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燥、内燥、温燥、凉燥之辨+气虚、阳虚、火旺、阴虚辨证之分型+少火、壮火、虚火、实火、阴火、阳火之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舌燥是什么意思 外燥、内燥、温燥、凉燥之辨+气虚、阳虚、火旺、阴虚辨证之分型+少火、壮火、虚火、实火、阴火、阳火之辨

外燥、内燥、温燥、凉燥之辨+气虚、阳虚、火旺、阴虚辨证之分型+少火、壮火、虚火、实火、阴火、阳火之辨

#外燥、内燥、温燥、凉燥之辨+气虚、阳虚、火旺、阴虚辨证之分型+少火、壮火、虚火、实火、阴火、阳火之辨|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外燥、内燥、温燥、凉燥之辨

  外燥、内燥、温燥、凉燥之辨  外燥、内燥、温燥、凉燥,此四者皆言燥邪致病,但外燥、内燥是从燥邪的来路讲,外燥系指六淫之燥邪为害,内燥则指由于阴津耗伤而出现的燥证。温燥、凉燥则是说外燥的性质有寒热之分。它们的具体区别有以下内容。  1.外燥  一指外感六淫之燥邪,二指燥淫为害所致的燥病。燥为秋季主气,故外燥通常称为“秋燥”。《医门法律》说:“秋伤于燥”。外燥虽为秋令之所常见,但其它时间也有发生。外燥致病有以下特点。  易伤肺脏。肺为娇脏,其气通于秋,而燥为秋令主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燥淫外盛,最易上受入肺,致成肺燥。《景岳全书》说:“若秋令太过,金气盛而风从之,则肺先受病”。故外燥致病,首见肺系症状。  燥胜则干。无水则燥,燥为干涩乏津之证。燥邪为患,必伤津液,继耗阴血,。从脏腑而言,燥淫所伤,先烁肺津成肺燥;次灼胃液则为胃燥;肺胃津亏又可传入下焦肝肾,涸竭津血,以致肝阴不足,肾阴干涸。《医门法律》说:“经曰:燥胜则干,夫干之为害,非遽赤地千里也。有干于外而皮肤皱揭者,有干于内而精血枯涸者。有干于津液而营卫气衰者,肉烁而皮著于骨者。随其大经小络所属,上下中外前后,各为病所。燥之所胜,亦云熯矣。至所伤则更厉,燥金所伤,本摧肝木,甚则自戕肺金”。  外燥分温凉。燥气当令,始于秋分。秋分之后,天之炎暑虽去而未尽,气候尚热,却干燥少雨,故燥淫所伤,常兼湿热,感之而为燥病者,则为外感温燥证。秋气渐深,冬令将至,炎暑渐去,气候冷凉,秋风肃杀,干燥无雨,此时燥淫常兼寒冷之气为害,感而受之者,形成凉燥证。  2.内燥  内燥是由于阴血津液耗伤而出现的燥证。内燥虽为内生五邪之一,但其关键却是由其他因素所致的一种病理改变。内燥多发于热病后期,或因吐泻、出汗、出血过多,损伤津液、阴血所致。因此,内燥所致病证又称“津伤化燥病”。此时,由于体内阴津血液不足,不能滋润濡养,以致脏腑组织和肌肤孔窍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改变。表现为口鼻干燥,咽干口渴,舌干无津,毛发不荣,皮肤干涩甚至皲裂,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内燥的病理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津液匮乏为基本病理变化。人体阴液主要有津液、血液、阴精三大类。而以津液为最多。因此也最易受损伤。汗、吐、下太过,首先耗伤津液,故临床所见内燥病证以津亏枯燥为最多。  