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用户研究方法有哪些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科学的发声状态包括哪些内容和特点呢 完整的用户研究方法有哪些呢?

完整的用户研究方法有哪些呢?

2023-04-03 18: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常规的用户研究步骤如下,这篇文章也以此逻辑阐述用户研究的方法。常规步骤:设定研究目的 --> 选择研究方法 --> 开展研究及记录 --> 研究总结和报告设定研究目的 --> 选择研究方法 --> 开展研究及记录 --> 研究总结和报告

作为研究员,首先一定要清楚用户研究的目的。常见的研究目的有:

测试用户对于产品或者服务的反馈;收集产品的问题和痛点;梳理潜在的用户需求;了解用户体验中的可提升点;了解产品或服务中的优点验证哪一类设计更符合用户认知……

总的来说,研究目的可以分为:探索验证两类。验证类指的是,对某些发现和结论已经具备类一些假设,需要用信息和数据加以验证;而探索类则相反,是抱着开放的心态去研究和发现问题等。

设定研究目的 --> 选择研究方法 --> 开展研究及记录 --> 研究总结和报告

------------------第一次更新 2019.03.19 用户研究(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

1. 访谈法:用户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主要用户深度探索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感受

通常有以下步骤:

筛选合适的受访者。包括:对于受访者有何需求,是否具有代表性等选择访谈方式。譬如,是选取开放式访谈方法,即:几乎不设置任何话题引导,主要由受访者发散,还是封闭式,或是半开放半封闭式访谈方法。制定访谈提纲。包括:受访者的基本信息、所关心的问题、可能会引导的一些话题等制定记录模板。这一步是很多用户研究员会忽略的,很多研究员会认为,只需要记录一些关键信息即可,总体信息稍后再行整理。但是当遇到团队合作和沟通的时候,往往很多信息就会出现遗漏或偏差。开展访谈。常规的访谈过程包括以下大块: 简单介绍-->破冰环节 -->开始访谈(比较浅层)--> 话题深挖 --> 访谈总结 --> 访谈结束。

整个过程需要持续关注受访者的状态,包括:是否开始疲倦、是否过于发散、受访者是否有表达模糊或者有歧义等。遇到这些问题,访谈人员都需要适当地控场和引导。此外,除了言语之外,受访者的表情、语调以及潜台词等,都具有丰富的信息,需要不断地去确认和澄清。访谈过程中,建议访谈人员与记录人员共同参与,记录人员除了记录信息之外,还需要协助主导人员进行问题的澄清和补充等。常见的话术如:“刚刚您提到……,不知您指的是否是……这个意思呢?“、“刚刚您提到……,不知可否多询问一下……呢?“除此之外,建议有条件以及受访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录音会有助于后续回溯。6. 整理访谈。访谈结束后,最好是当场,至少是当天就可以完成本场次的访谈记录和总结工作。根据遗忘曲线,人在20分钟后将遗忘42%的内容,而1天后则将遗忘74%。也就是说,大量的信息将被遗忘。即使有录音笔记录,你也会忘掉很多细节:诸如表情、玩家的一些潜台词等。

2. 影子观察法适用范围: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获取用户使用产品的真实反馈。不是因为用户刻意隐瞒,而是因为在访谈、焦点小组讨论等方式开展用户研究时,用户是在“回忆”。但是在回忆过程中,很容易忽略掉使用产品的情境和情感。影子观察的几个要点:

根据研究目的,选取典型场景和用户

这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点。研究员会认为:观察法嘛,就看就好了。但是忽略了一个大前提,即:你所观察的场景和用户具有代表性。你所选取的场景和用户能反应出你所需要考察的问题。譬如说:要研究用户在使用打车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和状态,上下班高峰期场景通常来说会比平峰期要更有代表性;极端天气(阴雨天或者大夏天)会比其他天气更具有代表性。在这些场景下进行影子观察将收获更多的发现。2. 像影子一样观察和记录有些用户研究员会在观察的过程中,观察到一些问题,进而去询问和挖掘。这样会让被观察者使用产品的状态“变形”,从而变得不自在。在观察的过程中,尽量保持一个“无形”的状态,将更加贴近理解用户的最自然的状态。

观察和记录的维度:那具体要观察哪些内容和要点呢?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

场景(什么时间,什么环境下使用产品)状态(用户在什么样的状态下使用产品)用户使用产品的哪些功能模块用户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用户使用过程中的表情和行为……

观察法的局限性:不过使用观察法时,也需要注意到其有以下一些局限:

