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达股份(600577) 经营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精达股份新闻最新消息 精达股份(600577) 经营分析

精达股份(600577) 经营分析

2024-07-14 19: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3-12-31 2023-06-30 2022-12-31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在战胜挑战中不断发展壮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夯实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是根基。随着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新能源领域消费需求稳中有进,整体经济发展呈现出“稳”“进”“好”的特征,电磁线行业也呈现了稳健发展的趋势。数字化与工业互联网技术的迭代演进、智能技术的创新突破、AI大模型技术爆发和人形机器人配套产业链的成熟,也促使电磁线行业在细分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传统主业+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发展策略,聚焦主业,紧...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在战胜挑战中不断发展壮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夯实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是根基。随着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新能源领域消费需求稳中有进,整体经济发展呈现出“稳”“进”“好”的特征,电磁线行业也呈现了稳健发展的趋势。数字化与工业互联网技术的迭代演进、智能技术的创新突破、AI大模型技术爆发和人形机器人配套产业链的成熟,也促使电磁线行业在细分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传统主业+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发展策略,聚焦主业,紧抓机遇,布局新领域、开拓新客户,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产品升级,公司继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成立后,第二个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精达股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也成功挂牌。公司将借助优秀的团队和技术人才持续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工作,加大材料端的研发投入,加速新能源扁线的优化生产,主动把握行业形势变化,积极加深与超导领域知名公司系列产品的合作开发,不断完善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加速实现公司市场竞争的升级转换。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90,586.5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645.2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9,828.1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17.64%。报告期内全公司产品生产和销售总量分别为31.1929万吨和31.0761万吨,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6.74%、5.74%。2023年度公司扁线产品销量约24,000吨,其中新能源汽车用扁线销量超过17,000吨,同比增长43%。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我国电磁线行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地位日益凸显,已成为世界电磁线生产、销售、使用第一大国和出口基地。电磁线行业作为汽车产业、工业电机、电力设备、轨道交通、通讯及家用电器等行业的基础配套原材料行业,行业需求易受下游制造商行业市场的波动变化影响。就国内行业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电磁线行业虽较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中小企业诸多,规模类型丰富,竞争激烈,多集中于中低端市场,行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空间较大。随着“双碳”目标及“高质量发展”等战略利好的推行,加之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进程的推进,新能源、节能环保是整个电磁线行业的大发展方向,将有力推动电磁线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基于高质量高水平发展需要,未来人形机器人伺服电机、工业精密电机、交通运输、储能产业及智能电器制造将不断扩大对具有能源清洁和节能环保特性的线缆产品需求,推动行业产品结构升级的转换,也为电磁线行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1、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作为电磁线生产制造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是特种电磁线、特种导体以及模具制造、维修等生产、研发和销售。产品广泛用于汽车驱动电机、工业精密电机、机器人伺服电机、光伏逆变器、电动工具、家用电器等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划分为铜基电磁线、铝基电磁线及特种导体三大系列,产品种类主要涵盖铜圆线、铜扁线、铝圆线、铝扁线及合金导体线。其中,公司下属子公司恒丰特导自成立之初致力于为航天航空、军工等多个领域提供特种导体,主营业务产品涵盖镀银导体、镀镍导体和镀锡导体等特种导体产品,目前为国内特种导体行业为数不多的专业供应商之一;公司投资的上海超导的高温超导带材产品,在全球核聚变为代表的高场磁体的应用处于加速发展期,可控核聚变领域的下游客户群体包含全球范围内的多家核心的领先的核聚变研究群体及商业核聚变开发公司,超导电缆在实践应用中也获得了运行验证,长期运行情况良好。截至目前,上海超导的扩产、扩建计划已全部完成,新产线的产能快速爬坡,高温超导带材的性能参数也有巨大提升,在高温超导领域具备了明显的全球竞争力。同时公司在超导电磁线领域也达成了量产。  2、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依据市场变化趋势,结合公司自身生产情况,召开年度销售会议,为企业指定切实可行的生产销售目标,在对上年度销售生产情况进行数字化整理、分析总结的同时,制定下一年度的销售目标和生产计划,以帮助公司可持续发展。  3、采购模式  公司拥有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由集中采购中心综合比质、比价筛选出合适供应商,在保证质量稳定可靠的前提下,根据业务和市场等内外环境变化灵活运用采购策略降低采购成本,再由总部牵头进行集中采购,目前已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质量有保、产需可满、成本可控的完整程序。  4、生产模式  公司实行订单生产与以销定产相结合的生产组织模式,充分考虑产品周期、库存周转率、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通过“以销定产”与“按单生产”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订单批量制造和柔性生产管理,实现产品的稳定供给,有效降低了产品库存风险和管理成本。  5、销售模式  公司坚持品牌销售、大客户销售和传统营销相结合的模式和理念。一方面,对终端客户实行直销,以订单模式覆盖大客户需求,批量生产,稳定长期客户的产品供给,作为销售主渠道。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把握电商行业的勃兴发展,充分利用精达电商平台积极开拓线上销售新模式,为中小客户提供小批量、多频率的零星服务,创新经营销售渠道,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渠道以丰富销售路径,扩大销售范围,发挥销售资源协同效应。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深耕电磁线行业30余年,通过长期的实践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生产和管理经验,作为国内位居前列的特种电磁线制造商之一,在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智能制造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明显的竞争优势。  1、研发创新优势  公司秉承“科技创新”方针,综合运用自主研发、合作研发、消化吸收技术再创新等多种研发方式,进行产品核心技术的研发与突破,积攒了丰富的研发和技术应用经验。作为电磁线行业的主要产品标准制定者之一,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实验室(CNAS)、省市级特种电磁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研发平台。2023年我公司共参与6项国家标准和1项团体标准的制修订,累计主导或参与编制的标准共77项,已发布67项,其中国家标准26项、行业标准36项、团体标准5项。同时与众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成立研发合作关系,进行核心技术的国内外交流与切磋。另外,公司依托技术中心平台,新成立精达电磁线研究院,加大对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发,积极开展研发创新工作,培育企业创新文化,弘扬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氛围。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和掌握提升生产配套技术得到进一步增强。  2、网络信息化优势  作为未来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发展智能制造对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司适应国民经济重点企业转型升级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发展需要,设立大数据中心部门,严格采集管理能力、生产质量与技术、销售、物流、风险等各方面的实时数据,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跟踪,提高效率的同时做好问题预防与风险控制。数据运营中心围绕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发展战略,加快完善了各类信息系统集成,通过自主研发网络信息平台,提升公司数字化运营的同时做好大数据价值的挖掘,通过数据智能分析与挖掘建立经营现状全面诊断、内部标杆分析、战略目标实时监控的管理模型,全新设计开发的新精达智能工厂信息管理系统将极大助力智能工厂建设,实现公司生产经营数字化、科技化。  3、品牌建设优势  公司自成立三十余年来,始终坚持高质量、有诚信、好服务的经营理念,得到了客户的充分认可和信任,成功打响企业品牌,提升品牌竞争优势。