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考场规则公布!若干高考冷知识,90%的人都不知道,从高考试题情境来源和设计找解题思路!建议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简述结构化设计的要点 2023高考考场规则公布!若干高考冷知识,90%的人都不知道,从高考试题情境来源和设计找解题思路!建议收藏!

2023高考考场规则公布!若干高考冷知识,90%的人都不知道,从高考试题情境来源和设计找解题思路!建议收藏!

2023-06-02 09: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距离2023年高考真是越来越近,

在高考即将到来之际,

全体高三除了在知识层面上回归课本、

进行考点回扣、考前静悟,

也需要提前知晓,

考场规则等重要信息!

2023年高考重要考试节点

01

考试前一天

提前踩点,熟悉考点、考场,计算好从家里到考点的大致时间。

02

考前30分钟

考生需提前到达考点,按秩序在考前30分钟排队进入考场。考生凭准考证、有效身份证进入考场,并接受监考员的核对,同时将携带的违禁物品放在考场门口的桌子上。

考生入场坐定后将自己的准考证放在课桌的左上角,并检查是否不慎带入了手机、具有发送或接收信息功能设备及资料等违禁物品,如有,请举手报告监考员并上交。同时,考生须仔细检查自己的课桌内外及座位周围有无未清理干净的东西,如有,请报告监考员。

03

考前15分钟

监考员给考生分发答题纸和草稿纸。考生核对答题纸上的条形码姓名、准考证号与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一致,并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接到监考员的指令后,考生在答题纸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仔细检查确保无误。

04

考前10分钟

监考员启封试卷。

05

考前5分钟

监考员分发试卷。考生须检查和清点自己的试卷有无科目不对或缺页、试题漏印、字迹不清、试卷破损等情况,如有,请举手报告监考员。

考生在试卷规定位置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仔细检查确保无误。考生须等待开考铃声响起后才可答题。

06

考点开考铃声响起

考生可以开始答题。注意,所有答案须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的答案概不评分。

07

开考15分钟后

迟到的考生停止进场!务必注意!

08

考试结束前30分钟

山东不允许考生提前交卷。

09

考试结束前15分钟

监考员提醒考生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考生需注意掌握时间,并及时检查自己的答题情况。

10

考试结束铃声响起

考生须立即放下笔,并整理好自己的答卷,将答题纸、试卷、草稿纸从上到下依次排放好后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监考员收卷。监考员收卷并清点无误后,考生起身并携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依次退出考场。

说明:以上内容是按去年要求整理,具体请以最新通知为准。

2023高考考场必带物品及违禁物品

高考考场的规则十分严格,很多物品都不能携带,否则很可能违规,涉嫌作弊。

1.必带物品:

(1)确保带齐证件证明。考生须凭准考证、有效身份证入场,电子身份证不作为考试入场有效证件使用。

(2)备足备好考试用具。考生只能携带必要的考试文具(如黑色签字笔、铅笔、尺子、橡皮等)进入考场,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2.违禁物品:

严禁携带手机等各类无线通讯工具、手表、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发送接收设备、书包、学习资料、涂改液、修正带等物品。

建议考生不携带手机等无关物品前往考点,如携带,请考生在封闭区外妥善放置。进入考场后手机无论是否开机、使用,均按作弊论处。

中学联盟小编提示大家在准备高考物品的时候,记得要仔细遵循高考考场规则,如果有不确定能不能带的物品,比如纸巾、清凉油等,需要在进考场之前询问监考老师。

相关问答

1.保温杯能带吗?

不能,考生可携带透明水杯进入考场。

2.金属框眼镜也可戴吗?

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带的,这个在规定上并没有严禁的禁止。考生在过安检时,可以把眼镜摘下来,交给监考老师检查,确认无误可以重新戴上。

3.能不能带纸巾?

考生如因感冒需携带纸巾进入考场,入场前向监考员说明情况,并主动将相关物品交监考员检查无误后方可带进考场。

4.可以自备草稿纸,带进考场吗?

不可以!考场会分发草稿纸、垫板给考生,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可以将草稿纸、垫板带出考场。如果草稿纸不够用,可以举手示意监考老师,请求老师多给一张草稿纸。

5.考场有钟吗?

基本都有,提前看考场时可以看一下。

6.可以带零食吗?

不可以带零食,比如糖、巧克力等。

7.可以带耳塞吗?