样本很小,往往具有随机性和缺乏代表性研究相同问题时,在不同场景下有不同的诱发因素,需要思考其有无共性和特性

3. 卡片分类法

适用范围:当你设计了网页架构,却不知道是否合理,是否便于用户理解和查找?卡片分类法适用于测试词汇或者架构分类是否符合用户认知。除此之外,卡片分类法还可以用于测试标签词汇等含义是否与用户认知相符合。因此,卡片分类常用于以下场景:

网站建立初期,研究架构是否合理;网站标签和归类是否符合用户认知;测试一些概念和术语,是否符合用户的理解。

操作步骤:开放式卡片分类法会分为一以下几步:

准备写有词汇的卡片邀请用户参与不设置分类级别,让用户自行归类归类后邀请用户对每一类的词汇进行归纳,写出类名观察用户是否需要调整,以及有难以归类的词汇与用户沟通,着重于那些与设计中存在差异的词汇

此外还有半开放式卡片分类法,与开放式卡片分类有一点区别,即:研究员会将事先的归类名称列出,让用户在归类的名称下进行卡片分类。操作要点:在进行卡片分类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一些点:

研究员不要引导和干扰受访者,特别是不要在过程中对某些词汇进行解释;卡片的数量:开放式卡片分类法中,卡片数量不宜太多,通常以20-30为宜。受访者分类的难度随着卡片的出现,几乎是成倍成倍地增加。而在半开放式分类法中,卡片数量可以相应地增多一些。30-50张为宜。受访者完成分类后,建议及时询问分类的原因以及对于词汇的理解,以保证对于词汇标签的理解是一致的。

4. 焦点小组访谈法:焦点小组访谈是通过召集一群具有相似特征的用户,对某一话题或者领域进行深度发散和问题收集的研究方法。

适用范围:与之前提到的深度访谈法相似,焦点小组访谈也适用于对某一研究话题和领域进行深度探索。但是与深度访谈不同的是,焦点小组访谈法侧重于发散和收集,即:对不同用户的反馈的声音和意见进行收集。而深度访谈法则侧重于在点上的深挖。操作步骤:

拟定需要考察的话题和领域筛选符合要求的受访者安排访谈环境和设备(包括白板、便签纸等)访谈介绍,破冰环节开展焦点小组访谈,就研究主题进行发散意见收集及总结访谈信息整理及分析

操作要点:

焦点小组访谈不需要得到明确的结论,有时候甚至就同一问题会出现相反的声音。这一点非常值得探究,具体是因为用户的本位不同(譬如,管理者会认为xx功能极大地辅助了他们,而作业人员则会认为xx功能加重了作业的负担)还是设计上确实存在一些分歧在信息收集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控场和对研究目的把握。焦点小组访谈相较于深度访谈,在对秩序的把握上有更高的挑战。一旦话题打开之后,现场秩序混乱和过度发散的情况经常发生。

5. 可用性测试在《如何进行可用性测试?这里有一份全面的可用性测试指南》中,作者提到可用性测试的目的和方法:“在真实的使用过程中观察用户的实际操作情况,详细记录并分析用户在使用产品中遇到的问题,目的是发现产品中存在的可用性问题,收集定性和定量数据帮助产品改进,并确定目标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

适用范围:在实际运用中,当需要验证产品的设计是否可行,当需要考察某个功能模块的设计是否符合用户的习惯,这时候需要引入用户可用性测试。测试的范围可以是整个产品,也可以是某个功能模块,或者是某个用户在场景下的典型任务。操作步骤:

梳理需要测试的场景和模块设计测试任务和目的设计测试方法(注意,有时候甚至不需要一个完整的产品,根据你的测试任务,可以用中低保真原型、甚至是通过手绘稿都可以开展测试)筛选和招募测试用户开展用户测试和记录用户测试分析和迭代

操作要点:在开始过程中,一定一定要确认用户的身份和角色,是否是该测试任务的主要目标用户。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测试开展到一半快接近尾声时,用户突然提到“xxx功能怎么没有呢?我平时都需要用这个的”,才发现用户是一位管理者而非一线工作者。两者在关心点上和日常工作重点都有本质性区别。在用户测试过程中,要留心观察和记录以下问题:

用户是否出现操作无法走通的情况用户是否出现操作流程和理解与设计不符的情况(譬如:某个表单的含义是A,而用户误以为是B)用户的日常使用逻辑是否有与设计不符的地方用户有无在某些页面停留过久,或者摇摆不定用户是否对某些功能有疑问等

一些参考资料: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