公司作为国内规模较大的特种电磁线制造企业之一,综合实力处于全球同行业领先地位,在2023年度被评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安徽省民营企业制造业营收百强、电子信息竞争力百强企业,是“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具有“全国质量标杆企业”、“安徽省智能工厂”等称号。精达牌系列电磁线被认定为“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技术实力、优异的产品质量、丰富的项目经验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成功进入T公司、通用汽车、福特汽车、联合电子、方正电机、日本电装等知名企业的供应商体系,与之建立了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稳定合作伙伴关系。品牌与客户资源优势已成为公司重要无形资产之一。  4、产品结构优势  公司深度贯彻“两极拉伸”发展战略,聚焦传统主业的同时,深耕新兴产业,在关注高端业务市场开发的同时,兼顾量大的通用业务订单,实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公司产品涵盖铜扁线、铜圆线、铝扁线、铝圆线、特种导体及高频数据导体,品类齐全,结构完整,致力于供应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机及特种精密电机、军工、数字通讯、医疗机械、家电等下游领域的客户采购需求。目前,公司扁线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及汽车电机,已实现对头部汽车厂商及电机厂商长期的稳定供货。  5、公司治理与内部管理优势  为规范公司治理,不断优化组织架构,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履行三会议事决策程序,引导公司科学决策,合法合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持续加强公司与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同时通过强化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优化内部控制流程,完善内部控制风险防范机制,保障公司健康、稳定发展。  6、人才培养与发展优势  公司通过持续完善内部培养及选拔机制,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有效完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现已形成稳定的核心管理团队和年轻化的中坚骨干力量,实施“优才培养计划”,针对入选“优才”计划的员工,专门制定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培养计划与提升渠道。通过为员工提供培训考核及资格等级认证,越来越多员工受到激励,积极主动成才,人才专业化程度显著提升。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3年,随着国内各项政策效果的持续显现,经济运行有了整体回升,公司在坚持传统主业的同时,将研发生产新能源产业用电磁线产品作为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重点聚焦新能源领域,带动新能源扁线的开发应用。紧抓项目建设,加快产品、客户升级。坚持创新驱动的战略方针,积极推进智能制造,以科技创新助力生产,扎实有效推进各项经营管理工作。  2023年公司重点工作如下:  1、研发持续高投入,技术研发成果丰硕  报告期内,公司基于现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平台,以电磁线研究院为主要培育阵地,持续加强研发力度,进行技术创新、研发新产品,完善产品目录。公司凭借自主开发的ERP及MES系统,以产品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要点为基准,结合新型激光视觉检测系统,实现产品质量的自动判定及生产线的随时数字化。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掌握了先进的多头拉丝工艺,多根丝同时生产确保各根线在线径公差、伸长及抗拉强度上等性能上有较好的一致性,具备优良的表面质量,配合专用设计的绞线设备,使电线电缆走向低成本,轻量化生产成为可能。公司还充分发挥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优势,共建技术研究校企合作平台,搭建深度合作的创新研究平台,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2、基建项目落地完成,新增产能逐渐释放  2023年,公司四大基建项目已建成落地,铜陵精达、常州恒丰、铜陵精迅、铜陵顶迅新工厂已实现生产搬迁,新项目已开始生产运营及批量供货,正逐步提升产能。其中铜陵精达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0万吨漆包圆铜线和5万吨漆包铜扁线的生产能力,恒丰公司产能也将稳步提升至8000吨,内含超微细合金导体材料产能约5000吨,超高频信号传输导体产能约3000吨。通过大项目促进大发展,公司总体产能将提升到全新高度,进一步增强企业的规模优势。同时天津精达铜扁线和广东精迅铝扁线扩产项目配合发力,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供给稳定,助力产能提升,满足市场需求。  3、借力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增强资本新项目开发力度,借助资本市场积极开展可转换公司债券公开发行事务,公司各部门明确工作内容,合理分工,层次清晰,全力配合保荐券商相关工作开展,以保证可转债底稿材料收集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完整性,为顺利推进可转债发行项目打好坚实基础。本次可转债募集资金计划用于4万吨新能源产业铜基电磁线、高效环保耐冷媒铝基电磁线、年产8万吨新能源铜基材料、新能源汽车用电磁扁线产业化建设、补充流动资金五大项目。  4、修订公司内部制度,完善公司治理体系  制定有效的治理制度是保障企业顺利运营的重要举措,公司一直以来重视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与修订,并在日常工作中不断优化,以适应自身的发展与需求。报告期内,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各项工作管理,提升公司治理效率及水平,更好地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公司依据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规定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多项治理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  5、重视知识产权开发,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公司从“科技兴企”的深度认识出发,始终将技术创新、自主研发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开展行业内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研究,并推动成果转化与利用。多年来,公司积极申报国家知识产权,截止2023年12月底,公司累计拥有专利335项,其中发明专利115项,实用新型专利213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针对取得的专利发明成果,公司专门开发专利管理数据平台,对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发明专利、使用新型专利进行收集与审核,实现创新成果的吸收利用。在标准化工作方面,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修订,2023年公司共参与6项国家标准和1项团体标准的制修订,截至目前公司主导或参与编制的标准共77项,已发布67项,其中国家标准26项、行业标准36项、团体标准5项。公司坚持主导制定出相关的行业标准,争取在行业内占据技术制高点,提升企业在行业技术竞争中的话语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6、深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化质量建设,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增加汽车质量管理要求,增加质量管理深度,多家子公司获得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体系认证。同时,公司通过CNAS认证,确保研发实验室公正、专业、高效运行,为公司产品质量保驾护航。组织研发新一代智能工厂综合管理系统,提高智能化、网络化的高效管理水平。从采购、生产、质检等各个环节严抓严守,控制管理风险,提高产品品质,通过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构筑产品质量坚实壁垒。  7、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助推公司持续发展  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公司员工积极性,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公司于报告期内实施完成了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内在价值的认可,公司255名管理人员、核心骨干参与了本次计划的认购,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顺利实施,将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打造利益共同体,提高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目前,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举措。各地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机遇,通过加强战略规划、强化科技研发、推出优惠政策等举措,积极推动汽车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在需求推动下,全球各大汽车厂商也加快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全球汽车电动化的进程正在不断加快,相应带动电磁线产品市场需求结构进行调整,催生出新能源汽车用扁线的极大需求。电磁线下游行业产品升级及需求的多样化,也促使电磁线厂商加快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5G通讯、轨道交通、精密机械制造等领域产品布局。电磁线在新兴领域的应用将持续深化,市场占有率继续提升。  在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目标的引领下,国内电磁线行业面临风险与机遇同在、挑战与发展共存的局面。目前,我国电磁线行业呈现出区域化产业聚集特征,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和安徽三省,三个区域合计占全国电磁线产量比重约为七成。充分把握好国内国际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利用公司的市场规模优势、产业链齐全的配套优势,坚持创新驱动的转型升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立自强,电磁线生产企业的发展孕育出新的发展机遇、新的市场。