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基训中“重心训练”的文化内涵探析及教学路向设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芭蕾基训的动作要领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重心训练”的文化内涵探析及教学路向设想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重心训练”的文化内涵探析及教学路向设想

2024-07-10 05: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南京体育学院/赵雷

舞蹈,作为人体的动作艺术,它采用人的姿态、表现、建模,尤其是在行动过程中表现人的主观情感,而人体在空间运动过程中首先要面临的问题之一,则是身体的移动方式与支撑方式,同时人体重心的平衡与稳定,也直接影响着各种技术动作的完成效果。中国古典舞被称为“国舞”,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前辈们几代人的探索、实践,已逐步形成了一套风格鲜明且适合培养中国舞蹈演员的基本训练体系,中国古典舞训练体系不仅传承着我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且各训练单元都具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重心训练”作为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的内容之一,它的训练形式、方式多样,既可作为独立的训练内容,又贯穿与其他训练内容与环节之中。目前,关于重心训练的文化内涵研究在国内尚未引起广泛关注,多数文献仅分析了其训练特点,或者是对重心与平衡之间的关系、重心转化等方面进行论述,针对文化内涵的研究不够聚焦,较为宽泛。因此,本文从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出发,结合重心训练的形式、特点、作用以及自身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思考,从舞蹈动作的时间、空间、力度三方面,力图探究其训练的审美及文化内涵。

一、中国古典舞“重心训练”(一)中国古典舞“重心训练”的形式

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重心训练”的形式可以分为地面、扶把、中间三种。其中,地面训练作为基础的练习,舞者身体大部分支撑着重心,接触地面的面积较大,可以较为稳定地控制重心。例如地面“抬腿”动作,最初练习抬腿动作时,身体姿态保持标准状态的同时做慢抬腿动作,缓慢地节奏能够让舞者细致地体会到腿部肌肉的旋转外开,以及肌肉力量收紧的感觉,能使舞者清楚体会到身体重心的正确位置,并能够更好掌控重心的意识与方法。扶把形式主要进行舞姿转换的重心训练,该形式不仅可以帮助舞者完成重心转换的平衡与稳定,也可以帮助舞者找到掌握支撑身体重心的正确方法,以及对规范训练基本动作用力方式方法的奠定,目的是为中间训练部分做出充分的准备。中间形式是三种形式中最为综合的,可以进行原地双腿、单腿的静力支撑训练,舞姿与舞姿之间的重心转换训练以及流动过程中的重心转换训练等。舞者在练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扶把动作的单一基础练习,了解每一个舞姿动作中自身重心的位置,感受在做动作时控制重心稳定的意识,保持身体平衡性,达到动作延展、流畅。

(二)中国古典舞“重心训练”的特点

罗格塞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提到:“舞蹈的特质是在动作的节奏的调整,没有一种舞蹈是没有节奏的。”在中国古典舞训练中,活动、控制、大踢腿等训练内容均有着自己独特的节奏风格与点,其中属“重心训练”最为突出,它的节奏处理方式不是平均的、均速的,而是弹性的、变化多样的,整体风格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使其体现出一种抑扬顿挫、拍无定值、轻重缓急的节奏特点。其次,“重心训练”的空间维度也是复杂多样的,它借由低、中、高三个空间维度的不断转换来训练舞者的重心稳定性与控制能力,尤其是空间的流动转换过程中,动作高低错落,此起彼伏,体现着中国古典舞所具有“闪、转、腾、挪”的运动气势和“反向起动”的动运行规律,多空间维度的重心转换是其区别芭蕾舞、现代舞的典型特征。同时,“重心训练”常伴随着各种不同力度的“劲”进行,其力量始于脚底,从下慢慢传播至上,动作力量有强有弱,不同的力量体现出的特点也是不同的,例如“脆劲”“柔劲”“哏劲”等等,不同的力量与速度相互拼接,体现出中国古典舞刚柔并济的力量特点。

