用,所以它有别于吹打乐合奏。      2.弦乐合奏  由各种弦乐器合奏的“弦索乐”以优美、抒情、文雅见长,适宜于室内演奏。如《弦索十三套》之《十六板》所用乐器为琵琶、三弦、筝、胡琴四种,河南板头曲之《打雁》也用以上这四件乐器。四川扬琴的弦乐合奏所用乐器为扬琴、小胡琴、小三弦、二胡,另外还有打击乐器鼓板与怀鼓。流行全国的广东音乐,其大部分乐曲采用高胡、椰胡、扬琴、三弦、琵琶等弦乐器合奏的形式。建国以来,由各种弹拨乐器组成的弹拨乐合奏形式深受人们的欢迎,如《三六》、《南疆舞曲》、《驼铃响叮噹》等。      3.丝竹乐   “丝”与“竹”是周代的“八音”乐器分类法中的两个种类。丝指的是弹弦乐器,竹则指的是竹制吹奏乐器。丝竹乐指的是用竹制吹奏乐器与弦乐器合奏,演奏风格细致、多表现优美抒情、轻快活泼的情趣。如江南丝竹的《三六》、《行街》;福建南曲的《八骏马》、《梅花操》;二人台牌子曲《南绣荷包》、《推碌碡》等。   丝竹(或称管弦)作为一种演出形式,早在《晋书.乐志》中就有“丝竹更相和”、“凡此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的记述。自魏晋以来的诸多文献中,都有关于丝竹乐队组合形式和丝竹乐的一些记载,可见丝竹乐的历史相当久远。   在传统民族器乐中,丝竹乐与弦索乐是有区分的。弦索是纯由弹弦乐器合奏,乐队组合中无竹制管乐器。但对某些乐曲来说,既可用弦乐合奏形式,也可采用丝竹乐合奏形式,甚至对某个乐种来说,有些乐曲用弦索乐队演奏,另有一些乐曲则用丝竹乐队演奏。如广东音乐早期的乐队组合“五架头”属丝竹乐队,后期的“三件头”(高胡、扬琴、秦琴)则为弦索乐队。而今天的广东音乐弦索乐队和丝竹乐队兼用,由于两者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所以现在一般把弦索乐也归于丝竹乐  弦索乐队以《弦索十三套》的乐队组合为代表,乐器有胡琴、琵琶、三弦、筝。丝竹乐队以江南丝竹的乐队组合为代表,常用乐器有以箫、笙、二胡、中胡、琵琶、扬琴、小三弦、板和极鼓等.   丝竹乐具有“柔、细、轻”的音乐特征: 柔:指乐队合奏音响柔润的特点; 细:指演奏风格精致细腻的特点;  轻;指乐曲侧重于表现轻快、愉悦的情趣。  形成以上这些特征,与丝竹音乐多在室内演奏有关。

     4.吹打乐   顾名思义就是吹管乐器与打击乐器合奏的音乐。在民间流行的吹打乐中,吹的部分除了吹管乐器以外,还常用拉弦和弹弦乐器,因此民间艺人把吹打乐细分为“粗吹锣鼓”和“细吹锣鼓”两种:粗吹锣鼓——又称粗十番。指用唢呐、管子等吹管乐器和”大锣大鼓”合奏的形式;细吹锣鼓——又称细十番或丝竹锣鼓。指由丝竹乐器和打击乐器合奏的形式。   关于吹打乐的历史可推溯至汉代初年的鼓吹乐。据《乐府诗集》(卷16)载:“鼓吹未知其始也。汉班壹雄朔野而有之矣。”在《辞海》中鼓吹乐条目的释文是这样写的;“用鼓、钲、箫、笳等乐器合奏。 源于北方少数民族。汉初边军用之,以壮声威,后渐用于朝廷。…...明以后土庶吉凶之礼及迎神赛会亦均用之。 具体说来,鼓吹乐是从汉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以击乐器和吹乐器为主的音乐形式,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汉书》中有关于鼓吹乐的早期记载:按应用场合、乐器编配的不同分为黄门鼓吹、骑吹、短箫铙歌、箫鼓四种形式;其中黄门鼓吹主要为皇帝服务;骑吹主要指外出巡行时用于马上具有骑吹的性质。常用的乐器由有鼓、角、笳、排箫、横笛等,其中鼓最重要。