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高度重视核心技术,树立在创新中求变革、求发展的意识,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进行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准确把握技术发展动态和趋势,集中力量研发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以提升公司的创新发展力和市场竞争力,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公司将继续深入研究行业趋势,深挖新能源和新材料市场机会,围绕市场需求,逐步完善产品供应链,大力开展超导领域、新材料领域的研发工作,加速公司产品结构向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转型,从而满足公司电磁线产品在新能源产业、轨道交通、电力设备等领域持续布局,抢占在新材料、新能源、5G通讯、军工、航天航空等新兴产业的市场份额。契合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紧抓以新能源、节能环保及智能制造等为特征的发展新模式所带来的机遇,有序的、高质量的进行产能扩张,以满足公司健康发展的长远目标。  (三)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将加大数字科技创新,精准把握产业发展趋势,持续提升经营质量,积极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两极拉伸”发展战略为指导,把握细分领域市场机会,通过深化和拓展业务布局,加大超导领域、新材料领域的技术研发,构建在行业激烈竞争中能持续产生长期价值的能力基石,增强能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能。  2024年重点工作计划如下:  1、坚定不移贯彻“两极拉伸”核心战略,聚力开发新兴领域布局  “聚焦传统主业,深挖新兴产业,筑牢发展根基”是力推“两极拉伸”核心战略的根基,2024年,公司将继续实施传统主业与新兴产业双轮并驾齐驱的模式。深挖新能源市场,加强新能源铜基扁线、铝基扁线市场客户开发力度,大幅增加产品销量。近年来,公司发展步伐已向新能源汽车用电磁线行业梯队坚定迈进,公司将持续围绕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端电磁线产品,积极布局新能源发展市场,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极,力争产品与服务通过更多新能源汽车厂家认证和信任,实现稳定供货,从而增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加强快消线市场特别是工业电机、轮毂电机及减速机等市场的开发力度,形成以拓速电机、台力电机、九洲、新伟为代表的客户群,冲破行业价格竞争、价格敏感困境,增加快消线市场销量。  随着国家在超导材料、产业升级及各项超导应用方面多个政策性文件的出台以及配套政策的推行实施,使得超导行业的发展也迎来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2024年,公司将通过产、学、研共同合作的研发方式,大力开展超导领域及新材料端的研发工作,加速超导电磁线量产步伐,同时进一步畅通研发与应用通道,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速公司产品和技术更新迭代,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立足基建项目成果,加快产能释放速度  基于基建项目落地竣工,公司产能布局及现有产能项目已逐步投产,主要生产基地已陆续进行原料、设备、人员的搬迁工作,公司将站在新工厂的更高生产起点上,扩大产能规模,增购生产设备,增加设备储量,完善软件系统及硬件设施,为产能进一步扩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确保产能如期逐步释放与平稳提升。同时做好产品质量控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做好环境治理工作、丰富产品种类,拓宽产品应用市场,调整公司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抢占在新材料、新能源、工业电机等产业领域的市场份额,争取行业发展新赛道。  3、增强资本市场开发力度,助力公司业务再上新台阶  2024年,公司努力实现资本市场再融资项目,计划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资不超过112,622.00万元,用于重要项目投资金额。启动资本市场再融资工作,开展新项目的建设工作,将进一步扩大公司产能,加速公司对业务领域的全方位布局,为公司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4、强化依法合规意识,提升规范运作水平  秉持“遵纪守法,合规经营”理念贯穿公司所有业务活动,深入推进提高公司各项质量专项工作,确保公司在财务、税务、人力资源、安全生产、市场营销等方面严格遵纪守法,督促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监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加强管理信息披露工作,依法合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同时,做好内控管理,加强与合作伙伴及供应商的合规管理,降低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5、增加创新投入,强化生产信息化管理,保障优质产品稳定供给  2024年,公司将加大对技术创新和新材料研发的投入,开展联合研发项目,持续推动研发技术输出与成果转化,同时借助智能新工厂信息系统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力,通过对生产经营流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应用,促进生产,供应、仓储、销售的数据合成,实现公司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标,促进产品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以及客户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协同,从而带来公司内部产业链体系中制造环节优势的持续累积。  6、悉心培育人才幼苗,保障队伍建设工作  人才是创新的根本,更是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2024年,公司将继续做好“优才培养计划工作”,组织更多形式的专业技能培训,为企业员工提供多样学习平台与渠道,着力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畅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挖掘优秀员工种子,培育企业人才幼苗。同时做好销售团队技术性销售能力的培养,提升销售人员整体业务能力与工作水平,形成良好的团队文化学习氛围,在学习交流中,紧密团队联系与协作,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公司也将持续优化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创新创造活力,建立企业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随着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及世界范围内经济形势的波动,加剧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相关行业市场景气度的波动,极大影响着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发展机遇。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跟进产业政策变化调整步伐,统筹推进生产经营管理,优化业务结构、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品链,加快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力度,拓宽产品销售领域,创新盈利模式、挖掘发展新机遇。  2、原材料相关风险。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是铜、铝及绝缘漆等有色金属和化工产品,在原材料上面的投入占比较大,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及波动对生产成本会带来较大的压力和风险。公司通过实时跟踪和分析原材料价格走势,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做好铜价、铝价对应工作,集中采购,合理规避风险,增加库存周转管理,有效地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3、低价竞争风险: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剧线缆行业的市场竞争,对行业资源整合和开拓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内电磁线行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趋成熟,行业内部生产企业较多,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价格战不断升级,严重影响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行业发展步履艰难。公司将继续实施以客户、服务为导向的经营策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深入细化的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保证公司稳定、有序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4、资金风险。电磁线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由于经济发展趋缓,导致下游客户资金紧张,同时部分子公司因产品付款周期长等原因期末逾期账款数额较大,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与风险,会给公司带来应收账款的风险。公司成立了风险控制管理委员会,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对客户的动态跟踪和风险监控,有效防范和尽可能降低公司资金风险。  5、环保政策风险。我国在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中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势必对于节能降耗的要求日趋严格。随着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对生产型企业的环保要求也将逐渐提升,从而可能进一步加剧行业内的竞争,增加公司的环保成本。公司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并不断改善、升级生产工艺和设备,进一步提升废弃物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降低生产经营对环境的影响。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作为传统制造业中从事电磁线生产、销售的企业,拥有长达三十多年的行业发展历史,现已成为国内电磁线生产制造的龙头企业。