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六十九,三地不去,三亲不走”,老祖宗的古训,有道理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老祖宗的古训有哪些 “人过六十九,三地不去,三亲不走”,老祖宗的古训,有道理吗?

“人过六十九,三地不去,三亲不走”,老祖宗的古训,有道理吗?

2024-06-29 10: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我国5000年的传统文化中,中华儿女们取精弃粕,将很多优良传统传承下来,其中就有很多老祖宗们讲出的谚语和古训。

这些古训是经过老祖宗们在生活实验中观察总结得来的,并且在一代又一代的实践中依旧能够得到论证。

有一则涉及到情感、人生履历、哲理和科学的古训是“人过六十九,三地不去,三亲不走”。

从古至今就有很多人在追求长生不老,人们对于自己生命非常看重,而这则古训就涉及到人们的年龄特征,69岁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三地不去,三亲不走,指的又是什么呢?

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很多年轻人认为真理掌握在自己手中,认为老祖宗们的古训只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而并非能够套用到现代。

那么这则古训放到如今还有一定道理吗?

一、有零有整的六十九?

经常会有人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就说明很多古训在如今依旧有大道理,“人过六十九,三地不去,三亲不走”也不例外。

这句古训起源于我国古代,当时处于医疗环境低下,经济发展落后的农耕社会时期。

由于科学还未普及,人们更愿意把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东西归结为鬼神之说。

因此当时社会中有很多禁忌,人们遵从这样的禁忌是为了生活变得更好。

古人在生活中总结禁忌,同时对年龄也进行了一定的总结。

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古稀”。

他们还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些证明古人对七十岁非常看重,古人认为如果活到70岁是非常难得的事,因此就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以便于颐养天年。

而今天要说的古训却是把时间刻度放到69岁,69岁与70岁只差一岁,但古人为什么要把69这个有零有整的数字放到台面上说呢?

其实古代的人普遍认为,人生当中每遇到一个九年,人生之路就会不平坦,多有动荡不安。

因此逢九年就是需要多加重视的灾年,尤其是在60岁以后的老人,遇到逢九更要注意,倘若能够安稳度过,生命之路将会一片光明。

逢九年不仅指的是虚岁年龄带9的数字,古人还多为重视虚岁是9倍数的年龄,比方18岁,81岁等等。

所以老祖宗认为69岁是一个坎,同时也是养命的日子,如果成功度过这个坎,生命将会走得更长久。

国学大师也对69岁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在我国古代的69岁非常重要。

因为69岁就代表人的时光到了傍晚,夕阳晚霞一片,岁月静好的样子。

那么这句话对如今来说还有道理吗?

要知道在我国古代医疗水平不够发达,一场流行性感冒可能就要了一个人的生命,所以想要活到69岁非常不容易。

但如今时代不同,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平均寿命能够达到78岁。由此来说,这句古训对如今是否就没有指导意义?

其实不然,就算在如今,69岁的老人也不一定完全健康。

经过人们调查研究发现,只要一过60岁,人体各项机能就会下降,很多老年病会随之而来,像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