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胖猫”事件反转看舆论公共性缺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网络舆情事件反思材料 从“胖猫”事件反转看舆论公共性缺失

从“胖猫”事件反转看舆论公共性缺失

2024-07-09 17: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田益铭 (复旦大学)

  5月19日晚,重庆警方通报了“胖猫”事件详情:“胖猫”与谭某存在真实恋爱关系,谭某未实施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以恋爱为名骗取“胖猫”财物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犯罪。(5月19日 央视新闻)

  “胖猫”事件中,谭某在“胖猫”姐姐的刻意引导下遭受了大规模的网络暴力。如今警方通报发布,“舆论”这把利剑才彻底从她身上拔出。飞速发酵的舆论不仅对普通个体造成了伤害,还带来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极端、偏激的言论夹杂着性别对立、不实信息充斥着整个舆论场,不断扩大激化社会矛盾。“胖猫”的故事已告一段落,但舆论公共性的缺失始终应该受到关注。

  传播学者李普曼认为舆论一般“天然地具有公共性”。早在古罗马时期,舆论的公共性就得到了确认,被理解为“人民的声音、公共的事务”。但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发展,舆论的公共性不断受到质疑和冲击。

  一方面,网络舆论中包含了大量的非理性表达。目前网络空间中理性讨论公共事务较少,反而是制造谣言、发泄情绪的个人意见为多。真实的信息经常被歪曲,关于公共事务的讨论又常常缺乏公共理性。应当承认的是相当一部分网民对公共话题的参与热情较高,也有着不少真知灼见。但网民素质良莠不齐、网络空间无限开放的特性和社交媒体的匿名特质,导致网络发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舆论场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许多情绪化的表达与发泄。

  另一方面,网络舆论的关注点越来越偏离公共事务。社交媒体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使得越来越多的个人隐私进入公共讨论的范畴。“胖猫”事件由一起普通的投江自杀案变为“霸榜”的热议话题,正是他与谭某恋爱过程中的金钱往来触动了部分人敏感的神经,也导致谭某被打上“捞女”等侮辱性标签。但无论是两人间的爱恨纠葛还是经济纠纷,说到底都是私人事务或个人隐私,本就可以不开诚布公地置于公共舆论场中任人评判。与此相似的事件近年来也屡见不鲜,不少博主甚至通过编排造假的方式吸引流量,让无关公共利益的事务持续侵占社会讨论的空间。“秦朗丢作业”即使是真实发生的事件,也不足以占据如此庞大的舆论注意力。

  倘若网络舆论向着“反公共性”继续发展,其后果要么是温和理性的言论在强势观点或者谩骂和攻击声中逐渐走向沉默,产生一种集体逃避;要么导致网络空间形成“巴尔干化”的信息孤岛,加剧信息流通的难度。如此一来更加难以形成公共合意,进而阻碍公共事件的讨论进程。此外,这样的趋势也会影响到身处在网络空间中的每个个体。舆论如果可以自由讨论“胖猫”的恋爱细节,便也可以在任何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寻找蛛丝马迹来批判,将他们置于舆论风暴的中心。

  网络空间固然鼓励开放自由的表达,但当海量的个人意见汇集成力量强大的舆论时,必须要回归舆论的公共性。我们期待的是对社会事务、公共利益的深度关注,希望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视角的叠加最终上升为一种无偏私的普遍性民意,进而这些共同关注的事务才能被公众理解力的全部光芒所覆盖并照得透亮。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