肺燥津伤证:燥伤肺津,津液亏乏,肺燥不润,干咳气逆,咳痰量少而粘,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燥少津,脉细涩。  胃阴不足:胃失润降,干呕呃逆,知饥不欲饮食,口干咽燥,大便秘结,舌红苔少,脉细数。  津枯肠燥:津液不足,大肠失于滋降,糟粕停滞不行,症见大便秘结,粪质干燥坚硬,数日不行,排便困难。  阴血亏虚:是津液亏损发展的结果。血液是人体阴液的精华,源于水谷,与津液相互滋生,故有“津血同源”之说;阴精乃阴液之精者,其量最少,而藏于五脏,根本在肾。因此,当内燥病津液耗伤加重时,必然会导致阴伤血燥。至此,则阴液全面耗伤,还会出现阴虚内热、阴亏阳亢、血燥生风等病机变化。《景岳全书》说:“盖燥胜则阴虚,阴虚则血少。所以或为牵引,或为拘急,或为皮肤风消,或为脏腑干结,此燥从阳化,营气不足而伤于内者也……”。  阴虚肺燥:肺阴不足,燥自内生,常下灼肝肾,甚则燥热化火。症见干咳甚剧,咳痰少,痰中和带血丝,咽干疼痛,五心烦热,骨蒸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阴虚血烁:多见于久病大病,或年高气衰之人,阴亏不复,血伤失荣,证见皮肤干涩,皲裂脱屑,或瘙痒难忍,或脱发,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大便燥结难行,妇人月经量少或经闭不行。  内燥属虚。内燥以阴血津液亏乏为基本病机,故其病理性质属虚。若仅仅津液受伤,病在脾胃,尚属轻浅;若进一步伤及阴血,病涉肝肾,病情加重,病位深化,治疗非短时能愈。故内燥病证的治疗,以滋养阴血、生津润燥为大法,又随病位所在或润肺养胃、或滋肾填精。  内燥变证,常责痰湿。痰湿邪气内阻,亦可致燥。湿淫过甚,则阳气受阻,气机被遏,气不化津,津伤不布,脏腑肌肤失润为燥。如痰饮内阻胃肠,气机不宣,津不上承,口干舌燥,但不欲饮。湿阻大肠,传导失常,大便秘滞,《温病条辨》说:“湿温久羁,三焦弥漫,神昏窍阻,少腹硬满,大便不下”。  3.温燥  外燥病之一。从发病时间而言,见于初秋;从病因而言,常兼温热;就阴阳属性言,其性属阳。  温燥兼热,其性属阳,津伤而热是其特征。温燥既燥且热,燥伤肺津,热伤肺阴,故其性属阳。  温燥有轻重之分。温燥以其感受燥与热邪的轻重,其证有轻重之别。温燥轻证,邪气袭表,肺经受病,津伤而肺失清肃,以身不甚热,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咳出不爽,咽干口渴,舌红少津,脉浮数为主证。温燥重证,燥热甚而肺之气阴俱耗,证见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咽干鼻燥,喘息胸闷,心烦口渴,舌干无苔。  4.凉燥  亦为外燥病,与温燥对比而言,则见于深秋冬令将至之时,常兼冷凉之气,其性属阴。  凉燥兼寒,其性属阴,津伤无热为其特点。凉为寒之始,属秋令之正气,凉燥病发于秋深而近冬。燥兼寒凉之气外袭,肺失宣肃,燥干津液,证见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少,鼻塞嗌干,苔白脉弦。故深秋而为燥邪所伤,证无热象者,便是凉燥。  总之,外燥、内燥是指燥病的来路而言;温燥、凉燥为外燥而兼寒热,其发病时间有先后之别,温燥见于初秋,热气未尽之时;凉燥发于深秋近冬之时。区分外燥、内燥、要在以其虚实,内燥属虚,治宜滋润;外燥而热者,治需凉润,外燥而寒者,治宜轻宣润肺。