公司目前拥有长三角(铜陵、常州、常熟、上海)、珠三角(广东佛山/东莞)和环渤海(天津)三大生产基地,公司主营特种电磁线、特种导体以及模具制造和维修等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公司主要产品有铜基电磁线、铝基电磁线、扁平电磁线、特种导体线材等,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光伏逆变器、家用电器、工业电机、通讯设备及电子产品等领域,公司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欧洲、南美、东南亚、中东、日本等全球市场。  公司投资的上海...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作为传统制造业中从事电磁线生产、销售的企业,拥有长达三十多年的行业发展历史,现已成为国内电磁线生产制造的龙头企业。公司目前拥有长三角(铜陵、常州、常熟、上海)、珠三角(广东佛山/东莞)和环渤海(天津)三大生产基地,公司主营特种电磁线、特种导体以及模具制造和维修等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公司主要产品有铜基电磁线、铝基电磁线、扁平电磁线、特种导体线材等,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光伏逆变器、家用电器、工业电机、通讯设备及电子产品等领域,公司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欧洲、南美、东南亚、中东、日本等全球市场。  公司投资的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超导”)产品主要应用于超导电缆、超导限流器、调相机、储能等、高场磁体等领域,目前,上海超导的终端用户有电网、中国科学院、国内外各大院校和研究机构,及紧凑型核聚变初创公司等。  2、行业情况  我国电磁线行业成长迅速,已成为世界电磁线生产、销售、使用第一大国和出口基地。随着国内经济企稳复苏,新能源汽车、电力工业、电子信息等行业的高速发展,电磁线行业规模迅速扩大,国内具备规模优势和资金实力的电磁线生产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开拓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电磁线产品更趋于多样化、专业化,产品科技含量也日益提升,市场需求逐步稳定增长。  3、经营模式  公司定期召开年度销售会议,根据自身生产的实际情况,结合市场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制定下年度的销售目标和生产计划。同时每月对上月实际生产和销售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根据公司实时的产能和订单,结合市场的波动变化,对销售、生产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  (1)采购模式  公司成立了集中采购中心,根据严格的供应链管理制度、原材料采购采取比质比价的采购原则,建立了一套质量有保障、时效有保证、产需可满足、成本可控制的完整程序。由采购中心以需求部门所列明的要求为基本标杆筛选出合适的供应商,再由总部牵头进行集中采购,然后由各子公司分别与供应商签订合同。针对大宗商品采购,组织年度采购会,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采购成本,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各子公司间采购信息共享,增进沟通交流,减少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与长期合作的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保障后备补给,稳定生产。  (2)生产模式  公司产品以市场为导向,并与市场需求变化相适应,以“以销定产”的方式进行订单生产,充分考虑产品周期、库存周转率、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并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一方面,公司生产部门按照销售计划、销售预测情况和库存(合理库存)及客户订单,制定并执行生产计划。另一方面,针对顾客的个性化、定制的需要,按照客户的订单和要求,下达生产命令,实行按单生产。公司根据客户对产品的技术要求、使用环境,对电磁线进行特定化设计和生产,生产过程均有严格的检控程序,提供可以满足客户不同技术标准的产品。  (3)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一方面,以订单模式覆盖大客户需求,批量生产,实现对终端客户进行直接销售的主渠道,另一方面,公司利用精达电商平台,为中小客户提供小批量、多频率的需求进行补充销售,抓住发展机遇,利用电商行业的发展态势,实现销售资源的充分发挥,同时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能够及时、全面的处理客户的产品反馈及需求。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效益为目标,坚持“聚焦传统主业,深挖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发展策略,重点聚焦新能源领域,紧抓机遇,抢占市场份额。  在传统领域,面对电磁线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传统电磁线行业加快淘汰质量低劣、不具有规模效应以及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行业竞争尤为激烈。公司凭借其覆盖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生产基地布局优势,继续巩固和优化传统主业,深耕铜陵、天津、广东,常州传统核心区域市场,同时不断辐射周边市场,夯实发展根基,凭借其经营规模、综合实力及品牌影响力,化解传统领域发展压力,努力保持行业龙头优势。  在新兴领域,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及电气化水平逐渐提高的发展趋势下,公司勇抓新能源发展机遇,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深挖新能源汽车领域,做好渠道深耕、拓展薄弱市场,打造新的增长极,实现企业竞争市场的升级转换。2023年上半年,公司扁线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销量突破了12,000吨,其中新能源汽车用扁线超过8,000吨,同比增长超67%。  报告期内全公司产品生产和销售总量分别为150,056吨和150,351吨,同比增加4.22%、1.78%。其中:特种电磁线产品产量117,031吨、销量116,881吨,分别比去年增加7.74%、4.64%。2023年上半年公司完成销售收入86.53亿元,利润总额2.74亿元。  2023年1-6月公司重点工作如下:  1、聚焦传统主业,深挖新兴产业,打造新的增长极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推进“两极拉伸”发展战略,实现传统主业和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抓住新机遇,积极开拓新兴市场,突出主业,开拓新业,扎根实体,强化内生动力。  公司通过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用电磁线产品的市场布局和市场拓展,持续扩大对扁平电磁线市场的开发力度,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用电磁线行业领先地位,公司整合技术、生产、营销等资源,充分发挥各方协同效应,大力发展高端电磁线产品,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发展,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极,争取更多产品通过新能源汽车厂家认证和获取更多批量订单,从而增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为机电产品升级提供优质材料。  2、积极借力资本市场,助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资本市场的规范要求,持续推进公司资本合规运行及管理工作,在稳健经营、规范运作的基础上,兼顾公司长期发展需要和市场状况,增强开展资本新项目力度,依法合规推进公司公开发行可转债项目及恒丰特导北交所上市工作。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恒丰特导已完成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的材料申报工作,北京证券交易所已正式受理控股子公司恒丰特导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申请,后续相关事项将有序推进。  同时,公司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公司员工积极性,留住人才、激励人才,推进公司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的落实进程。在充分保障股东利益的前提下,公司核心员工及技术骨干人员参与了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实现公司与员工利益共享,增强公司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增添动力。  3、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升员工自主创新意识  公司全面开展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通过对员工的培训以及内部政策的推行,激发员工创新精神,鼓励员工技术创新,同时公司建立、完善了专利管理数据平台,对各子公司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进行收集与审核,及时、准确的汇总了公司的专利证书的信息。报告期内,公司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10项,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13项,累计拥有专利320项(其中发明专利104项)。  4、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产业技术革新  随着电磁线产品创新发展逐步运用到新能源汽车、风电、核电、光伏等先进制造领域的发展态势,公司新设立了电磁线研究院,吸纳优秀科研人才,开展实验分析工作,加快技改步伐、推进新品开发,全方位提高产品升级转化。  报告期内,公司高分子实验室已完成高电压平台用绝缘材料的开发工作;漆包扁线专用铜杆自制替代工作,也已顺利实现了挤压工艺的生产和应用,相应产品已投入生产,同时公司还加强了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其中包括“新型绝缘材料联合开发”、“定制化镀银扁线吹干装置”等产学研发项目。  2023年5月,公司继获得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之后,成功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获批设立,是对公司在技术创新、科研管理、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充分肯定,也为推动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5、依托三大事业部,夯实产品市场战略布局优势  公司通过主要子公司生产经营业务,高效划分内部生产经营板块。依托以铜陵精达、广东精达、天津精达为主体的铜基电磁线事业部,以铜陵精迅、广东精迅为主体的铝基电磁线事业部以及以顶科公司、常州恒丰为主体的特种导体事业部,充分发挥各产业基地的生产技术和本土经营优势,通过事业部内的资源共享以及公司各板块的整合,实现了对安徽、江苏、广东、天津本土核心区域市场及周边市场的高覆盖,也进一步巩固了公司产品市场战略布局优势。  