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周代的“十二诸侯之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石壶殿图片 西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周代的“十二诸侯之师

西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周代的“十二诸侯之师

#西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周代的“十二诸侯之师|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西华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是春秋战国时期卫国国都、商朝开国国君商汤故里,被誉为“华夏第一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西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周代的“十二诸侯之师”中有个国家叫“宋”,这个国家的国都在西华,西周初期的周文王曾在西华筑“丰京”。战国时,西华是齐国的重要军事重镇,《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记载:“齐侯伐宋至华,华曰:‘我城小而不兵,请以余马付军。’”

西华文物古迹众多。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周公祠、文王庙、武王庙、太伯庙、二相庙、古城墙、古商国城遗址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王庄汉墓群、西华县博物馆等。

周公祠

周公祠位于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是为纪念周朝开国元勋周公而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明末清初扩建,清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先后四次扩建,现存建筑为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修。

周公祠占地面积2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为仿木结构建筑。前殿三间、戏台一座、钟鼓楼各一座、前殿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三间。大殿正中供奉周文王坐像,两侧有文王化民图和丰京全景图。殿内塑有文王、周公、武王等塑像。后殿三间殿供奉武王塑像,两边墙壁上嵌有周礼、周乐、周公制礼作乐等壁画。大殿后的围墙上有周公庙和三公祠等题字。西华人民在此举行集会和纪念活动,是中原地区最大的祭祀周公的场所。

文王庙

文王庙位于西华县城西大街。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重修,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文庙之一。

文王庙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400平方米,其布局为中轴线上的五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为:午门、棂星门、泮池、大成殿、崇圣祠等建筑。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由南向北沿中轴线对称布局。大成殿是文王庙的主体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琉璃脊饰,梁枋上的木雕刻精美。殿内供奉有孔子雕像和历代文人墨客的画像。此外还有三国时刘备的塑像和《文王操》浮雕石刻等。

文王庙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我国现存众多文庙中是比较著名的一处,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露天博物馆”和“活的文物古迹教科书”。

武王庙

武王庙位于河南省西华县城西北一公里处的大李庄,为纪念商汤所建,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清康熙三年(1664)重修。现存建筑是明成化十年(1474年)重建,是河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建筑群。主要建筑有照壁、山门、前殿、寝殿、后殿,东西配房。整座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古朴典雅。院内有明、清碑刻15通。武王庙是河南省唯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全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项目保护单位。2005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2008年5月,武王庙被评为“中华第一古建筑群”。

太伯庙

太伯庙位于周口市西华县桥北乡大杨集村,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伯庙始建于东汉,历代多次维修,现存建筑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有大殿、厢房、门楼、戏楼等建筑。大殿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单檐歇山顶,四周有廊柱和彩画。前檐下悬“太伯故里”匾额。

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通高11米,宽20米,殿内有明代木柱1根,清代木柱2根。殿内中央供奉一尊高4.80米的青铜立像(即为伯夷叔齐)。左边塑像为孔子弟子子贡;右边塑像为孔子弟子颜回。

大殿两边厢房和门楼保存完好。门楼上的砖雕精美。大殿周围有石阶及铁链环绕,门前有石碑一通。此碑记述了太伯和其子孙的事迹及太伯庙的修建情况。

二相庙

二相庙位于西华县老城镇陈庄村北,始建于唐朝初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相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殿前有照壁一座。

二相庙的建造和发展都与商汤有关。据《史记》记载:商汤讨伐夏桀的时候,“伐桀至陈仓”(在今河南省西华县陈庄村),途中经过宋国都城丰(今河南周口市睢县)时,“宋太公望(姜子牙)闻汤将至而逃之”。因太公逃到陈地时已70多岁高龄了,便“筑高台以避之”。当时人们为纪念他而在台上建庙祭祀,并尊称太公为“商太公”。

古城墙

西华县古城墙位于县城西部,又称“西城门”、“东城门”。东城门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西城门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都是砖石结构,高7.5米,厚8米,宽5.5米。城基用小块条石砌筑而成,墙厚达1.5米,墙体砌筑用青砖。两门之间有月城和瓮城。西城门为古城墙的北大门,其门宽2.5米,高3.5米。门楼建在城台之上,三重檐歇山顶,顶覆灰瓦。门洞有拱券结构,券顶高出墙头2米余。瓮城建在城门之上,因年代久远,城墙已毁。

城墙上的砖至今仍清晰可见。东西长100余米,南北宽50余米。东城墙为黄土夯筑而成;西城墙为砖石砌筑而成;北城墙为夯土筑成;南城墙为夯土筑成。

古城墙上原有城楼和瓮城两座。现仅存北门一座。

西城门作为县城的交通要道和防御的重要设施已经荡然无存,只留下一个象征着西华历史的北门城门遗址。

古商国城遗址

古商国城遗址位于西华县城东15公里处的大寨办事处三台村西,是一处商朝晚期的城址,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其位置与现今大寨办事处西华县城相毗邻。

商是夏朝的延续,商又是夏的延续,故大寨遗址属于商文化。在大寨遗址发现有商代时期的古墓葬,出土有青铜鼎、青铜爵、青铜钺等器物。根据出土文物鉴定,大寨遗址属商代晚期(公元前1400年左右)。

在古商国城遗址内出土了大量的商代铜器,其中以青铜器最为丰富,包括鼎、鬲、盉、觚、爵、壶、盘等,纹饰有兽面纹、云雷纹、回纹等。其中“鸟形纹铜斝”造型奇特,长达三米多,是目前国内出土的最大的酒器。大寨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商周时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大寨遗址出土的大批青铜器为研究商代晚期和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