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空空导弹特征及相关技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目前空对空导弹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多少米 第五代空空导弹特征及相关技术

第五代空空导弹特征及相关技术

2023-03-30 18: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首先前四代划分

第一代,红外弹只能从敌机后向追尾锁定喷口攻击,雷达弹主要是雷达驾束制导。特征:射程有限机动有限发射限制大可靠性低,实战效果甚至差于机炮

第二代,红外弹可以锁定敌机后半球,雷达弹采用圆锥扫描连续波式半主动制导下视能力差/不能下视。特征:射程机动射击包线可靠性全面提升,实战效果稍好于机炮

第三代,红外弹基本实现对敌机全向攻击(正面还有较小角度无法锁定)过载35G左右,雷达弹采用单脉冲半主动制导具备下视下射能力。特征:高机动全向全高度全天候,实战效果开始碾压机炮

第四代,红外弹红外成像制导为主实现全向大离轴乃至越肩攻击过载50G,雷达弹则是主动雷达制导实现射后不用管和多目标攻击。特征:红外弹超机动以支持大离轴和看见即射,发射限制降到最低;主动弹可以射后不管和多目标攻击;超视距作战超过近距格斗成为主流,机炮沦为others

第五代空空导弹特征

由于第五代空空导弹还在发展中,所以各国技术途径各不相同,但主要参数/实现功能相近

比如工程院院士,导弹研究院总设计师樊会涛对第五代空空弹的定义

结合我国PL15空空导弹,流星空空导弹,俄罗斯R77改进型,美国AIM120D和AIM260空空导弹,我个人将五代空空导弹的主要特征总结如下

1,更远射程,发动机能量控制管理,弹道成型

最大射程大于100KM达到150KM级别(中国定义为中远程)

采用双脉冲固体燃料发动机(PL15和AIM260),或者冲压发动机推力可调(流星)

普遍采取高抛弹道以降低阻力增加射程(流星可能受限于冲压发动机工作高度无法走典型高抛弹道,且无动力阶段阻力大降速严重,但流星15KM高空动力射程达到140KM)

2,多模末制导,抗干扰和反隐能力强

注意不要简单把多模制导理解成雷达制导+其他制导方式比如红外,多模制导包括红外/主动雷达复合、主动雷达/被动雷达复合、双波段主动雷达复合等方式

虽然早期研究中都提出雷达/红外复合制导方式,且有不少地空舰空导弹已经应用,但是由于红外制导截获距离也有限、双模制导头难以布置等多方面原因,五代中距弹主流发展方向是双波段相控阵雷达制导,以上四款五代空空弹都是这一技术方向——Pl15可能已实现,流星与日本合作换氮化镓制导头,俄罗斯有AESA制导头展品,美国AIM260也是这一方向

3,网络化制导,协同交战

也就是常说的A射B导或者他机制导,在空战四先原则(先看先射先跑先中)中,A射B导是实现先敌脱离的重要手段

未来网络化机群空战中,一机发现等于多机发现,一机高速冲刺发射高能量导弹后即可脱离,由远处友机凝视模式帮助制导乃至接力制导

可以确定实现的是AIM120D(CEC协同交战中两种主要对空武器),未来AIM260也必然实现;中国考虑到PLXX远程弹已现身多年和官八股内容,认为已经实现;俄罗斯和欧洲情况不明

空军宣传八股文,利用僚机数据发射导弹后直接掉头规避,导弹由僚机制导

以上是主要特征,直接影响超视距作战效能

其他特征比如多任务(反辐射对地反舰)双射程(即能中距也能大离轴乃至越肩格斗)等则是次要选项,比如流星格斗能力应当是最差

从远射程、多模制导、网络化这三大特征基本可以看出,五代中距弹是为了适应未来隐身战斗机交战而生

因为隐身发现距离变近的原因,五代隐身机之间交战距离和四代机比可能不变甚至降低,但是

1,远射程和高弹道让导弹在较近距离有更高存速,提高命中率;高弹道还能让导弹从敌机隐身效果较差的上侧向攻击敌机,提升锁定距离20-30%

2,多模制导保证锁定距离,提高抗干扰能力,提高我机生存能力和对敌机命中率

3,网络化制导协同交战形成体系攻击,实现1+1大于2的体系作战效果

最后,第五代中距弹粉碎了——隐身机之间主要/只能靠格斗决胜负——之类的言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