三、风险因素  1、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波动风险: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为频繁、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较大挑战与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紧跟宏观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调整步伐,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加快业务结构转型升级、重点开发高端产品领域,提升产品竞争市场,加大技术研发创新投入和营销创新力度,拓宽产品销售领域,挖掘发展新机遇,从内到外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  2、行业发展竞争风险:电磁线行业作为发展较为成熟的行业,行业内部生产企业较多,内部竞争激烈。随着市场的发展,质量低劣、不具有规模效应以及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逐渐被行业淘汰。公司通过巩固自身的行业龙头地位,利用规模生产实现降本增利,另一方面积极开拓高端电磁线蓝海市场及新能源市场,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随着市场需求及时优化产品结构、转化升级企业竞争力。  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是铜、铝及绝缘漆等有色金属和化工产品,原材料的价格的波动对生产成本会带来较大的压力和风险,进而对产品盈利能力造成影响。公司将实时研判原材料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强与稳定供应商的战略合作,通过实时跟踪和分析原材料价格走势,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有效地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给公司生产运营带来的风险。  4、节能环保风险。在日益突出的资源和环境矛盾的背景下,我国对企业实现绿色环保发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在企业内部环境中,强调产品质量、生产环节等生产经营过程的对企业规范性、环保性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司通过升级生产设备、优化改造厂房实现达标排放,致力于打造国家级绿色工厂,勇做环保示范企业。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行业规模优势  公司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特种电磁线制造企业,产品系列多,品种规格全,应用领域广泛,覆盖面广,可满足不同行业客户采购需求,公司以铜陵总部为核心,先后在广东、天津和江苏等地建有生产基地,形成了产品覆盖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区域市场,公司在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等战略利好的支持下,依托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的产业发展基础形成了良好的规模经济效应。  2、品牌竞争与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30多年以来坚持以质量铸品牌,以品牌树形象,通过高质量、有诚信与好服务,取得了客户的认可,建立了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取得品牌竞争优势。公司作为中国民营制造业500强、安徽省民营企业制造业营收百强企业、“中国线缆行业最具竞争力企业十强”、“‘十四五’首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企业”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精达牌系列电磁线也被认定为“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市级重点保护商标。公司凭借行业内良好口碑和企业形象收获了大批稳定的客户群,与行业内众多优质客户如通用汽车、联合电子、方正电机、LG、日本电装等达成了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品牌和客户资源已成为公司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产品质量及技术研发创新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在产品生产制造及质量服务上精益求精,不断改进、创新、优化升级。公司产品不仅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先后通过了ISO、IATF、UL等国外系列认证。公司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特种电磁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2个研发平台和3个CNAS实验室,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研发实力雄厚、技术创新能力强。同时公司加强产学研一体化,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交流,进行核心技术的交流与切磋,积极开展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发,加速研究成果转化,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打造企业技术的护城河。  公司作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截止2023年上半年,共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10项,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13项,累计拥有专利320项(其中发明专利104项)。公司通过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持续激发员工创新精神和创新积极性,大力支持技术开发与运用,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工作,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4、智能制造与工业信息化优势  公司设立的数据运营中心,自主研发的精达智能工厂新系统实现了智能化、一体化、数字化运行,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将公司最核心的生产管理需求与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打造以生产计划为核心的全程一体化管理体系,打破各部门、各环节、各系统之间沟通和协作的壁垒,确保了数据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准确性、时效性和有效性,同时新系统采取总数据多端并联运行,网页端、MES应用客户端、移动平板APP,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景进行了功能划分和部署,合理配置内部资源,让公司管理层人员与业务人员可随时随地处理业务,加强了公司内部的紧密协作,在降本增效的同时,促进了公司良好运营。  5、公司管理与治理优势  公司作为专注于电磁线行业发展的资深企业,拥有30余年的经营管理历史和稳定的技术骨干,公司管理团队持续稳定,深耕行业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生产运营及管理经验,对公司的产业布局、发展规划、研发路线等方面有着深刻的理解,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作用。  在公司治理层面,不断优化组织架构,完善公司治理。公司对内部管理组织架构进行了优化整合,组建了经营管理委员会,并设定铜基、铝基以及特导三大事业部,进一步提升企业运营管理的效率。  6、人才培养与发展优势  公司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积极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公司“优才培养计划”在为员工发展与培育提供广阔平台与丰富的学习培训机会同时,通过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自我发展与自我提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员工积极主动成才。 收起▲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奋斗的一年,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公司迎难而上,面对风险积极应对,面对机遇主动出击。传统领域方面,在全球经济步入后疫情的大环境下,公司为实现战略目标,奠定发展基础,全面加快募投项目基础建设工作,坚定不移地深化管理创新工作。虽然存在上游大宗商品、原材料的涨价和下游部分行业疲软等诸多挑战,但公司管理层科学决策,持续调整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坚持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重点开拓新客户、新市场,并系统开展了提产降本增效工作,为公司下一阶段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新兴领域方面,公司克服困难,继续深挖新能源汽车领域,积极开拓新兴产业领域的市场,加大新...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奋斗的一年,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公司迎难而上,面对风险积极应对,面对机遇主动出击。传统领域方面,在全球经济步入后疫情的大环境下,公司为实现战略目标,奠定发展基础,全面加快募投项目基础建设工作,坚定不移地深化管理创新工作。虽然存在上游大宗商品、原材料的涨价和下游部分行业疲软等诸多挑战,但公司管理层科学决策,持续调整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坚持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重点开拓新客户、新市场,并系统开展了提产降本增效工作,为公司下一阶段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新兴领域方面,公司克服困难,继续深挖新能源汽车领域,积极开拓新兴产业领域的市场,加大新材料端的研发,实现公司竞争市场的升级转换。在高温超导带材方面,公司投资的上海超导股份有限公司,随着下游应用核聚变、电力输运、强磁场应用等需求的加速,公司围绕成为全球高温超导行业的领先者的经营目标,积极推进扩产、扩建工作。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电磁线是工业电机、汽车、电力设备、微特电机、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电磁绕组的基础和关键材料。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确立后,电磁线行业呈现新的动力。