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一中的学校发展建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舒兰一中教师 舒兰一中的学校发展建设

舒兰一中的学校发展建设

2024-04-20 11: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教师为本 人才强校   学校始终把“人才是第一资源”作为办学之本,实行教师聘任制,吸纳优秀人才,优化人力资源,强调教师内在积极性,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在全校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不断完善人才机制。   学校构筑人才平台,不拘一格选人才。在校内,把那些德才兼备、有管理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聘为中层干部和教研组长,使其成为管理层的中坚力量和学科带头人。在校外,积极参加人才交流会,招贤纳士,抢抓机遇做好教师储备。   学校为建设一支德高艺精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采取了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为主体的培养模式,启动了“名优教师培养工程”,制定了名优、骨干、青年教师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采取“整体提高,分层培养,先后成熟”的策略,开展了“双五个一”教研活动,为每位教师创设了个性发展的平台和机会,使名优教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性,骨干教师不断提升职业生命价值,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特色发展 科研兴校   教育科研是舒兰一中的一大特点。学校坚持“科研为学校发展建设服务,为师生实践创新和个性化形成服务”的科研宗旨,实行“教研与教学互动、思考与实践同行、科研与教改同步”的研究策略,引导教师把日常的教学行为与自身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与新课程学习、研究结合起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使教师的研究能力、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三年来,高中会考有9门学科合格率和优秀率高于全省平均合格率和优秀率5至21个百分点,连续三年被省评为优秀,2004年和2005年两次在全省介绍了会考改革经验。高考重点升学率处于领先水平,近三年有11名学生考入三校。04年重点提高率居地区第一位,05年高考又创佳绩,重点升学率居地区的前列。   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向教科研要质量、要效益的思想正深入人心。全校教师把“开展自己的教科研”、“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种新的专业生活方式。“十五”以来,又有3项省级课题通过了鉴定验收,均获省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有100多篇经验成果和学术论文在国家、省和市级刊物上发表,有15部专著或参编的著作公开出版发行,有4本校本课程教材内部出版使用。学校被确认为全省教育科研示范基地校。   创新管理 民主治校   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构建与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学校管理创新模式,坚持刚性制度约束与人性化、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实行民主治校、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创设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不断提高管理效能。   在管理模式上,一是强化目标管理到人头。学校要求各组织机构和师生根据学校发展建设的目标体系,制定各自的具体发展目标,然后分层实施,落到人头,并采取评价考核的方式激励引导师生和各组织机构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二是组织管理求效能。学校采取“扁平式组织”管理形式,将决策权向组织机构下层转移,让基层单位有充分自主权,并对产生的结果负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校长从宏观上加以调控,并协调好组织的人际关系,建立民主、平等、开放、合作式的工作关系,提高组织团体的工作效率。三是文化管理塑人格。文化管理是师生自我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突出了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对促进学校人本管理,师生个性发展、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学校办学效益起到了关键作用。   交流合作 共同发展   学校领导认为,作为龙头校必须有全面开放的气度,加强与其他兄弟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因此,成立了以舒兰一中为核心的《舒兰市高中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确立了“为全市高中教育发展建设服务,发挥对全市中小学的带动、辐射作用,加强校际之间合作与交流,建立起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担、促进全市高中自主、均衡、持续、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全市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宗旨。   自“中心”成立以来,舒兰一中主动向兄弟高中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从指导全市高中各学科备课、教学研究、新课标培训、高考复习到支教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学校开放课堂,外校教师和领导随时都可以进课堂听课,每学期都举办教研会,请兄弟高中领导和教师来校听课、评课、研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一中也派出有关人员到兄弟学校学习他们的教学管理经验,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此外,学校还与松源市、白城市、九台市、辉南市、榆树市、五常市以及吉林地区外市(县)的重点高中建立了密切的校际助作关系,在教育教学以及高考工作等方面加强了合作与交流。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