最好不要带,因为高考会全身检查,特别是耳朵部分,如果带了,老师可能会以为是什么作弊的高科技产品,为避免误会还是不要带。

高考时周边路段都会进行交通管制,周围不准有车辆通过以及建筑施工,会很安静。

8.可以带饮料吗?

不能是软包装、易拉罐式饮料,而且饮料不能是有色的。饮料瓶要完全透明,如果有外标签,一定要将其撕掉。内蒙古考生除外,因为规定了矿泉水也是禁带物品。

9.我就想问一下卡西欧那种运动电子表能不能戴?

不可以。严禁携带各种无线通讯工具,包括智能手表、运动手环。

综上,高考考场内无意违规的形式大概有两种:一是携带物品不合规,二是场内行为不恰当。

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主观上“没打算”,自我感觉不是问题,想当然而为之,造成违规;二是意识上“不自觉”,浑然不知所“错”。

总的建议大概有两条:一是在临考前用上一小会儿时间看一看考场规则、读一读考试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考试时保持清醒头脑,听清指令和提示,做到行为有序。

总之,对无意(无意识)违规,核心要义就是要突出一个“防”字,同学们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无意违规,确保考出理想的成绩。

那高考作弊会有什么后果呢?小编提醒大家,高考场上作弊,不仅会被取消考试成绩,还很有可能会被判刑。

节选自《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用10秒钟想想,你眼中的「高考」是什么样子的?严肃、重要、改变命运、破釜沉舟?其实,高考除了「苦大仇深」的一面,还有这些有趣的冷知识。晚安咯[月亮],祝你今晚睡得香。

附高考背后的知识

作为中国“国考”的高考,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考。它关系到中国每一个普通家庭孩子的前途和命运,向来都会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高考期间,国家相关机构、社会力量和个人团体都会投入全力服务于高考、服务于考生。(如下图)

送考的家长

众多的考生

相关的组织机构(学校、公安、媒体等)

对高三的学子来说,高考是越来越近了。

今天咱们谈谈高考考试时间本身隐含的地理知识和原理。

这就是学地理的人和不懂地理人的差异,可以说学地理给你提供一个新的思维角度,从地理角度(地理核心素养)方面看待问题。

1、高考为什么选择在每年6月(6月7、8、9日),而不是7月?

2、上午考试时间为什么在北京时间9点开考,为什么不是8点考?

高考考试时间背景介绍:

1977年冬,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再次开启。

1979年,高考时间定为7月7日至9日,除1983年高考时间为7月15日至17日之外,一直到2002年,高考时间都固定在每年的7月7日至9日。2001年11月,历史性的转折出现。当时,教育部正式宣布,从2003年开始,高考时间由实行了多年的7月改成6月。对于这样的变动,你知道背后的原因吗?

民间说法:

中国人都喜欢挑个好日子图个吉祥如意,所以只要是人生中有什么大事,人们都会想着去挑一个黄道吉日,以此来添添喜气。高考也是人生的第一个重大转折点,人们的命运从这一刻起被改写,作为人生大事,自然人们也要求个好兆头。而六月的七八号,简称“六七八”用谐音来说的话就是“录取我吧”,对于奋战三年的芊芊学子来说,这是肯定,这是希望,更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向往。然后站在学生的角度一想,这样一来不就能多一个月有充足的时间出去玩,好准备自己的毕业旅行了吗?

而1979年到2002年高考一直是在7月7日至9日考,有人认为是为了纪念“卢沟桥事变”。

那么为什么国家要将高考时间提前呢?多给考生一个月的复习时间,难道不好吗?要知道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一个月的时间是可以改变很多的。

地理人的说法:

第一,7月份是我国最热的一个月。

以前很多考生就是因为天气炎热的问题,再加上高考来临时候的焦虑,因此很多人都中暑了,严重的甚至都晕厥过去了。而对于考生来说,如果考试的时候不在状态,那么他们很大概率是没办法将自己的实力发挥出来的,那么很可能就考不上理想的学校。这样的话,那他们的未来就会变得不同了,或者还需要再读一年。对老师阅卷、家长照顾考生等方方面面都十分不利。

