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诗歌鉴赏之借景抒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直接抒情的古代诗歌 浅析诗歌鉴赏之借景抒情

浅析诗歌鉴赏之借景抒情

2024-07-08 19: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  要】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眼里,“一草一木总关情”,它们和人的喜怒哀乐息息相关。借自然景物来抒发诗人的情感,景生情,情生景,借景抒情,能使情和景互相感应,互相交融,互相依托,创造一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从而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古诗词鉴赏;借景抒情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指出: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审美意识是主体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最主要的是对自然界的审美和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在诗歌鉴赏中,要达到审美意识往往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来完成。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它是古典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诗人常常借助于特定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感。借景抒情所写的“景物”,往往被称为诗歌的意象,它寄予着诗人情感的物象,由多个意象组合起来构成的画面,叫诗歌的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它由一连串的意象组成。诗人在创作诗词时,意象选择只是第一步、把意象连串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氛围来表情达意、就是意境。因而,只有领悟意象所蕴含的意义,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主旨。通过诗歌中的多个意象组合起来的意境,进而感知诗人凝聚其中的情感。所以,把握古代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很重要。比如:“杨柳”有殷殷留客之意,且因柳丝柔长婉软,“柳”谐音“留”,表达惜别之情,更增添了一层缠绵难舍的色彩;“落花”传达了濒危履艰的生命意识,代表着生命的短暂,蕴含着生命迟暮的哀愁,表现自身悲寂寥落的心情;“夕阳”能引起怀人思乡的怅惘之情,也能引起诗人身世之感,蕴含凄凉沧桑之情,也有渲染羁旅游子的思乡之情;“流水”常引起诗人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感叹;“鸿雁”象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同时也是书信、消息的代称,有怀念故人之意......。诗歌的意象既能营造氛围,奠定情感基调,又能衬托人物品质,传达诗人的情感态度。

诗歌的意象赋予了诗人寄托的情感,他们的喜怒哀乐都通过意象来表达。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

在诗人的笔下,情与景的相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描写之景与诗人之情相一致,即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是一种正衬的关系;另一种情况是描写之景与诗人之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下面我将具体分析借景抒情的四种形式。

一、借乐景写乐情

借乐景写乐情是指:诗人寄托暖色调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在东晋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诗句: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这首诗描绘的乐景: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诗人融情于景,表达了对田园的热爱之情。

在唐代诗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这首诗体现了以乐景衬乐情,写出了生机勃勃的春意,通过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的意象,歌颂了烂漫的春光美景,表达了自然之美给人的强烈感受,把自己的情感融合在景色中,字里行间流露出轻松喜悦的情绪。

以上两首诗都是选取乐景来表达诗人的乐情,让我们更能亲临大自然去抒发内心的情感。

二、借乐景写哀情

借乐景写哀情是指:诗人选取乐景来表达他内心的哀情,这里的景与情起反衬的作用。

在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诗句中:“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通过朝雨,柳色,给我们展现了一片温暖清新的春天景色。“柳”谐音“留”,有惜别之情,表达诗人因送故人远别的悲伤和对朋友的关心。

在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通过杨柳展现出春天的美好景色,让人沉醉的同时,却给人黯然离别之际,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以上两首诗都是以春天中灿烂的杨柳反衬离家之悲,正是体现了以乐景衬哀情。

三、借哀景写哀情

借哀景写哀情是指:选取悲哀的景物来表达自己忧伤的情感。

在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的诗句中: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江南水乡秋夜的景色。描绘出一幅哀景,表达了诗人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忧愁之情融合在悲凉之景中。

元代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的诗句中: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诗以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描绘出萧瑟凄凉的画面,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以上两首诗都是借忧伤的景物来表达诗人羁旅之愁。

四、借哀景写乐情

借哀景写乐情是指:诗人选取冷色调的景物来渲染环境的气氛,景与情达到反衬的效果,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在诗经《采薇》中:“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首诗中选取雨雪的意象,让我们感受到大雪纷飞的冬天,触景生情,感概万千,用凄凉的景物来反衬幸福归来的喜悦之情。巧妙地将景和情融合在一起。

在北宋诗人苏轼《定风波》中:“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这里的风雨选取的是哀景,而诗人认为风风雨雨算得了什么呢?他不但不值得逃避,反而可以让人们好好地享受一下。正如:“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

以上两首诗都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将哀景与乐情融合在一起,这样我们更能想象到诗人丰富的情感。

通过诗歌鉴赏之借景抒情的四种表达方式,给我们分析诗词指引了方向,不同的景物,表达不同的情感。情景交融,互相依托,常常是诗人理想志向的寄托之物,完美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感。

总之,借景抒情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手段,它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以写景促抒情,别有一番韵味。

参考文献:

[1]郑香芳《浅谈古代诗歌中的典型意象》,文学与人生【J】2021年第19期P46---47.

[2]梁文彩《浅谈古诗词中的景物描写》【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09).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2017版2020年修订)【M】,高等教育出版社,P64--65.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