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传统服饰的款式、花纹图案和色彩不仅有地域以及性别上的差异,还有穿着功能、穿着场域以及年龄身份的区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花苗服饰和头饰服饰区别大吗 凉山彝族传统服饰的款式、花纹图案和色彩不仅有地域以及性别上的差异,还有穿着功能、穿着场域以及年龄身份的区别

凉山彝族传统服饰的款式、花纹图案和色彩不仅有地域以及性别上的差异,还有穿着功能、穿着场域以及年龄身份的区别

2024-05-27 06: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四)彝族服饰的文化人类学分析

马林英以凉山彝族传统服饰为个案,从性别视角出发,借助象征人类学关于“洁净”与“污秽”的二元对立理论,探讨了传统社会如何利用服饰功能,凝聚群体力量,规范社会内部成员秩序,达到统一群体认同意识,最终维持族群社会稳定等问题⑥。苏小燕的专著《凉山彝族服饰文化与工艺》,基于深入的大凉山实地田野调查,以数千幅图片资料为素材,全面而立体地架构了凉山彝族服饰的纵向文化历史和横向地区差异概貌,从发式、头衣、头饰、服饰配件、足衣等方面,对凉山彝族服饰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和介绍,记录和展示了凉山彝族服饰制作工艺技法,着重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解析了凉山彝族服饰色彩、纹样以及服饰在彝族民俗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①。该书系统介绍了凉山彝族服饰的全貌,尝试性解读了彝族服饰的色彩和纹样在彝族民俗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但对凉山彝族服饰的民俗教化、规范和维系功能的分析尚显薄弱。

二、凉山彝族女性服饰的民俗功能

在彝族人的生命历程中,不同年龄段穿戴的服饰款式有别。彝族妇女一生中要穿戴四套体现不同年龄和身份的服饰。未成年的女孩穿童装,举行换童裙仪式后改穿青年装,做母亲后改穿中年装,当奶奶或者外婆后开始穿老年装。在彝族传统社区中,服饰对社区人群具有教化和规范的民俗功能,人们通过服饰能够辨识穿着者的年龄和身份,不同年龄和身份的人群遵从不同的社区交往礼仪。

(一)女童装的民俗功能

彝族少女在换童裙仪式之前穿童装,童裙(彝语:沙拉)是未成年女孩的标准服饰,童裙只有上下两截,没有褶皱,最下摆可以装饰一层不同颜色的布,不能太艳丽。穿着童裙的女孩在日常交往中按未成年女孩进行规范,不受成年女性的禁忌约束,可以上木板屋的屋顶,进出舅舅卧室不受限制;不承担社区成年人的义务,村落里婚丧嫁娶仪式中未成年女孩没有明确的任务;男孩与女孩之间没有严格的性别约束。

少女阶段,择时为其举行换童裙仪式,一般在虚岁15 岁或17 岁时举行。举行换童裙仪式后,改变少女衣饰色彩和款式,少女服饰由简单转变为华丽,标志着社会群体承认并接纳少女进入成人阶段。换童裙仪式要择吉日举行,仪式分为两段。第一段由母亲或长辈妇女主持,仪式参与者皆为女性,禁止男性观礼。在屋外果树下铺上草席,让受礼者立于草席,请毕摩念经,让成年妇女杀一头小猪,先将猪在受礼少女头上顺时针转七圈,再逆时针转九圈,以示祛除不洁。仪式开始时,参与者要说些逗弄少女的戏话和祝福词,以此开展成人教育。仪式过程中由母亲或者长辈妇女给少女换装,一是改变发式,仪式前少女梳独辫垂于脑后,仪式上受礼时则在头发顶际中分两股,在耳后梳成双辫,再戴上绣花头帕,此后忌垂发,否则会被认为是德行差,或者具有给家人带来伤害的潜在风险。二是改变耳饰,仪式前女孩一般以耳线为饰,仪式上要取下耳线,换上闪亮的耳珠和耳坠。三是改变裙式,仪式前女孩穿浅色两截童裙,仪式上要换下童裙,换上色彩鲜艳的三截或四截的成年百褶裙。换好装后由其姐妹将身着成年装的少女背着绕场三圈后,背到石磨或锅庄处,说一些把少女嫁给石磨或锅庄之类的仪式语言。第二段由女童姐妹将其以背新娘的礼仪背回屋里,象征已经出嫁,此后不再是家庭宗教仪式的参与者,这个仪式过程允许男性参加②。

换童裙仪式中彝族服饰的民俗功能主要体现在少女裙子样式的变化上,简单、素色、没有皱褶且只有两截的童裙要换成三截或四截的艳丽百褶裙。凉山各地换童裙仪式的程序和隆重程度大同小异,仪式的隆重程度与家庭经济情况有较大的关系。安宁河下游流域和金阳县,女儿举行换童裙仪式,父母要办酒席请客,经济困难的家庭也要杀鸡酿泡酒招待亲属和邻居。按凉山传统习惯法,举行换童裙仪式前的少女禁止性行为,若发生此类事件,女子终身被视为不洁,受到许多惩罚性约束。禁止男性与未举行换童裙仪式的少女发生性关系,否则被视作大恶,将遭到最严厉的惩处。举行过换童裙仪式的少女社会角色相应发生变化,在社群中她可以作为成人参加社交活动,具有与成年人相应的社交权利。

