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启示录:福州三坊七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福州三坊七巷特色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启示录:福州三坊七巷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启示录:福州三坊七巷

2023-12-23 13: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08年11月,又专门成立了福州市三坊七巷管理委员会,后调整为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加挂福州市三坊七巷管委会牌子,现不仅组织管理三坊七巷的保护修复与开发工作,也统筹协调福州市传统文化及其载体的保护与开发。为推动项目实施运营,市政府批复管委会作为出资人,注册5000万元成立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现为由市政府授权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该企业通过向世行贷款46亿元和吸引民间资本投入约3亿元,为三坊七巷的保护与开发筹措了相对充裕的资金。

二、由点及面

全面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在保护规划编制前期,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对街区开展了较为细致的现状调查,搜集整理了有关传统建筑建设年代及由来、住户和祖上状况、产权人、居住过名人信息的资料,并引入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普查和记录街区点状传统建筑遗存的空间属性和风貌特征,全面摸底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文物部门公布文保单位和具有保存价值建筑的基础上,《福州市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将各类遗产及其周边环境串点成面,针对街区文化遗产要素较为丰富的现状特征,借鉴世界遗产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区划方法,运用整合保护的工作思路,最终确定的历史街区保护区划较为全面地涵盖了点状遗产要素及其历史环境。核心区外围还保有一定级别的建设缓冲区,在高度、体量、色彩等形式上以及功能、空间结构上形成从历史街区到普通城市建成区之间的空间过渡。

通过对历史街区中的各类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现状和管理利用情况进行的评估,分别制定差异化的保护措施。如规划提出,利用水榭戏台形成闽剧、评话等传统曲艺文化的重要展示、教育空间;结合重要节庆,在南后街维系灯市、排塔等活动空间。

三、传承历史

活化利用传统技艺修缮修复建筑空间

为原真性再现传统建筑风貌,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修复导则》,进一步明确了修复工程的类型、方法和遵循原则,对工程勘察、木结构保护工程、瓦作、石作、油漆彩画保护、木结构防护工程和古建筑保护修复工程施工工法做出了明确要求,强调了对传统施工工艺和传统材料的运用。

在导则指引下,修缮修复项目由福州市规划设计院古建所进行设计,本土施工队伍实施,主要运用闽北传统建筑材料、工艺和手法,注重对灰塑、糯米墙等运用。除此之外,为确保充分理解和灵活运用传统建筑符号语言,项目高度重视建筑设计和施工环节的有机衔接与配合:设计方与施工方共同商讨优化设计方案;施工方在现场发现新的问题也可提出变更设计的想法,经管委会审批通过后确认实行变更;管委会不定期组织专家对现场施工的工艺技术进行现场把关,并抽查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到场状况。

修复修缮工程较好地延续了福州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其中《三坊七巷古建筑壁画修缮工程》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文物维修工程”。除此之外,省文物局等部门更通过不定期组织涵盖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工匠培训课程,以促进不同地域工匠队伍的发展和传统建造技艺的传承。

四、形神兼备

注重物质环境整治与文化活力的协同提升

为保护街区风貌、提升环境品质,福州市出台了《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搬迁修复保护办法》及《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项目拆迁补偿安置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

针对街区原住民,让居住条件良好、愿意留下的居民留下,异地安置居住条件较差的居民,调整街区的人口结构,延续居民传统生活,改善居民居住条件。针对驻地企业,将街区内的工厂和部分事业单位迁出,增加文创产业布局(如无用空间等文创企业),吸引民间手工艺入驻(如脱胎漆器、软木画、牛角梳、寿山石刻、油纸伞、裱褙、糖画、书坊、微雕等),推动老字号回归(如“米家船”和“青莲阁”裱褙店、“聚成堂”书坊、“木金肉丸”、“同利肉燕”、“永和鱼丸”),以此更新产业业态。在此基础上,构建文化展示集群,建设国内第一个城市社区博物馆,并借助名人故居、三坊七巷美术馆、福州漆艺博物馆、闽都民俗文化大观园等各类展馆综合展示街区文化特色。

此外,围绕节日节庆,开展各种特色民俗活动,如:开展元宵灯会、中秋摆塔、妈祖巡游等活动,将静态展示与动态参与相结合,多方位、多层面展示三坊七巷的传统文化特色和福州历史底蕴。

五、公众参与

凝聚历史文化保护的合力与共识

在政府自上而下推动保护开发的同时,注重积极引导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到历史街区规划、建设和管理之中。在保护修复方案论证中,项目组邀请老字号传人等居民代表参与讨论,征询他们的意见建议;在传统民居修缮修复过程中,及时向本地居民请教,如在林聪彝故居的修复过程中邀请其后人参与研究獬豸,重新在建筑中再现了獬豸彩绘;在历史街区的运维中,通过常年招募志愿讲解员,吸引本地居民关心、了解和宣传本地的历史文化。

2009年,更通过组织召开三坊七巷国际学术研讨会,吸引来自法国、德国、立陶宛、意大利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60多名专家参与盛会,广泛征集、听取各方意见,为三坊七巷的保护和开发寻求学术支持及指导。会上发布的《三坊七巷宣言》更试图以“三坊七巷”保护开发实践探索为起点,唤醒各国政府与城市规划者们的历史文化保护意识,凝聚共识,共同捍卫、保护和弘扬本土文化特色。

在一系列保护措施的有力实施和多方协力推动下,三坊七巷这一不可再造的古城景观在城市核心区被留住,更使其城市传统精神中心的特质在现代语境下得以延续。修缮后的“三坊七巷”历史街区融居住、文化、休闲、商业、旅游功能为一体,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2016年接待游客破千万,达1090.8万人次,主营业务收入突破7000万元 。近年来,三坊七巷更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 “国家级5A旅游景区”和“第三届文化部创意奖”等一系列国内外奖项和命名。

文章选自城市怎么办

你会喜欢

|凤凰品城市|ID:fhpcszz

立即订阅,终身免费!

本公众号以城市为主题,立足科学与民主,传递中国城市资讯,报道中国城市动态,关注中国城市规划与发展,倡导先进城市生活方式,追求中国城市文明进步,弘扬中华文化,助推中国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欢迎分享和点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