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士钊的别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章士钊是好是坏 章士钊的别名

章士钊的别名

2024-06-09 20: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期登场:《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 (浙江人民出版社) 李洁 著

“武”是那个时代的表象,而“文”才是那个时代的追求。

北洋时代可能并不是一个颟顸武夫秉政、人文精神沦陷的时代。也许,它是古老中华步入选票时代的艰难肇始,是一些大人物意欲让中国融入世界游戏规则的笨拙尝试。

章士钊以桐自喻,一生笔名多带“桐”字—青桐、少桐、秋桐、孤桐。

中国历代士人每每借草木言志,更有以树喻人之习。唯特立独行的章士钊不肯随波逐流,他爱的不是那些自古被推崇的名贵植物,而是极普通不过的梧桐。“桐”字系列的笔名记录了他由一个长沙乡间才子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大政论家的全过程。

这位饱学之士的笔名并不来自哪部经典,他自己解释过这些笔名的由来:少年在老家读书时,他总爱在庭院里的一老一少两棵梧桐树之间徘徊,尤其那株少桐,皮青而干直,很得他喜欢,他常在树下或沉思或吟哦。二十二岁在上海滩开始办报时,他用的是“青桐”和“少桐”。后来在日本参与革命活动时,一位挚友因黄花岗起义失败而愤然蹈海自尽,他“黯然有秋意,感于诗人秋雨梧桐之轴,遂易青而为秋”。回国后,他一直以“秋桐”面世。不料,某天,他的结义大哥章太炎突然告诉他:《红楼梦》中贾琏之妾就叫秋桐,你怎么能拿风流的贾二爷小老婆的名字作自己的笔名?于是,他又从唐代白居易的《云居寺孤桐》一诗得到启发,改名“孤桐”。

于是,北洋时期的“孤桐”就成了朝野争相阅读的符号,嘈杂的时代乐章里一个坚决反对专制、极力倡言民主的强音符,又是进行曲中一个厌恶新文学、坚守传统文化阵地的不和谐音。但无论如何,这是民国初期政治荒原上的一株独具风骨的硕桐。

不过,五星红旗下长大的几代人知道的章士钊,却不是什么“桐”,而是“狗”,并且是“落水狗”。尽管鲁迅先生自己说过“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但他老人家骂起人来也真叫厉害。历年的中学课本里总少不了鲁迅的文章,而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先生就愤怒地骂章士钊及其手下人是“落水狗”,号召人们要穷追猛打之,而决不能“费厄泼赖”(英语fair play的音译,意为公平比赛)。在那个“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毛泽东语)的年代,哪个学生不爱听圣人一样的鲁迅先生骂人?鲁迅都骂是狗的人了,能是好东西吗?于是,记忆中的章士钊就和反动军阀段祺瑞绑在一起了,他不光没学问(鲁迅笑话他连“二桃杀三士”都弄不明白),而且还是流氓无赖(竟然雇一班老妈子去殴打进步女学生)!他不仅思想反动(坚决反对新文化运动),而且手上还有爱国者的血债(他是“三一八”惨案的主谋之一)。

但令人无比困惑的是,这样一个铁板钉钉儿的反动派,居然从来没被“打倒”过!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刮起的一阵紧似一阵的政治狂飙中,他的好友一个个成了罪在不赦的“极右派”或“历史反革命”,瘦弱的他却安然无恙地待在史家胡同的深院里,用他曾卖过好多钱的毛笔字恬静地撰写着繁体的《柳文指要》。而毛泽东竟有闲情逸致看他的手稿。该书出版后,周恩来则将这16册厚的古董作为国礼赠给了尼克松的随从。

还原了北洋时代的风貌

5明天请看:“孙中山”一名因章士钊而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