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病例对照研究基本原理图表 张先龙

张先龙

2023-10-16 00: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理想的 TKA 对线目标是目前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25]。经典的 MA 方法[26]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TKA 对线方法,其着眼于重建二维平面上髋-膝-踝中心轴(即机械力线)来恢复下肢力线,通过垂直于机械力线截骨及股骨假体外旋,创造出平衡的伸直-屈曲间隙安放膝关节假体。这一对线方法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且易于掌握,使 TKA 获得了良好的远期假体生存率。然而,这一经典理论也有可能是造成部分患者 TKA 术后不满意的重要原因[24]。文献报道正常成年人中有 32% 男性和 17.2% 女性存在膝关节生理性内翻(内翻超过 3°)[27]。多项研究[28-29]证明,对于术前存在膝关节内翻的骨关节炎患者,TKA 术后残留轻度内翻畸形不会对术后结局产生不利影响。而近期甚至有数项研究[30-32]证明,术后残留轻度内翻的患者膝关节功能显著优于纠正至中立位的患者。MacDessi 等[33]通过对正常年轻人群和膝关节炎患者的下肢关节形态进行分析,结合髋-膝-踝机械轴对线及膝关节关节线在冠状位上的倾斜方向,提出了新的膝关节冠状位对线分型系统(CPAK 分型)和功能性膝关节表型的概念。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正常人群和接受 TKA 的患者中,自然膝关节形态符合 MA 目标者仅占约15%。如果千篇一律地按照 MA 原则进行手术,则很多情况下会改变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自然张力和运动轴线,无法重建自然膝关节的运动学特征。

Howell 等[34]提出了 TKA 的运动学对线(kine-matical alignment,KA),即参考膝关节本身的运动轴,在补偿磨损的软骨厚度基础上,股骨远端、后方和胫骨近端截骨均为内外侧相等厚度的对称性截骨,目标是重建膝关节运动时的 3 条轴线(即胫骨屈伸轴、髌骨屈伸轴和胫骨内外旋轴),尽可能恢复膝关节正常生物力学状态。临床研究[35-37]显示,KA-TKA 在提高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及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可能较MA-TKA 更有优势;但由于其未充分考虑下肢力线,可能会造成下肢力线过度偏离中立位,由此是否会导致假体远期生存率下降尚未可知;同时,由于股骨假体未外旋放置,在假体几何形态保持传统设计而不进行变革的情况下,是否会对髌骨轨迹产生不利影响仍不清楚。

rTKA 技术可以达到更为精准的截骨、软组织平衡和下肢对线,意味着能够更精准且可重复地实现非中立位对线目标,降低了术后力线严重偏离目标值的风险[10]。在此基础上,逐渐由 KA 衍生出了功能性对线(functional alignment,FA)的概念[38], FA 主要强调的是在去除骨赘后,根据患者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在内外翻应力下的张力状态,优先通过调整截骨和微调假体位置,来获得屈伸间隙平衡和内外侧间隙平衡,尽可能减少对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松解,同时保持下肢冠状位力线在(0±3)° 的可接受安全范围内。在越来越多证据[28-31]证明轻度偏离中立位并不会显著影响膝关节假体远期生存率的基础上,在由机器人提供的高度精准性辅助下,我们有必要对 rTKA 所适用的理想下肢对线原则进行深入探索,进而对传统对线原则做出改变。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