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里的腊八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腊八节是多会儿 文学作品里的腊八节

文学作品里的腊八节

2024-07-13 06: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北京的春节

老舍(节选)

粥里有各种豆,像农业展览会。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

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熬成的——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梁实秋(节选)

小时候喝腊八粥是一件大事。

午夜才过,我的二舅爹爹(我父亲的二舅父)就开始作业,搬出擦得锃光大亮的大小铜锅两个,大的高一尺开外,口径约一尺。然后把预先分别泡过的五谷杂粮如小米、红豆、老鸡头、薏仁米,以及粥果如白果、栗子、红枣、桂圆肉之类,开始熬煮,不住地用长柄大勺搅动,防黏锅底。

此外尚有额外精致粥果另装一盘,如瓜子仁、杏仁、葡萄干、红丝青丝、松子、蜜饯之类,准备临时放在粥面上的。等到腊八早晨,每人一大碗,尽量加红糖,稀里呼噜的喝个尽兴。

腊八粥

沈从文(节选)

闻到香味,就得咽三口以上的唾沫。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流传千年的腊八粥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在老北京人的记忆中,小时候的腊八节气氛特别好,平时老绷着脸的老人,也开始有了笑容,老人儿有讲究,要过年了不能‘丧’着脸,不吉利。熬粥一般在腊八那天凌晨四点左右,用煤球炉子熬上3个多小时。小孩们睡得正香,就被大人叫起来喝粥,还放上金果条、青丝红丝,又吉利又好吃。

“腊八算”

除了熬粥,腊八节的另外一个“规定动作”就是泡腊八蒜,做起来很简单,就是用老陈醋泡蒜。等过了十几天,由于醋的浸泡,蒜变成了好看的碧绿色,醋里则带着些蒜的辣味,春节前后,就着腊八蒜和醋吃饺子、拌凉菜,味道很好。

腊八蒜是怎么来的,也有一个说法,旧时各家商号要在“腊八”这天算账,把一年的收支、盈亏计算清楚,就叫“腊八算”。债主要到欠他钱的人家送信儿,通知其准备还钱。北京城有句民谚:“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后来有欠人家钱的,用蒜代替“算”字,表示忌讳。久而久之,泡腊八蒜逐渐作为一种习俗流传下来。

神话传说

传说一 释迦摩尼成道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出家修道。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初八,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二 赤豆打鬼

“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传说三 怀念岳飞

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

传说四 纪念修长城的工人

秦始皇修建长城,工人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人家路远粮食送不到,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抵御饥饿。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工人,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示纪念。

传说五 勤俭美德

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可是儿子却不争气,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冻饿交加,幸好有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这顿粥让他们痛改前非,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人们借此教育子女,腊八喝粥,牢记祖先勤俭美德。

满清贵族后裔那五,家道衰落后身无一技之长,只能靠蒙骗度日。作为京味小说的代表作,《那五》至今读来,依然满溢着浑然天成的幽默感,它既有讽刺和批判,亦有哀悼和伤怀。在塑造典型人物以及描刻北京风俗画方面,更是令人拍案称奇。

两个书匠的故事,一个在大陆,一个在香港。一个师从故宫名师,却流落民间干着修鞋匠的行当;一个师从英国名家,竟待在阁楼寂寥度日。他们是书的医生,医书、医人,也医自己。心有持守,虽默默无闻,却与诗书共传世。

母亲与初恋情人私奔,留下她与养父一起生活。他们是被抛弃的失意者,互相同情,又难免彼此伤害。后来,那个心思敏感寄人篱下的女儿长大成人,那个情场失意的懦弱男人成了暴躁的老人,那个追求真爱的私奔者一生心怀愧疚。多年陪伴能否将隔阂转化为血缘亲情?人伦与骨肉在道德的天平上如何判断?

母女俩都与自己的老师有着不伦之恋,都将秘密藏入心间,藏到内心扭曲疯魔。没人知道她们为何盛开,又为何枯败?也没人知道,下一个出现的人是救赎者,还是更致命的打击者?

赎罪报恩的女孩,修车的男孩,盗墓者,连环杀人案,追凶的警察,多视角下,这些看起来不搭界的人物纷纷出场,他们演绎了一场怎样的浮世绘?失序的乡村,不再是乡愁和家园的港湾,合欢树见证了挣扎间的两难,也见证了人间的残暴与良善。

207/中国文学期刊中篇小说选目208/《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0年第1期要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