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服饰上图案是怎么做成的?佩服民间艺人与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绣花的步骤怎么做的 古代服饰上图案是怎么做成的?佩服民间艺人与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

古代服饰上图案是怎么做成的?佩服民间艺人与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

2024-07-14 05: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缂丝

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的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

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

缂丝起源于何时已很难考证,但从传世的实物来看,早在中国汉魏之间就有了。在蒙古出土的有汉代“山石树”丝织的残片,它的织造方法“通经断纬”,与北京双塔出土的宋缂丝“紫汤荷花”完全一样。

缂丝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术,它的织造工具是一台木机,几十个装有各色纬线的竹形小梭子和一把竹制的拨子。织造一幅作品,往往需要换数以万计的梭子,其花时之长,功夫之深,织造之精,可想而知。

缂丝工艺发展到唐朝时期,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不断发展和完善。当时的制作多为丝带等实用品。缂织技法一般以平缂为主,花地之间的交接处尚有明显的缝隙即“水路”。

唐代缂丝的纹样题材一般以简单的几何形花纹为主,色彩主要是平涂的块面,还没有使用晕色匹配,故色彩层次不够丰富,但有的已使用金线作地纹,增强了装饰效果。

三、蜡染

蜡染艺术在整个染织美术界久负盛名、独放异彩,是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之一。蜡染也是中国极富特色的民族艺术之花。

蜡染在湘西、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盛行,其艺术创作大胆、夸张,艺术语言质朴、自然。图案变幻无穷、冰纹多姿多彩,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韵味。

有的注重染色纯,不讲究华美雕饰,给人一种自然纯净的艺术感;有的注重配色纯净,讲究立意构图,幅面艺术风格特异纯美。

​蜡染以棉布、丝绸、金丝绒等为载体,用一种特制的蜡刀蘸熔蜡绘东巴字画于布,利用植物染料浸染,然后沸水煮去蜡即成。

在制作中,工艺师们利用蜡冷冻后产生冰纹的特发报,把握好冰纹的粗细、疏密、走向,使其恰到好处地表现物像,同时采用分色封蜡,丰富色彩层次等手段,增加艺术表现效果。

蜡染彩绘出象形文字的一门新的民族蜡染艺术。这些蜡染制品图案丰富多变,色彩典雅古朴生活气息浓郁,文化内涵深沉,深受旅客喜爱。

总之,看到这些传统工艺,不得不佩服古代民间艺人的技艺,同时,也说明中国古代服装文化的历史悠久,工艺精深。各位看官,你是怎么看待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呢?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