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平:培养“五好”讲解员 打造红色旅游强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绥德红色旅游新闻稿 刘正平:培养“五好”讲解员 打造红色旅游强省

刘正平:培养“五好”讲解员 打造红色旅游强省

2024-07-17 09: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红色纪念场馆讲解员是连接红色精神和游客的纽带,关系到红色文化政治功能、教育功能、文化功能的有效发挥和拓展。甘肃是红色资源大省,遍布全省的红色纪念场馆是陇原红色文化的载体,而讲解员正是宣讲陇原红色故事、传承陇原红色精神的生力军。为进一步提升全省红色场馆讲解员队伍的能力素质,形成一支“政治思想好、知识储备好、讲解服务好、示范带头好、社会影响好”的“五好”红色讲解员队伍,更好地传播甘肃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旅游强省,我们在全省73家红色纪念场馆中选取了35家具有代表性的纪念馆,对红色讲解员队伍进行了专题调研,总体情况如下:

  一、 红色纪念场馆讲解员队伍现状

  甘肃是一片红色的热土,革命的火种遍布全省各地,留下了众多的遗址遗迹、珍贵文物,成为甘肃红色文化的承载与依托。目前,我省共有73家红色纪念场馆,其中11个是正县级建制,62个为副县级建制。本次调研的35家场馆是全省极具代表性的红色纪念纪念场馆,场馆主题涵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英雄人物,既有兰州战役纪念馆、红军会宁会师纪念馆、两当兵变纪念馆等规模较大的纪念馆,也有永登县中共中央国际交通线永登站纪念馆、酒泉起义纪念馆等规模较小的纪念馆。全省35家红色纪念场馆共有608名工作人员,其中讲解员223名,占比仅37%,各个纪念馆均表示讲解员数量与实际需求不相符,难以满足日常的讲解需求。讲解员队伍中有150人为临时聘用工作人员,仅73人为正式在编职工,同工不同酬是讲解员队伍当前存在的重要矛盾。从性别构成来看,当前讲解员队伍中有女性205名,男性仅有18名;从学历构成来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讲解员人数仅有4人,本科学历有167人,大专及以下有52人;从年龄构成来看,30岁以下有96人,30岁到39岁有123人,40岁以上仅有4人。总体来说,我省讲解员队伍数量偏少,以临时聘用人员为主,性别比例失调,高学历人才不多,人才断层现象比较明显,人员能力素质亟待提升。

  二、红色纪念场馆讲解员队伍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研发现,我省红色纪念场馆讲解员队伍普遍存在着人才极度匮乏、人员流动性大、专业能力不高等共性问题。具体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人制度不规范,优秀讲解员“招不来”。我省红色纪念场馆大多数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有限,但近年来随着红色文化宣传力度的加大,红色讲解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解燃眉之急,大多数红色纪念馆以临时聘用的方式招聘讲解员。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省红色纪念场馆讲解队伍中临时聘用人员的比重高达67%,正式在编职工仅为33%,还有极少数红色纪念场馆讲解员为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不同用工方式之间的薪资待遇存在很大差别,正式在编职工平均工资为3946,临时聘用人员平均工资为2657,两者之间的工资差额最多能达到3:1,仅有华亭市华亭工委纪念馆、崇信县保至善烈士纪念馆做到了同工同酬,且临时聘用人员在五险一金、奖金福利、职位晋升等方面也不能与正式在编职工享受同等待遇。有的纪念馆因经费紧张,无法聘用讲解员,长期处于无专业讲解员的状态。例如,镇原县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援西军纪念馆仅有事业编制4名,每年仅靠县财政不足1万元的办公经费维持,无法聘用讲解员,导致纪念馆接待能力受限、宣教力度不大。

  讲解员的地位待遇不高,职业荣誉感和职业吸引力不强,现有的队伍人心浮动、极不稳定,致使高学历、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人才不愿竞聘红色纪念场馆的讲解员职位。被调研的35家红色纪念场馆中,仅有4名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讲解员,占比仅2%,有75%为大学本科学历,还有23%为大专及以下学历。人才流入屏障的存在,导致红色场馆讲解员数量和质量远远跟不上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速度,无法有效满足更大规模、更高规格的党政团体和散客公众需求。