地理知识背景:北半球,中、高纬度内陆的气温,以七月为最高,一月为最低;海洋的气温,以八月为最高,二月为最低。

第二,7月份我国的灾害天气多(暴雨洪涝、台风、伏旱等),而6月天气适宜。在我国南方的许多省份,7月洪涝和台风频发,给高考的组织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一旦遇到灾害天气,高考可能延误甚至取消,启动备考卷。因为高考绝大多数省份考同样的卷,一旦某省延时考试,难免会有失公平,所以选择在6月,出现灾害的概率小一些。

地理知识背景:

东部雨带的季节性移动及其异常对我国东部旱涝灾害的影响

我国是以季风气候为主的国家,在夏季,副热带高压是影响我国夏秋季节最重要的天气系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影响着整个东南亚地区水汽输送状况;同时,西太平洋副高北侧是北上暖湿气流与中纬度南下冷气流的交绥地带,气旋和锋面系统活动频繁,常常形成大范围阴雨和暴雨天气,成为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降水带,即锋面雨带。华北东北地区雨季开始的较晚(7月),结束的较早(8-9月),雨季持续时间短;而江南华南地区雨季开始的较早(4月),结束的较晚(10月),雨季持续时间长。而雨带向北推移的持续时间长,速度慢;向南撤退的持续时间短,速度快。同时雨带的南北推移与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变动也是基本吻合的。然而上述情况仅仅是雨带推移的一般规律,实际上锋面雨区的位置会随着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经常出现异常。

反常年份,我国东部地区在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北进快,则会出现北涝南旱;若在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北进偏慢,则又会出现南涝北旱。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加强天气监测预报,抓好水利工程建设等防灾抗灾措施建设。

这样的话,一拍即合,天时加人和,地利不用管它,就决定把高考提前了,选在了6月,同时也为各个高校的录取工作减轻了压力,一切工作都可以有条不紊的去进行,这样就很舒服。所以当初把高考的时间提前一个月,从7月改到6月,是有地理科学根据的。是不是感觉到,学地理是很有用的,他可以指导我们人类进行合理的生产和实践。

接下来我们说第二个问题,上午考试时间为什么选择在北京时间9点开考?

其实北京时间8点考,对于中国东部的考生影响不大,但对于西部尤其是新疆的考生影响较大。为什么呢?看看地理人是怎么解释的,这就是选择在北京时间9点开考的原因。

先给大家一份新疆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的作息时间表和我们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的作息时间表,你能看出原因所在吗?

乌鲁木齐市(43°50′10.09″N ;87°37′23.93″E)高级中学作息时间表

照片由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地理组孟庆宇老师提供

呼和浩特市(111°39\'11.90"E:40°46\'28.81"N)第一中学作息时间表

照片由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地理组老师提供

地理原因:

我国东西跨经度广(约60度),跨越的时区多,东西部地区时差大,为协调各地生活习惯,因而把全国统一高考上午的开考时间定为九点。对于新疆来说正好是当地时间7点开考。为了让新疆,哈尔滨等城市都在一个较为适合的时间考试,太早了和太晚了就导致一些地区的不方便,比如早上8点考吧,新疆的考生就会因为太早了不习惯吧(新疆就是当地6点开考,那你想新疆的学生几点起床准备啊!) 所以8点太早,考点和学生住的地方有可能很远,9点也是人性化的一种体现,可以让学生充分的休息,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去考试。

为啥高考迟到15分钟不准进场?

1、为什么高考迟到15分钟不让进考场呢?

首先就是防止作弊行为的出现,当开考之后试卷下发,如果使用一些科技手段将题目外传,15分钟足以制造出一套标准答案。其次,当所有考生都在答题时,如果突然有人闯入考场,多半会影响考生的答题思路甚至高考成绩。所以为了保证高考的公正性,才有了迟到15分钟就禁止入场的规定。

从高考试题情境来源和设计找解题思路

一、新高考选择题试题特点:

1.题型数量

项目

浙江、上海

北京、天津、

山东、海南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

新高考开始

实施时间

2014年

2017

2018

新高考

高考时间

2017年

2020

2021

选择题

题型分布

浙江:总55分

选择题Ⅰ:20道,40分

选择题Ⅱ: 5道,15分

上海:总40分

单选20题,40分

15道,45分

河北、湖北、重庆:15道,45分

辽宁、福建、广东、湖南:16道,每题3分,共48分

江苏:22道或23道,每题2分

综合题分布

浙江卷:4道综合题,共45分

北京、山东、海南卷:

