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文脉丨宋代科举“含闽量”超高:看看两宋319年出了多少福建省元、状元、榜眼、探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福建省共有多少人口 八闽文脉丨宋代科举“含闽量”超高:看看两宋319年出了多少福建省元、状元、榜眼、探花

八闽文脉丨宋代科举“含闽量”超高:看看两宋319年出了多少福建省元、状元、榜眼、探花

2024-01-12 19: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阅读明代黄仲昭的《八闽通志》,我发现宋代福建有三多:状元省元多、宰相执政多、专业学者多。正如黄仲昭所言:“闽虽为东南僻壤,然自唐以来,文献渐盛。至宋,大儒君子接踵而出,仁义道德之风于是乎可以不愧于邹鲁矣。”本文将结合有关史料,统计一下宋代福建究竟出过多少省元、状元、榜眼、探花。

  19个福建状元中出了8个宰执 

  先介绍几个“元概念”。宋代贡举(科举项目之一种,也称常选、常举)正式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第一级为各地(诸路州府军监、转运司、国子监、开封府)举办的解试(秋试),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级为礼部举办的省试(礼部试),第一名称为省元。第三级为皇帝主持的殿试,前三名统称“三魁”,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不过,宋人曾称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最早指的是第三名;探花最初是指同榜进士中最年轻的人,即唐代已出现的“探花郎”。直到宋宁宗在位时期,状元、榜眼、探花才完成演变过程,分别成为殿试第一、二、三名的专属代称。

  据《宋史》(元·脱脱等撰)记载,福建路共有六州(府)、二军,分别为:福州,下辖闽、侯官、福清、古田、永福、长溪、长乐、罗源、闽清、宁德、怀安、连江十二县;建州,南宋升为建宁府,下辖建安、浦城、嘉禾(建阳)、松溪、崇安、政和、瓯宁七县;泉州,下辖晋江、南安、同安、惠安、永春、安溪、德化七县;南剑州,下辖剑浦、将乐、顺昌、沙、尤溪五县;漳州,下辖龙溪、漳浦、龙岩、长泰四县;汀州,下辖长汀、宁化、上杭、武平、清流五县,南宋增莲城县;邵武军,下辖邵武、光泽、泰宁、建宁四县;兴化军,下辖莆田、仙游、兴化三县。本文所提到的“宋代福建人”即指上述六州(府)二军人士,不再详列今日所属地区。

  从《文献通考》(宋·马端临著)收录的《宋〈登科记〉总目》中,可以查到两宋118榜状元的名单;从《宋登科记考》(傅璇琮主编,龚延明、祖慧编撰)中,可以查到宋代福建19个状元的情况。由此,我们可以列出19人的简况:

  1.徐奭,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状元、省元,建州建安县人,仕至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

  2.章衡,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状元,建州浦城县人,仕至宝文阁待制、集贤院学士、知郑州。

  3.许将,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状元,福州闽县人,官至尚书左丞、中书侍郎(执政)。

  4.叶祖洽,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状元,邵武军泰宁县人,历中书舍人,终徽猷阁直学士、知亳州。

  5.徐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状元,邵武军人,一作兴化军莆田县人,历给事中,直学士院,终吏部尚书。

  6.黄裳,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状元,南剑州剑浦县人,仕至端明殿学士、知福州。

  7.黄公度,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状元、省元,兴化军莆田县人,终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

  8.陈诚之,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状元,福州闽县人,曾任知枢密院事(执政)。

  9.梁克家,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状元,泉州晋江县人,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宰相)。

  10.萧国梁,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状元,福州闽县人,一作永福县人,又作长乐县人,终朝奉郎、广东转运司判官。

  11.郑侨,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状元,兴化军莆田县人,仕至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执政)。

  12.黄定,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状元,福州永福县人,终直显谟阁、广东提举常平公事。

  13.余复,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状元,福州宁德县人,仕至秘书省校书郎。

  14.邹应龙,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状元,邵武军泰宁县人,官至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执政)。

  15.曾从龙,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状元,泉州晋江县人,累拜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终枢密使(执政)。

