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衔接】1.3陆地与海洋(第六课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秦岭鱼类分布图 【初高中地理衔接】1.3陆地与海洋(第六课时)

【初高中地理衔接】1.3陆地与海洋(第六课时)

2024-06-06 11: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的位置与范围

2.行政区划

地形

(1)地形

▲中国地形图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地势

▲中国地势图

中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气候

▲中国气候类型图

中国气候复杂多样: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气候。

▲中国温度带图

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寒气候区。

▲中国干湿地区图

全国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四个干湿地区。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中国的年降水量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中国年均温分布图

我国年均温分布特征表现为“南高北低”,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河流与湖泊

中国的河湖地区分布不均,内外流区域兼备。

▲中国河流与湖泊与内外流区

02

初中练习还会做吗

1.下列关于中国在地球上位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西半球 

B.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南半球 

C.从世界大洲大洋的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 

D.从纬度位置看,中国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

2.与吉林省接壤的国家有

A.朝鲜、俄罗斯   B.蒙古、美国  

C.越南、泰国  D.印度、巴勒斯坦 

3.下列城市中一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A.北京    B.哈尔滨    

C.广州    D.武汉

4.我国下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最长,影响强度最大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 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图,完成5-6题。 

5.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 

B.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 

C.东侧为内蒙古高原,西侧为东北平原           

D.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 

6.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地是

A.都位于地势的第二阶梯上     

B.都位于两省交界处 

C.东南侧降水都比较丰富       

D.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

【答案】D A B C B C

03

高中知识你能自学吗

季风气候

规律总结:气候影响因素

(1)纬度位置

(2)大气环流

(3)下垫面: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

(4)人类活动

南北方差异

规律总结:三大自然区差异

04

高中练习能完成吗

读“我国陆地领土的经纬度位置表”,回答1-3题:

四点 ① ② ③ ④ 经纬度位置 4°N,112°E附近 49°N,135°E附近 53°N,123°E附近 40°N,73°E附近

1.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表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③点所在地的自然地理事物对人类活动最重要的意义是提供(  )

A.土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森林资源

3.④点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地理特征是(  )

A.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分布特征

C.农业以“河谷农业”为主

D.南部地区的河流有春汛现象

解析:1.B 2.C 3.B 

第1题,根据四个点的经纬度可知:①是我国最南端、②是我国最东端、③是我国最北端、④是我国最西端。

第2题,③所在地是黑龙江,可提供丰富的水资源。

第3题,④所在省级行政区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的地理特征是“三山夹两盆”。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相关资料,回答4、5题:

地区 甲 乙 经纬度 102°E,25°N 113°E,28°N 海拔(米) 1 891 68 1月平均气温(℃) 7.7 4 7月平均气温(℃) 19.8 32

4.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5.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解析:4.D 5.A 

第4题,根据表中经纬度信息可以判断,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第5题,结合上题分析,甲地位于云贵高原,乙地位于洞庭湖平原,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处地形类型不同导致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A正确;甲、乙两地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甲、乙两地都位于陆地内部,C错误;由表可知,甲、乙两地纬度位置相差不大,D错误。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逐月累计情况。据此回答6、7题:

6.该地最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三江平原 D.华北平原

7.该地区(  )

A.河流汛期出现在9~12月

B.农作物以水稻、棉花为主

C.冬春季节多大风、沙尘天气

D.冻土分布广泛

解析:6.D 7.C 第6题,结合图中的温度曲线可以看出该地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低于0℃;结合图中累计降水量曲线可知该地年降水量为600 mm左右,曲线在6~8月较陡,说明夏季降水多,因而可判断出该地为华北平原。

第7题,该地夏季降水多,河流的汛期应在夏季;农作物以小麦、棉花为主;冬春季节多大风、沙尘天气;由于冬季的气温不是很低,因而没冻土分布。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回答8、9题:

8.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9.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解析:8.C 9.D 

第8题,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大致与我国1月0℃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等一致,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的,有划分依据。洪泽湖以东地区淮河向南经长江入海,河道与秦岭—淮河地理界线不一致;秦岭和淮河是该线的重要自然标志,但在洪泽湖以东地区淮河流向发生改变,故自然标志不对应;秦岭—淮河线南北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山脉的阻挡,而洪泽湖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阻挡作用不明显,故两侧地理差异不显著。

第9题,材料信息“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多座长江大桥”说明历史时期由于长江对两岸交通阻隔,导致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故习惯上以此为界把江苏划分为苏南和苏北。

— END —

整理:孙月飞

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扫码进网站输关键词

享生活,爱地理,拥抱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