4道大题,共55分

天津卷

3道大题,共55分

河北:3+1(选做题8分),总55分

湖北:3道大题55分

辽宁、福建、广东、湖南:3道大题,总52分

江苏:3道大题

二、高考试题情境来源要素和设计要素

地理高考试题情境的来源要素和设计要素

从高考地理情境命题的角度看看解题思路,主要是了解不同情境试题的特点以及能辨析出题者组织表达的地理情境信息,根据情境任务进行信息的对应。

(一)试题来源特点

从近两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情境来源的途径多样,主题性质反映出以生产情境、生活情境和学术情境为主的情境类型,时空分布反映出当代的各种现实问题。

1.试题来源途径:学生做题的基础是材料,认识试题来源途径只是作简单的思维扩展。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试题情境主要基于真实生活中的社会生产活动及其知识应用,以及科学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成果,体现了试题情境来源的应用性和科学性。结合来源的途径来看,同一组试题的情境主题可能同时反映和联系着几种情境类型。

【案例1】2021年北京卷第16题(节选)。

某校学生到甘肃省天水市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研学活动。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 对比流域的径流量变化

天水市桥子沟流域包括自然条件相似的东沟和西沟两个小流域。东沟通过修建梯田等措施进行治理,西沟基本保持原状。同学们根据水文站的观测数据得知,在每平方千米面积内,东沟、西沟年径流量分别为4700m3、12500m3。

(1)说出修建梯田对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并分析原因。(5分)

任务二 调查梯田利用方式

调查发现,天水市自2000年以来调整种植结构,在海拔1000~1500米的梯田上引种樱桃。该地种植的樱桃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

(2)概述当地生产高品质樱桃的条件。(4分)

【解读】此题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研学活动为情境主题,整体来看,其情境来源的途径主要是学术期刊的研究论文,“研学活动”的主题性质属于地理学科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任务一”与国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记录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桥子沟流域的地理信息数据集对应,表明情境主题与地理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相联系,因此该题的情境类型属于学术情境。但“任务二”反映的

是甘肃省天水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几点做法和成效,其内容与农业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因此,此试题情境的类型综合联系了学术情境与生产情境。

2.试题的空间分布:

试题情境来源的空间分布是构成试题情境的空间信息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试题情境本身的区域性和地理知识考查的分布。例如2021年地理高考试题情境来源的空间分布广泛集中于中国国内,主要关注我国在社会生产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和变化,当然还有中国与国外区域的联动考察,以及一些试题设计到国外,且欧洲地区的占比较高。

【案例2】2021年河北卷5-6

加强中国与欧洲的经贸联系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运是中欧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根据1995年、2005年和2015年中欧港口的节点度(以港口吞吐量和航线数量等指标衡量)及联系强度(反映港口间货物流量),确定各年份分级标准,绘制中欧航运网络核心组织结构图(图3)。在中欧海运贸易量总体增长的背景下,中国港口的相对地位明显提高,枢纽节点从无到有,形成了以南方港口为枢纽的网络组织结构。据此完成5~6题。

图3

5.1995~2015年中欧航运网络系统中

A.欧洲枢纽节点货物吞吐量减少

B.欧洲枢纽节点间联系强度减弱

C.中国枢纽节点网络辐射力增强

D.中国枢纽节点的数量持续增长

6.2015年中国一端的一级—二级枢纽节点的组合是

A.上海港—宁波港、深圳港

B. 上海港—天津港、宁波港

C.香港港—深圳港、广州港

D. 香港港—广州港、厦门港

【解读】 此题以中欧航运网络核心组织结构为情境主题,主题性质反映的是地理学相关的学术理论,

说明此试题情境的类型属于学术情境,试题情境的来源在空间分布上联系了中国和欧洲的交通布局。而此试题的情境任务正要求学生充分理解该学术情境,对比总结出其空间结构的等级关系与变化发展,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二)高考地理试题的情境设置

1.试题情境的信息组织

为了符合高考试题的情境命制要求与考查要求,命题者需要对情境来源的信息进行不同程度的重组和处理,形成试题情境的具体信息及其结构。

根据试题情境信息中的地理事件或地理活动从发生到结束的全过程可知,试题情境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主题信息:对事件发生总过程的中心概括,构成情境的主题;

(2)条件信息:支持事件发生的自然条件或人文条件等前提和背景,是情境产生的条件支撑;