  二是缺乏专业培训,讲解员综合素质提升“跟不上”。 红色纪念场馆讲解员看似是一份普通的职业,实则对从业者的理想信念,知识储备,学习、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要达到“五好”要求,不仅需要讲解员自身加强学习,还要经常性开展专业培训,以便开阔眼界、创新思路、更新知识储备。然而,我省红色纪念场馆讲解员在专业培训方面长期存在“空白点”,没有建立常态化的培训机制。调研的35家纪念馆中,有10家红色纪念场馆对新招聘的讲解员没有正式的岗前培训,有3家纪念馆全年没有针对讲解员的专业培训,有22家纪念馆每年专业培训在10次以下。而仅有的几次培训大都是纪念场馆自身组织的馆内培训或是到临近纪念馆参观学习,高质量、系统性集中培训学习活动开展较少,能参加省、市一级培训的寥寥无几,到外省大型纪念场馆培训学习的基本没有。长期存在的闭门造车现象,使讲解员解说水平原地踏步,与先进地区红色旅游景区的讲解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三是缺乏奖励和晋升机制,讲解员队伍“稳不住”。红色纪念场馆大多数为事业管理性质,在编讲解员为事业管理岗位,不能按照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也没有有效的职级并行机制,晋升比较困难。临时聘用讲解员的奖励和晋升通道更是几乎完全堵塞,根据调查显示,仅有1%的红色纪念场馆为临聘的讲解员专门设置了有关奖励晋升机制,形式主要以年底评优、增加工龄工资为主。例如,康乐县景古红色政权纪念馆编外临聘人员试用期工资为1500元,转正之后工资为2000元,之后每年增加200元工龄工资,涨到2800元封顶。康县陇南根据地纪念馆规定临时聘用讲解员根据在年度考核中综合评价为优秀、良好、中等的,依次在下一年度增长50元、30元、10元工资。单一的奖励机制激励作用有限,无法有效带动人员的积极性,致使讲解员队伍流动性较大,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存在“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应付思想,只把讲解工作当成“跳板”“备胎”,讲解队伍稳固性不强,存在明显的“断层”。根据调查,当前我省红色讲解员队伍中,20—29岁的人群占比43%,30—40岁的人群占比55%,40岁以上占比仅2%。大多数讲解员入职几年后,感觉晋升无望、工资待遇也无法提升,离岗离职的情况比较普遍。因人员频繁变动,讲解员队伍向学术型专家型紧缺型团队人才的转型无法实现,传帮带的作用无法发挥,更无法建立长效的人才储备、提升机制。

  四是工作环境艰苦,讲解员骨干“留不下”。 红色纪念场馆选址多在郊区,距离城区相对较远,大多数单位既无通勤车,也没有独立的职工公寓,也未发放餐补、车补等生活补贴。根据调查显示,仅有1%的红色纪念馆为讲解员提供了职工宿舍,有些单位连日常的休息区都没有,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而且,讲解员岗位作息时间不固定,遇上节假日等接待量比较大的高峰期,经常加班加点,即便是淡季,讲解员还要承担馆内的其他工作,工作强度和压力非常大。当前,我省红色纪念场馆讲解员中男性仅占8%,92%的讲解员为女性,且多为处于适婚适孕年龄的女性,这也造成很大一部分人接连请辞调岗或离岗。有一些场馆经过数年精心培养的骨干力量,一旦有条件便会转投环境较好、待遇丰厚的其他场馆,人才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例如,在我省范围内讲解水平较高的南梁革命纪念馆,仅2019年就有8名优秀讲解员先后转岗离职,到军博、省博等知名场馆任职,现仅有18名女性讲解员承担着南梁红色大景区和马锡五审判方式陈列馆的繁重讲解任务。