一方面,是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所带来的投资新升级需求,以及“一带一路”提供的广阔的国内外市场空间;另一方面,随着“双碳”目标及“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战略利好的推动,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化是整个制造业的发展方向,相关的技术将不断应用于汽车工业、清洁能源、特种电机、电动工具等电磁线的下游应用领域,节能高效电机、新能源汽车及风电太阳能等领域的加速发展和建设,都将为电磁线的产业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1、公司主要业务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公司作为传统制造业中从事电线电缆业务的企业,主营特种电磁线、特种导体以及模具制造和维修等生产、研发和销售业务,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力、电机、光伏、电子、通讯、电网、交通、航空航天及家电等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分为三大系列:一是铜基电磁线系列,二是铝基电磁线系列,三是特种导体系列。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电磁线业务领域,具有长达三十多年的行业历史并发展壮大成为国内电磁线生产制造龙头企业,生产销售总量稳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2、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通过对市场进行分析,结合公司自身生产情况,召开年度销售会议,制定销售目标和生产计划。结合公司产能和订单情况,动态结合市场变化,根据市场波动的实际情况,对原计划进行调整与完善,以满足实际市场需求。  3、采购模式  公司建立和实施了一套严密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专门成立集中采购中心,由采购中心以需求部门所列明的要求为基本标杆筛选出合适的供应商,再由总部牵头进行集中采购。采购中心对原材料采购采取比质比价的采购原则,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质量有保障、时效有保证、产需可满足、成本可控制的完整程序。  4、生产模式  公司对订单生产与以销定产相结合的生产组织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充分考虑了产品周期、库存周转率、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通过“以销定产”与“按单生产”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订单批量制造和柔性生产管理,有效降低了产品库存风险和经营成本。  5、销售模式  公司坚持品牌销售、大客户销售和传统营销相结合的模式和理念,线上线下相结合,重点项目带动整体发展,维护老客户同时培育新客户。一方面,对终端客户进行直接销售,以订单模式覆盖大客户需求,批量生产,实现销售主渠道。另一方面,公司利用精达电商平台,为中小客户提供小批量、多频率的零星服务,有效利用电商行业的新兴发展态势,抓住发展机遇,创新经营销售渠道,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渠道以丰富销售路径,扩大销售范围,实现销售资源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作为稳居国际前列的特种电磁线制造商和国内龙头企业,在经营管理、质量和技术创新、品牌竞争、智能制造、战略布局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1、产品质量与研发创新优势  公司秉承“科技创新”方针,积极参与制定有关电磁电线行业标准,努力提高技术水平、自主研发能力、并开发了安徽省、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领域,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公司目前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12个研发平台和3个国家级CNAS实验室,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技术力量雄厚,技术创新能力强。同时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全面合作交流,进行核心技术的国内外交流与切磋,将公司技术研发水平提高至新的高度,使公司产品投入产出率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公司依托技术中心平台,积极开展研发创新工作,成立高分子实验室,独立进行相关绝缘材料的研发。企业技术创新优势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掌握提升生产配套技术的实力得到进一步凸显。  2、品牌与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经过30多年的沉淀与积累,通过高质量、有诚信与好服务打造出卓越的品牌力,树立良好口碑,成功打响企业品牌,在市场中取得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也得到了客户的充分认可和信任,取得品牌竞争优势。公司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特种电磁线制造企业,处于全球同行业领先地位,是中国民营制造业500强、安徽省民营企业制造业营收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国线缆行业最具竞争力企业十强”及“‘十四五’首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企业全球线缆行业最具竞争力企业20强”,荣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全国质量标杆企业”、“安徽省智能工厂”等称号。精达牌系列电磁线被认定为“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同时,公司还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与行业内众多优质客户如通用汽车、BYD、联合电子、方正电机、LG、京泉华、海光电子、日本电装、三菱重工、松下及北美知名新能源车企等达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品牌与客户资源优势已成为公司重要无形资产之一。  3、智能制造优势  公司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公司设立大数据中心部门,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实现公司全面数字化和科技化。从管理能力、生产质量与技术、销售、物流、风险控制等全方面推进,通过对数据的实时采集实现从订单到客户验收的全流程跟踪,提高效率的同时做好问题预防与风险控制。数据运营中心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加快完善各类信息系统集成,通过自主研发网络信息平台,提升公司数字化运营,同时做好大数据价值的挖掘,通过数据智能分析与挖掘建立经营现状全面诊断、内部标杆分析、战略目标实时监控的管理模型,全新设计开发新精达智能工厂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以生产计划为核心,实现企业运营全过程数字化,帮助企业快速反应、紧密协作、良好运营,助力精达新型智能工厂建设,打造智能精达,推动行业经济转型升级。  4、战略布局优势  实施新基建,推进“两极拉伸”发展战略落地实施,积极开拓新兴领域。公司在聚焦传统主业的同时,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主动实施两极拉伸战略,大力推进基建项目,2022年公司三大基建项目持续推进,加大产能的提升,为加快提升增量的步伐,进一步抢占和扩大市场份额,稳固行业龙头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调整公司产品结构的同时开发新产品,抢占在新材料、新能源、5G通讯、军工、航天航空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市场份额,争取行业发展新赛道。在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的支持下,利用自身积累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生产销售市场布局,打通面向新能源汽车、光伏、风力、核能发电等新兴领域的市场道路。  5、公司管理与治理优势  在公司管理层面,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行业的龙头和标杆企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核心管理团队和技术骨干稳定,深耕行业多年,具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和技术开发研究经验,在精细化管理上持续加强和不断完善“成本控制、经营管理、产品质量”等工作,对外吸收和借鉴国际同行的先进管理经验,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  在公司治理层面,不断优化组织架构,完善公司治理。公司对集团管理内部组织架构进行了优化整合,成立经营管理委员会,并设定铜基、铝基以及特导三大事业部,整合各自板块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响应,一方面继续夯实公司传统主业,另一方面,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光伏、风力、核能发电等领域,为公司的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保驾护航。  6、人才培养与发展优势  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为了鼓励员工立足岗位成才,全面提升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与企业共同成长,公司发布了“优才培养计划”,对入选“优才”计划的员工,均一对一制定了针对性、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在员工职业技能等级培训方面,有超过280多名员工通过培训考核并取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鼓励支持员工积极主动成才,公司形成了一支专业、务实、严谨、高效的管理团队,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将为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及生命力。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全公司产品生产和销售总量分别为292,227吨和293,880吨,分别完成预算目标91.49%、92.01%。其中:特种电磁线产品产量216,204吨、销量217,530吨,分别比去年减少11.87%、10.64%。  2022年,公司坚持“传统主业+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发展策略,把握“两极拉伸”战略契机,紧随行业发展态势,勇抓新机遇,积极推进智能制造,主动调整升级公司产品结构,开发产品种类。坚持创新驱动的战略方针,适时抓住行业发展机遇,提前做好业务布局,多措并举不断推进研发、生产、销售等工作。  2022年公司重点工作如下:  1、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  公司从“科技强国”的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使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公司积极开展并高度重视相关工作,开发了专利管理数据平台,对各子公司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进行收集与审核,及时提醒各公司上传授权专利证书等信息。