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指南和共识学习day24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肌肉松弛剂有什么副作用 麻醉指南和共识学习day24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

麻醉指南和共识学习day24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

2024-07-01 00: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

 

于永浩、王 庚、王焱林、仓 静、庄心良、刘 斌、连庆泉、吴新民(共同执笔人/负责人)、张 卫、杭燕南、欧阳葆怡(共同执笔人)、赵 晶、俞卫锋、倪东妹、徐世元

 

随着外科学的长足发展,临床麻醉的不断进步,全身麻醉在手术麻醉中的比例逐渐增加,肌肉松弛药(简称为:肌松药)临床应用明显增多。近年来,不断有新型肌松药及其拮抗药应用于临床,肌松监测等设备和管理理念也在不断普及,有必要对《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13)》进行修订,以便更安全且合理地指导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一、使用肌松药的目的

l. 消除声带活动,顺利和安全地置入通气设备。

2. 满足各类手术或诊断、治疗对骨骼肌松弛(肌松)的要求。

3. 减弱或终止某些骨骼肌痉挛性疾病引起的肌肉强直。

4. 消除患者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的不同步。

 

二、全身麻醉时使用肌松药的基本原则

(一)给予肌松药前

1. 确认患者使用肌松药的必要性以及没有使用肌松药的禁忌证。

2. 评估气道和通气功能,如预计有通气困难和插管困难者,应参照“困难气道管理专家共识”。

3. 患者既往如接受过肌松药,应明确有无严重不良反应。

4. 确定所选择肌松药的种类、合理剂量及给药方式。

5. 准备面罩通气和建立人工气道的器具。

(二)给予肌松药时

1. 患者清醒时不能直接给予肌松药,需先给予有效镇静,待患者意识暂时消失后才使用肌松药。

2. 接受肌松药者都必须行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确保有效的通气量。

3. 监测和评估肌力并调控肌松程度,以最少剂量的肌松药达到临床肌松的要求。

(三)给予肌松药后

1. 术毕应维持人工通气,直到肌松药作用消退、气道保护反射恢复和呼吸功能恢复正常。

2. 术毕应确定患者没有残余肌松作用后,方可拔除气管内导管。患者如存在肌松药残余作用,要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并使用肌松拮抗药。

 

三、肌松药的给予方法

(一)全身麻醉诱导

l. 选用起效快和对循环功能影响小的肌松药,缩短置入喉罩或气管内导管的时间,及时维护气道通畅、预防反流误吸,减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变化。

2. 目前起效最快的肌松药是琥珀胆碱和罗库溴铵。琥珀胆碱引起不良反应较多,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

3. 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置入喉罩时,其剂量为l~2倍ED95;气管内插管时,其剂量为2~3倍ED95,增加剂量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起效时间,但会相应延长作用时间并可能增加不良反应。

4.插管剂量的肌松药一般经外周静脉5s 匀速注入;为防止米库氯铵引起组胺大量释放,注药时间应不少于30s,剂量不超过2~3倍ED95。

5. 常用肌松药ED95及气管内插管剂量、起效时间和临床作用时间见表1和表2。

表1  常用肌松药的ED95(mg/kg)

肌松药

新生儿

( 0.7时肌松药的残留作用就已经消除,但进一步研究证实呼吸肌对肌松药较不敏感,呼吸肌从肌松药作用中恢复较早,当TOFr > 0.7时,呼吸功能已经基本恢复,但咽喉部肌肉肌力恢复较晚,在TOFr≥0.9咽喉部肌肉的协调功能才能够完全恢复正常,且颈动脉体缺氧性通气反应才能够不受损害。因此,TOFr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