 鼓吹乐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后,按所用乐器和使用场合的不同演变为鼓吹和横吹两类:鼓吹是指专为仪仗队在行进中使用,以排箫和笳为主要乐器;横吹则以鼓和角为主要乐器,作军中人使用在马上演奏。李延年的取自西域少数民族音乐创作的《摩诃兜勒》是鼓吹乐中的优秀作品。历代鼓吹乐多有歌词配合。现今民间流行的“吹打”,同“鼓吹乐”不无渊源关系。” “鼓吹乐”自秦汉以来,历代一脉相承,用途非常广泛。如用于宫廷的宴乐、仪仗乐、军乐,在民间的婚丧喜庆、节日庙会等,无不吹吹打打,分外热闹。在文献记载和民间流行的口头称谓中,吹打乐有“鼓吹”、“鼓乐”、“吹歌”、“十番”、”锣鼓”等种种名称。  吹打乐队都是由吹(常加有丝弦乐器)和打两大部分组成。一般说来,北方流行的吹打乐重“吹”,唢呐、管子等乐器的吹奏技巧高。南方流行的吹打乐重“打”,锣鼓在吹打乐中起重要的作用。有不少吹打乐种的乐队组合中采用一些弦乐器,因而其演奏的音乐兼具丝竹乐的特点,如苏南吹打《满庭芳》、《下西风》;福建十番《五凤吟》;浙东锣鼓《万花灯》等。

  吹打乐具有“刚、粗、热”的音乐特征:  刚:指乐队合奏音响刚强的特点;  粗:指演奏风格粗犷的特点;   热。指乐曲侧重于表现热烈火炽的情绪。  以上特点的形成与欢打乐多在室外演奏有关。由于不少吹打乐种选用了丝弦乐器,所以又兼具丝竹乐的一些音乐特征。总的说来,吹打音乐的合奏音响刚强,演奏风格粗犷,善于表现富有气魄的、威武雄伟、波澜壮阔的场景和热烈欢快的情绪,如苏南吹打《将军令》、浙东锣鼓《大辕门》、山西吹打《大得胜》、山东鼓乐《普天乐》等;同时它也能刻划肃穆、宁静的意境和表现轻快活泼的情趣。

 5.打击乐     打击乐合奏是纯粹由打击乐器合奏的音乐。又叫清锣鼓乐,在众多的打击乐器中,锣与鼓是两种具有重要地位的代表性乐器,所以人们以“锣鼓”二字作为打击乐器的总称。但这一名称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打锣鼓,即是纯打击乐器合奏;另一种是吹打乐的别称,如浙东锣鼓、苏南十番锣鼓、潮州大锣鼓等,这些乐种名称中的锣鼓二字是吹打乐的概念。为了区别“锣鼓”二字中两种不同的概念,用清锣鼓乐专指打击乐器合奏的音乐。   打击乐合奏是民族器乐发展史上最先出现的一种合奏形式,“乃拊石击石”,可谓是打击乐合奏的原始形式。古代打仗时的金鼓齐鸣当然也是一种具有实用性的打击乐合奏。  “锣”这一乐器名称见于史籍较晚。《旧唐书·音乐志》(卷29)在“铜拔”条目中曰:“铜拔,亦谓之铜盘,出自西戌及南蛮。”这条记载中所说的圆之数尺的铜盘乃是关于“锣”的最早记载。把“锣”与“鼓”二字合成为“锣鼓”见于清李斗的《扬州画舫录》(卷11);“锣鼓盛于上元中秋二节,以锣鼓铙钹考击成文,有《七五三》、《闹元宵》、《跑马》、《雨夹雪》诸名,”此记载中的演奏形式和一些锣鼓牌名今天尚在民间流行。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