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团队,结合线粒体自噬发10+!思路学起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线粒体自噬和大自噬的区别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团队,结合线粒体自噬发10+!思路学起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团队,结合线粒体自噬发10+!思路学起来!

2024-07-09 19: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家发现没,信号通路cGAS-STING全球都在关注,小薇也很感兴趣,火速打开电脑检索起来,于是小薇发现了这篇文章。今天的主角OMA1和cGAS-STING相关,和线粒体自噬也是相关的。而线粒体自噬和肿瘤免疫逃逸也是密切相关的。这篇文章到底是怎么把几个大热点融合在一起的?请听小薇给你分析。

1、本文以OMA1为切入点,探究cGAS-STING通路在胶质母细胞瘤及免疫逃逸之间的关键作用,为其中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见解。

2、线粒体自噬涉及范围很广,在微环境中的免疫逃逸亦会涉及。本文也证明了OMA1通过线粒体自噬促进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加以动物实验、流式细胞术和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验证,对数据库的数据挖掘,最后与统计学的结合,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极大地增加了结果的可靠性。

3、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挖掘新靶点,开发新药物,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方向,最终期待治愈患者。看到这篇文章心不心动?是不是也想发高分文章?假如你实验亦或者论文遇到了困难,不妨联系一下小薇?无论是生信分析,还是论文润色,或者课题设计,小薇都可以帮你解决呦~

  

题目:OMA1与HSPA9竞争性结合促进线粒体自噬激活cGAS-STING通路介导GBM免疫逃逸杂志:J Immunotherapy Cancer

影响因子:IF=10.9

发表时间:2024年4月

公众号后台回复“123”,即可领取原文,文献编号-240527-3

研究背景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其中胶质母细胞瘤(GBM)表现出最严重的恶性程度和最差的预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10%尽管实施了广泛的传统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干预、放射治疗、化疗和TTF,但观察到患者在初次诊断后的中位生存期仅为12-14个月。胶质瘤的免疫治疗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目前尚无针对GBM的有效免疫治疗方法。

研究思路

      

主要结果

1、OMA1促进GBM进展并与预后密切相关

团队收集了GBM患者的肿瘤样本,进行了初代分离和培养。利用蛋白芯片技术筛选两者之间的差异蛋白。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候选分子的新颖性等方法,最终锁定了研究分子OMA1。本研究利用WB发现OMA1在PD-1抑制剂耐药的GBM中过表达。分别敲低和过表达OMA1,采用qRT-PCR和WB验证敲低和过表达的效率。CCK-8、菌落形成实验和EdU实验、脑胶质瘤颅内原位肿瘤发生的动物实验均表明,过表达OMA1 (oeOMA1)促进GBM增殖,而敲低OMA1具有反位点效应。以上结果表明OMA1可以促进GBM的进展。    

2、OMA1介导GBM中的免疫逃逸 

 团队在体外将过表达或敲低OMA1,并经过共培养GBM原代细胞与CD8+ T细胞。携带OMA1的原代细胞存活的数量过表达增加,而OMA1敲低的GBM原代细胞存活数量减少。采用流式细胞法和qPCR发现CD8+T细胞在oeOMA1组中表现出较低的TNF-α、IFN-γ和Gzmb表达水平和增殖。OMA1敲低组显示CD8+T细胞表现出更高的TNF-α、IFN-γ和Gzmb表达水平和增殖。建立裸鼠颅内原位肿瘤模型,发现注射oeOMA1的小鼠肿瘤大小比对照组显著增加,OMA1敲低组显示肿瘤大小明显减小。移植动物肿瘤样本中Ki-67的IF分析显示,oeOMA1组的Ki-67表达高于Vector组的小鼠。然而,OMA1敲低组Ki-67表达减弱。ELISA结果显示,与过表达OMA1的GBM原代细胞共培养的CD8+T细胞上清液显示IFN-γ、TNF-α和Gzmb分泌水平降低,而OMA1敲低组表现出相反的效果。各组移植动物肿瘤样本上CD8的IF显示,oeOMA1组的CD8+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OMA1敲低组CD8表达更高。    

3、OMA1通过线粒体自噬促进肿瘤IE

有报道称线粒体自噬的关键蛋白BNIP3L在胶质瘤中高表达,团队推测线粒体自噬途径在胶质瘤中被激活。线粒体自噬与肿瘤IE的关系仍不清楚,团队想要探索线粒体自噬是否在OMA1促进胶质瘤IE的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在过表达OMA1的GBM原代细胞中,WB检测到线粒体自噬标志物PINK1、p-Parkin、BNIP3、BNIP3L的表达均升高。WB检测自噬流标记蛋白LC3-II/I的表达水平,发现LC3-II/I比值升高。PINK1/Parkin关键信号通路参与自噬体的形成过表达OMA1后,检测PINK1和Parkin的表达。oeOMA1增强了GBM原代细胞中PINK1、p-Parkinser65和LC3的表达。Parkin在oeOMA1组中表现出线粒体部分的富集。团队动物实验结果表明,OMA1过表达促进肿瘤生长,而敲低OMA1抑制肿瘤生长。本研究表明,OMA1可通过抑制CD8+ T细胞向肿瘤微环境的浸润,减弱CD8+ T细胞的毒性,有效促进小鼠GL261胶质瘤细胞的颅内生长。当使用抗CD8单克隆抗体(A2102)消除小鼠体内的CD8+ T细胞时,OMA1的促瘤作用消失,证明OMA1在肿瘤免疫治疗中依赖CD8+ T细胞发挥促瘤作用。    

