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易山:“青歌赛”上点评“视唱练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简谱视唱考试题目及答案 赵易山:“青歌赛”上点评“视唱练耳”

赵易山:“青歌赛”上点评“视唱练耳”

2024-07-14 08: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7月份举行的第12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个人组决赛上,我院作曲系赵易山副教授担任了综合素质考核中的“视唱练耳”评委。他以温文尔雅、恰到好处的点评,得到了观众们的广泛好评。在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基础学科。能让那么多普通观众喜欢观看这一相对较为枯燥的考核,赵易山老师肯定没少下工夫。日前,笔者采访了走下荧屏的赵易山老师。

  出考题方方面面考虑周全

  两年前,在第11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赵易山老师接替已经年愈花甲的赵方幸老师,担任业余组视唱练耳、专业组视唱练耳和音乐综合素质的评委。由于表现良好,本届“青歌赛”上,他再度承担了视唱练耳考核的评判工作。

  作为这样一个重要赛事的评委,赵易山老师的压力非常大。比赛前一个多月,他就开始准备考题。“青歌赛”与学院的教学不同,出题时要考虑的问题较多。首先,选手们的音乐基本素质参差不齐,他们中有些人接受过一些专业训练,有些人则可能从没听说过视唱练耳,更对这种考试的形式一无所知(特别是农民歌手)。因此在出题时必须要考虑选手们的平均水平,题目既不能过难,也不能一味地将就,因为这必定是全国性的比赛。其次,不同唱法的考试形式也应有所不同,必须要考虑唱法的特点。美声组的选手,大多接受过专业训练,而且他们演唱的曲目也以西洋歌曲(歌剧片段)为主,因此对他们的考核采用了两种形式:第一轮是名曲听辨,第二轮是五线谱的视唱。对于组合组的选手,主要测试的是组合之间的配合能力,他们的考题是二声部的视唱。通俗组重点考核选手们与伴奏的配合能力,故采用的是听歌模唱。原声态歌手大多来自民间,在民间音乐中节奏是比较突出的音乐要素,因此给他们的考题是节奏模仿。现在的民歌组实际上是一种专业化了的民族创作歌曲的演唱,他们的考试形式是简谱视唱。最后,还要照顾到观众,必须让老百姓爱看,能够参与。视唱练耳主要是考察选手的音乐基本素质,包括音高、节奏等技术问题,及对音乐的把握和表现能力。电视节目不仅要有知识性,更要有观赏性。为了拉进与观众的距离,赵易山老师在考试曲目上大量选用了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中外名曲。比赛结果证明,他的良苦用心没有白费,基本达到了赛事主办方的要求。赛后的测评显示,视唱练耳分数的分布比较平均,没有都集中在某一个分段,说明题出得较为适中。另外,从观众的角度来讲,他们对视唱练耳考核的关注度也相当高。

  评分过程“惊险”紧张

  正式比赛时,赵易山老师的压力更大,因为是现场直播,不能有任何闪失。每天上午,他要处理一些学院的事情,下午就到电视台和担任钢琴演奏的学生一起,把当晚的考题再核对一遍。比赛往往到晚上十一点多钟才能结束,之后他还要和组织者们一起对当晚的比赛进行总结。回到宿舍时,已是凌晨两三点钟。

  与文化素质考核不同,视唱练耳考核的答案不是简单的对与错,必须根据选手们的现场表现做出评价。打分时要细分很多因素,比如模唱,首先要确认音高和节奏是否准确,对了多少,跟标准答案比正确率是多少,平均划分到每个小节甚至拍子,算出分数,交给工作人员。而这一切必须要在一、两秒钟之内完成。分数打出去了,就不能再修改。赵易山老师还要在接下来的点评中把打分的理由讲清楚,多0.01少0.01都要有充分的根据。因为在选手背后有领队、亲友甚至全省人民,当他在算分的时候,还有成千上万的观众在“帮”他计算,没有人允许他懈怠和出错。

  微笑点评赢得观众好评

  大赛的气氛总是会令选手们感到紧张,这个时候再用冷冰冰的表情和言语刺激他们,只会令他们更加无所适从。赵易山老师认为,对一个选手的公正体现在最后的评分上,而不是一张苛刻的脸上。分数体现了大赛的公正性,但点评时则应该给选手更多的建议和鼓励。因此,他要求自己要尽量对选手们态度温和一些。开始时,由于工作紧张,他低头打分时往往皱着眉头,后来,他接受部分观众的批评,打分时也学会了微笑,虽然自己觉得有些傻,但是为了能让选手放松,就一直坚持了下来。点评时,他不吝惜对选手们的肯定和赞赏:“还不错,只是某某小节有点问题。” “你要是发挥得更好就更完美了。”“挺好的,答对了,祝贺你。” “没关系,继续往下来。”这些话中有启迪、激励,更有关爱,既点出了选手们的问题,又能让他们愉快地接受,既体现出专业素养,又不无人文关怀,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最大收获是让观众对“视唱练耳”有了更多了解

  音乐表演类的比赛很少有考视唱练耳的,在国内,也只有“青歌赛” 加了视唱练耳环节。组织者希望达到的目的,是通过专家的讲解,让广大的电视观众知道怎么能够把歌唱好,了解唱歌背后的训练和积累过程,而不仅仅是最后的结果。要想把歌唱好,光有嗓子是不行的,这里面是有技术的,视唱练耳就是其中的因素之一,需要学习和练习。赵易山老师非常赞赏和感谢“青歌赛”的这种做法。他很赞同余秋雨评委的一个评价:“‘青歌赛’不是挑好嗓子,而是推崇一种文化。” 他在“青歌赛”上的最大收获,即是用中央电视台的平台向亿万观众普及了一下视唱练耳。通过自己的点评,让老百姓对视唱练耳这门技术性很强的音乐基础学科有了更多的了解,是他最大的满足。

  希望能参加下一届的“青歌赛”  

  “青歌赛”上的评委,不是专家,就是“大腕”。虽然赵易山老师刚到不惑之年,但他在专业上的积累,已足以能够挑起这副重担。自1989年留校工作以来,他已有了十多年的视唱练耳教学经验,现任我院作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他在专业上最突出的成果,是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引入视唱练耳教学之中,开创了数字化视唱练耳教学的新模式。长期以来,我们的视唱练耳教学比较强调技术上的训练(音高、节奏等),而在具体的音乐实践中,技术与音乐是一个整体。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视唱练耳教学,意在帮助实现技术训练向音乐本身的回归。赵易山老师在编写大量教材和教学软件的同时,先后开设了“实用音乐听觉训练”、“数字化视唱练耳教学研究”、“多媒体方式下的音乐听觉训练”等课程,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

  有了两届比赛的经验,赵易山老师很希望能参加下一届的“青歌赛”。但他也知道,评委不是人人都可以当的,如果想继续当,就得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建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