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秦国君主百度百科 晋国

晋国

2023-09-24 18: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晋国(公元前1033年-公元前376年),是周朝周武王之子的诸侯国,周朝初期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国号初为唐,[1]唐叔虞之子燮(xiè)父即位后将国号改为晋,[2]曾定都于翼、曲沃、绛。[3]

晋国鼎盛时期,地域囊括今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与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东西北部与内蒙的广大地区。因国力强大,晋国经常压制住齐、秦、楚三个大国,在春秋时期大多数时间里独霸中原,《左传》《国语》《史记》中皆言晋国为春秋四强国之一。[1]

晋国在晋献公时期崛起,“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文公继位后,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一战而霸。晋襄公时期先后在崤之战和彭衙之战中大败秦国,继其父为中原霸主。晋景公时,晋国在邲之战中败给楚国,转而经略北方,在鞌之战中大败齐国后,又在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中攻入楚国本土。晋厉公时,连败秦、狄,并在鄢陵之战再败楚国,复霸天下。晋悼公时,国势鼎盛,达到巅峰。晋平公后,晋国范、中行、智、韩、赵、魏六卿之间斗争激烈。晋定公时,范、中行两家首先败亡。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共灭智氏,晋国已被三家瓜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韩、赵、魏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前376年,末任晋侯晋静公被废为庶民,晋国正式消亡。[1]

退避三舍是指春秋时,申生的弟弟重耳亡到楚国,受到楚成王的礼待。一天,楚王问重耳:“若有一天你回晋国当上国君,该如何报答我?”重耳回答道:“若真如此,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四年后,重耳真的当了晋国国君,即晋文公。公元前633年,楚晋两军对战,晋文公为了兑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的故事。[4]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