截止2022年12月底,公司累计拥有专利305项,其中发明专利94项,实用新型专利204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在标准化工作方面,积极推动或参与行业标准的建立,坚持主导制定出相关的行业标准,争取在行业内占据技术制高点,提升企业在行业技术竞争中的话语权。2022年公司参与2项国家标准和2项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公司主导或参与编制的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共21项,已发布的标准共15项,其中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6项、团体标准3项。公司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激发员工创新精神和创新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依托国家级技术中心的研发平台,积极开展研发创新工作  公司是绕组线行业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参与了电线电缆行业“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公司研究团队不断完善实验仪器的配备,用以开展前沿的实验分析工作,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技术支持。同时,公司依托技术中心平台,积极开展研发创新工作,成立电磁线研究院及高分子材料实验室,进行相关绝缘材料的研发,积极与高等院校进行新型合金导体材料的联合开发,已小批量供应适用于800V高压平台架构、大功率充电技术发展路径的高PDIV耐电晕扁平电磁线。另外还组织多家公司共同研发扁平电磁线专用特种金属杆材,解决后续产能提升、原材料进口供应等问题,为国产替代进口攻克技术关口。  3、实施新基建,把握“两极拉伸”战略契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面对行业新趋势,市场新挑战,公司积极实施“两极拉伸”发展战略,调整产品结构,一端向高精尖端产品发展,另一端向公司涉及较少和未涉及的领域覆盖,推动传统主业的提质增效和新业务的创新研发,努力提升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在国家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大背景下,积极把握电磁线行业发展的历史新机遇,把握新能源汽车突破性发展带动扁线需求骤增的契机,公司重点加强对扁平电磁线市场的开发力度,提升市场占有率,夯实品牌领先优势。报告期内,公司扁线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销量突破了19,500吨,较上年同期增长85.71%,其中新能源汽车用扁线约12,000吨,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00%。全年公司克服经济下行带来的各种压力,在“两极拉伸”发展战略的支持下,公司协调各方资源,抓紧稳步推进项目建设,为公司发展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  同时积极推动三大基建项目落地实施,常州恒丰新项目已于2022年8月份竣工,铜陵精迅新项目与精达新技术项目也于2022年底陆续完工,后续将持续推进项目验收及工厂搬迁等工作,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生产能力,加快提升增量步伐,进一步扩大市场参与份额,为巩固行业龙头地位打下坚实基础。  4、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借助资本市场积极开展相关证券发行事务,截止目前,股份公司已完成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项,募集资金2.97亿元,全部用于公司补充流动资金,为公司发展提供资金动力;公司控股子公司恒丰特导完成定向增发工作,募集资金1.008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恒丰特导日常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2022年下半年,公司已启动恒丰特导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的相关事项,后续工作将持续推进,通过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5、设立三大事业部,优化管理团队年龄结构,实现人才队伍新老交替  报告期内,公司对内部组织架构进行了优化整合,重新划分生产经营板块,创新设立了铜基、铝基以及特种导体三大事业部,促进公司整合各板块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响应。三大事业部实现对安徽、江苏、广东和天津生产基地的全覆盖,进一步巩固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国内市场战略布局优势。目前,公司正在不断优化三大事业部的组织构架,继续完善运行机制。  同时,注重优化升级公司管理团队,启用高素质青年人才,提拔重用优秀年轻干部,为公司培养新一代可靠接班人。公司积极推进“春蕾计划”,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为青年员工创造发展机会,提供发展领域,充分发挥青年人才在引领和助力公司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6、实现公司数字化、信息化运营,助力建设新型智慧工厂  数据运营中心围绕公司创新发展战略,加快完善各类信息系统集成,通过自主研发信息网络开发平台,提升公司数字化运营,对掌上精达办公系统、设备管理、财务共享等系统进行了多项功能扩展和升级,满足公司一体化办公需求和办公效率提升,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高效管理。注重项目开发、升级的同时,加强信息安全的建设,完成了精达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级评定,提升数据保护和管理能力。同时做好数据价值的挖掘,通过数据智能分析与挖掘,建立经营现状全面诊断、内部标杆分析、战略目标实时监控的管理模式。全新设计开发新精达智能工厂信息管理系统,以生产计划为核心,实现企业运营全过程数字化,帮助企业快速反应、紧密协作、良好运营,主张信息交流共享,杜绝信息孤岛,助力精达新型智慧工厂建设。  7、实施党建入章,加强党组织对公司治理的领导  为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等相关文件要求,深刻领悟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内涵,领导企业深入学习党建精神,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决定对《公司章程》中部分条款进行修改,增设“公司党组织”专章,以丰富章程内容,增强党建色彩,强化党对企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地位,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多措并举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与水平,是顺应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发展主题的必然要求。在国家号召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电磁线下游应用市场加快转型升级,电磁线产品的市场需求结构相应处于调整阶段:一方面,新兴领域的不断发展,其对电磁线功能和品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催生出对新电磁线品种的需求;另一方面,部分传统需求领域增速放缓,相应影响了电磁线产品的需求结构。随着电磁线下游行业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以及下游行业的产品升级、技术更新,将带来电磁线行业新的产品需求,同时绝缘材料的改进和新产品的开发、产品类型的增加,将会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市场和资源将进一步向具有质量品牌影响力、创新引领能力和成本竞争能力强的优势企业集中,良好的市场激励也促使优势企业不断提升运行效率,促进行业结构的优化和产能的集中。  在“两个大局”背景下,挑战与机遇并存。目前,我国电磁线行业已经形成了区域化产业聚集特征,浙江、广东和安徽三省产量分列全国前三位,三个区域合计占全国电磁线产量七成。充分把握好国内国际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利用好我们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产业链相对齐全的配套优势,坚持创新驱动的转型升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立自强,电磁线生产企业的发展可孕育出新的发展机遇、新的市场。公司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活力,推进制造业加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队伍,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始终秉持着“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生产服务理念,坚持“聚焦传统主业,深挖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紧抓时代发展新机遇,积极推进智能制造,顺应特种电磁线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的趋势,推动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升级,致力于研究开发新产品,满足电磁线产品在新能源产业、轨道交通、电力设备等领域持续扩大的市场需求,抢占在新材料、新能源、5G通讯、军工、航天航空等新兴产业的市场份额。  在新兴产业领域,公司将加大力度研发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高端产品,保证技术领先地位的同时继续扩大新能源汽车、光伏、风力、核能发电等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契合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紧抓以新能源、节能环保及智能制造等为特征的发展新模式所带来的机遇,有序的、高质量的进行产能扩张,以满足公司健康发展的长远目标。在新能源板块,公司通过多年沉淀,积累了良好的技术、人才与市场基础,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公司同步加大了新能源车用扁平电磁线产线的投资,重点开发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客户,定向设计和开发了超过100种规格的新型扁线产品,能更好地满足新能源车领域技术升级的需求,积极有效加快公司的发展步伐。在新材料方面,进一步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加速研究成果转化,加大对银铜合金、镉铜合金、锡铜合金等高端合金线材和铜基合金杆材产业化,进一步扩大在航空航天、5G高频数据线、微波射频缆线、医疗器械用超细微线等领域的市场份额。在高温超导带材方面,随着下游应用核聚变、电力输运、强磁场应用等需求的加速,以成为全球高温超导行业的领先者为目标的上海超导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扩产、扩建工作。  (三)经营计划  2023年,公司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和创新发展,不断优化和调整产品结构,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坚持以发展战略为指导,在稳定效益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及整体竞争力。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及市场变化,有效分析竞争环境抓住细分领域市场机会促进销售,实现企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2023年重点工作计划如下:  1、优化组织架构,完善公司制度建设和强化董事会决策机制  2023年,公司经营管理层将继续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认真组织召开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同时,不断提升治理效率,完善公司组织架构和内部控制制度,提升规范运作水平。落实各项考核管理机制,确保公司各项经营指标的达成,推进公司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强化董事会管理职能,确保董事会议案会前论证充分,提高会议决策效率。同时,进一步发挥独立董事的独立作用,确保其依法积极履行职责,主动了解已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重大事项及进展情况,全面把握公司运作情况,评估可能对公司产生的影响,适时给予专业且可行的建议或意见。  2、持续推进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提升依法合规运作水平  公司将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和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有关要求,加强信息披露工作。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充分披露投资者做出价值判断和投资者决策所必需的信息,增强信息披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规范自愿性信息披露,保持信息披露的持续性与一致性,强化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同时,持续深入开展公司治理活动,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体系,促进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形成规范、科学、合法的经营决策机制,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强化规范运作。  3、聚焦传统主业,深挖新兴产业,筑牢发展根基  2023年,公司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两极拉伸”发展战略,实现传统主业和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抓住新机遇,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随着公司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用电磁线产品的市场布局和市场拓展,持续扩大对扁平电磁线市场的开发力度,提升市场占有率,公司已跻身新能源汽车用电磁线行业梯队,公司将持续围绕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端电磁线产品,加大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力度,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发展,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极,争取更多产品通过新能源汽车厂家认证和获取更多批量订单,从而增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为机电产品升级提供优质材料,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做好服务支撑。  4、加快落实新基建,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2023年,公司将加快完成新基建,做好项目验收和工厂搬迁工作,确保产能平稳提升,同时做好产品质量控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做好环境治理工作,使企业产能规模提升到全新高度,巩固行业龙头地位。稳定企业战略布局优势,调整公司产品结构的同时开发新产品,抢占在新材料、新能源、5G通讯、军工、航天航空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市场份额,争取行业发展新赛道。协调各方资源,抓紧稳步推进项目建设,为公司发展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  5、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生产发展质量  坚持创新是行业发展的第一动力,2023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对技术创新、研究开发的投入,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加大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发,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为企业增效添加新动力。在现有的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化手段,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提高智能化、网络化的高效管理水平,严抓采购、生产、质检等各个环节,控制管理风险,确保产品品质,以创新带动产品生产,以科技保证产品质量。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赋能公司整体运营管理能力提升。  6、积极借力资本市场,为公司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2023年,公司将根据资本市场的规范要求,持续推进公司资本合规运行及管理工作,增强开展资本新项目力度,依法合规推进恒丰特导公司北交所上市以及聚芯智造新三板挂牌后续工作进程,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提升公司实力。同时积极推动员工持股计划落地实施,通过实行双业绩考评,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企业与员工利益共享,增强公司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实现发展壮大增添后劲。  7、深入推进人才强企战略  人才是创新的根本,公司将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做好“优才培养计划”工作,优化体制机制,积极培养和引进行业人才,畅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形成人才培养激励的长效机制;持续优化完善激励机制,特别是对职业经理人队伍、技术研发队伍、市场销售队伍的核心成员构建多元化薪酬绩效管理体系,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建立企业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及市场波动风险。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加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市场需求减弱,商务往来及货物运输困难,国内宏观经济发展和消费需求出现放缓趋势,如上述不利因素进一步持续,将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较大困难。为此,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统筹推进生产经营管理,优化业务结构、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品链,加快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力度,拓宽产品销售领域,创新盈利模式、挖掘发展新机遇。  2、生产要素价格波动风险。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是铜、铝及绝缘漆等有色金属和化工产品,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及波动对生产成本会带来较大的压力和风险,进而对产品盈利能力造成影响。为此公司将实时研判原材料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深入加强与客户、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公司通过实时跟踪和分析原材料价格走势,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做好铜价、铝价对应工作,集中采购,合理规避风险,增加库存周转管理,有效地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3、资金风险。电磁线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由于经济发展趋缓,导致下游客户资金紧张,同时部分子公司因产品付款周期长等原因期末逾期账款数额较大,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与风险,会给公司带来应收账款的风险。公司成立了风险控制管理委员会,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对客户的动态跟踪和风险监控,有效防范和尽可能降低公司资金风险。  4、环保风险。面对日益突出的资源和环境矛盾,我国对环保整治力度加大,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生产过程中,若环保措施不力,将会污染环境,影响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公司通过集中供漆、设备改造升级和加大环保的投入,确保达标排放,打造绿色工厂。  5、行业竞争风险:我国电磁线行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年产量已近二百万吨,行业内部生产企业较多,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生产,导致中低端电磁线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行业内部竞争激烈,发展空间较小。若不能随着市场需求及时优化产品结构、实现原有产品的改造升级,公司将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风险。公司通过发挥自己的龙头地位,利用规模生产实现降本增利,另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开拓高端电磁线蓝海市场,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收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