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胆囊炎最怕的克星6 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

2024-07-14 19: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就医

患者突然出现反复发作的上腹部隐痛,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或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若平时饮食不节制,或胆囊结石者,出现上述症状应早日到医院就诊。腹痛的情况比较复杂,应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出现严重的后果。

就医指征

已经确诊胆囊结石的患者,若出现上腹部隐痛,或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应立即就医。

对于高危人群,应注意调整饮食,定期体检。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若出现腹部疼痛或胆囊炎症,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已经确诊慢性胆囊炎的患者,若出现病情加重,应立即就医进行治疗。

就诊科室

患者可就诊于普外科、消化内科。

医生询问病情

因为什么前来就诊?

有没有暴饮暴食?有没有进食油腻食物?

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持续性的还是间断性的?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目前有没有觉得其他地方也出现疼痛?(比如腰部、肩部)

什么情况会导致病情缓解或加重?

近期有没有接受过手术?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部位常有轻度压痛,偶尔还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少数患者在第8~10胸椎右旁也有压痛,对于初步诊断疾病有帮助。

实验室检查

对于慢性胆囊炎的诊断有重要作用,只有在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分类及肝功能才会明显变化,当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GGT)或碱性磷酸酶(AKP)升高时,应警惕胆管结石或Mirizzi征的可能。

B超检查

是慢性胆囊炎的首选辅助检查方法,B超可以显示胆囊的大小、囊壁的厚度、黏膜是否粗糙不平,以及胆囊内有无结石、胆固醇沉积,还有胆囊是否能活动、与周围脏器有无粘连,对慢性胆囊炎的诊断有肯定价值。B超检查既方便对患者又无痛苦,其诊断的正确率一般可达95%以上。

CT检查

对少数B超检查发现胆囊壁有粗糙不平而不能肯定诊断者,特别是疑有胆囊癌者应进一步做CT检查以明确诊断。但一般诊断慢性胆囊炎无需做CT摄片,只有B超或X线摄片发现胆囊壁有高低不平或增生现象,不能肯定为胆囊息肉、腺瘤、胆固醇沉积或胆囊癌者,方有做CT摄片的指征。部分含钙少者,X线检查结石可阴性。

胆囊造影

目前已较少使用,但该方法除可了解胆囊的大小、形态之外,尚可了解胆囊的收缩功能,对某些慢性胆囊炎的诊断仍有一定价值。

诊断标准 体格检查

部分患者可出现右上腹压痛。

腹部超声

诊断慢性胆囊炎最常用、最有价值的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在95%以上。超声可见胆囊壁增厚(≥3mm)、毛糙,合并胆囊结石时会出现胆囊内强回声及后声影,胆囊内有胆汁淤积物时会出现层状分布的点状低回声,后无声影。

内镜超声

对于常规腹部超声检查难以发现的胆囊微小结石,内镜超声有较高的检出率。

CT

可以良好的显示胆囊壁增厚,但不能显示X线检查阴性的结石,对诊断胆囊结石不具有优势。

MRI

主要用来鉴别急性和慢性胆囊炎。

鉴别诊断 胆囊胆固醇沉积症

这是一种胆囊内胆固醇代谢紊乱造成的疾病,约半数以上胆固醇沉积症同时有胆固醇结石,胆固醇沉积症的胆囊黏膜酷似草莓,临床上又称之为草莓样胆囊,通过CT、B超检查可加以鉴别。

胆囊腺肌增生症

胆囊黏膜腺体和肌层组织明显增生,病变部位胆囊壁明显增厚,通过CT检查可鉴别诊断。

慢性胃炎

各种慢性胃炎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有相似之处,纤维胃镜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的重要方法,诊断明确后行药物治疗,如症状好转,则可与慢性胆囊炎相鉴别。

消化性溃疡

症状不典型的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胆囊炎常易混淆,且此类疾病可与慢性胆囊炎并存,除仔细询问病史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胃镜检查及B超检查有助于鉴别。

胆囊癌

本病早期症状颇似慢性胆囊炎,此时行B超检查可与慢性胆囊炎鉴别,早期发现,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如病情发展,出现黄疸及右上腹肿块,多为晚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