(三)中国古典舞基训“重心训练”的作用

重心的稳定性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占有其他技术所不可替代的位置,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舞蹈动作的完成。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重心训练”可以通过平脚掌和半脚掌的方式,结合双腿支撑和单腿支撑的变化,同时在原地和流动过程中的上进行高、中、低三个空间的重心转换,复杂多样,通过训练不仅可以找到正确的体位和重心控制的方法,更能提高舞者的稳定性与控制能力。同时,通过把杆练习还可以将中国古典舞蹈的各个技术索引进行分割和延迟练习,这种练习方法有助于舞者把握运动技术的细节,有效加强训练的适宜性,提高运动后的综合训练效果。此外,其训练应当把握循序渐的原则,具体如:从身体直立的动作逐渐发展到舞姿阻力方向多变、拧倾舞姿的动作练习,最后形成到运动阻力复杂、动作拧倾舞姿大幅度练习;从地面训练逐渐减小支撑重心的面积,慢慢过渡到扶把训练;从节奏单一、重心慢速移动向节奏复杂、快速移动重心的动作渐进过渡;从空间维度不变逐渐发展到多维度空间且重心发生移动的训练等。

二、中国古典舞基训中“重心训练”的文化内涵探析(一)“重心训练”中动作时间所体现的文化

时间,为舞蹈动作的速度。前文提到,中国古典舞基训“重心训练”的节奏特点我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以北京舞蹈学院魏云教授的《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女班系列教材》中把杆“重心训练”为例,该训练组合中提炼出低、中、高半脚掌的训练,在正步位和开步位上进行低、中、高三个空间的重心转换,强调“劲始于足”,其动作节奏打破了常规的整拍节奏,并不在重拍上完成动作,而是将很多大幅度的重心转换放在了弱拍上,且多以附点呈现,形成了快慢、慢快、快快等变化多样的节奏风格。无论是节拍的“强”与“弱”,还是动作速度的“快”与“慢”,其实都是一种对立且互转的关系,这样的一种“时间”关系其实体现着我国传统的太极哲学与阴阳观念,因为中国哲学和美学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处于矛盾对立之中的,但是它们又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周易·系辞上》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它们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合二为一”,这就是中国传统辩证法,也更加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见图1)。

图1 太极锦鲤图

(二)“重心训练”中动作空间所体现的文化

空间,为舞蹈动作的幅度。中国古典舞“重心”的空间特点,除空间广、变化大以外,其另一特点就是“低重心”,顾名思义就是把身体重心的运动和地面进行呼应,要控制膝盖到一定高度,并配合步法尽量扩大运动范围。“低重心”的特点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生态学的基础,我们分析其文化原因,主要由于在农耕文明下,我们日常的吃、穿、物等方面都来自于世间万物的灵气中派生出来的,人的天地之道的理论,万物都是顺应着自己本身的性质在生存和发展,无论古代或是现代,人们都期盼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对大地的感恩与崇拜之情(见图2)。这种文化也塑造了人们学习、生活的观念:“唯有向下扎根,脚踏实地,才能向上生长,进而有为”。此外,我们从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中也能探寻其幅度特点形成的原因,总体来看,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大多都是大规模、平面且以群体建筑为主,淳朴宽厚,稳重协调,而中国古典舞屈伸训练的低重心,如幅度大、强密度、等特点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的审美偏好。

图2 农耕文明下的劳动人民

(三)“重心训练”中动作力量所体现的文化

力量,为舞蹈动作的力度。“重心训练”过程中要求“力”不能散且需聚集,其力度也不是平均的,“轻且快”是中国古典舞“重心训练”的力度特点。以中央民族大学杨希教授的《“合”之寻中国古典舞女班基训教材》中把杆“重心与蹲练习”为例,训练组合中“深蹲”“马步上的重心移动”等动作短句借助下压、反衬之劲,强调高、低重心转换,看似“柔”实则“刚”,要求动作的轻而有力,强调肌肉收缩速度,展现了以汉代审美文化为标准,形成的宏大的审美学观。从汉代审美文化的美学中看,其动作展现了壮大、宏大、伟大的状态,这样的重心变化并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的,它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及长河的变迁而变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从马踏飞燕的东汉青铜器到现代凌空飞腾的骏马,形成了独自具有特色的力量、运动、气势的审美文化和顽强的生命之美,展现出“重心训练”独特的气势风格。(见图3)