  三、红色纪念场馆讲解员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

  纵观全国,“五好”讲解员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江西、湖南、陕西延安等试点地区已在建立宣讲新体系、创新游览方式、建立“五好”培训机制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而我省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造成种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资金极度匮乏。因大多数纪念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费本身不足,专门用于建设讲解员队伍的经费更少之又少。有的纪念场馆申请到免费开放专项经费,除去日常开支和活动经费外,全部用于临时聘用人员的工资;有的场馆并没有申请到免费开放经费,但平时一直是免费开放,时有拖欠讲解员工资的现象;有的场馆地处深度贫困地区,财政极度困难,没有财政预算,只有人均办公经费,连正常开支都难以维持。因此,大多数红色纪念场馆在讲解员队伍建设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勉强维持现状,在规范讲解员着装、建设新馆、提升纪念馆接待能力、加大宣教力度等方面更是举步维艰,严重制约了我省红色旅游的发展。

  二是重视程度不够。甘肃的红色资源丰富,但大多分布在偏远落后地区,基础条件较差,各级各有关部门对发展红色旅游重视程度还不够,对红色资源的挖掘利用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红色资源蕴藏的潜力。红色纪念场馆长期不被重视,处于发展规划的“边缘地带”,在资金投入、政策扶持、人员配备等各个方面得不到有效支持。

  三是没有形成聚合力。我省的红色纪念场馆分散在全省各个市州,且分属宣传、人社、民政、旅游、文物、党史等不同的部门管理,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和利用,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归属不一的问题,难以形成联动机制。直接导致各个场馆之间的交流互动不畅,在讲解员培训、轮岗交流等方面难以共同推进,存在单打独斗、散兵游勇的现象,没有形成“报团取暖”的聚合力。

  四、打造“五好”讲解员队伍的对策建议

  红色旅游讲解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对症下药、靶向治疗。要打造一支“五好”讲解员队伍,形成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红色旅游讲解员“陇军”,需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要加强顶层谋划,破解讲解员队伍发展瓶颈。从源头上改变多头管理问题,建立有关红色纪念场馆的统一领导机构,加强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不断凝聚共识,共同研究推进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根据实际需求增加红色纪念场馆讲解人员编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经费保障,解决讲解员工资待遇问题,破除职务晋升、职级评定方面的屏障,逐步改善工作环境,不断增强讲解员的归属感、荣誉感、认可度,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愿意来、留得住。设立专门的讲解员培训考评机构,定期组织讲解员专业培训和比赛活动,推送优秀讲解员到先进地区观摩学习,对讲解员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知识、接待服务礼仪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讲解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从根本上解决讲解员数量少和能力素质不高的问题。

  二要创新工作机制,激发讲解员队伍主观能动性。创新讲解员队伍构成机制,将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英烈后人、志愿者等群体纳入红色纪念场馆业余讲解员人才数据库,着力解决基层红色讲解员不足的问题。建立健全红色纪念场馆讲解员正向激励机制,定期开展省市级的评先评优活动,对优秀讲解员给予资金奖励,在职务晋升、学习培训等方面优先考虑,以改变当前讲解员队伍中消极应付的心态,激发红色旅游讲解员队伍活力,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三要加强理论研究,创新讲解服务内容与方式。由于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程度不深,我省红色纪念场馆的讲解方式以史料宣讲为主,参观者也是“走马观花”式游览,不利于红色文化的深度宣传。红色纪念场馆管理单位应加强与党史部门、高校、有关学者的合作,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向先进地区学习,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着力创新讲解内容,突破传统讲解方式,探索采用分众化讲解,建立以启发式、提问式、互动式讲解为主的宣讲新体系,使参观者边听、边看、边问、边思的“互动探究”式游览,讲好甘肃的红色故事,推动甘肃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红色纪念场馆讲解员队伍是红色旅游业发展的“先锋队”,承担着展现场馆形象、宣讲红色文化的重任。我们要多措并举,攻克当前红色讲解员队伍存在的问题难题,形成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红色旅游讲解员建设工作体制机制,培养一批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红色文化的模范传播者、红色风尚的有力引领者,为甘肃打造红色旅游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责编:党宣)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