  16.郑性之,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状元,福州侯官县人,累迁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执政)。

  17.黄朴,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状元,福州侯官县人,终朝请郎、广东路转运使。

  18.吴叔告,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状元,兴化军莆田县人,终直宝文阁、提举浙西常平公事。

  19.陈文龙,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状元,兴化军莆田县人,官至参知政事(执政)。

  在宋代,副相和枢密院正副长官统称“执政”,“宰相+执政”并称为“宰执”。从上文可见,19个福建状元中,共出了8个宰执,包括1个宰相、7个执政,可见福建状元在宋代政坛影响力之高。

  六届科举的状元、省元都是福建人 

  福建状元多,省元也不少。从《文献通考》《宋登科记考》中可以发现,福建省元跟状元一样多,也是19个:

  1.刘滋,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省元,建州崇安县人。

  2.徐奭,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省元,建州建安县人。他也是本榜状元。

  3.吴育,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省元,建州浦城县人。

  4.章援,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省元,建州浦城县人。

  5.李阶,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省元,邵武军光泽县人。

  6.黄公度,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省元,兴化军莆田县人。他也是本榜状元。

  7.林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省元,福州长乐县人,一作侯官县人。

  8.刘朔,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省元,兴化军莆田县人。本榜状元梁克家,泉州晋江县人。

  9.黄涣,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省元,邵武军光泽县人。

  10.钱易直,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省元,福州长溪县人,居温州。本榜状元余复,福州宁德县人。

  11.苏大璋,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省元,福州古田县人。本榜状元曾从龙,泉州晋江县人。

  12.林执善,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省元,福州闽县人。

  13.丘大发(《文献通考》作“邱大发”,《宋会要辑稿》作“丘大发”),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省元,建宁府建安县人。

  14.王胄,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省元,泉州晋江县人,一作永春县人。

  15.陈松龙,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省元,福州闽县人,一作温州乐清县人。本榜状元黄朴,福州侯官县人。

  16.叶大有,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省元,兴化军仙游县人。

  17.缪烈,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省元,福州长溪县人,贯开封府。

  18.刘自,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省元,福州宁德县人。

  19.陈应雷,理宗淳祐十年(1250)省元,泉州安溪县人。

  可见,宋代出现了福建人为同榜省元、状元的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同一位福建人同时拿下省元、状元,符合条件的有徐奭和黄公度。在宋代,“人主有三年之丧则罢殿试,而以省元为榜首。”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皇帝谅闇(也作“谅阴”,居丧)不亲策,省元黄公度自动成为状元。另一种情况是,两位福建人分别拿下省元、状元,符合条件的有刘朔和梁克家、钱易直和余复、苏大璋和曾从龙、陈松龙和黄朴。

  上述17个“新面孔”中,吴育的履历为:历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终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知河南府。换言之,他是一位执政。

  福建人连续三榜夺魁、两次包揽前三 

  观察福建状元的经历可以发现,他们曾在科举史上达成一些有趣成就。

  第一项:连续三榜夺魁

  宋孝宗乾道年间,福建人创造了一项纪录:乾道二年(1166)状元萧国梁、乾道五年(1169)状元郑侨、乾道八年(1172)状元黄定,连续三榜状元都是福建人。

  还有两对福建状元是“前后脚”夺魁的,他们分别是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状元黄公度、绍兴十二年(1142)状元陈诚之,以及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状元邹应龙、庆元五年(1199)状元曾从龙。

  第二项:两度包揽前三

  根据《宋登科记考》记载,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的前三名分别为黄公度(兴化军莆田县人),陈俊卿(婺州人,徙兴化军莆田县),陈修(福州闽县人)。黄公度也是省元。该榜榜眼陈俊卿是一代名相,“俊卿立志一以先哲为法,朱熹称其始终全德,无可指议云。”至于陈修,“绍兴八年登进士第三人,时年七十三。高宗怜其未婚,出宫女施氏嫁之。”

  更有意思的是,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的前三名甚至都是福州人:郑性之,福州侯官县人;孙德舆,福州福清县人;黄桂,福州侯官县人。

