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禁止教师给自己子女补课”,教育局正式回应,一锤定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老师补课立法了吗 “立法禁止教师给自己子女补课”,教育局正式回应,一锤定音!

“立法禁止教师给自己子女补课”,教育局正式回应,一锤定音!

2024-07-13 13: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为了绝对公平,老师只能在课堂上授课解惑,课后一律不准回答,否则按补课论处。”

面对网友的嘲讽,这位家长依然坚持自己想法,认为老师职业特殊,辅导自己孩子功课,也算违规补课。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

曾有家长到12345热线平台投诉,称孩子的老师,在家为自己的孩子补课,却不给其他孩子补课,有失公允,应立即叫停。

对此,有关部门的回复简短有力:

“该夫妻在假期给自己孩子辅导功课,不属于补课。”

言下之意,给自己孩子辅导功课,是每个家长的权利,也是义务。

这么简单的道理,居然还不懂,甚至有人建议教师子女考试减分,以彰显公平,比如:

小学老师的孩子减20分,

初中老师的孩子减30分,

高中老师的孩子减40分,

夫妻俩都是老师的,再减10分,即教师子女高考要减50分。

小学老师的孩子减20分,

初中老师的孩子减30分,

高中老师的孩子减40分,

夫妻俩都是老师的,再减10分,即教师子女高考要减50分。

要知道,高考加分政策,最高才加20分。

如果说高考“1分干掉千人”,那老师的孩子平白无故就要被5万人比下去。

教师子女到底招谁惹谁了?

就因为父母是老师,竟连被父母监督学习、辅导功课的资格都要被剥夺。

02

其实,奇葩的投诉和建议背后,是“见不得别人好”的病态心理在作祟。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学科培训被叫停,“鸡娃”家长彻底慌了。

孩子上不了辅导班,自己又没条件辅导孩子。

一想到自己孩子会被别人家孩子比下去,就浑身难受。

于是想到去教育局投诉、提建议的损招,这样自己的孩子就不会落后于别人了。

举报老师给自己孩子补课的家长,一口一句“老师断了我们的活路”。

老师哪有这么大的能耐,实际上是他的孩子本身自制力差,成绩比同班同学差很多。

老师再给自己孩子辅导一下,差距就更大了。

但同时,他又提出,“给我孩子免费补课也行”。

所以,他们反对的不是补课,而是别人家孩子在补课。

要求老师免费补课,表面上是消除学生之间的差距,实际上是扩大老师的责任,用师德绑架老师的自私自利的行为。

他们计较的也不是公平本身,说白了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所谓的教育公平,不是“一刀切”,连老师都不能给自己的孩子辅导功课。

而是保障每个学生的受教育权,同时保障每个学生在中考、高考中不分贫富贵贱,都要凭分数择优录取。

有的人就是这样,嘴上说“希望你过得好”,内心想的却是“不要比我好”。

因此产生“我的孩子不行,你的孩子也不能行”的无赖、贪婪心理。

他们忘记了,每个家长都有辅导自己孩子的权利,老师也不例外。

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是孩子的爸爸妈妈,给自己孩子辅导作业,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

03

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拼爹拼妈。

有人做过调查,学霸的父母的职业中,排名第一的是教师,排第二的是公务员,排第三的是工程师。

这三类父母有个共同点:

能够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清华才女武亦姝的爸爸,每天下午4:30关掉手机,专心陪孩子。

据了解,武亦姝的成绩并不是从小好到大,直到初中,成绩还是垫底的。

但上了高中以后,她的成绩迅速提升到年级前十名。

她的转变,是从父亲高度自律和高质量陪伴开始的。

高考730分学霸杨晨煜的妈妈也有同样的感受,她表示,监督孩子养成习惯的过程很痛苦,但定型以后,后边的路就会很好走。

“家长要自律,不能把孩子丢一边自己玩手机。”

记者采访一位高分学霸,他也表示自己并不是时时刻刻都那么热爱学习的,偶尔也有厌学、不想看书的时候。

“爸妈注意到了,也不说什么,就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

“看到他们在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

可以看出,这些学霸之所以成功,是源于自律的养成。

而每个自律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自律的父母。

父母的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补课。

作家鲍德温说过:

“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有些父母,自己坐在电视机前追剧、抱着手机刷视频,却不停地叮嘱孩子写作业,孩子当然会排斥学习。

反观老师,其实老师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并不能每天都守在书桌前给孩子辅导功课。

孩子看到爸爸妈妈无时无刻都在看书、备课,耳濡目染之下,自己也就喜欢上了看书,反而对看电视、玩游戏兴致缺缺。

老师的孩子从父母身上得到的不是文化知识的恶补,而是学习习惯的养成。

与其想着怎么“防”别人家的孩子,不如好好想想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最好的老师是父母,最牛的学区房是家里的书房。

点亮【在看】,在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之前,愿我们先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 本文首发 「教师之窗 」(ID:jszc918),作者:教师君。 100万+教师和家长的汇聚地!教你省心省力轻松教育孩子!转载授权请联系微信:Swaaaan。教师帮经作者授权转载,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教师帮公众号,隶属于三好网,是一个汇集百 万教师的优质交流学习社区。教师帮,帮老师,助力每一位教师成为真正的好老师。

扫 描二维码,进入教师帮

咨询、交流请加小磊哥微信: sanhaolyg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