    4、OMA1竞争性结合HSPA9抑制IP3R/HSPA9/ VDAC1复合体并介导线粒体自噬

团队在过表达OMA1的GBM原代细胞中进行了Co-IP联合质谱(MS)实验,发现了一系列与OMA1结合的蛋白,团队推测OMA1与HSPA9的结合干扰了IP3R/HSPA9/VDAC1复合物的形成,损害了线粒体的正常功能,促进了mitto吞噬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团队首先通过Co-IP实验证明了OMA1可以结合HSPA9,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OMA1和HSPA9在细胞质中共定位。Co-IP结果表明,oeOMA1削弱了HSPA9与IP3R和VDAC1的结合能力。在对照GBM原代细胞中,敲低HSPA9模拟OMA1竞争性抑制IP3R/HSPA9/VDAC1复合物,发现线粒体自噬标志物PINK1、p-Parkinser65、LC-3、BNIP3和BNIP3L的表达增加,提示OMA1与HSPA9竞争性结合抑制IP3R/HSPA9, HSPA9/VDAC1复合物促进线粒体自噬。基于数据库预测的二级结构,创建了三个OMA1截断以验证其与HSPA9的结合。团队利用WB评估OMA1过表达情况下自噬相关分子的表达,发现自噬相关分子(PINK1、p-Parkin、BNIP3和BNIP3L)的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变化。此外,团队还利用PCR和WB在线验证了HSPA9的过表达效率。GBM原代细胞中OMA1的过表达和HSPA9的过表达。HSPA9过表达显著降低了OMA1诱导的线粒体内自噬体的共定位。利用WB和IF分析表明,oeHSPA9在受到OMA1处理时导致PINK1和Parkin表达降低。    

5、OMA1通过促进线粒体自噬和激活mtDNA-cGAS-STING通路上调GBM表面的PD-L1

团队对过表达OMA1的GBM原代细胞进行细胞质分离,通过qPCR检测细胞质中mtDNA标记基因D-LOOP、CytB和ND4,发现表达量明显增加。加入线粒体自噬抑制剂后,D-LOOP、CytB和ND4的表达可下调。通过WB检测c-GAS-STING通路关键分子(cGAS、STING、p-STING、TBK1、p-TBK1、IRF3、p-IRF3),发现该通路被激活。团队在过表达OMA1的GBM原代细胞中同时敲低c-GAS,介导肿瘤IE的关键分子PD-L1通过WB和IF在过表达/敲低cGAS的GBM原代细胞中检测到,PD-L1的表达也增加/减少。团队通过WB和qPCR验证了c-GAS的敲低效率。团队在体外同时敲除过表达OMA1的原代GBM细胞中的c-GAS,并与CD8+ T细胞共培养,发现OMA1促进了GBM的IE。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OMA1表达与PD-L1成正,与CD8+ T细胞含量成反比。    

    6、敲低OMA1联合PD-1抑制剂可显著抑制GBM的生长

团队选择了两个高表达OMA1且对PD-1抑制剂具有抗性的GBM原代细胞系,即gbm#6和gbm#8。团队在体外将敲除OMA1的GBM原代细胞与CD8+ T细胞共培养,并分为是否在培养基中添加PD-1抑制剂,OMA1基因敲低的GBM原代细胞存活数量减少。采用流式细胞术和qPCR结果显示,CD8+ T细胞在OMA1敲低组中表现出更高的TNF-α、IFN-γ和Gzmb表达水平和增殖。团队通过细胞系功能实验再次证明,高表达OMA1的原代GBM细胞确实对PD-1抑制剂具有耐药性。团队还进行了细胞凋亡和集落形成实验结果表明,敲除OMA1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增殖。团队通过两个功能实验证明,OMA1高表达的GBM原代细胞确实对PD-L1抑制剂具有耐药性。建立裸鼠颅内原位肿瘤模型发现sh-OMA1#2+PBS注射小鼠的肿瘤大小比对照组(sh-NC+PBS)明显减小。敲低OMA1与PD-1抑制剂组显示肿瘤大小显著减小。    

    

    

 

文章小结

团队阐明了OMA1与HSPA9竞争性结合,促进线粒体自噬,激活cGAS-STING通路,介导GBM的IE。文章也提到OMA1缺失或低表达的GBM对PD-L1抑制剂更敏感,也许在未来,团队可以开发出OMA1抑制剂联合PD-L1抑制剂来治疗GBM。整篇文章的设计是比较完整的,在实验的完成上也做得不错。文章聚焦于国自然热点线粒体自噬,结合cGAS-STING通路运用包括动物模型建立、细胞培养和分子水平检测等多种实验技术,为我们验证了OMA1的作用。如果你的实验、课题遇到了一些困难,不妨来找小薇,小薇无论是生信分析还是基础实验,小薇都非常擅长,要是有难题了就扫码联系小薇吧~

小薇公众号持续为大家带来最新医学思路,更多创新性分析思路点击往期推荐。想复现这种思路或者定制更多创新性思路欢迎直接call小薇,竭诚为您的科研助力!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