(3)过程信息:包括事件发生总过程中的空间、时间和其他特征等信息,组成了情境中的具体环节;

(4)隐藏信息:包括事件背后隐藏的结果、规律和后续发展方向等信息,以及相关的地理知识和常识等信息,即试题情境所隐含的信息。

【案例3】2021年全国卷甲卷1-3(节选材料部分)

医用注射剂瓶和用于加工它的玻璃管的生产过程对水、空气等环境条件要求严苛。世界最大的高端玻璃管生产企业德国某公司,通过对浙江丽水、四川成都、江苏无锡等地比较,最终选定在具有相关产业和生态环境优良的丽水某山间小镇建生产厂;2017年,从德国进口高端玻璃管制成医用注射剂瓶的生产厂投产;2020年,高端玻璃管生产厂投产。完成下面小题。

【组织形式】文字

【信息类型】

信息类型

主题信息

条件信息

过程信息

隐藏信息

空间

时间

其他

内容

医用注射剂瓶及其玻璃管建厂投产

水、空气等环境条件要求严苛

中国浙江丽水某小镇

2017年-2020年

有相关产业和生态环境优良

良好环境保证产品质量;工业生产发展需时间、自然要素和市场、政策等人文要素支持

【案例4】2021年全国卷甲卷12(节选材料部分)

下图中阴影示意的M地区曾经是湿地(沼泽),年降水量是年蒸发量的1.2~1.5倍,远低于英国西部和北部。在罗马时代,人们对M地区湿地进行了排水尝试,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17世纪,该地引入荷兰风车与水利工程技术,湿地得到成片开垦。经过几百年的开发,M地区已经成为英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组织形式】文字+经纬地图

【信息类型】

信息类型

主题信息

条件信息

过程信息

隐藏信息

空间

时间

其他

内容

英国某海湾沿岸湿地的开发与治理

年降水量是年蒸发量的1.2~1.5倍

英国东部某海湾沿岸湿地/沼泽

罗马

时代

至今

几百年排水开发后成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

英国东部降水比西部相对少;湿地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和不合理开发易发生的问题

【案例5】2015年辽宁卷3~5(节选材料部分)

服装加工业是南非重要的出口导向型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2000~2009年南非服装加工业的国际订单量和就业人数都出现了减少趋势,为此政府拨款帮助企业提高服装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就业人数在2010~2014年稳定下来,并在2015年后实现了增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组织形式】纯文字

【信息类型】

信息类型

主题信息

条件信息

过程信息

隐藏信息

空间

时间

其他

内容

南非服装加工业的发展变化

南非服装加工业的国际订单量和就业人数都出现了减少趋势

南非

2000年以来

重要的出口导向型产业,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影响大,自动化可降低劳动力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规模

大部分试题情境的信息组成完整,但也有少数试题情境结构不完整,或缺少信息条件等,学生需自已领悟或具备缺乏的情境信息以准确完成其情境任务,因此解读此试题情境存在一定的难度。

【案例6】2021年海南卷4~6(节选材料部分)

图左示意我国某热带雨林地区人工多层经济林模式,图右示意我国某地区“猪沼果”模式,二者均为生态农业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组织形式】纯文字

【信息类型】

信息类型

主题信息

条件信息

过程信息

隐藏信息

空间

时间

其他

内容

我国不同生态农业模式的比较

我国/热带雨林地区

图示生态农业活动发生过程

热带雨林地区经济林并结合图推测为橡胶;“猪沼果”模式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解读】情境的信息由少量和简单的文字及农业模式示意图组成,即表达形式为文字+示意图,表明此试题情境的信息组织结构较简单。图文信息虽明确了相关生态农业活动发生的过程,但示意图代表了两个不同区域的农业活动且无明显的条件信息和时间信息,表明该题情境的信息组成不完整。而实际上条件信息是指发展生态农业的背景或目的,学生需自已领悟或具备缺乏的情境信息以准确完成其情境任务,表明解读此试题情境存在一定的的难度。

2.试题情境任务的问题设置

问题设置类型对应着部分试题情境的信息,除主题信息外,与隐藏信息的对应最多。情境信息又为问题设置提供素材基础,试题情境任务的问题设置和试题情境的信息相辅相成,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试题情境的解读难度。

根据问题设计及其提问要点,可将情境任务的问题设置总结为以下五种类型:

