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号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网络词ww是什么意思呀 59号研究所

59号研究所

2024-07-11 20: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鸭”的流行缘起

那么这个“鸭”字是怎么流行起来的呢?它最开始是从迪士尼乐园的唐老鸭火起来的,唐老鸭萌萌的嘴巴一直张开着,想给它配什么台词都可以,是制作表情包的优秀素材,因此出现了一组《今天也要加油鸭》表情包。后来日本一位博主发了几张自己饲养的鸭子照片,此鸭身形魁梧、憨态可掬,深得网友喜爱,于是“真鸭”也很快成为了新晋网红。

我们看到,当前“鸭”的使用已经走出了具体形象化的卡通唐老鸭或真实鸭子的相关表情包,在网络语言中作为替代“呀”的新兴语气词被高频使用,那么其背后有怎样的语义功能、认知机制和语用效果呢?接下来小研就从语言学的角度为你细细道来。

“鸭”作为语气词的功能释义和理解机制

网络语言是产生于互联网并首先主要由网民在网络交际中使用的语言变体,施春宏在《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2010)中从词汇、语义、词法句法、修辞手段等方面论述了网络语言为交际系统贡献的语言价值,本文所讨论的现象——以“鸭”作为代替“呀”的语气词,涵盖了词汇、句法和修辞领域,属于采取拟态形式的特殊句末语气词,同时又是网络新词中最有网络特色、最具能产性且易引起争议的谐音词。更具体地来说,是当下网络语言中常见的“无关谐音”现象,徐默凡曾撰文多篇对该现象进行了详细论述,之所以称之为无关谐音,是因为在替代的谐音形式和原语言项目之间没有任何语义关联,使用者刻意通过谐音借用其他词语来进行曲折表达,其实是一种违背语言经济原则的非省力、非经济的表达行为,其功能就在于通过谐音机制获得一种语言游戏的愉悦。

小研通过微信和微博的搜索功能,检索出了大量以“鸭”作为句末语气词的用例,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用例都是表达积极正面的语义内涵。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理解“鸭”背后的形成机制。

隐喻(metaphor)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课题之一,Lakoff和Johnson在该领域的革命性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中说道:“隐喻的实质就是用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隐喻是一种复杂的认知现象,指由从源域到目标域的对应关系构成的映射系统,使说话者借助一个认知域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是人们认识世界、组织思维、进行推理、建构语言等片刻不可或缺的心智机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来看,现实体验决定了人们头脑中认知层面上的概念隐喻,后者决定了语言层面上的隐喻性表达。

典型的例子是TIME IS MONEY,人们在现实中获取了“时间”和“金钱”都具有重要性、宝贵性等相似特征的体验,于是心智中产生了隐喻性认知机制,常常用具体的“金钱”来认识和理解抽象的“时间”,从而将“金钱”域中的相关概念系统映射到“时间”域中,才出现了“时间”可以被花费、浪费、节省、给予、用尽等隐喻性表达。

人们常用具体的、可直接感知的事物作为源喻来投射抽象的、不可见的事物即目标域。本文研究中,网友们首先感知到了卡通唐老鸭及网红鸭子可爱、阳光、活泼等招人喜爱的特点,并将这些属性赋予了泛指的“鸭”,因而把这样一个具体有形的实体投射到了抽象无形的语气成分,即用“鸭”自身带有的上述特征来描述愉快开朗、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这里是以语气词的句法形式对话语内容进行再表述,强调了说话人的表达目的和主观态度情感。

这里需要指出一点,“鸭”本身已作为动物隐喻的对象,有特殊的喻义。动物隐喻指人类把人自身的某些特征赋予动物(拟人化),再把这些特性通过隐喻的方式映射到人身上,以表达人类特定的行为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鸭”特指提供性服务的男性,与指失足女性的“鸡”相对。

小研曾看到同学发的一条令人捧腹大笑的朋友圈(见下图),不管师弟是否故意调侃,对于不懂这个梗的人来说,“鸭”确是一个容易引起误解的语气词,所以小研提醒你注意使用的对象和场合哦。

“鸭”作为语气词的语用学解释

语境包含三个方面:物理语境、话语语境和背景知识。物理语境指话语的双方、谈话当时的时间空间,以及这一时空内的所有存在。话语语境指一个言语事件前面或后面的话语,类似文章中的上下文。背景知识包括谈话双方共有的生活常识和社会文化知识。

当人们使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介进行信息表达与交流时,存在物理语境的缺失,即不在同一个言谈现场而缺乏空间要素,故无法确切得知说话者当时的表情神态、现场的人事物。“鸭”作为主要蕴含积极开朗、活泼愉快心理的语气词传递了说话者当时的神态、情绪等信息,一定程度地补充了缺失的物理语境,使发言者期望表达的话语内容更加全面生动地展现出来。

20世纪70年代后期及80年代,Brown和Levinson提出并修正了他们的礼貌论与面子观,该理论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概念:面子、面子威胁行为和礼貌策略。Brown和Levinson将面子区分为“正面面子”(positive face)和“负面面子”(negative face)。正面面子指希望得到他人的接受、肯定、喜爱、赞同、尊敬,被当作同一群体的成员;负面面子指有行事自由,能独立自主,行为不受他人强制和干涉。让对方产生好感和亲切感,强调双方的一致性,就是维护听话人正面面子的行为,亦称“正面礼貌策略”(positive politeness strategy)。“负面礼貌策略”(negative politeness strategy)指维护听话人负面面子的行为,如从听话人角度着想,不强求对方,给对方留有选择的余地。

本文研究中,诸如抒发个人情感的“今天真的开心鸭”、自我勉励的“继续加油鸭”等等,都隐含着说话者希望自我价值得到认同、自我形象被他人喜爱、欣赏和赞许的心理,说话人由此维系了自己的正面面子。与他人互动的“谢谢大家鸭”、“爱你们鸭”、“周末愉快鸭”等等,增加了话语的真诚度、活泼度和亲切感,可使对方放松、拉近与他人距离等,这里就是正面礼貌策略的运用。另外,例如询问类“有没有人去过xx鸭”、祈使类“求票鸭”、“大家把照片发上来鸭”等等,使语气得到有效舒缓,不强迫回答或强加愿望,能够减轻或避免给对方造成的压力,是维护对方负面面子即运用负面礼貌策略的体现。

小 结

源自流行表情包的“鸭”在网络语言中作为替代“呀”的新兴语气词被高频使用,且绝大多数用于表达积极正面的语义内涵。这属于一种通过谐音机制进行语言游戏的无关谐音现象,从认知角度看,是将被赋予了可爱活泼等属性的“鸭”这样一个具体有形的实体,通过隐喻机制投射到了抽象无形的、描述积极愉快思想感情的语气成分。在语用效果上,“鸭”用为语气词弥补了网络媒介缺乏物理语境弊端,体现了说话者礼貌策略的运用。

这个当下仅流行于年轻网民群体的语气词“鸭”最终会被淘汰,还是会进一步扩大使用范围越走越远呢?这就要交给时间去检验了。

看完了全文,你知道小研说的“鸭”是什么“鸭”了吗?那么你对这个词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欢迎动动手指做个小调查吧!

文字编辑:学术部 闫郁文

图片编辑:学术部 部分来源于网络

图文修改:学术部 王东升

版式设计:新媒体部 魏静

版式修改:新媒体部 唐鹂鸣

审核:魏嘉希、胡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