(二)新娘装的民俗功能

彝族特别重视新娘的嫁妆,婚礼仪式举行前,新郎要专门给新娘送去购买嫁妆的礼钱。当下,如果新娘是公职人员,嫁妆钱一般2 万元左右,农村户口也不会少于1 万元。新娘装各方言区有些差异,以圣乍次方言①区为例,出嫁当天凌晨4 点左右给新娘换装。新娘除了内衣外,要穿两套服饰,里面穿一套崭新艳丽的新娘装,外面再穿一套老年装,甚至可以是为祖母准备的寿衣,外面再穿上一件蓝黑色披毡,以此象征要在男方家健康老去,不能还没有变老就婚变或者去世。新娘的头发要披散下来,头上不能戴平日里常戴的方头巾,须戴一顶圆形头帕,盘成男性头帕的样式,再别上金头饰。头帕上面再盖上一块头巾把新娘的头蒙住,再戴上斗笠。女性一生只能戴一次圆头帕,再婚者不能再戴圆头帕,因此是否戴过圆头帕是对彝族女性是否已婚的委婉问法。

出嫁时,新娘一背进新郎家院子,长辈们便支起梯子站在高处将新娘头上的斗笠平平地端起放在屋上,将新娘坐骑的马鞍也平平地端起来,背新娘者背着新娘从马鞍下通过,斗笠和马鞍向里倾斜寓意对男方有利,向外倾斜寓意对女方有利,所以双方都愿意端平。新郎的弟弟将新娘背进临时搭建的小棚屋,由新娘的弟兄和表弟陪着,先给新娘端来炒饭,新娘品尝后由一位生肖相合的未成年小女孩给新娘梳三下头,再请一位子孙兴旺的妇女给新娘卸妆,揭开头巾,脱去外面一套老年装,露出艳丽的新娘装。将新娘披散着的头发梳成双辫,戴上准备好的艳丽方头帕,脱下的老年装和男式头帕由背新娘的表弟保管。送亲队伍从娘家出发到男方家小棚屋的过程中,新娘的脚不能与地面直接接触,需要休息站立时,地上必须垫上可以踩的察尔瓦等,以示隔离,新娘不能沾上污物,路途中休息的次数只能是单数,且不能超过9次。

彝族婚礼仪式中新娘的内外两套服装、外面披的披毡以及戴圆形头帕都有相应的民俗功能,是新娘是否为第一次出嫁的身份识别,包含着对婚姻的期望与祝福,是对婚娶仪式过程纯洁性的维护,体现出对新娘的尊重。

(三)中年装的民俗功能

彝族妇女生小孩后改穿中年装,服饰的色彩和款式与青年装有明显差异。在凉山的大部分地区,标志性的变化体现在妇女的头帕款式上,彝族青年妇女戴的是方形头帕(彝语:哦发),生了小孩后改戴圆形头帕(彝语:哦尔),以示已为人母,禁止再戴方形头帕。而在凉山北部的甘洛县田坝土语区,彝族妇女生小孩以后可以继续戴方形头帕。以美姑县为核心的义诺次方言区青年女子的头帕由蓝色、蓝黑色或黑色的布匹叠成厚厚的方形用发辫系在头上,头帕不绣图案和花纹,生小孩后色彩变化不大,款式变成圆形头帕,佩戴时左右两边向上翻翘,头发盘在脑后头帕内。以喜德县为核心的圣乍次方言区青年女子的头帕面上一层用彩色丝线绣上方格图案,下面垫多层布匹增厚,佩戴时右边沿着边线向外折叠后用头发系牢,生小孩后款式变成圆形头帕,圆头帕的后扇面从中心到边缘装饰一条花纹,以前是用彩色丝线绣成,现在有的用手工打制的纯金花纹条装饰。

彝族妇女中年装最突出的特征是体现穿着者的稳重与大气,色彩上不再像青年装一样鲜艳,从中年妇女的穿着能看出其家庭在社区中的地位,各种佩饰的多寡和价值与其家庭的经济状况直接相关。中年妇女与孩子接触最多,其穿着间接影响子女人格的养成和价值观的塑造,穿着规范是教育子女遵守规则和秩序的身教。

(四)老年装的民俗功能

彝族妇女当了奶奶或外婆后,服饰就要换成老年装。彝族妇女老年装的最大标志是袖口宽大,素色,花纹图案不再精细,不再穿着化纤布料做的衣服,以麻布为最佳。袖口宽大是为了老年人方便穿着,素色是防止老年人去世后被后人指责其灵魂变成了妖。老年装不能有红色和黄色等太鲜艳的颜色,花纹图案要做成粗线条大图案,以麻布为主要原料出于穿着舒适的考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