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文化意象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芭蕉在古诗中象征什么意义呢 中国古典诗词文化意象分析

中国古典诗词文化意象分析

2024-07-10 14: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梧桐、琴、芭蕉都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每个意象的内涵都是十分丰富的。深入了解中国诗词文化,就必须全面了解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梧桐”意象的丰富内涵

梧桐是中国文学重要的植物意象,在先秦典故里,梧桐与美好的人格息息相通,后来发展成人格的象征符号。

例如: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食(竹实)不食,非醴泉(甘泉)不饮。——庄子《秋水》

非梧桐不止,象征着庄子的高尚人格品质,不随意苟同与俗世。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梧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蝉居于梧桐之上,此诗以梧桐树干的高挺清拔声响远播,暗指诗人志趣的高洁。

一叶知秋,时至初秋,梧桐落叶最早。因此诗人常有梧桐叶落而天下知秋的怀想。悲秋的主题也常常离不开梧桐。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晏殊《清平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经过一代又一代文人的创作,后人听到秋风吹拂梧桐,就产生凄凉的感觉。

梧桐是上好的琴材,故成为与古琴相关的意象、典故,文人抚琴寄托心声,故又把心声寄托于梧桐。古琴有知音之意,梧桐意象蕴含着丰富的友情意义,大概这里就是梧桐意象与古琴深刻关联的一个体现。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琴”意象的简要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里“琴”不仅针对于艺术修养,而且还往往被提升到人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层次。琴与文人有不解之缘,文人也常常将琴融入诗中传达自己的情感。

1、以琴衬托清静孤独的意境:

    “清琴各自怜孤倚,停云总成消黯”——《玲珑玉》

2、以琴寄托对知音好友的思忆和惦念:

“仿佛停琴伫月时,一帘疏雨更天涯”——《减字浣溪沙·期沤尹定词不至》

3、琴是夫妻情笃和谐的象征:

“琴琴在御,莫不静好。”——《女曰鸡鸣》

4、人生理想志趣的寄托: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酬张少府》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芭蕉”意象的简要分析

芭蕉是我国古代文人喜欢的植物之一。

1.愁苦心情的象征: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

“何处合成愁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是词人内心的感受,雨打芭蕉是令人惆怅的,面对离别,纵然晴昼无雨,芭蕉只在秋风中的摇曳,也令人感到凉飕飕地凄楚。

2.夏雨的信使:

芭蕉的叶子硕大,芭蕉又常常在夏天最为繁盛,雨打芭蕉就成为一种景致,一种美妙的组合。所以,芭蕉就成为了雨特别是夏雨的信使。

“早蛩啼复歇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蕉先有声。”——白居易《夜雨》

这首试写于作者谪居江州之时,后两句写的是隔着窗户听到芭蕉发出的声音知道夜里下起了雨,隐约透露出作者的孤寂和漂泊之感,意蕴绵长。

3.人的脆弱、虚空的身体的象征:

芭蕉性喜温,高大却又中空,容易凋零和被风折断,所以,在僧人们的笔下芭蕉是脆弱、虚空的人的身体的象征诗人们也往往在病中咏芭蕉。

佛家《涅盘经》有关这方面的材料就有许多。如《涅盘经》卷二《寿命品》云“当观是身犹如芭蕉,热时之焰,水沫幻化。”卷九《如来性品》云“喻身不坚芭蕉树。”卷三十一《师子吼菩萨品》“亦如芭蕉,内无坚实,一切众生身亦如是。”

在别的佛经和我国古代的诗文之中,还可以举出不少的例证,说明佛教惯以芭蕉来代表人的“虚空之身”。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