①梳理地理因果关系型;②总结地理特点及要素型;③分析影响及措施型;

④推测和描述地理变化规律及过程型;⑤地理计算或绘图型。

根据近两年的高考试题来看,问题设置类型中“总结地理特点及要素型”和“梳理地理因果关系型”的占比最多,其次是“分析影响及措施型”和“推测和描述地理变化规律过程型”,而“地理计算或绘图型”且只在选择题中出现。

【案例7】2021年辽宁卷12-13题

某内陆断陷湖位于松嫩平原南部,属于盐碱湖。图为该湖中部区域一东西向剖面示意图。图中水域西侧盐度偏低,湖底有深厚的软泥层(当地居民称之为“酱缸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东侧湖滩和台地比西侧宽,主要因为( )

A. 西侧坡积洪积物较少

B. 西侧地壳运动以水平方向为主

C. 东侧风力堆积物较多

D. 东侧地壳相对下降的幅度较小

13. “酱缸包”的主要成因是( )

A. 湖底低洼沉积物比较多

B. 湖底淤泥的含盐量较低

C. 地下涌泉使沉积物变软

D. 入湖沉积物颗粒比较粗

【解读】从情境任务的问题设计看,其提问要点分别为导致湖岸宽度差异的原因和湖底深厚软泥层的成因,均对应着梳理试题情境中的地理因果关系的问题设置类型。

【案例8】2021年广东卷5-7题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三大产棉区。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达87.3%和20%以上,机械采摘率已达69.8%。表1反映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产棉区贡献率(%)

时段(年)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西北内陆

面积

单产

面积

单产

面积

单产

1950—1965

22.61

30.27

26.85

48.61

52.38

9.52

1965—1980

18.77

46.74

20.37

52.78

34.92

26.98

1980—1995

30.65

37.55

50.93

30.56

47.62

19.05

1995—2010

55.56

19.16

62.04

17.13

61.90

9.52

2010—2015

57.47

26.44

68.06

11.11

66.67

9.52

5.从自然因素考虑,影响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是( )

A.丰沛的降水

B.昼夜温差大

C.充足的光热

D.肥沃的土壤

6.三大产棉区中对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 )

A.长江流域棉区

B.黄河流域棉区

C.西北内陆棉区

D.三大棉区皆是

7.近年来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主要得益于( )

①土地资源丰富②沙漠化强度减弱③机械化水平高④气候暖湿化加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读】第5题的问题设置类型为总结地理特点及要素型,对应着试题情境的主题信息和隐藏信息;

第6题的问题设置类型为总结地理特点及要素型和地理计算或绘图型,对应着试题情境的主题信息和过程信息;

第7题的问题设置类型为梳理地理因果关系型、总结地理特点及要素型和推测和描述地理变化规律及过程型,对应着试题情境的主题信息、过程信息和隐藏信息。

【案例8】2021年广东卷第20题。

热融湖是因热融作用引起地表塌陷形成的凹坑集水而成。近年来,我国青藏高原上的热融湖发展迅速,在一些地区形成了繁星一样的“星宿海”,冬季湖泊冰面可见一串串甲烷气泡冻结在冰层中。有些热融湖也会出现停止生长现象,湖盆会被水生植物、泥炭和沉积物充填。下图示意青藏高原热融湖景观。

分析青藏高原热融湖的发展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读】从情境任务的问题设计看,其提问要点为:热融湖的产生和继续发展所需的条件,以及对当地岩石、水圈、大气圈、土壤、植被等自然环境多方面的影响,对应着四种问题设置类型:要求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和知识,先梳理试题情境中展现的地理因果关系,即热融湖的产生原因;然后总结地理特点并推测和描述地理变化过程,即总结、推测和描述其继续发展的所需的条件、特点和过程;最后分析总结其对当地岩石、水圈、大气圈、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影响。

【案例9】2021年广东卷第18题。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市嘉定区是我国著名的汽车生产基地,1958年我国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即在此诞生。昆山市、太仓市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两个县级市,有较强制造业基础。近年来,嘉定区着力引进总部经济与研发产业,昆山、太仓两市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为了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区域竞争力,2018年嘉定区与苏州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嘉(定)—昆(山)—太(仓)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合力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下图示意2008年、2017年嘉—昆—太地区汽车先进零部件制造业热点分布。

