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病原体、感染风险、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及传播途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登革热怎么传染 登革热病原体、感染风险、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及传播途径

登革热病原体、感染风险、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及传播途径

2023-09-01 02: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登革热病原体

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该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登革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5~55nm。登革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DENV-1、DENV-2 DENV-3和DENV-4),4种血清型均可感染人,其中2型重症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其他型。

登革病毒对热敏感,56℃ 30分钟可灭活,但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之久。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等均可灭活病毒。病毒在pH 7~9时最为稳定,在-70℃或冷冻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存活。

登革热感染风险

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美洲、地中海东部和非洲等地区的一些国家为地方性流行,病情较为严重,前往这些国家旅游需要注意防范登革热。我国目前多为输入性流行,没有明显自然疫源存在,一般6-11月在有伊蚊分布的省份发生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暴发。人类对登革热不分种族、年龄、性别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人初次感染登革病毒后对同型病毒有较持久的免疫力,可持续数年,但对异型登革病毒免疫力只能维持很短时间。

登革热流行特征

登革热在全球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据WHO资料统计,近几十年来,登革热的发生特点如下: 

1.在全球呈急剧上升势态,发生人数在增加,全球有近40%人口处于登革热发生的风险区,已是目前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WHO近期估计,全球登革热的病例数逐年增加,近年来每年约有5000万到1亿病例。上世纪70年代,仅有9个登革热流行较重的国家,而目前登革热已经分布在非洲、美洲、东地中海地区、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等区域,流行国家已经超过100个,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区是发生最严重的地区。2008年,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区的登革热病人超过120万例,2010年超过230万例,2013年仅美洲就有235万登革热病例,其中有37687例为重症。 

2.登革热的发生区域在扩大,2010年法国和克罗地亚首次报告有登革热本地病例。2012年在葡萄牙的马德拉岛暴发,有2000病例。2013年我国云南、河南和美国佛罗里达州暴发登革热。2014年,日本静息70年后,东京暴发登革热,导致超过140例病例发生。近年来,我国主要发生在广东省、云南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浙江省等。我国登革热的输入病例主要来自东南亚、南亚。登革热流行与伊蚊孳生有关,主要发生于夏、秋雨季。在广东省、云南省为5~11月,海南省为3~12月。 

登革热临床表现

如果一个人出现持续2~7天的高烧(有时高达40℃),同时伴有以下症状中的两种——头痛、眼眶痛、肌肉与关节痛、恶心、呕吐、腺体肿大和皮疹,且近期去过登革热流行区工作、生活或旅游,在自己生活与活动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发生,就应考虑自己可能感染了登革热,这时就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并提醒大夫可能得了登革热,尽快得到诊治,并采取防蚊隔离,防止进一步扩散。

登革热传播途径

登革热是一种经蚊媒传播的传染病,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叮咬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后,经8~12天的潜伏期(也称为外潜伏期)后,具有传播该病毒的能力。健康人被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后就有可能感染登革病毒,3~14天的潜伏期(也称为内潜伏期)后部分敏感人群便会发病,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目前,我国人群普遍易感,而在东南亚、拉丁美洲的许多地区,以儿童感染为主,也是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疾控中心)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