  气虚、阳虚、火旺、阴虚辨证之分型

  “气虚”辨证之分型 气虚,总而论之: 临床多表现为心悸气短, 语声低微,倦怠无力, 动辄汗出,舌淡苔白, 边有齿痕,脉细无力等。 肾气虚: 即肾气不固, 除兼有肾阳虚的症状外, 兼有小便清长, 或尿后余沥,滑精、早泄, 甚则小便失禁,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等。 脾气虚: 面黄,倦怠, 食欲不振,食后脘腹胀满, 嗳气吐酸,大便稀薄, 舌质嫩,或兼有齿痕, 舌苔白,脉虚等。 肺气虚: 咳嗽气短,甚则喘促, 或呼吸困难,痰液清稀, 倦怠,懒言,语声低微, 形寒畏冷,面色晄白,自汗, 舌质淡嫩,舌苔薄白,脉虚细等。 心气虚: 在心悸、气短、 自汗、舌淡、苔白的基础上, 兼有倦怠无力,面色晄白, 喜出长气,舌胖嫩,脉细弱等。 “阳虚”辨证之分型 阳虚, 总而论之, 临床多表现为: 精神疲惫,形寒肢冷, 腰膝冷痛,大便溏薄, 小便清长,口淡无味, 面色晄白,四肢不温, 乏力短气,虚汗自出, 舌质淡嫩, 舌体胖大且有齿痕, 苔白滑润, 脉细弱无力等。 肾阳虚: 面白无华, 精神疲惫、无力, 腰膝酸软,形寒肢冷, 小便频数,阳痿早泄, 女子则宫寒不孕, 足跟痛, 夜尿犹频, 牙齿松动,舌质胖淡, 舌苔白滑, 脉沉细无力等。 脾阳虚: 面黄无华,胃脘胀满, 痛而喜按,倦怠无力, 四肢不温,泄泻清谷, 妇女带多清稀, 舌淡苔白, 脉沉细等。 心阳虚: 心悸,气短, 自汗,舌淡苔白, 形寒肢冷,心痛胸闷, 脉细弱或结代等。 “火旺”辨证之分型 火旺,总而论之: 临床多表现为阴虚燥热之症, 如咽干口苦,口渴多饮, 舌红少津,大便干结等。 心火旺: 舌尖红赤疼痛, 口舌糜烂, 心中懊恼、烦热, 夜不能寐或寐而不安, 口渴思饮, 心火移于小肠则小便黄赤涩痛等。 肝火旺: 头痛面赤, 目红羞明,多泪, 急躁易怒,眩晕, 胁痛,呕吐酸水, 耳鸣耳聋,口苦咽干, 吐血、衄血, 舌边红,苔黄,脉弦数等。 胃火旺: 发热烦渴,多饮, 多食易饥,或渴欲冷饮, 呕吐泛酸,胃脘嘈杂, 脘痛有灼热感,形体消瘦, 大便秘结,口臭, 牙龈肿痛,甚则溃烂出血, 舌质红,苔黄厚, 脉洪大或滑数等。 肺火旺: 干咳无痰, 或痰少而粘, 咳痰不爽, 鼻燥咽干,胸痛, 舌红,苔黄, 烦渴引饮等。 “阴虚”辨证之分型 阴虚, 总而论之, 临床多表现为: 阴津不足,咽干舌燥, 口渴喜饮,五心烦热, 骨蒸潮热,盗汗, 舌红无苔,脉细数等。 肾阴虚: 腰膝酸软无力, 头晕目眩,健忘, 或潮热盗汗,耳鸣, 足跟疼痛, 牙痛或松动, 遗精等。 肝阴虚: 两目昏花,目干涩, 夜盲,视力减退, 或内障失明, 筋脉拘挛, 或肢体麻木, 头晕目眩, 胁肋疼痛, 急躁易怒, 月经量少或闭经, 脉弦细等。 心阴虚: 心神不安,心悸心烦, 失眠而惊,头晕健忘, 少寐多梦,五心烦热, 面色潮红, 盗汗,口干。 舌尖红, 舌质偏红, 舌苔薄白或无苔, 脉细数等。 脾胃阴虚: 口干舌燥,大便秘结, 舌红少津,食欲减退, 脘腹胀满, 无苔或舌苔剥脱。