(1)简述嘉—昆—太地区汽车先进零部件制造业两个年份之间的空间变化特征。

(2)分析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独特区位条件。

(3)从产业协同的角度,提出嘉—昆—太地区汽车产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解读】其中第(1)题的问题设置类型为总结地理特点及要素型,对应着试题情境的主题信息和过程信息;第(2)题的问题设置类型为总结地理特点及要素型和梳理地理因果关系型,对应着试题情境的主题信息、过程信息和隐藏信息;

第(3)题的问题设置类型为梳理地理因果关系型、总结地理特点及要素型和分析影响及措施型,对应着试题情境的主题信息、条件信息、过程信息和隐藏信息。

(三)试题情境的考查要求

1.考察基础知识和能力

(1)基础知识:

新高考地区的试题,考查的自然地理知识则主要分布于地图阅读、地球运动、大气、水、地表形态塑造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相关知识,其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占比最大。人文地理知识广泛集中于产业区位因素、乡村城镇和交通运输布局等相关知识,其中产业区位因素的占比最大。值得注意的是,一组题目往往对应多类地理知识,与区域地理对应的题目也多与其他分类的地理知识有联系。

(2)能力考查。

①地理信息能力:获取与解读地理试题情境中文字和图表等信息的能力。

②地理空间能力:包括观察并判定空间的位置,确定空间分布的类型及范围,以及分析各空间区域之间的关系等

③地理思维能力:包括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推理地理因果关系,

归纳和描述地理事物的概念、特征、要素和过程能物的时空和各要素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规律等,综合分析、评价和预测地理事力。

【案例10】2022年广东卷第9题。

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10.冬季甲区域的超强气旋比乙区域多发,从洋流的影响考虑,是因为甲区域( )

A.寒流的范围更广

B.离岸流规模更大

C.暖流的势力更强

D.沿岸上升流更盛

【解读】从情境任务的问题设计与提问要点来看,此试题情境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为背景,考查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气旋的形成、离岸风等相关知识。同时,情境任务的问题设置类型主要为总结地理特点及要素型和梳理地理因果关系型,由此可知,此试题情境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归纳地理要素和迁移地理知识的能力。

2.试题情境的活动层次和结构

根据试题情境信息的完整度和人为重组其来源信息的程度,以及试题情境的难度系数,可判断试题情境结构的良好与不良。其中,结构良好的情境是指经由人们结构化重组和处理过的、信息组成完整的情境,且其显性信息与情境任务的问题设置类型相匹配和对应,难度系数适中或偏小;结构不良的情境则指几乎没有经过结构化重组和处理的现实情境,多表现为情境的信息组成不完整且与情境任务的问题设置类型不匹配和不对应,或其隐性信息多与情境任务的问题设置类型相匹配和对应,难度系数偏大。

【案例11】2021年全国卷甲卷4~6。

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德国宣布逐步放弃核电而重点发展光伏发电。下图示意2014年某日德国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一光伏发电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所示这一天所在的月份是( )

A. 3月

B. 6月

C. 9月

D. 12月

5. 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 )

A. 全天性减少

B. 时段性增加

C. 时段性减少

D. 不发生变化

6. 降低夜间的电力净需求量,关键是发展( )

A. 火力发电技术

B. 光伏发电技术

C. 特高压输电技术

D. 电能储存技术

【解读】情境任务的问题设置类型与其信息相对应来看,第4题和第6题都涉及了2种问题类型,分别是总结地理特点及要素型和地理计算或绘图型,及梳理地理因果关系型和分析影响及措施型,对应着过程信息中的其他信息和隐藏信息,难度较大,系数为0.4,说明此试题情境有着不良的结构。同时,此试题情境的表达形式为文字+坐标关系图,坐标关系图中参数和轴线较多,存在为陌生的学术词汇和公式,解答情境任务时需用到地球运动和区域地理等多种地理知识,以及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能力、定位地理空间能力和迁移地理知识能力等多种地理能力,表明此试题情境的活动层次是复杂的。

3.试题情境考查的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的学科表现主要有四方面: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识和地理实践力。

判断试题情境的活动层次和结构是分析其考查的地理核心。同时,结合试题情境中地理核中考查的地理核心素养的深广度,即地理核心素养的学科表现心素养的水平等级可判断试题情境。

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各地理公众号等,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欢迎大家标注来源转载、文末点击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就是我们更新的动力!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产品。期待同学们每天在已阅文章下方留言“打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