图3 汉青铜马踏飞燕

三、中国古典舞基训中“重心训练”的教学路向设想(一)课前线上自测,查找资料

如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逐渐成为高校教学的常态,课前线上资源的学习与资料查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知识的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好进入教学状态。首先,课程教师可以借助学习通、中国大学MOCC 等数字化教学平台进行课程章节资源的建设,将“重心训练”的概念、技术要领、动作短句以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呈现,同时针对章节的教学重、难点设置测试题目,在课前组织学生线上自学与自测,章节测验作为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手段,不仅有利于教师及时、客观地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能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其次,针对“重心训练”文化内涵,发布例如“中国古典舞重心与芭蕾重心有何区别”等相关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查找与思考,进而进行观点的表达。此外,《中国古典舞基训》作为专业技术课程,在进行线上资源建设实,既不能忽视理论内涵的重要性,还应把握课程技术训练的特点,故需充分考虑线上章节的知识内容,合理地进行布置线上学习任务。

(二)课中释疑解惑,技术解析

中国古典舞基训的教学需改变以往以“技术训练为重”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着重探究该训练内在的审美原理及文化内涵,教师进入课堂之前需做好相关教学设计,从导课到复习,从复习到新授,从单一训练到复合训练,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合理性、艺术性和实用性。首先,在导课阶段,教师可根据学生线上自测的数据进行点评、分析,针对“重心训练”的典型问题及学生疑问进行答疑解惑,以启发式探究策略引导学生共同提炼“重心训练”的概念、特点、目的等基础概念,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其次,在技术训练阶段,可将“重心训练”的单一技术和单一短句作为主要内容进行讲解、练习,过程中关注“劲始于足”的发力原则及高、中、低三个空间转换的技术原理解析,针对“重心训练是什么、有几种训练形式、不同训练形式下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这样做、还能怎么做”等问题进行逻辑贯穿,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逻辑架构。同时,在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其时间、空间、力量的特点及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复合短句的技术迁移,强调学生的自主思考与自主练习,并将组合的创编作为随堂作业,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讨论、实践、总结,着力改变现阶段以教师为主导,以组合训练为目的的灌输式教学。

(三)课后延伸拓展,强化理解

课后延伸是学生知识巩固、能力发挥、体验延续、习惯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需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关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科学合理地布置课后作业及拓展活动。在理论方面,可布置学生根据课中对“重心训练”所形成逻辑架构,进行思维及文字内容的整理,使学生在回忆、思考、记录的过程中温故知新,同时可将“文化内涵”作为课后思考的重点,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训练及表演感悟,以“小论文”的形式进行心得总结,培养学生反思总结的意识,提高其观点表达的能力。在实践方面,需以学生关注的、鲜活的现实内容为切入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个人或小组做延伸性学习和研究。例如针对《只此青绿》中“青绿腰”的动作进行课后模仿,分析其动作的重心呈现与文化表达,同时布置学生以校园景观为背景进行创编组合的拍摄,并剪辑、上传网络平台,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钻研、毅力、勤奋、创新、团结协作等综合能力。在教学总结方面,可通过学生的课堂行为并结合学习通平台的作业讨论发放、课后反馈和后台数据统计,评价学生的投入度、活动度、问题质量、互动情况等,从而客观分析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四、结语

伴随着新中国而诞生的中国古典舞,如今已从民族美学的高度在古典舞之中融入了中国古代文化,使中国古典舞有了独特的艺术表现规律、艺术审美规律,并且也在实践中证明了该体系在培养中国舞蹈演员方面具有的独特价值。“重心训练”作为基础训练内容,它不仅体现了其体系训练的科学化、系统化,同时也彰显着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体现了技术训练与文化内涵的和谐统一。探析中国古典舞各教学内容中的文化内涵,不仅有利于教学改革的实施,也能更好地输出、推广和解释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中国古典舞的课程教学应落实“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要求,通过挖掘和设计课程育人要素,探讨课程中的育人方法,探索课程中的育人手段,才能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