  第三项:多次“霸榜接龙”

  据《宋登科记考》记载,宋代福建榜眼包括:曾会、宋程、陈睦、陈轩、上官均、刘逵、方天若、范致明、蔡佃、柯棐、黄中、陈俊卿、黄洽、石起宗、黄艾、陈元、孙德舆、姚瑶(一作姚珤)、董洪、邵泽、林望之、陈赏。宋代福建探花包括:陈师锡、陈瓘、胡安国、林遹、潘建中、陈修、杨邦弼、赵烨、邓驲、谢汲古、黄桂、李方子、任友龙、张镇、潘牥。

  针对《宋登科记考》认为高辅尧为宋真宗咸平元年(998)殿试第二人,宋史大家李裕民分析认为《八闽通志》记载准确,该榜榜眼是黄宗旦。据《八闽通志》记载:“黄宗旦字叔才。晋江人。……咸平初进士第二人。晚直史馆,欧阳修尝称为闽中文士。”另据《宋会要辑稿》(清·徐松撰,刘琳、刁忠民、舒大刚、尹波等校点)记载:“真宗咸平元年五月十六日,以礼部及第进士孙瑾(按:应为孙仅)、黄宗旦、朱严并为防团推官,余悉授判司簿尉。”前三名为孙仅、黄宗旦、朱严。故而在上述名单中,“曾会”和“宋程”之间应加上“黄宗旦”。

  可见,宋代福建榜眼、探花也不少,加上省元、状元,两宋出现了连续4榜(第60—63榜,第72—75榜)、5榜(第53—57榜)、6榜(第103—108榜)、7榜(第80—86榜,第92—98榜)中“省元、状元、榜眼、探花里至少有一个福建人”的现象。

  上述榜眼、探花中有三个官至宰执者: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榜眼陈俊卿,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是一位宰相;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榜眼刘逵,官至同知枢密院事、中书侍郎,是一位执政;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榜眼黄洽官至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也是一位执政。

  宋代共出了74个福建“考霸” 

  我要特别说明两点:第一,宋代士人经常迁徙,在科举中第之前,往往已与多个地区渊源很深,祖籍之地、出生成长之地、参加考试之地……哪个才是第一故乡?历来没有统一标准,故而不妨“从宽”处理。譬如,《宋登科记考》说,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省元陈松龙,福州闽县(一作温州乐清县)人,那么,按今天省份划分,他既是福建福州人,又是浙江温州人。

  跟厦门有关的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榜眼刘逵、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榜眼石起宗也属于这类情况:《方舆胜览》(宋·祝穆撰)说他们都是泉州人(该书将刘逵误书为“刘达”);《闽书》(明·何乔远编撰)说他们都是泉州同安人;《八闽通志》说刘逵是同安人,石起宗是晋江人;《宋登科记考》说刘逵是随州随县(一作泉州同安县)人,石起宗是泉州晋江人。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刘逵既是湖北随州人,又是福建厦门人;石起宗既是晋江人,又是厦门人。

  第二,流传至今的宋代科举资料并不完整,大量进士“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上述四种人由于拥有高名次而留下较为详细的资料,但也有不少人资料缺失,因此,针对“宋代福建出了多少个省元、状元、榜眼、探花”这一问题,我们只能粗估一下。

  在此,就以《宋登科记考》(加上黄宗旦)收录的资料为准详列数字,作为本系列第一篇文章的结论:

  两宋科举共118榜(北宋69榜、南宋49榜)中,福建省元共有19个(其中2个兼为状元),状元共有19个(其中2个兼为省元),榜眼共有23个,探花共有15个。换言之,宋代科举共出了74个福建省元、状元、榜眼、探花。这些人中,共有2个宰相(1个状元、1个榜眼),10个执政(1个省元、7个状元、2个榜眼)。

  “省元、状元、榜眼、探花里至少有一个福建人”的情况共出现在50榜中,包括北宋19榜、南宋31榜。换言之,42%的科举榜的高名次中都有福建人的身影,福建才子果然是当之无愧的“考霸”。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