  肺阴虚: 咳嗽无痰, 或痰少而粘, 或痰中带血, 口干咽燥,声音嘶哑, 潮热盗汗,手足心热, 烦渴多饮,午后颧红, 失眠,舌红少津,少苔, 脉细数等。

  少火、壮火、虚火、实火、阴火、阳火是对人身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的概括,因此,有的属于正常生理功能,其它则属病理学概念。  1.火有常变之分  火之常为阳气,平人身中之火即为阳气。阳气为人身之大宝,能温养煦育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运行气血,蒸津化液,抵御阴寒,为生发之根本。人身之火,要在暖脏腑而煦气血,具有生发活泼之机,《类经·阴阳类》说:“火,天地之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万物之生,皆由阳气,但阳和之火则生物,……火和平则气乃壮”。  少火为身中之阳气。少火即指正常的、具有生气的火,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阳气。因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少火之气壮”。又说:“少火生气”。少火源于饮食水谷,化于气血,因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食少火”。  火之变动为贼邪。体内阳气之变,即是邪火,火无外火,即因于此。邪火之成,则在阳气失其正化。《景岳全书·火证》说:“火为热病是固然矣,然火得其正即为阳气,此火之不可无亦不可衰,衰则阳气亏虚也;火失其正是以邪热,此火之不可有,尤不可甚,甚则真阴伤败也。然阳以元气言,火以病气言”。就是说人身之火失其正则为邪,戕伤脏腑,耗伤气血,亦即《类经·阴阳类》所说:“亢烈之火反害物,故火之过则气反衰……壮火散气”。所谓邪火,实为身中阳气之变,《景岳全书·传忠录》说:“以阳气为元气之大主,火为病气之变见”。总之,火有常变,而火之变为贼邪,又与阳气不相容,因此,临证辨火之邪正甚为重要。  2.邪火有虚实之异  邪火名称繁多,但俱可用虚实二字统之,即实火、虚火。实火,指邪热炽盛的实证、热证。以胃肠、心、肝胆实火最为常见。其证候表现为高热、头痛、目赤、口苦、口干、渴喜冷饮、烦躁、腹痛拒按、胁痛、便秘、溲赤、口舌生疮、甚则吐血、衄血,或发斑、发疹,舌红,苔黄燥或起芒刺,脉数有力等。  壮火属实,为阳火。壮火由阳气亢盛至极而生,故壮火属病理学术语。它是指过亢的、能耗伤人体正气的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壮火食气”,“壮火散气”。素体阳气偏盛者,其阳热之气亢烈则为壮火,责在阳气亢盛。火属阳,火盛炽热,治须苦寒凉泻,故炽烈之壮火,亦称阳火。壮火言邪甚,而阳火言火热炽盛之势。  虚火属虚,由阴虚、阳虚之别。虚火是人体脏腑机能的一种虚性亢奋状态。根据其脏腑损伤的不同而有阴虚、阳虚、气虚之别,则虚火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阴虚之火,亦称阴虚火旺。由阴液亏损,阴不制阳,阳气相对偏亢,即阴虚火盛而产生的火热征象。如两颧潮红,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或骨蒸劳热,盗汗,心烦失眠,尿短赤,口燥咽干,舌红苔少,或光红无苔,脉细数无力。常见于热病后期,阴分受伤,或阴虚劳损等。五脏皆有阴阳,故阴虚之火,可遍涉五脏,随阴虚之不同脏腑,见证亦有区别。  阴虚假热。由于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而引起的假热。《景岳全书·火》说:“元阳衰败,火不归元,戴阳……”,“寒从中生,则阳气去所依存而泻散于外,即是虚火假热之谓也”。  阴火,主要指气虚发热。(关于阴火,详见“内火产生的机制”一节)  基于上述可知,火有邪正,少火言正气,壮火言病理。病理之火,是为邪火。邪火其根本在于阳气的充盛与否,以及阴精是否满盈。从其产生的机理分类则有虚实之分,《景岳全书·火》说;“凡察火证,必须察其虚实”。邪火之虚实,是以产生该火时机体阳气盛衰之状态而言,阳气盛,火热炽,名曰实火;阳气衰,中气虚,则为虚火假热,分别称为虚火、阴火。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